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3730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7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docx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docx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正文+任务+开题+综述+翻译

任务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一、主要任务与目标:

浙江和福建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省份,在中国茶叶生产与出口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影响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政策体制、市场条件、茶叶卫生质量等方面,到底哪个最主要?

对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可以得出解决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设置、茶叶生产企业规模偏小、茶叶缺乏知名品牌、单产低、成本比较高等因素的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建议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国际市场占有率(IMS)和国际市场价格(P)建立茶叶国际竞争力结构评价体系,比较测算浙江和福建茶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一定要找到相应的数据和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分析。

三、计划进度:

第6学期第19-20周至第7学期第1-5周:

完成毕业论文选题。

第7学期第6-14周:

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完成详细提纲。

第7学期第15-20周:

写作毕业论文,完成初稿。

第7学期寒假:

结合毕业论文选题开展调查研究。

第8学期第1-2周:

修改、完善毕业论文。

第8学期第3-6周:

参加毕业实习;展开调查研究;修改完善论文,完成定稿。

第8学期第7周:

进一步修改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定稿、上交。

第8学期第9-11周:

毕业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李勍,张哲.浙江茶叶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茶叶,2006(4):

22223.

[2]闫逢柱,张文兵.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06(3):

19224.

[3]万青,闫逢柱.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分析与政策建议[J].资源科学,2006,28(4):

1182124.

[4]赵小兰.中国茶叶出口贸易和国际竞争力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5(11):

952104.

[5]魏后凯.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发展战略[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10-13.

[6]宋德勇,李金滟.论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与培育途径[J].理论月刊,2006(3):

73-76.

[7]徐仕政.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优势产业内涵探究[J].工业经济技术,2007

(2).

【毕论】

【业文】

(届)

浙江与福建茶叶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目前,全世界有60个国家种茶,其中有30个国家能稳定地输出茶叶,而进口茶叶的国家遍及五大洲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茶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饮料.当前世界茶叶市场有三大特点:

产品供过于求、成本上升、卖价下跌。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而且交易价格普遍走低的茶叶市场,浙江作为中国的产茶大省应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的竞争力呢?

本文利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贸易竞争指数法、显示性比较优势法,并结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从国际竞争力和国内竞争力2个层面对浙江茶叶与福建等中国其他茶叶主产省份进行对比分析。

结论是:

浙江茶叶国内和国际比较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竞争力不稳定。

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制约浙江省茶叶竞争力提升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①提高茶叶的质量和安全水平,积极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②提高茶叶产业化经营水平;③打破品牌的地域限制,实施区域性名牌战略;④积极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入,降低茶叶生产的人工成本。

关键词:

茶叶;国际竞争力;浙江;福建

 

Abstract

Atpresent,theworldhas60countrieskindsoftea,including30countriescansteadilyoutputtea,whileimportsteacountriesthroughoutthefivecontinentsmorethan150countriesandregions,teahasbecomeaglobaldrinks.Currentworldteamarketshavethreecharacteristics:

productsupplyexceedsdemand,risingcosts,salepricedecline.Facingtheincreasinglyfiercecompetitionandmarketpricegenerallylowerteamarket,asChina'szhejiangprovincetea-producinghowshouldfurtherexertitscompetitive?

Basedoncomprehensivecomparativeadvantageindexmethod,tradecompetitivenessindexmethod,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andthemethodofcombiningtheinternationalmarketshareindex,from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anddomesticcompetitiontwolevelsofzhejiangteaandfujianprovincessuchasotherChineseteakeisslerarecomparedandanalyzed.Theconclusionis:

zhejiangteadomesticandinternationalcomparativeadvantageisobvious,withstrongcompetitiveness,butcompetitiveinstability.Onthebasisofempiricalanalysis,thispapersummarizestherestrictionofzhejiangteacompetitivenessofvariousfactors,andthe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wereputforward:

(1)improvetheteaqualityandsafetylevel,activelyrespondtoforeigntechnicalbarrierstotrade,

(2)improvetheteaindustrializationmanagementlevel,(3)breakbrandofregionallimitsandimplementationofregionalbrandstrategy,(4)developorganizedlaborinput,reducetheproductionofteaofartificialcost.

