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4105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docx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含答案.docx

苏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生物的进化含答案

第五章生物的进化

一、单选题

1.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是(  )

A.导致种群基因频率不断改变

B.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C.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导致不同种群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2.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

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

这一地区可能发生过洪水。

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作出两种如图所示的假设。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假说甲认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

B.假说乙认为湖Ⅰ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Ⅱ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混杂在一起

C.假说甲说明湖Ⅰ和湖Ⅱ由于地理隔离的作用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

D.如果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

3.根据达尔文的进化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  )

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长颈长腿比短颈短腿有较多的生存机会

C.长颈长腿影响了遗传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4.在一个气候环境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  )

A.个体最大的种群

B.个体最小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少的种群

D.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

5.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  )

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

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

C.会使隐性基因灭绝

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

6.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

B.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

C.变异的个体都适应环境

D.新物种产生都要经历地理隔离

7.关于达尔文学说和拉马克学说的区别正确的说法是(  )

A.达尔文学说认为环境的作用可以引起不定向的变异

B.拉马克学说认为不定向的变异是由动物的意愿决定的

C.达尔文学说认为变异后就能适应环境

D.拉马克学说认为生物通过变异适应环境

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B.种群内个体间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

C.两个池塘内的全部青蛙是一个种群

D.一个树林中的全部杜鹃是一个种群

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B.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变异多样性

D.最早登陆的生物是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始的两栖类

10.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 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 ③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 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有翅昆虫有时会出现残翅或无翅的突变类型,这类昆虫在正常情况下很难生存下去,但在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它们因不能飞行,从而避免被风吹到海里淹死。

这个事例说明(  )

A.突变多数是有害的

B.突变多数是有利的

C.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

D.突变的有害和有利是绝对的

12.日本有一种鹰仅存有十几只,研究人员发现,因环境改变导致雌鹰产的卵壳薄而脆,孵化难以成功而濒临灭绝。

解释这种现象可用(  )

A.定向选择

B.生存斗争

C.适者生存

D.遗传变异

13.原始生命出现之后,下列哪项顺序符合生物进化的实际情况()

A.光合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C.有氧呼吸→光合作用→无氧呼吸

D.无氧呼吸→光合作用→有氧呼吸

14.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15.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什么决定的(  )

A.突变

B.可遗传的变异

C.自然选择

D.迁入和迁出

1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后代

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

17.肺鱼在夏季如遇池塘干涸,常藏身于泥中进行夏眠,直到雨季来临时才“苏醒”。

下列各项均是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B.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环境迫使肺鱼产生这种变异

D.肺鱼与环境长期斗争的结果

18.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本观点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19.突变对绝大多数生物个体是不利的,但它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认为这一说法(  )

A.正确。

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它为定向的自然选择奠定了基础

B.正确。

突变虽对多数个体不利,但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是一致的

C.不正确。

突变不利于个体的繁殖,会导致物种的灭绝

D.不正确。

突变导致个体死亡,不利于生物进化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皮康霜治疗皮肤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效下降。

这是由于引起皮肤病的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皮康霜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

B.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的公狮和母虎交配,产下不育的“狮虎兽”,说明狮子和老虎存在生殖隔离

C.华南虎和东北虎的形成,是由于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的结果

D.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使灰色桦尺蠖变成新物种——黑色桦尺蠖

21.下列属于同一物种的是(  )

A.生活在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食草动物

B.生活在某一地区的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C.种植在同一块地里的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

D.培养在同一培养皿中的大小两种草履虫

22.目前对于自然选择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  )

A.个体发展到群体

B.微观发展到宏观

C.低等发展到高等

D.以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23.2011年7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表报告指出,在1998~2008年10年间,新几内亚岛上发现了1060种新物种,其中有12种为哺乳动物,如居住在火山里的羊毛鼠、惹人喜爱的扁鳍海豚等。

下列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24.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因素是(  )

A.自然选择

B.生殖隔离

C.基因突变

D.生存斗争

25.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界的丰富多彩,起控制作用的是DNA的多样性

B.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4种碱基配对方式的多样性

C.生物界的多样性是由蛋白质的多样性体现的

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26.下列是DDT(一种农药)对家蝇的处理实验情况:

将家蝇分成多组,每组再分为A、B两部分。

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而保留B部分不接触DDT。

处理后,检查各组的死亡率,死亡率高的就是抗性低,反之就是抗性高。

选死亡率最低的一组的B部分饲养,使之繁殖后代,把后代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抗性实验。

这样经过若干代后,当用DDT处理其中A组的家蝇时发现其死亡率为4%,再用DDT处理这一代的B组家蝇,则:

(1)B部分经DDT处理后存活率为____________。

(2)由实验可知,家蝇抗性的产生是__________的结果。

(3)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家蝇和DDT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DDT对家蝇的抗性的产生所起的作用称为________。

27.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从图中可以说明A、B、C、D、E等不同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由于________的改变,通过长期的________作用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使比较原始的哺乳动物向不同的方向进化发展。

(3)说明生物种类数量的发展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化发展的。

(4)从

(2)、(3)两小题我们可以解释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

(5)进化论认为: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生物朝着不同的方向缓慢地进化。

上述观点与图示内容是否矛盾?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19世纪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进化理论。

20世纪,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受到来自非达尔文学派的质疑。

关于“生物的变异是否定向”是经常争论的一个问题。

你认为生物的变异是否定向?

