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修订版副本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3427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修订版副本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修订版副本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修订版副本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修订版副本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修订版副本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修订版副本资料.docx

《《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修订版副本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修订版副本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修订版副本资料.docx

《中国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修订版副本资料

《北方民族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北方民族史

适用专业:

历史学

学时数:

16周×3学时/周=51学时

学分:

3学分

开课学期:

第4学期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一)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

中国民族史学是民族学与历史学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

民族史研究既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本课程主要探讨我国先秦到清代北方各民族的源流;阐述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演进及其特点;研究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总结我国历史上边疆民族政策的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

通过教学,让学生弄清中国北方各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掌握历史发展主流和民族关系发展主流间的关系,加深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并不断巩固的历史过程的认识,从而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

北方民族史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为配合《中国通史》教学,也为学生将来从事北方民族史和区域地方史研究打下一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知识与学术研究并重,引导学生在把握历史事实和基本史料的基础上,对一些理论问题和学术问题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内容多、课时少,鉴于契丹、女真族史为中国通史中的重要内容,西夏史以后有专门选修课程,故不安排课时,要求学生课外自学。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导论(4学时)

内容提要:

中国民族史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在浩瀚的中国文献典籍中就有丰富的民族史资料。

在司马迁《史记》等早期史籍中,就有对民族和民族关系的专门记载。

两千多年来,这一史学传统一直得到继承和发扬。

20世纪初期,在梁启超等近代学者倡导下,民族史研究渐次展开,研究领域愈益拓展,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研究中国民族史,存在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问题,如“民族”、“中国”、“中华民族”、“民族融合”、“民族同化”、“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及研究民族关系史的基本原则等。

中国民族史作为一门历史学科,主要研究我国各民族(包括现在56个民族和曾经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现在已消失了的民族)的源流;研究各民族的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演进及其特点;研究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等。

民族史研究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提高民族素质,维护民族团结和借鉴历史经验等方面。

一、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民族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关于“民族”的基本概念

(二)疆域与民族

(三)民族关系的主流

(四)民族战争

(五)民族英雄

(六)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

第一讲先秦时期我国北方诸族(6学时)

内容提要: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形成多元的文化系统,且各系统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

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即传说中的“五帝”时期,多元的文化态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各地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夏、商、周三族是存在于同一时期、不同空间的不同民族共同体,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核心。

夏称周边各族为“夷”;商称之为“方”或“邦方”;周族和周朝对四周各民族共同体地称谓,有的虽沿用商代的族称,即称北方诸族为“方”,但总的来说,这时人们对处于夏或华夏族四周的民族共同体的认识,已不再停留在单独的个体概念上,而是上升为整体概念,统称为夷、蛮、戎、狄。

东夷主要指分布于淮水的淮夷(九夷)和山东半岛的一部分夷族;南蛮主要指分布于荆州一带的荆楚(楚)族;西戎主要指分布于西部的羌族;北狄主要是指分布于西北的猃狁、燕京戎、燕北戎、山戎、肃慎等。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统一条件的成熟,从意识形态到地理划分,都已打破诸侯国此疆彼土,形成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大一统观念。

当时,以华夏族诸侯国为中心,按四个方位将分布在四周的各民族分别称为东方夷族、南方蛮族、西方戎族、北方狄族。

一、尧、舜、禹与猃狁、荤粥

二、夏商与土方、吉方、鬼方和羌方

三、西周时期的北方民族

四、春秋战国时期北方诸族

第二讲匈奴(6学时)

内容提要:

匈奴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中最早统一大漠南北并建立国家政权的民族,它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世纪(东汉初),在大漠南北活跃了约300年,其后在公元3至5世纪又在中原地区继续活跃了约200年,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匈奴作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出现于我国北方,有一个复杂的演进过程。

在其形成过程中,不仅受到周围各族的影响,而且也有其自身分解和重新聚合的问题。

在匈奴兴起以前,大漠南北曾先后出现过鬼方、荤粥、猃狁、戎、狄等族。

匈奴就是由戎、狄、胡等诸多民族,经过长期的分、合、聚、散,经过斗争与融合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公元前209年,冒顿弑父自立,并东破东胡,西走月氏,南并楼烦、白羊、河南王,北服浑庾、丁令、鬲昆、薪犁诸族,其地东起辽东,西至葱岭,北抵贝加尔湖,南达长城,有“控弦之士三十万”,与汉争雄。

