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 习题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简答题.docx
《预防医学 习题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医学 习题 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简答题.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医学习题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题
预防医学习题复习资料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1.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
方法。
1.2健康:
是一种动态的身体、心理、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1.3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1.4生态平衡;指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群落的数量、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
生态系统可不断通过反馈调节系统来保持其内部组成和结构的稳定性。
1.5公害病;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
1.6人类环境:
是指地球上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分为物质环境与非物质环境两大类
1.7自然环境:
又称为物质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各种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
根据其有无人为活动污染,自然环境又可以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1.8生态系统:
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等)所组成的生物环境体系。
是生物圈内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功能单位。
1,9食物链:
是指环境中较低级别的生物体以食物形式被另,种生物体吞食,而后者又被较高级别的生物体吞食,在生物体之间构成不同营养级别的生物体逐级被吞食的生存链关系。
1.10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相连(形成复杂的网络状食物关系即食物网。
1,11环境污染:
是指由于人为的或自然的污染原因,使得进入环境的污染因素的量或作用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了改变,造成了生态平衡失调,并对人类健康产生了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1,12二次污染:
是指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后,在环境中发生各种反应而转化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理化性状不同的新污染物。
1,13剂量-效应关系:
指某化学物质的摄人量与其引起机体生物学效应强度之闻的关系。
1.14剂量-反应关系:
指暴露于某化学污染物的群体中,暴露剂量与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学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1.15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并相互影所产生的综合毒性效应(称为化学物的联合作用。
1.16拮抗作用:
指多种化学毒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小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作用时毒效应之和1.1简述预防医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答:
(1)概念: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宏观与微观的技术手段,研究健康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规律,阐明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与措施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一门医学科学。
(2)特点:
?
预防工作服务的对象是整个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患病人群。
?
研究的内容是防痛与保健;?
工作的对策是积极主动;?
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1.2(简述现代预防医学的发展趋势。
答:
(1)预防的策略:
从个体预防扩展到群体预防与社会预防。
(2)预防的内容:
从疾病预防控制扩展到促进健康与提高生命质量。
(3)预防的手段:
从生物性预防扩展到非生物性预防。
1.3(简述我国不同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答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1996年12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预防为主”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总方针(1.4、试述健康的10项标志。
答: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挑剔事物的巨细。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适应环境的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1.1(简述人与环境的关系。
答:
人和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人与环境形成了一种既相互对立与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的辨证统一关系。
(l)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人与环境之间连续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能量流通与信息交流,保持着动态平衡,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2)人对环境的适应性:
在人类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是经常变化的,人体经过长期的适应性调节,对环境变化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现代人类的行为特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是适应其周围环境变化的结果。
(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对环境的作用和环境对人的作用。
首先,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存在扶态的任何改变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其次,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也以各种形式不断地对环境施加影响,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变化。
1.2(简述污染物暴露的作用剂量、作用强度、暴露途径或方式的含义。
答:
(1)作用剂量:
指化学物质进入机体的数量,一般以mg/kg体重表示。
(2)作用强度:
一般指物理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程度。
(3)暴露途径或方式:
环境化学污染物主要有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与眼黏膜等暴露途径,同一种化学毒物由于其暴露途径不同,可能其毒性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
1.3(简述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类型。
答:
按照危害的类型一般可将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分为以下4类:
(1)公害病:
是指由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经过政府认定的一类地区性环境污染性疾病。