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许多果蝇培养在一起,让它们自由交配。

同时用一定剂量的杀虫剂DDT喷在一块玻璃片上,把玻璃片放在培养果蝇的瓶子中。

果蝇群体一代代繁殖,每代群体都用DDT处理,药剂的剂量逐渐增加,经过十多代后,果蝇群体的抗性比原有的品系增强了几十倍。

问:

能否确定DDT在此实验过程中对果蝇是起选择作用还是诱发突变的作用?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对一个地区的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在一个植物自然种群中,有一种性状表现为植物的胚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正常的卵细胞,使该类植物不能繁殖后代。

进一步研究证明:

该性状受基因a控制。

在该种群中,AA的个体占90%,Aa的个体占9%,aa的个体占1%,那么:

①该植物种群的A基因频率是________,a基因频率是________。

②该植物种群自由交配一代后,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________。

③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是否发生了进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一百多年以来,自然选择学说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但是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请仔细阅读以下文字材料并完成下列问题:

(1)1984年在云南澄江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

澄江动物化石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寒武纪呈大爆发式出现,动物的演化要比今天快得多,动物新的构造模式或许能在“一夜间”产生。

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当时几乎都已存在,只是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

(2)日本生物学家木村资生发现,生物的变异一般是中性的,即变异对生物个体来说,既无害也无利。

此外,由于一个氨基酸分子一般有多个遗传密码,例如,当遗传密码由CUU变为CUA时,它所决定的氨基酸仍然是亮氨酸,因此当碱基发生突变后,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十分微弱。

(3)生物群落中,个体之间不仅有激烈的斗争,也有和谐的合作。

小鸟会帮助鳄鱼清除牙缝中的肉屑,母狮会合作哺育别的幼狮,老斑马甚至在群体被狮子追逼的时候迎上前去,用自杀来保护群体。

结合自然选择的理论,指出以上资料哪些不支持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请简要说明。

30.下图中的小圆圈表示物种,箭头表示物种的变异,箭头线上有两条短线的代表被淘汰的变异个体。

请根据此图解完成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问题:

(1)此图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解中为什么有的箭头被淘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解中画出的未被淘汰的箭头综合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隔离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2.【答案】C

【解析】假说甲表明在两个不同湖中的灰色鱼,均进化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假说乙中湖Ⅰ中的原有鱼种为红褐色鱼,而湖Ⅱ中的原有鱼种为金黄色鱼,由于洪水使两种鱼混合在一起;假说甲说明湖Ⅰ中红褐色鱼与金黄色鱼的形成过程中并不存在地理隔离,湖Ⅱ中也是如此;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的现象叫做生殖隔离。

3.【答案】B

【解析】

4.【答案】D

【解析】种群中的个体差异越多越能适应多变的气候;差异越少,越有可能被环境淘汰。

5.【答案】B

【解析】假设该库中等位基因用A和a表示,由于aa个体不能产生后代,所以后代中a的基因频率降低;又由于Aa个体具有繁殖能力,所以a基因不可能消失。

6.【答案】B

【解析】进化的原材料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产生,变异的个体不一定都能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而不是地理隔离,故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要经历地理隔离,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7.【答案】D

【解析】达尔文学说认为环境起选择作用,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才能适应环境,并得到保留。

拉马克认为生物的变异是定向的,生物体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相应的变异。

前者的观点是正确的,后者的观点是错误的。

8.【答案】C

【解析】种群是在一定区域内(即同一地点)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而C项为两个池塘,属于两个种群。

9.【答案】B

【解析】不同的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进化地位越高等,说明适应现代环境的能力越强,适应是有一定范围的,生物多样性中最高层次为生态系统多样性,最早登陆的生物为植物。

10.【答案】D

【解析】生殖隔离是指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出可育后代。

生殖隔离的类型很多:

如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植物因开花季节和花的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等。

11.【答案】C

【解析】突变产生的个体能否存活,决定于环境。

对环境适应的变异就是有利变异,对环境不适应的变异就是不利变异。

12.【答案】C

【解析】按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有利变异通过遗传逐代积累,不利变异逐代淘汰。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日本这种鹰产的卵壳薄而脆,孵化难以成功而濒临灭绝,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具体体现。

13.【答案】D

【解析】最初的地球上无氧,因而原始生命为无氧呼吸,当这些生物消耗掉大部分有机物后,经突变和自然选择,逐步分化出自养型生物。

自养型生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逐渐增加了大气中的氧含量,为需氧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C

【解析】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突变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只有适应环境的变异才能生存,不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将被淘汰。