Keywords:

tea,Internationalcompetitiveness;Zhejiang;Fujian

1、国际竞争力理论概述及评定方法

1.1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和内涵

国际竞争力是在原有国际贸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关于国际竞争力如何定义,在不同学者和不同机构之间存在较大的争论。

1996年经合组织给出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为“面对国际竞争,支持企业、产业、地区、国家或超国家区域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相对较高的要素收入生产和较高的要素利用水平的能力。

《贸易政策术语词典》对竞争力的定义为:

“某一企业或者某一部门或者甚至整个一个国家在经济效率上不被其他企业、部门或者国家所击败的能力。

在国内,1997年金碚在《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中把国际竞争力定义为“在国际间自由贸易条件下,一国特定产业以其相对于他国的更高生产力,向国际市场提供符合消费者或购买者需求的更多产品,并持续地获得盈利的能力。

肖海全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国际竞争力的三个范畴,效率、节省和效应,认为国际竞争力依赖于企业竞争力、部门竞争力以及整个国家环境对产业部门的影响。

虽然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因时间的变换、研究对象和目的的差异有差别,但对本质的理解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就是该国相对于国外竞争对手的生产率,较高的生产率意味着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或生产要素更合乎本国生产力发展状况,产品具有更高价值。

②国际竞争力不但追求高生产率,还追求高生产率的实现,实现高生产率需要从生产和销售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还应该考虑增强市场适应性、市场营销等管理因素。

③国际竞争力通过产业中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和利润的实现程度来衡量和检验的。

④持续的国际竞争力还要求产业具有安全保卫能力和风险防御能力。

1.2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

比较优势是建立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以成本为中心的生产效率差异。

土地、劳动、资本等资源条件可以为竞争主体带来收益,即比较优势可以形成国际竞争力。

但是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单纯由资源比较优势形成的国际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是非持续的。

要解决这种国际竞争力的非持续问题,一是要靠资源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二是靠生产和销售实现的组织形式,使各种资源组合更有效率。

资源要素比较优势的变化是动态的,正是这种动态的变化是维持比较优势形成国际竞争力的持续的动力。

竞争优势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产品的实现为中心,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组织功能、政府作用等因素。

竞争优势可以形成持续的国际竞争力,但需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

竞争优势的来源因素中,一部分依赖资源要素,但依赖的方式和程度远不同于比较优势,是通过科技创新使生产要素性能或水平提高来推动产品来适应市场消费升级。

另一部分是通过制度安排或管理程序安排来实现的。

竞争优势与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其他资源有关的那部分附在产品上,而组织创新、营销创新、商业信誉和品牌效应的应用以及国内政策的支持所产生的竞争优势并不附在产品上,但为获得“创新利润”和“超额利润”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生产率实现过程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形成了国际竞争力。

国际竞争力以消费者为中心,来源于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的全过程,反映的是竞争力的结果,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反映的是竞争力的来源。

国际竞争力来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1.3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1.3.1净出口指标

净出口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减去进口总额,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净收益。

公式为:

净出口=X-M

其中X指的是一个国家的出口总额,M指的是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

从国家角度来看,若净出口值为正,说明该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盈余,若值为负,说明该国是贸易赤字;从产品和产业的角度来看,净出口值为正说明该产品或产业是出口创汇型,说明该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为负说明该产品或产业为进口替代型,说明该产品或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

需要注意的是,从长期来看,如果该国的该产品或产业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盈余状态,则说明该国该产品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

但就某一具体时点而言却不一定。

在某一时期,如果出口的增加并不能带来利润的增加,反而带来亏损,即该产品的出口成本要高于出口的销售额,以亏损为代价换来的净出口的增加不仅不代表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国际竞争力。

1.3.2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是指某国或某地区某种产品的出口额占世界该种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

国际市场占有率通常用来比较国家或地区之间国际竞争力的强弱,是反映国际竞争力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实现指标。

市场占有率越高,国际竞争力越强,市场占有率越低,国际竞争力越弱。

在一定时期内,市场占有率的变化可以反应出该时期内的国际竞争力的变化。

如果出口额中含有外商创造的部分,那么应该在出口额中减去外商创造的部分。

鉴于我国茶叶产业外商参与较少,相关数据也很难查询,所以在进行国际竞争力的测算时不考虑外商投资企业的影响。

用公式表示为:

MSi=Xi/Xw×100%

其中MSi表示i国某种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和Xw表示i国某种产品的出口额和世界某种产品出口额。

MS越大,表示国际竞争力越强。

1.3.3主要进口国市场占有率

主要进口国市场占有率可反映我国茶叶在主要进口国市场的竞争力状况,对此进行比较,我国茶叶在主要进口国的竞争力状况会更明晰。

在不考虑外商投资企业影响的情况下,可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IMSkij=Mkij/Mki×100%。