(2)职业病:
是指由生产劳动环境和生产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一类疾病。
(3)传染病:
是指由致病病原体污染大气、水体等环境而引起的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4)食源性疾病:
是指通过摄入含有致病因子的食物或摄入营养素不平衡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类疾病。
1.4试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方式答: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方式是一种联合暴露形式。
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所产生的毒性效应与单独存在时的效应是不同的,它们可以通过相互影响对方毒物的生物转运,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使污染物对机体的毒效应强度发生改变。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物质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并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综合毒性效应,称为化学物的联合作用,可分以下5类。
(1)
相加作用:
指多种化学毒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等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作用时毒效应总和。
(2)协同作用:
指多种化学毒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大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作用时的毒效应的总和,即增毒作用。
(3)加强作用:
一种化学物质对某器官或系统本身并无毒性,但与另一种化学毒物同时或先后进入机体时,使其化学物毒性增强,称加强作用。
(4)拮抗作用:
指多种化学毒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小于各化学毒物单独作用时毒效应之和。
(5)独立作用:
由于各个化学毒物的毒作用机制不同或毒作用靶不同或其毒效应终点不同,所引发的毒效应也互不干扰,表现为各自的毒效应,此种联合作用为独立作用。
2.1生活环境:
是指人类生活活动所依存的各种外界环境要素的总和,它包括大气、水、土壤、住宅以及健康相关产品等。
2.2急性危害:
当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期内急剧增高,使当地居民吸入大量的污染物可造成人体健康的急性损害作用。
2.3慢性危害:
居民长期接触低浓度的大气化学污染物可引起各种慢性危害,还可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变态反应,甚至可导致肿瘤与胎儿畸形等。
2.4温室效应:
指地球表面大气中的CO2、CH4、N2O和CFC5等气体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温度增加的现象。
2.5臭氧空洞: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部分紫外线,是地球的保护层。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被广泛应用的氯氟烃和溴氟烃等物质进入大气,导致污染区臭氧层臭氧被消耗,即出现臭氧层空洞。
2.6大气卫生标准:
是为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保护人群健康,评价大气污染程度,对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以法律形式做出的限值规定。
2.7集中式供水:
是指由水源集中取水,经集中净化的消毒后,通过输水设施输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2.1(简述生活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答:
(1)感官性状良好;
(2)流行病学安全;(3)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健康;(4)水量满足需要。
2.2(简述饮用水污染危害通常表现的特征。
答:
(1)感官性状发生改变,水体可出现异色、异味、臭味、浑浊和肉眼可见物;
(2)饮用者出现共同的不良反应;(3)水质检验异常;(4)明显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2.3(简述住宅建筑的卫生要求。
答:
(1)微小气候适宜;
(2)采光照明良好;3)室内空气清洁;(4)隔音性能良好(5)卫生设施齐全;(6)环境安静整洁(7)防止疾病传播。
2.4试述室内空气污染因素及不良住宅建筑的健康危害。
答:
(1)污染因素:
?
室外污染物进入室内;?
室内的燃料燃烧;?
香烟烟雾污染;?
建筑装饰材料污染;?
家用电器设备,如计算机等的电磁辐射,空调长期不清洗产生的致病菌等;?
烹调过程油烟的污染等。
(2)健康危害:
?
眼黏膜和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
建筑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和家具,家庭化学品以及烹调、吸烟等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许多地区为了防暑降温或防寒保暖、节约能源,要求建筑物有良好的密闭性,使得室内通风换气的性能减低,导致污染物浓度升高,空气质量下降。
这些因素可引起住宅室内生活与工作的人们出现眼黏膜与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
化学过敏反应:
住宅室内空气中存在的许多化学致敏物质作用于机体组织器官或系统,会引起机体的过敏性反应。
排除致病因素后这些症状将会改善或消退。
?
慢性潜在性危害:
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很低,不容易被发现,长期在被污染了的室内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
另外,这些低浓度化学污染物引起的疾病,症状往往表现为慢性过程。
3.1营养素;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即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为人体需要的5大类营养素。
3.2平均需要量:
指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群体对某种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3.3推荐摄入量;:
等于平均需要量+2SD(标准差)。
推荐摄人量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的人群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的需要,长期摄入这个水平,可以使组织维持适当的储备。
3.4适宜摄入量:
是通过观察或实验研究获得的健康人群的某种营养索的摄入量。
适宜摄入量应该能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其主要用作个体的营养素摄入目标,同时用作限制过多摄人的标准。
3.5可耐受最高摄入量:
是平均每日可以摄人营养素的最高量。
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几乎所有的个体都不至于引起不利健康的结果;当摄入量大于可耐受最高摄人量(UL)时,可能导致损害健康的危险性增大。
UL的主要用途是检查个体摄人量过高的可能。
3.6食品营养价值:
是指某种食品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3.7膳食结构:
又称为食物结构,是指消耗的食物种类及其数量的相对构成,它表示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组成关系。
3.8食品添加剂:
系指为改菩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质。
3.9食品污染:
是指食物从种植、养殖到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及销售过程中有害物质进入食物,使食品安全性、营养性和,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3.10食品的外援性污染:
是指食品在加工、运输、储藏、销售、食用过程中,通过水、空气、人、动物、机械设备及其用具而导致的微生物污染,亦称第二次污染
3.1(简述合理膳食的概念和基本要求。
答:
(1)概念:
合理膳食又称平衡膳食或健康膳食。
是指全面达到营养供给量的膳食。
即保证摄食者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全面达到营养生理需要量,又在各种营养素之间建立起一种生理上的平衡。
(2)基本要求:
?
