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docx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docx(1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
北京服装学院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适应我校学科不断发展的需要,从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所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出发,在保持和发展原有学科优势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艺术学科与工科并存的特点,科学、系统地设计研究生学习的课程、学术活动、科研及论文等培养环节,从科学、先进、可行性出发,修订出符合我校研究生教育本身规律的培养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
一、培养目标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针,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型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具有为祖国科学事业献身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
3.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脱产学习时间为2.5–3.5年。
三、学分要求
每位艺术学、法学、管理学硕士研究生需修满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培养必修环节3-5学分(包括教学实践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及艺术学理论专业读书笔记2学分),其它为非学位课学分。
每位工学硕士研究生需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7学分,培养必修环节3学分(包括教学实践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其它为非学位课学分。
学分基本构成如下:
1.学位课:
(1)必修课:
①政治理论课2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②基础外语(英语精读)课5学分;
③艺术学、法学硕士研究专业必修课:
中国民族艺术专题研究(2学分)必修;
美学(1.5学分)、艺术哲学(1.5学分)、艺术设计史(1.5学分)、设计方法论(1学分)、中外文化比较(2学分)五门课程,若设置为学位课则必修;
④工学硕士研究生必修一门数学课2-3学分。
⑤管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经济学(2学分)、计量经济学(2学分)、高级管理学(2学分)、营销管理(2学分)、战略管理(2学分)、中级财务管理(2学分)、应用统计学(2学分)。
以上七门课程设置为学位课的,则为必修课。
(2)选修课:
其他为选修课。
2.非学位课:
均为选修课
3.必修环节:
(1)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及艺术学理论专业读书笔记(2学分);
(2)教学实践和学术活动(3学分)。
读书笔记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及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导师指定书目的阅读工作,并按导师要求写出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不少于1500字,第四个学期结束前完成不少于10篇的读书笔记可获得2学分。
研究生在第四个学期结束前必须完成教学实践环节。
在校内通过试讲、辅导、课堂教学、指导论文或设计等形式,经考核合格可获得2学分。
在校外从事以上教学内容的,不能获得教学实践学分。
研究生在第四个学期结束前至少要参加2次以上的学术活动,每次应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综述,经导师签字认可后交研究生部,可获得1学分。
4.其他课程按各学科总学分至少修至最低学分要求。
四、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与专业学科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理论学习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的办法。
注重过程培养,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导师指导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时,应在充分考虑本学科发展及研究方向等方面需要的前提下,对研究生的学习课程、学习重点、学习时间、学位论文选题和进行方式等提出具体要求。
五、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一环,论文应充分利用本培养方案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紧密联系实际,体现开拓创新精神。
具体要求如下:
(1)论文工作计划和开题报告
论文工作计划和开题报告一般不迟于第二学年第一学期的第六周完成。
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即可开始文献查阅和科研调查工作,在了解本学科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确定具有学术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开题报告,该报告至少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工作条件、学术创新、预期目标、存在问题等,并要在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的开题报告会上进行陈述,分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始论文工作。
(2)论文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期间,按照《北京服装学院关于进行硕士研究生论文中期检查的办法》,对研究生综合能力、论文进度、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进行检查,通过者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3)论文要求
学位论文应由研究生独立完成。