式中IMSkij为J国i产品占k国i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Mkij为k国从j国进口i产品的总额;Mki为k国i产品的进口总额。

1.3.4贸易竞争指数

某国的贸易竞争指数指的是某国某产品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差占该国该产品的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的比重。

反映某国某产品的净出口状况,从而反映生产率优势和劣势,也反映产品国际竞争的主要市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外市场,从而采取不同的竞争策略。

公式表示为:

TCij=(Xij-Mij)/(Xij+Mij)

其中TCij表示j国i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Xij和Mij表示j国i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ij在-1到1之间变动,TCij﹥0表示具有竞争优势,产品贸易的显著特征是贸易顺差,TCij越大表示j国i产品的生产率越高,竞争力越强,竞争的主要市场在j国外程度越高;TCij﹤0表示处于竞争劣势,TCij越小表示j国i产品的生产率越低,出现贸易逆差,竞争的主要市场在国内。

若TCij﹦0,说明该国i产品进出口相抵,i产品的生产效率接近国际水平。

贸易竞争指数表明国际间的分工状况及变动趋势,并不表明贸易规模,因此它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结合应用才会更准确,更有意义。

1.3.5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巴拉萨首创的国际竞争力测度工具,是指某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额占此国所有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所有商品出口份额的比率。

用公式表示为:

RCAij=(Xij/∑Xtj)/(Xiw/∑Xtw)

RCAij表示j国家i产品的显示性比较优势。

Xij为j国家i产品的出口总额,∑Xtj为j国家在t时期的出口总额,Xiw为i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Xtw为世界在t时期的出口总额。

这一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一产品的出口与世界该产品的平均出口水平比较的相对优势。

它消除了国家出口总量和世界出口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品的比较优势,因此在国际竞争力的测评指标中被广泛使用。

RCAij﹥1,说明i国j种产品出口具有显性比较优势;RCAij﹤1,说明i国j种产品出口具有显性比较劣势;RCAij=1,说明既无优势也无劣势。

RCAij值越大,表明该种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越强。

一般而言,若RCA>2.5,则表示i国的出口产品极具显性比较优势,若1.25

2、浙江茶叶竞争力-以福建为比较对象

浙江是中国的产茶大省,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也是世界名茶――龙井茶的原产地。

浙江也是中国茶叶出口的主要省份,现与世界上约5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茶叶贸易关系,茶叶出口在浙江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浙江茶叶产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

在此背景下,分析和研究浙江茶叶竞争力对浙江茶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闫逢柱、万青、赵小兰等对茶叶竞争力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茶叶国际竞争力评价、影响因素和政策建议。

而在省级层面上对茶叶竞争力的国内与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显得较为薄弱。

2.1浙江茶叶生产和贸易状况

2.1.1生产状况

2008-2010年,浙江省茶叶生产面积与产量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浙江省茶叶生产面积先下降后上升,产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2008-2010年,浙江省茶叶面积从16.38万hm2上升为17.42万hm2。

产量从2008年的16.23万t增加到2010年的17.03万t。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据,2008-2010年浙江省与福建省的茶叶产量及其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比例如表1所示。

全国茶叶产量增长迅速,从2008年的125.76万t增加到2010年的135.25万t,增长了约7.5%。

浙江省茶叶的产量仅次于福建省,居全国第2位;浙江省茶叶产量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比例不断下降,从2008年的12.92%下降到2010年的12.59%。

 

图12008-2010年浙江茶园面积和变化图

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资料绘制

年份

茶叶产量(万t)

茶叶产量占全国的比例

全国

浙江

福建

浙江

福建

2008

125.76

16.23

18.32

12.92%

14.52%

2009

132.07

16.85

19.59

12.75%

14.83%

2010

135.25

17.03

22.19

12.59%

16.41%

表12008-2010年浙江与福建茶叶产量及占全国比例

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资料绘制

2.1.2贸易状况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关于2008-2010浙江茶叶出口数量及金额的相关资料可以知道:

浙江茶叶出口数量和金额总体上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出口数量由2008年的13.23万t上升到2010年的16.03万t,增长约17%;出口金额由2008年的28942.19万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35173.77万美元,增长约19%。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0年浙江省与福建茶叶出口数量及其占全国茶叶总出口量的比例,如表2所示。