满足机体的需要;?
摄入的营养素保持平衡;?
食物对人体无害;(4)食物加工与烹调合理;?
建立合理的用膳制度和良好的饮食习惯。
3.2(简述食物营养价值评定的目的。
答:
一是全面了解各种食物的天然组成成分,包括营养素、非营养素类物质、抗营养因素等。
提出现有主要食品的营养缺陷,并指出改造或创制新食品的方向,解决抗营养因素问题,充分利用食物资源。
二是了解在加工烹调过程中食品营养素的变化和损失,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存食品中的营养素含量,提高食品营养价值。
三是指导人们科学地选购食品和合理配制营养平衡膳食,以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及预防疾病的目的。
3(3简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
答:
(1)食物多样,谷类力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3.4(试述基本膳食的适用范围及膳食原则。
答:
基本膳食按其质地及烹调加工原则可分为普通膳食、软食、半流质、流质4种。
(1)普通膳食适用于体温正常、无消化道疾病、康复期、不需膳食限制者及产妇等。
膳食原则:
?
必须适合机体需要的平衡膳食,含有充足的各种营养素;?
一般正常的食品均可采用;?
避免应用强烈辛辣刺激性的食品或调味品;?
脂肪食品、油炸食品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应少用;?
烹调应多变花样,注意色、香、味、美,以增进食欲;?
每日供应3餐一总能量为6700,l0040kJ(1600,2400kcal);蛋白质70,90g。
(2)软食适用于有轻微发烧、消化不良、口腔疾患或咀嚼不便的患者以及3,4岁的幼儿。
膳食原则:
?
食物要易于消化,便于咀嚼;食物要切碎,烧烂煮软;?
不用油炸及粗纤维多的食物,忌用强烈辛辣的调味品;?
注意补充维生素充足的食物:
长期采用软饭,因蔬菜都是切碎煮软,维生素损失较多,故要注意补充;?
营养素含量不低于普通饭,全日能量为5850,9200KJ(1400,2200kcal),蛋白质50,70g。
饮食需鲜美可口,一日三餐,在经济条件许可时,下午增加一-餐点心。
(3)半流质适用于体温稍高、身体较弱、不便咀嚼或吞咽大块食物有困难的患者;施行手术后,刚分娩后的产妇及有消化道疾患的患者等。
膳食原则:
?
食物应极软,易于消化,易于咀嚼及吞咽,呈半流动液体的食物。
?
少食多餐:
通常为每2~3h进餐1次,每天5,6次。
其能量在6270,7530kj(1500--1800kcal);蛋白质40,60g。
?
如有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采用少渣半流食。
对伤寒、痢疾患者的饮食不能给含纤维及胀气的食物,如蔬菜、生水果等,对痢疾患者的饮食不能给牛奶及过甜胀气的食品。
?
禁用的食物包括油脂多或油煎炸的食物,及粗纤维食物和辛辣调味品等。
(4)流质适用于急性感染、高热、口腔咽部咀嚼困难、急性消化道溃疡或炎症、大手术后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包括妇产科)和危重患者等。
膳食原则:
?
食物呈液体或在口中溶化为液体者;?
少食多餐:
每2,3h供应1次,每日6,7次,每次200,250ml;?
凡腹部手术者及痢疾患者,为避免胀气不应供给牛奶、豆浆及过甜的液体;?
喉部手术者,如扁桃体摘除后给予流质(冷流质),同时禁用过酸、过咸的饮料;以免伤口刺激疼痛;?
凡用鼻管喂入的流质,忌用蛋花汤、浓米汤,以免管道堵塞;?