合作的研究课题,论文内容应是本人研究的部分,有关共同工作和引用他人部分应加以说明;论文既要有科学严密的理论分析,又要有一定质量和一定工作量的实验或设计,以体现研究生得到的完整科研训练;论文工作和答辩步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
六、其他要求
1.作品或设计作品是体现美术学和设计学专业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美术学和设计艺专业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密切结合研究课题,在完成论文文字部分的同时提交系列作品或设计作品。
文字和作品分别占论文的60%和40%。
2.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在正式学术刊物上发表至少一篇学术论文或有在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上宣读和收录的论文;艺术类研究生在国际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及以上奖项可等同于发表论文。
本次修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从2013级研究生开始执行。
北京服装学院
港、澳、台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为适应我校硕士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港、澳、台学生的管理规定及在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的港、澳、台研究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掌握本学科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脱产学习时间为2.5-3.5年。
三、学分要求
每位艺术学、法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港、澳、台研究生需修满25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5学分,培养必修环节3-5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及艺术学理论专业读书笔记2学分),其它为非学位课学分。
每位工学硕士学位港、澳、台研究生需修满23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3学分,培养必修环节为学术活动1学分,其它为非学位课学分。
学分基本构成如下:
1.学位课:
(1)必修课:
艺术学、法学硕士研究专业必修课:
中国民族艺术专题研究(2学分)必修;美学(1.5学分)、艺术哲学(1.5学分)、艺术设计史(1.5学分)、设计方法论(1学分)、中外文化比较(2学分)五门课程,若设置为学位课则必修;
工学硕士研究生必修一门数学课2-3学分。
管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经济学(2学分)、计量经济学(2学分)、高级管理学(2学分)、营销管理(2学分)、战略管理(2学分)、中级财务管理(2学分)、应用统计学(2学分)。
以上七门课程设置为学位课的,则为必修课。
(2)选修课:
其他学位课为选修课。
2.非学位课:
均为选修课
3.必修环节:
(1)学术活动(1学分);
(2)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及艺术理论专业读书笔记(2学分)。
读书笔记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及艺术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该专业港、澳、台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导师指定书目的阅读工作,并按导师要求写出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不少于1500字,第四个学期结束前完成不少于5篇的读书笔记可获得2学分。
港、澳、台研究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参加2次以上的学术活动,每次应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综述,经导师签字认可后交研究生部,可获得1学分。
4.其他课程按各学科总学分至少修至最低学分要求。
四、课程设置
按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各学科专业及方向的课程设置。
政治课除外。
五、培养方式
港、澳、台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与我校硕士研究生相同。
六、学位论文
港、澳、台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要求与我校硕士研究生相同。
七、其他要求
设计作品及发表论文要求与我校硕士研究生相同。
本次制定的硕士留学生培养方案从2013级港、澳、台研究生开始执行。
北京服装学院
攻读硕士学位留学生培养方案
为适应我校留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根据有关留学生的管理要求及在我校留学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留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掌握本学科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学习年限
脱产学习时间为2.5-3.5年。
三、学分要求
每位艺术学、法学、管理学硕士留学生需修满20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0学分,培养必修环节1-3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及艺术学专业读书笔记2学分),其它为非学位课学分。
每位工学硕士留学生需修满18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8学分,培养必修环节为学术活动1学分,其它为非学位课学分。
学分基本构成如下:
1.学位课:
(1)必修课:
艺术学、法学硕士研究专业必修课包括美学(1.5学分)、艺术哲学(1.5学分)、艺术设计史(1.5学分)、设计方法论(1学分)、中外文化比较(2学分)五门课程,若设置为学位课则必修;
工学硕士研究生必修一门数学课2-3学分。
管理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经济学(2学分)、计量经济学(2学分)、高级管理学(2学分)、营销管理(2学分)、战略管理(2学分)、中级财务管理(2学分)、应用统计学(2学分)。
以上七门课程设置为学位课的,则为必修课。
(2)选修课:
其他学位课为选修课。
2.非学位课:
均为选修课
3.必修环节:
(1)学术活动(1学分);