在汉代民族关系史上,汉、匈关系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匈奴是当时北方草原上势力最强大的少数民族,经常对汉北部边区进行骚扰,制造破坏。

因此,如何处理好同匈奴的关系,直接关乎边疆的安宁及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西汉前期,国内政局不稳,经济凋敝,故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

到武帝时期,国力充实,中央集权加强,出现了汉强而匈奴弱的形势。

武帝接受大行王恢等人的建议,断然改变和亲政策而推行战争政策。

西汉用兵匈奴取得决定性胜利,并夺得整个漠南地区,但未能最终征服匈奴和实现中原与草原的大一统。

一、匈奴的族源及其形成

二、匈奴族的氏族组织

三、匈奴国家政权的建立及其性质

四、匈奴的盛衰及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五、北匈奴的灭亡与西迁

六、匈奴的经济与文化

第三讲月氏、乌孙与塞种(4学时)

内容提要:

秦汉时期,在匈奴西南、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还生活着月氏、乌孙和塞种等几个古老民族。

他们在秦汉时期都先后离开河西,有的迁至中亚阿姆河流域;有的迁往新疆伊犁河流域;有的甚至迁到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流域,当然其一部分也留居当地,融入国内其他各民族之中。

本讲主要探讨月氏、乌孙、塞种的族属及其原居地;月氏、乌孙、塞种的西迁及与匈奴和汉王朝的关系问题等。

一、月氏

(一)月氏的族属及其原居地

(二)月氏西迁

(三)贵霜王朝的建立及其灭亡

(四)小月氏

二、塞种

三、乌孙

(一)乌孙的族源及其居地

(二)乌孙与汉王朝的关系

第四讲肃慎、挹娄、乌桓与鲜卑(6学时)

内容提要:

公元前3世纪后,居住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夫余、高句丽、乌桓、鲜卑、挹娄等。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大致可分为三个系统:

一是濊貊系统,包括朝鲜、夫余、高句丽、沃沮、濊貊。

二是东胡系统,包括乌桓和鲜卑。

《后汉书·乌桓鲜卑传》曰:

“乌桓者,本东胡也。

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

又曰“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

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

鲜卑是一个内涵相当复杂的民族共同体,各部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按其发源地和后来迁徙分布及与其他诸族、部落融合情况,大致可分为东部鲜卑(包括慕容氏、段氏和宇文氏)、北部鲜卑(拓跋部)和西部鲜卑(乞伏部、秃发部)等。

慕容氏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政权。

拓跋部建立了代-北魏政权;三是肃慎系统,包括挹娄诸部。

肃慎又作“息慎”、“稷慎”,是东北地区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民族。

从远古时代起,肃慎就与中原地区有联系。

挹娄族称出现于公元前1-2世纪时,诸史《挹娄传》皆称挹娄“自汉兴以后,臣属夫余”。

但也有人认为始于东汉或在“汉晋之间”。

两说皆因《后汉书》和《三国志》始为挹娄立传之故。

一、肃慎

二、挹娄

三、乌桓

(一)乌桓的族源

(二)乌桓的内迁及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四、鲜卑

(一)鲜卑的族称与族源

(二)北部鲜卑和东部鲜卑

(三)檀石槐联盟

(四)东部鲜卑三部

(五)拓跋鲜卑

第五讲柔然与敕勒(4学时)

内容提要: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

敕勒的族源可追溯到丁零。

丁零最早称“狄历”(自称),《史记·匈奴列传》作“丁灵”,《汉书·苏武传》中作“丁零”,《魏书·西戎传》中作“丁令”,《晋书·北狄传》中作“赤勒”,《隋书·铁勒传》中作“铁勒”。

一般认为,丁零、敕勒、铁勒是同一突厥语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汉文译名。

丁零原居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

战国秦汉时期,活动于匈奴之北,乌孙东北部。

汉初,匈奴统一漠北,征服丁零。

三国时期,丁零分为“北丁零”和“西丁零”。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敕勒活跃于漠北草原。