全国茶叶出口从2008年的28.7万t增加到2010年的29.7万t。

3年间增长3.49%。

浙江茶叶出口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出口数量占全国茶叶出口数量的比例持续上升,从2008的46.09%上升为2010年的53.97%,3年间增长7.88%。

年份

茶叶出口量(万t)

茶叶出口量占全国的比例

全国

浙江

福建

浙江

福建

2008

28.7

13.23

1.54

46.09%

5.37%

2009

28.93

14.94

1.60

51.64%

5.53%

2010

29.7

16.03

1.76

53.97%

5.92%

表2 2008-2010年浙江、福建茶叶出口量及占全国的比例

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资料绘制

2.2浙江茶叶竞争力分析

本研究从国际和国内竞争力2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国内竞争力方面,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进行研究,即通过计算中国各主要产茶省茶叶出口量的规模优势指数(ScaleAdvantageIndices,简称SAI)、效率优势指数(EfficiencyAdvantageIndices,简称EAI)和综合优势指数(AggregatedAdvantageIndices,简称AAI)来分析浙江茶叶竞争力的变化趋势,并与中国主要产茶省份进行比较。

在国际竞争力方面,采用贸易竞争指数法(NormalizedTradeBalance,简称NTB)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法(RevealedComparativeAdvantage,简称RCA)进行研究,同时结合国际市场占有率(PossessionRateofInternationalMarket简称PRIM)来分析浙江茶叶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并与福建等中国其他主要产茶省份进行比较。

2.2.1国内竞争力分析

根据2008-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2008-2010年间,浙江省茶叶的SAI、EAI、AAI值及其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AAI值均大于1,其在2.12-2.99之间波动,表明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浙江茶叶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SAI值,2008年达最高值6.5,其他年份在4.50-6.10之间波动,表明具有显著的规模比较优势。

EAI值,除2009年小于1外,其余年份在1.00-1.23之间波动,表明效率优势不显著。

可见,浙江省茶叶的综合比较优势主要是由其规模比较优势带来的。

年份

浙江省茶叶的SAI、EAI、AAI值

福建省的SAI、EAI、AAI值

SAI

EAI

AAI

SAI

EAI

AAI

2008

6.5

1.20

2.35

6.06

1.09

2.14

2009

4.8

0.97

2.63

5.13

0.93

2.59

2010

6.05

1.04

2.92

5.93

0.98

2.82

表3 2008-2010浙江茶叶SAI、EAI、AAI数值变化趋势图

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资料绘制

根据2008-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算,与福建省相比,浙江省茶叶生产的SAI值均大于福建省,相反茶叶生产的EAI、AAI值均小于福建省。

说明浙江茶叶生产的综合比较优势位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福建省。

2.2.2国际竞争力分析

1985-2010年,浙江省茶叶的PRIM、RCA值及变化情况如图2、图3所示。

浙江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1.63%-13.62%之间,1999年以前上升幅度较平缓,且存在波动,1999年以后上升速度加快,尤其是2005年与2004年比较,PRIM值几乎翻了一番,以后年度基本平稳发展(除了2008年略有下降以外)。

浙江茶叶的RCA值下降幅度较大,从1987年的最大值80.08下降到2003年的最小值10.92,之后年度虽然有所起伏,但都远大于2.5,说明浙江茶叶出口极具显性比较优势。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看,由于浙江茶叶进口数额与出口相比非常小,其NTB值均在0.99-1.00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图21985-2010年浙江茶叶PRIM值

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资料计算后绘制

图31985-2010年浙江茶叶RCA值

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资料计算后绘制

根据2007-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年鉴》、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库数据计算,2007-2010年,浙江与其他4个主要产茶省份茶叶的PRIM、NTB、RCA值如表3所示。

浙江茶叶PRIM值居全国第一。

同时,5个省份,或茶叶进口几乎为0,或与出口相比进口所占比例非常小,NTB值都等于或接近于1,说明5个省份茶叶出口均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

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看,浙江茶叶的RCA数值均低于云南,位居全国第2。

表4 2007-2010年浙江、福建及主要产茶省份的茶叶PRIM、NTB、RCA数值

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资料计算后绘制

综合所述,浙江省茶叶在国内和国际上的比较优势都较为明显,说明浙江省的茶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在国内竞争力方面,浙江省茶叶的综合比较优势位居全国第2位,仅次于福建省。

在国际竞争力方面,浙江省茶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位,显示性比较优势居全国第2位。

但是,浙江茶叶的竞争力不稳定,有些指标存在下降的趋势。

3、制约浙江茶叶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为了较好地把握制约浙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