(2)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及艺术学理论专业读书笔记(2学分)。
留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参加2次以上的学术活动,每次应写出不少于1000字的综述,经导师签字认可后交研究生部,可获得1学分。
读书笔记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及艺术学理论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留学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导师指定书目的阅读工作,并按导师要求写出读书笔记,每篇读书笔记不少于1500字,第四个学期结束前完成不少于5篇的读书笔记可获得2学分。
4.其他课程按各学科总学分至少修至最低学分要求。
四、课程设置
按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各学科专业及方向的课程设置。
英语及政治课除外。
五、培养方式
硕士留学生的培养方式与我校硕士研究生相同。
六、学位论文
硕士留学生的学位论文要求与我校硕士研究生相同。
七、其他要求
设计作品及发表论文要求与我校硕士研究生相同。
本次制定的硕士留学生培养方案从2013级留学生开始执行。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
一、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的艺术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掌握民族学人类学理论方法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服饰艺术的国内外资料与相关学科知识,了解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民族服饰文化艺术的研究、传播、教学、抢救、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业务范围
以中国各民族服饰为研究对象,从民族学、美术学的角度对少数民族服饰的装饰形式及其审美意韵进行研究;以造型、纹饰、色彩、风格方面的特征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民族性格和审美心理为切入点,探讨各民族服饰艺术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表现,揭示其中所蕴涵的有助于现代服装设计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三、研究方向
1.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民族服饰工艺研究;民族风格服装设计)
2.中国民族服饰艺术研究(民族服装装饰研究;民族服装色彩研究;民族服装审美心理学研究)
四、课程设置
时间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学分
任课教师
开课
单位
讲课
设计指导
上机
第
一
学
期
学
位
课
830901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6
2
社科部
8306010001
英语精读
(一)
60
60
2.5
外语系
8303020002
艺术哲学
30
30
1.5
张玉安
设计学院
8301020002
艺术设计史
30
30
1.5
王子怡
服装学院
8301020003
服装效果图研究
30
30
1.5
刘元风
服装学院
8301020001
图案学研究
40
40
2
王群山
博物馆
8402020002
中国民族文化
40
40
2
张毓雯/邓翔鹏
外聘
非学位课
8306010002
英语口语
30
30
1
中教+外教
外语系
8402020001
中国古代织物研究
40
40
2
谢静/邓翔鹏
博物馆
第
二
学
期
学
位
课
8309010002
自然辩证法
18
18
1
董瑞侠
社科部
8306010004
英语精读
(二)
60
60
2.5
外语系
8303020042
中外文化比较
32
32
2
杨道圣/张玉安
设计学院
8301020014
中国民族艺术专题研究
32
32
2
外聘
服装学院
8402020004
中国民族服装装饰研究
32
32
2
贺阳/张向宇
博物馆
8301020016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40
40
2
王羿
服装学院
8402020003
中国民族服饰工艺研究
40
40
2
钟漫天
博物馆
非学位课
8306010005
第二外语(法语)
60
60
1
张佳
外语系
8301020017
中国民族服饰造型研究
40
40
2
赵明/张毓雯
服装学院
8303020043
服饰文化论
32
32
2
杨道圣
设计学院
8301020015
民族服饰创意设计研究
32
32
2
贺阳/王羿
博物馆
注:
另有教学实践(2学分)、读书笔记(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为培养必修环节。
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艺术学理论(1301)
一、培养目标
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敬业精神和综合素质,严谨的艺术研究作风和创造能力,扎实的艺术学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了解学科现状及发展趋势,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独立进行理论研究,毕业后能从事较高层次的专业理论研究工作。
二、研究方向
1.服装史论
2.中外服饰文化
一、服装史论与风格
(一)业务范围
在掌握服装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外服装历史、服饰文化理论、审美和社会心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要求:
1.在了解服装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具备运用现代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综合解决服装理论学科中学术问题的能力。
2.掌握中外服装历史、服装理论的基础上,具备对服装史学的研究能力和解决服装业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方向
1.中国服装史论研究
2.外国服装史论研究
3.服装产业文化理论研究
(三)课程设置
时间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学分
任课教师
开课
单位
讲课
设计指导
上机
第
一
学
期
学
位
课
830901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6
2
社科部
8306010001
英语精读
(一)
60
60
2.5
外语系
8303020001
美学
30
30
1.5
杨道圣
设计学院