不宜长期采用:
此种饮食所供能量及营养素均不充足,能量少于4180kJ(lOOOkcal),蛋白质少于30g。
3.5(试述治疗膳食的膳食原则。
答:
治疗膳食大致归纳为3类(即增减营乔索膳食、特别制备膳食、计量控制膳食。
(1)增减营养索膳食:
1)高能量膳食(膳食原则:
?
尽可能增加主食量及菜量;?
除正餐外,可加2~3次点心,如牛奶、甜点等含能量高的食物。
2)低能量膳食,膳食原则:
降低膳食中的总能量,5020,6270kJ为宜,以蔬菜、水果为主。
3)高蛋白膳食,膳食原则:
增加富有动物性蛋白质的食品,如鸡、鸭、鱼、肉、蛋、牛奶、黄豆及黄豆制品。
可在正餐中加一份荤菜或点心。
4)低蛋白膳食,膳食原则:
?
每日蛋白质不超过40g(包括动植物蛋白);?
采用蔬莱,每天适当选用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等12,15g;?
可采用麦淀粉饮食代替主食。
(2)特别制备膳食:
1)少盐膳食,膳食原则:
?
禁用一切用盐腌制的食品,如咸肉、香肠、咸蛋、皮蛋、酱菜、甜面酱等;?
每日食盐含量不超过3g(或酱油lOml),为调剂口味,可用糖醋烹炖。
2)少钠膳食,膳食原则:
?
除禁用食盐外,还禁用加钠量高的食物,如加碱的馒头、面条、发酵粉做的点心;?
每日膳食中含钠量不超过500mg或遵照医嘱;?
选用含钠量低的食物。
3)无盐膳食,膳食原则:
禁用食盐及一切合盐食物。
4)少渣膳食,膳食原则:
?
介于半流质与软饭之间,一切食物均应切小剁碎煮烂,蔬菜做成菜泥;?
食物除了少纤维外,禁用含脂肪过多的食物,如肥肉、油煎油炸的食物等。
5)无渣膳食,膳食原则:
选择在消化后留下极少渣滓的食物。
如牛奶、鸡蛋、鱼、豆浆、豆腐脑、豆腐等,肉类、菜泥、果泥等均不宜采用。
6)高纤维素膳食,膳食原则:
?
采用含纤维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黄豆芽等蔬菜,水果及粗粮;?
适当吃些产气的食物和多饮水,刺激肠道蠕动,如蜂蜜、浓糖水、果酱、豆类等。
7)少油膳食,膳食原则:
?
每日脂肪摄入量小于40g,禁用油炸食物、肥肉、猪油及含脂肪多的点心;?
食物烹调可采用蒸、卤、煮、烩等少用油或不用油的方法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
8)低胆固醇膳食,膳食原则:
?
胆固醇每日狠制在300mg;?
牛奶、鸡蛋、瘦肉等可少量选用(对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应尽量少吃,如动物内脏、蛋黄、脑、鱼子等;?
不食肥肉及动物油脂。
9)管饲膳食,膳食原则:
?
供应的膳食分混合奶和要素膳两种;?