一般认为,敕勒即丁零,北方(主要指云中郡和平城的拓跋贵族)以为敕勒;诸夏(指淮河以北,云中、平城以南的中原地区)以为高车。

公元487年,敕勒副伏罗部首领阿伏至罗和穷奇摆脱柔然统治,建立高车国。

高车立国54年,于541年被柔然所灭。

柔然属于古代东胡族系,与鲜卑同源,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融合了高车、匈奴余部及“西域胡”等。

公元402年,柔然首领社仑统一漠北地区,建立政权,自称可汗。

柔然汗国为一庞大的军事联合体,整个社会按军事编制组成,千人为军,置将一人;百人为幢,置帅一人。

每个成员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作战。

柔然汗国自社仑立国至公元555年邓叔子亡国,共存在了150余年。

一、柔然

(一)柔然的族称与族源

(二)柔然的兴起与发展

(三)柔然与北魏的关系

(四)柔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二、敕勒

(一)敕勒的族称与族源

(二)高车国的建立与灭亡

第六讲突厥(6学时)

内容提要:

突厥与铁勒有渊源关系,但在语言文化方面深受匈奴影响。

突厥人原居住在今准噶尔盆地之北,叶尼塞河上游一带,后迁至高昌之北山。

公元5世纪中叶,柔然征服高昌地区,突厥人沦为柔然的“锻奴”,并迁居金山(今新疆北部一带阿尔泰山)南面。

5世纪末,柔然汗国式微,原受其奴役的各属部纷起反抗。

公元552年,突厥酋长土门打败柔然,自称可汗,建立汗国。

至木杆可汗时,其疆域“东自辽海(今辽河上游)以西,西至西海(今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

势力臻于鼎盛。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采纳长孙晟“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的对外政策,终使突厥分裂为东、西二部。

隋末唐初,群雄并起,突厥成为不少地方割据势力引为外援的对象。

唐高祖基于国家初建、天下未定以及曾借兵于突厥等原因,对突厥采取妥协迁就的政策,致使突厥表面上与唐交好,实际上无岁无月不犯唐境。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唐灭东突厥。

自阴山至大漠,尽为唐所有。

高宗显庆二年(657),唐灭西突厥,统一西域地区。

一、突厥的族源

二、突厥汗国的建立

三、突厥的分裂

四、东突厥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五、东突厥汗国的衰亡

六、西突厥汗国的建立

七、西突厥与隋唐王朝的关系

八、西突厥的衰亡

第七讲回鹘(4学时)

内容提要:

回纥,《魏书·太祖本纪》作“袁纥”,《隋书·北狄·铁勒传》作“韦纥”,《旧唐书》作“回纥”。

贞元四年(788年)冬十月,回纥合骨咄禄可汗奏请唐朝,改名“回鹘”。

袁纥是南北朝时期高车(铁勒)六部之一,其族源可以上溯到丁零。

6世纪中叶,突厥兴起,消灭柔然,铁勒各部依附于突厥。

当时的铁勒已分化出30余部,除回纥部外,还有仆骨、同罗、拔也固、薛延陀等。

6世纪末,回纥与薛延陀成为铁勒部落联盟中势力最大的两个集团。

7世纪初,回纥势力日益强大,兼并仆固、浑、拔也固、同罗、思结、契苾、阿布思(拔悉密)、骨仑屋骨(葛逻禄)等部。

在回纥兴起之前,铁勒诸部统称九姓铁勒;回纥兴起以后,成为漠北铁勒诸部的总代表,于是人们使用“九姓回纥”一词替代九姓铁勒。

唐贞观四年(630年),东突厥灭亡,回纥与薛延陀称雄漠北。

贞观二十年(646),吐迷度可汗助唐攻灭薛延陀,随即率领铁勒各部归唐。

唐在其地设立7个羁縻州和6个都督府;在回纥之地设瀚海都督府。

显庆二年(657年),回纥又助唐灭西突厥。

7世纪后半叶,后突厥汗国兴起,回纥及铁勒诸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