16.【答案】B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因此研究的着眼点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而非生物变异的方向决定。

17.【答案】C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肺鱼能进行夏眠度过干旱的季节,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18.【答案】D

【解析】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

该学说正确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认为: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故A、B、C三项均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而D项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

19.【答案】A

【解析】突变虽然对大多数个体是不利的,但一方面某些有利的变异可能被自然选择而保存,另一方面突变的有害与有利是相对的,一旦环境发生改变,原本不利的个体可能转变成有利个体,也同样可被自然选择所保存,以适应环境。

20.【答案】B

【解析】由于突变是不定向的,在使用皮康霜之前,有的病原体就会因突变而对皮康霜有抗性,皮康霜对病原体进行了选择,保留了抗药性的个体;狮和虎是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华南虎和东北虎为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而黑色和灰色桦尺蠖之间只是一个性状的差异,两者仍为同一物种。

21.【答案】B

【解析】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22.【答案】D

【解析】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现在已从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这样就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3.【答案】C

【解析】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也可能是种间互助,如兰花与专门给它传粉的蛾;新物种不断形成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一个物种的形成与灭绝会影响到与之相关的其他物种;共同进化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4.【答案】A

【解析】生物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淘汰不利变异,积累有利变异,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25.【答案】B

【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即遗传物质多样性),它对生物多样性起决定作用。

物种多样性是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蛋白质是生物性状的体现者。

26.【答案】(l)96% 

(2)自然选择 (3)生存斗争 (4)选择

【解析】本题看似一个实验题,而实际上是考查生物进化理论。

家蝇个体中原来就存在着抗性的差异,有的抗性强,有的抗性弱,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

用DDT处理后,DDT对家蝇起到了选择作用,而这种选择作用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选择的结果是使抗性强的个体生存下来,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抗性基因的频率逐渐增大,使家蝇的抗性越来越强,体现了选择的定向性。

本题DDT的作用就是定向的自然选择,多次重复实验相当于进化过程的多代选择。

最终存活率的提高表现为抗性基因的频率增大。

27.【答案】

(1)共同的原始祖先 

(2)生活环境 自然选择 逐代积累 (3)少数种向多数种 (4)多样性 适应性

(5)不矛盾,因为:

①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同一物种可产生多种变异;②不同种群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可朝向不同的方向发展;③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同一种生物进化为多种生物

【解析】

(1)图中显示A~E等不同动物均具有“比较原始的哺乳类”这一共同祖先。

(2)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通过长期自然选择并逐代积累可使生物朝向不同方向发展。

(3)图中显示生物种类可由少数种向多数种发展。

(4)图示状况可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5)图示内容可支持进化论相应观点。

28.【答案】

(1)不定向。

因为基因突变是随机的;有性生殖细胞产生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随机的;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等 

(2)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不能。

因为果蝇每代都接触了DDT,缺乏对照实验 (4)①94.5% 5.5% ②483/484 ③发生了进化

【解析】

(1)根据教材中相关知识,如基因突变是随机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是随机的、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等,可以得出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结论。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因为果蝇每代都接触了DDT,所以不能确定DDT在此实验过程中对果蝇是起选择作用还是诱发突变的作用。

(4)根据题意,A基因频率=(2×90+9)/200×100%=94.5%,a基因频率=1-94.5%=5.5%。

因为aa的个体胚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正常的卵细胞,所以aa的个体不参与交配产生后代。

这样得到参与交配的AA、Aa之比为10∶1,只有Aa×Aa的子代可产生不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其比例为1/11×1/11×1/4=1/484,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484=483/484。

29.【答案】三个资料都对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提出了挑战:

①达尔文强调的是物种形成中的渐变方式,认为自然界中没有飞跃,而资料

(1)的事实则证明骤变(或跳跃式进化)也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方式;②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变异只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自然选择使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繁衍,而日本生物学家木村资生认为变异一般是中性的,对个体的生存既无利也无害,自然选择对它们不起作用;③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通过残酷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这既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也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而资料(3)却说明生物之间还存在着合作、互助关系。

这些关系也会影响着生物的进化。

【解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内容:

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

与以上三个材料比较分析就可得到答案。

30.【答案】

(1)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在生存斗争中,不利生存的变异个体在斗争中失败而被淘汰 (3)说明在生存斗争中适于生存的变异个体被保留,并逐代通过遗传而不断积累加强(说明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解析】依图中所示,每个小圆圈表示的物种,都有多个变异的方向,但每次都只有一个方向(且同一方向)保留下来,其他变异均被淘汰。

说明:

①生物的变异可向各方向发展,一般是不定向的;②生物被保存下来的变异是与环境相适宜的,即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当生物产生了变异后,由环境决定其生存还是被淘汰。

图中大多数的箭头(即变异)被淘汰,就是因为不适应环境的缘故。

图中未被淘汰的箭头始终朝向一个方向,除了说明外界环境未变,选择方向没变外,更重要的是,物种在进化过程中,通过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得到不断积累和加强,并最终达到进化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