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评卷后情况总结.docx
《20XX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评卷后情况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评卷后情况总结.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XX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评卷后情况总结
20XX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评卷后情况总结
420XX年广东语文高考作文评卷后情况总结
一、整体情况:
20XX年高考语文试卷难度整体比去年有所下降,平均分比去年略高。
据说,不计选择题,选
(一)的考生平均分为77.79,选
(二)的考生平均分是76.29,作文平均分为40.5。
二、作文情况:
(一)陈妙云教授的解读:
今年的作文题目是“回到原点”,属于命题作文的范畴。
“原点”可以是“起源”“源头”“中心”“根本”之意;标题是一个动宾关系的词语,意思简单明了,解读无困难,关键词是“原点”,省略号表明了原点的开放性。
1、起点:
可以把“起点”视为直线的起点和一个圆圈。
(1)直线的起点:
原,原来,起初;点,出发点,目的点。
A可以联系改革,改革30多年了,与当时的出发点、目的点还一致吗?
回到起点,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生活状态、生活条件,而是要思考改革的目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要改?
为了大家都富起来,都获得幸福的生活,而现状是贫富悬殊,幸福指数低,所以要回到原点审视改革开放的最初目的和用意。
B.可以联系路歪了,迷路了,走不通了,主动为了寻找正确的方向,为寻另一条路而回到原点。
C.被动地回到原点。
道路可以理解为“人生路”,人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的,磨难多,天灾人祸,挫折失败。
可采用“为什么”“怎么办”的构思方式展开,痛定思痛思考回到原点的原因。
比如药家鑫23岁就回到了原点,是激起了公愤还是大快人心?
由此反思教育问题、人才问题、独生子女问题等等,找到应有的态度、姿态、方法,重新出发。
(2)把起点理解为一个圆圈。
每个点都是起点也是原点,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可联系生死观,虚无观,有为无为,道家的观点,生生不息的新一个轮回。
李娜举起的金杯,圆圆的金杯,圆圆的金牌,成功后有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心态,可以走得更高更远。
2、长河的原点可以理解为历史文化、道德、精神的家园,可以联系生活中的这些现象:
(1)回到生活的原点审视生活的源头是安逸、自由自在、幸福祥和,呼唤回到生活的源头。
(2)联系到教育:
教育的越来越功利化,产业化,高考成为一个培训基地,忘却了教育原点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3)联系到历史的原点:
故乡,怀旧,不能忘怀的记忆等。
(4)文化的原点:
比如岭南文化的源头在哪里?
失去了什么?
留下了什么?
如何继承和发展?
3、原点可以指坐标的中心:
原点就是坐标的中心,核心,这是具象的,有形的,由此联系到生活的坐标中心,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许多有钱人并没有幸福。
尤其是市场经济后,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的,就会有瘦肉精、三聚氰胺、膨大剂、苏丹红、塑化剂,这样就远离了道德的原点-----诚信、质量、为人民服务,缺少了道德,就可以杀人越货,制造有毒食品,就可以无恶不作,这样的社会多么可怕啊。
4、原点可以指事物的根本,这是无形的,抽象事物的根本。
人性、道德、婚姻、文学、写作、教育等方面。
5、对标题导语的把握与判断:
内容可以是导语提示的内容,也可以不是导语提示的内容,但都必修与主题一致。
正标题“回到”与“原点”必须在正文中出现,只写到“回到”不写“原点”,四类内,表达四等。
只写原点不写回到,内容四类,表达三类。
以上二者都视为要素残缺,偏离题意。
“原点”与“回到”可以有所侧重。
允许暗合写法,但要慎重。
允许正反两方面立意,正反两方面无优劣之分,重要看立意是否符合认识,是否深刻。
今年作文的特点:
审题无难度,写好不容易。
意思是说这次得作文需要考生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水平,否则很难写好,所以区分空间很大,(改完卷子后发现,55分到60分的作文有四千多名)。
原点在生活中无所不在,但考生们平时关注的少,不熟悉,不是热点关注的范围;第二备考时准备的东西不好用了,要的是考生的综合素质,要独立思考,要有真实的表达与思考,杜绝套作,考查考生的创造性表达的思路与结构的能力。