8303020002
艺术哲学
30
30
1.5
张玉安
设计学院
8301020002
艺术设计史
30
30
1.5
王子怡
服装学院
8301020005
服装设计与品牌发展史
32
32
2
杜冰冰
服装学院
非学位课
8306010002
英语口语
30
30
1
中教+外教
外语系
8301020007
服装心理学
32
32
2
赵平
服装学院
第
二
学
期
学
位
课
8309010002
自然辩证法
18
18
1
董瑞侠
社科部
8306010004
英语精读
(二)
60
60
2.5
外语系
8303020042
中外文化比较
32
32
2
杨道圣/张玉安
设计学院
8301020014
中国民族艺术专题研究
32
32
2
外聘
服装学院
8301020019
外国服装史论
32
32
2
蒋玉秋
服装学院
8301020018
中国服装史论
32
32
2
王子怡
服装学院
8303020043
服饰文化论
32
32
2
杨道圣
设计学院
8301020016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40
40
2
王羿
服装学院
非学位课
8306010005
第二外语(法语)
60
60
1
张佳
外语系
8303020041
设计方法论
20
20
1
何颂飞
设计学院
8301020020
科学研究方法
48
48
3
俞红
服装学院
8301020021
服装营销与品牌研究
56
56
3
赵平等
服装学院
注:
另有教学实践(2学分)、读书笔记(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为培养必修环节。
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二、中外服饰文化
(一)业务范围
在掌握服装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外服饰文化理论、中外服装历史、中外服装社会心理以及中外民族民间服饰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具体要求:
1.掌握中外服装历史、民族民间服饰文化和服装基本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具备对中外服装史论进行比较研究的能力;
2.掌握中外服装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能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出发,具备对服装的发展中有关社会、文化和心理等因素进行研究的能力;
3.掌握中外服饰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对中外服饰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能力;
4.掌握基本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具备开展纺织、服装和服饰文化领域的英汉互译的翻译能力。
(二)课题研究方向
1.中外服装史论比较研究
2.中外服装社会心理学比较研究
3.中外服饰文化比较研究
4.服饰时尚传播
(三)课程设置
时间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学分
任课教师
开课
单位
讲课
设计指导
上机
第
一
学
期
学
位
课
830901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6
2
社科部
8306010001
英语精读
(一)
60
60
2.5
外语系
8303020001
美学
30
30
1.5
杨道圣
社科部
8301020002
艺术设计史
30
30
1.5
王子怡
服装学院
8301020005
服装设计与品牌发展史
32
32
2
杜冰冰
服装学院
8306020003
翻译理论与实践
48
48
3
肖海燕
外语系
非学位课
8306010002
英语口语
30
30
1
中教+外教
外语系
8303020002
艺术哲学
30
30
1.5
张玉安
社科部
8301020007
服装心理学
32
32
2
赵平
服装学院
第
二
学
期
学
位
课
8309010002
自然辩证法
18
18
1
董瑞侠
社科部
8306010004
英语精读
(二)
60
60
2.5
外语系
8303020042
中外文化比较
32
32
2
杨道圣/张玉安
社科部
8301020014
中国民族艺术专题研究
32
32
2
外聘
服装学院
8301020016
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
40
40
2
王羿
博物馆
8306010006
西方二十世纪时尚史
48
48
3
王德庆
外语系
8306020007
美国服装社会心理学研究
48
48
3
郭平建
外语系
8306020008
西方服饰文化论
32
32
2
张慧琴
外语系
非学位课
8306010005
第二外语(法语)
60
60
1
张佳
外语系
8306020009
纺织服装英语翻译
48
48
3
肖海燕
外语系
8303020041
设计方法论
20
20
1
何颂飞
设计学院
8301020021
服装营销与品牌研究
56
56
3
赵平等
服装学院
8306020010
时尚传播
32
32
1.5
赵春华
外语系
注:
另有教学实践(2学分)、读书笔记(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为培养必修环节。
研究生应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三、艺术理论
(一)业务范围
艺术理论主要是对艺术领域中各方面的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人类艺术发生与发展的规律和未来的走向与变化。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掌握艺术学基本理论和至少熟知一门艺术的基础上,了解艺术发展的历史,运用艺术理论分析艺术现象和艺术作品,培养具有从事艺术理论研究工作、教学工作和艺术管理工作的人才。
(二)课题研究方向
1.中西艺术理论史
2.艺术社会学
(三)课程设置
时间
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时分配
学分
任课教师
开课
单位
讲课
设计指导
上机
第
一
学
期
学
位
课
830901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36
2
社科部
8306010001
英语精读
(一)
60
60
2.5
外语系
8303020001
美学
30
30
1.5
张玉安
设计学院
8303020002
艺术哲学
30
30
1.5
杨道圣
设计学院
8303020003
视觉文化研究
32
32
2
杨道圣
设计学院
8303020004
西方文艺理论思想史
48
48
3
杨道圣
设计学院
8303020005
中国文艺理论思想史
48
48
3
张玉安
设计学院
非学位课
8306010002
英语口语
30
30
1
中教+外教
外语系
8303020006
艺术与文化经济学
32
32
2
张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