混合奶是以牛奶为主配置制的食物。
(3)计量控制膳食:
计量控制膳食包括糖尿病膳食、痛风症膳食、艾迪生病膳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膳食、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膳食及酮体膳食等。
此类膳食必须根据医嘱正确给予计算、配制、称重、烹调。
事前必须访问病员,了解患者口味、食量,并指导其在进膳食时勿吃其他食物,并将配置的膳食吃尽4.1职业性有害因素:
在生产环境、生产过程或劳动过程中存在或产生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或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4.2职业生命质量:
是指劳动者对工作的感受和职业对劳动者的身心效应(如劳动者对本身职业的满意度、工作安全感等。
4.3职业健康促进:
是指综合对职业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政策、法规、制度和组织进行卫生干预,改变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环境条件,加强职业卫生服务等,达到促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的目的。
4.4职业健康监护:
是指通过各种检测和分析手段,评价劳动者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影响及其危害程度,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及早地发现劳动者健康损害的征象,许采取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防止职业性疾患的发生与发展。
职业健康监护属于二级预防即临床前预防。
4.5就业前健康检查:
是指对准备从事某项工作(或转换从事新的工作)的人员在上岗之前进行的健康检查。
目的是了解受检者就业之前的健康状况,收集各项健康基础数据(作为今后定期健康检查的对照基础和用于建立健全健康档案),以及发现受检者的职业禁忌证。
4.6职业禁忌证:
是指不宜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或接触某一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
4.7定期健康检查:
是指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对从事某种职业或接触某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健康状况的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和有针对性内容的检查),以及时、及早地发现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早期损害或可疑征象,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定期健康检查是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属于第二级预防。
4.8应急性健康检查:
是指对出现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事故的工作场所或劳动环境中受有害因素暴露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受事故影响的职业人群范围和劳动者受事故的危害程度,确定事故的处理措施和劳动者的救治方案。
4.9基础职业卫生服务(BOHS):
是一项通过初级卫生保健,利用科学合理的、可接受的职业卫生方法为劳动者在工作中的健康提供保护,促进劳动者健康、幸福和提高劳动者的工作能力,预防疾病和事故的基本服务。
4.1(简述提高劳动者职业生命质量的主要措施。
答:
(1)避免和减少职业有害因素和安全隐患对劳动者健康造成的损害。
(2)增进劳动者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卫生。
(3)优化劳动体制,保证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待遇。
(4)加强职业教育,完善和提高劳动者自身的技能素质。
(5)实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促进和职业卫生服务。
(6)消除和改变劳动者的不良生活方式与行为等。
4.2(简述职业卫生服务的内容。
答:
(1)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的定位和规划。
(2)职业环境卫生监测。
(3)劳动者健康监护。
(4)健康危险度评价。
(5)危险告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实施劳动者与健康有关的其他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4.3试述职业环境卫生监测的内容。
答:
对职业者劳动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和提出控制措施都需要进行职业环境的卫生监测,内容包括职业环境监测和职业者生物检测。
(1)职业环境监测的内容:
?
监测劳动者的工作组织、劳动情况以及可能影响健康的人体功效学因素;?
评估可能对劳动者健康产生危害的职业卫生条件和职业有害因素水平(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评估劳动者接触到的不利心理因素和不合理工作安排;?
评估职业事故和重大灾害的风险;?
监测安全措施和个人防护装置的使用情况、维护和保养情况等;?
监测职业有害因素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评估一般卫生及卫生设备。
(2)职业者生物监测的内容:
职业生物监测主要是通过监测职业者体内生物标志物来进行。
包括:
?
监测生物材料中职业有害化学物及其代谢产物含量,以确定劳动者职业性有害因素接触水平、有害因素吸收程度及其在人体内的蓄积水平,常见的生物材料有尿、血、头发等(如尿中酚的含量测定可作为苯接触的生物监测指标;?
监测劳动者机体的生物效应剂量,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损害机体健康的程度,这类指标包括生化、生理、生物物理、免疫等指标测定(多以生化指标为主,且大部分是非特异性的,需要对该有害物质的毒理学基础知识有所了解(尤其是毒作用机制的认识),如反映职业性毒物或其代谢产物对DNA损害的指标有DNA链断裂、DNA加合物等。
5.1感染性废物:
是指可能含有病原菌(细菌、病毒、寄生虫或真菌)的废弃物。
5.2护理职业暴露:
是指护理人员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对存在的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及社会心理因素的职业接触。
5.3医院护理区:
是指医院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活动所涉及的区域范围,包括病房、门诊(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手术室、供应室等。
5.1医院室内环境质量要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
(1)室内微小气候,主要是指气温、气湿、气流和辐射。
(2)室内噪声卫生标准。
(3)生活饮用水卫生要求。
(4)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5)医疗用品与医疗器械的卫生要求。
5.2简述护理区环境卫生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答:
(1)物有定位,用后归位,养成随时随地注意清理环境,保持整洁的习惯。
(2)病室内墙定期除尘,地面及所有物品用湿式清扫法。
(3)及时清除治疗护理后的废弃物及病人的排泄物。
(4)非病人必需的生活用品及非医疗护理必需用物一律不得带入病房。
6.1非物质环境:
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与社会交往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体系,它由政治制度、经济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人际关系、人口状况、生活方式与行为等非物质要素构成,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