四个看重:
第一看重考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思维水平。
第二看重对“回到原点”的生活体验与认识水平。
第三看重考生独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
第四看重创造性的表达思路与结构的能力。
总之,好一定是有思想性的,一定是有个性的。
具体标准与要求:
(1)无标题或者换标题扣一分。
(2)照抄前面的现代文一字不差给一分。
能用做材料,不是照抄,看用的水平给分。
(3)错三个字扣一分,错四个扣两分,错五个扣四分,四分封顶。
(4)全文不足四百字在20分以下给分,400字以上按等级分类给分,少50字扣一分。
(5)改完后据统计,今年写议论文、散文、记叙文的学生分别占考生总人数的86.7%、8.6%、4.7%。
今年考生的写作素材贴近生活,材料陈旧的现象大有改观。
二、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语文评卷组组长陈少华说,今年作文题让人很兴奋
今年广东高考题作文题,考生看到题目,能够很快兴奋起来,什么是“原点”,导语有提示,“原点”可实指,也可通过引申、比喻等手段获得虚指意义。
导语提示让考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又能让优秀的考生获得更多更深入的启发,能更好地发挥水平。
总的来说,写作内容能让考生可以说、有话说,有精彩的话说。
命题有格调,格局开阔,给考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回到”又要求考生根据自己的成长与认知来说话,避免不着边际任意发挥,可以较快入题。
能够出有思想性、真情实感的东西,将人生积极向上、奋发向上的东西辩证地、有效地提炼出来。
例如:
在写作中,考生既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辩证立意。
在具体内容上,“回到原点”可以是一种反思反省后再出发的大智慧,也可以是一种调整策略或力量后的再出发、再冲刺,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处事艺术;还可以是表面上写一种重复或位置复原,其本质是一种螺旋式上升。
考生可以就生活中的具体话题如自然环境回到原生态等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写物质丰富的今天,人的精神和道德应该回到本真的状态,还可以写个人迷失后,如何找回自己本来的位置等等。
考生如何构思立意,选择什么内容来写,反映怎样的社会现实或人生观,它体现的是考生对社会生活的认知与感悟;考生写作能力的高低,真正体现在考生对生活体验的广狭,对社会人生问题思考的深浅和是否能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体验和认识等方面。
三、部分样卷解说:
1号卷,从原点是坐标的中心切入,谈生活的原点是情感。
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深刻,事例丰富真实,寓情于理,语言有感染力,文句瑕瑜互见。
优点是第二段写人们重物质时的排比有力,顶针使句子之间联系紧密,思维清晰、缜密。
第三段“当......变成”,精彩不绝。
瑕疵是:
“谨记追逐名利是拼搏奋斗的目的”有毛病,“准备犯错时”不合常理,“生活的半径越拉越小”有歧义。
25+23+10=58
2号卷,文情并茂,第二段写懒猫,第三段写踢球,第四段写人文,岭南文化,写了两个原点,人生的原点:
生在西关,长在西关,离开西关,回到西关。
第二个原点是岭南文化的原点。
两次回到,一次是实写老巷,一次是虚写,梦中回到老巷。
这个学生才能不一般,体验认识深刻语言运用娴熟。
25+24+10=59
3号卷,写人性的原点是“善、孝、爱”,立意准确,呼唤重新出发,但认识体验不够深,叙多论少,独立见解少,特征突出,流畅,材料丰富,材料的准确运用上有错误。
20+22+8=50
4号卷,道德的原点,有两方面,3、4段是个人角度,第5段是社会角度,有一定的体验认识,符合题意,缺点是思维水平有一定的缺失,无“回到原点为什么那么重要”,结构不匀称,对比论证处只说他没有道德,没有谈无道德的危害。
19+20+8=47
5号卷,这是一篇谈被回到原点的记叙文,故事幼稚,只有线条,无波澜,优点:
立意深刻。
20+20+7=47
6号卷,谈的是被迫回到原点,对比精彩,不足是,认识不深,勇气多,坚持少,结构不匀称。
20+16+6=42
7号卷,议论太散,没处理导语全搬,第三段谁是谁的原点没搞清,散乱没中心,但没离题。
16+18+4=38
8号卷,体验粗浅,认识幼稚,有三个分论点,中心不突出,语病多。
17+15+3=35
9号卷是一篇记叙文,写的是懊悔的事情,无奈,有一定的看法,但体验和认识不深刻,中间篇幅记叙离开论点,结构不匀称,详略不当,错别字太多。
16+16+3-3=32
10号卷,论毅力,写到刘伟刘翔的事迹,空洞无物,离开后又“聪明地”回到原点。
12+15+3-2=28
11号卷,东拉西扯,语病多,结构乱。
12+11+2=2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