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25744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docx

甘肃省庄浪县第四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

庄浪四中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中期试题

高二语文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

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1—3题。

文言之现代生命

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

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

“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

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

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

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

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

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

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文言的学习恰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二百篇经典文言烂熟于心,由易到难,由少而多,循序渐进,不仅能得到民族文化的滋养,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而且可以提升现代汉语的表达水平,获得文言阅读的能力。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看似耗时多,效率低,实则事半功倍!

而错过了诵读记忆的最佳时期,就将事倍功半,到那时文言的学习就真的会“时不我待”了!

1.下列对文言之“现代生命”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很多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学习文言,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使之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

B.中国近三千年的文言典籍,滋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而且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C.文言并非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因为它是体匿而性存。

D.学习文文言虽是医治现代社会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缺失症的良药,但是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文明的传承和延续,文言功不可没。

B.许多文言词汇、语法、典故、

成语,还在现代汉语中大量运用,可见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C.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D.信息时代,人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民族文化的滋养。

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借鉴我国古代熟读精思之方法,大量积累文言诗文,就可以达到循序渐进,得到审美的陶冶,奠定人文精神的底色的目的。

B.中华大家庭虽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方言差距巨大,但是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

C.文言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

可以说,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D.文言戴上了现代社会的面具隐身其后,并不是说汉语言的更新发展已脱离了其母体。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每小题各3分,7题10分)。

聂政者,轵深井里人也。

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以屠为事。

久之,濮阳严仲子事韩哀侯,与韩相侠累有郤。

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至齐,齐人或言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于屠者之间。

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

久之,聂政母死。

既已葬,除服,聂政曰:

“嗟乎!

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

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

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

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

”乃遂西至濮阳,见严仲子曰:

“前日所以不许仲子者,徒以亲在;今不幸而母以天年终。

仲子所欲报仇者为谁?

请得从事焉!

”严仲子具告曰:

“臣之仇韩相侠累,侠累又韩君之季父也,宗族盛多,居处兵卫甚设,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

今足下幸而不弃,请益其车骑壮士可为足下辅翼者。

”聂政曰:

“韩之与卫,相去中间不甚远,今杀人之相,相又国君之亲,此其势不可以多人,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语泄是韩举国而与仲子为仇,岂不殆哉!

”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杀人避仇,与母、姊如齐如:

到…去

B.臣欲使人刺之,终莫能就就:

完成

C.且前日要政,政徒以老母要:

邀请

D.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枉:

白白地

5.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B.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C.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D.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入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聂政在作为一名刺客以前是以屠宰为业的,他之所以与母亲等人逃跑到齐国

去,是因为他杀了人后为了躲避仇敌的报复。

B.聂政是市井小民,面对身为卿相的严仲子的真诚请求,他非常激动,于是不

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毅然前去刺杀了侠累。

C.聂政之所以愿意去刺杀侠累,原因是严仲子登门拜访以及来往几次后,备下

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的举动打动了他。

D.聂政被严仲子看中,是因为严仲子在齐国访求能向韩相侠累报仇的人时,有

人向他介绍了有勇气、有胆量的聂政这个人。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①严仲子恐诛,亡去,游求人可以报侠累者。

译文:

②遂谢车骑人徒,聂政乃辞独行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

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8.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请作简要赏析。

(4分)

9.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老当益壮,;,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滕王阁序》)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3)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蜀道难》)

(5)                         ,  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

(6)万里悲秋常作客,。

(杜甫《登高》)

(7)夫夷以近,;险以远,。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保护人

【法】莫泊桑

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

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

“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

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

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

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

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

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

那儿已有个老神父。

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

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

“请问您到那一区去?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

“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

我到行政法院去。

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

“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

“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

“不,我有事。

 “哦!

是件重要的事吗?

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

吞吞吐吐地说:

“啊!

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

您不会感兴趣的。

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

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

您心肠真是太好了。

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

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刮刮叫的同事。

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

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

“哼!

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

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

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

“亲爱的同事:

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

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

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

“唉!

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

“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

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

我要写信。

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

……对,找总主教!

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

“总主教大人:

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

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

“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据郝运译文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

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

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那些作用?

(6分)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寻找教育的曙光

在陶行知的身体内,似乎涌动着一种永不满足、永远求索、永远前进的生命力。

当陶行知全力推行的城市平民教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轰轰烈烈的热潮的时候,他却突然冷静下来,陷入深沉的思索。

农民张大哥一家的景象,倏然映现在他记忆的

荧光屏上……

那是前年秋天游览栖霞山的事。

在曲折的山径上,陶行知遇到了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

陶行知一向注重社会调查,这时他像遇到一位老朋友,主动上前打招呼。

原来这位农民姓张,家里有六个孩子。

陶行知三句话不离本行,就问他家里有几个识字的,张大哥皱着眉连连摇头说:

“唉,饭都吃不上,哪有钱来读书识字啊!

”陶行知告诉他,可以免费送他《平民千字课本》,只要学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

张大哥便请他到家里去坐。

陶行知怎肯放过这个接触穷苦群众的大好机会呢?

便欣然去了。

那六个高高低低、衣不蔽体的孩子加深了他的认识:

占总人口85%的农民如此贫困、如此没有文化,要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培养新的国民,必须从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入手。

于是,一个改造乡村教育的设想,开始在他的心田里播下壮实的种子。

经过陶行知呕心沥血的浇灌,这颗种子终于破土萌芽了。

1926年12月,陶行知连续发表几篇文章。

他主张:

“乡村学校做改进乡村生活的中心,乡

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乡村师范之主旨在于造就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造社会的精神的教师。

”他希望每一个从事乡村教育的人都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我们的心献给三万万四千万农民”,“叫一个个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合起来造

成中国的伟大的新生命”。

这是他设计的从改造乡村教育入手来改造中国的一幅理想蓝图。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草拟了详细具体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

在他的建议下,成立了乡村教育研究部,聘请了东南大学教授赵叔愚、金陵大学教授邵仲香为研究员,共同为筹

备创办试验乡村师范学校而努力。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不久,许多报刊上出现了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招生广告。

清华大学教育系二年级学生操震球,看到广告后写信给陶行知说:

“自信以我目前的状况,欲效劳于社会,事之最急最要者,一为提高农民知识,二为增进农民生产。

两者须同时并进。

此种责任,舍乡村师范学校莫能当。

此晚生所以决意从事乡村教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也。

”陶行知接信后,立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接读您的来信,得知您愿意离开清华大学投考试验乡村师范,简直让我们五体投地地钦佩。

国运盛衰决于一转念间。

倘使全国青年都能转到各人应当走的道路上去,地狱都可化成天堂,还怕中国不能兴盛!

您既有这种宏愿,我就应当把个中甘苦明明白白地告诉您。

田家生活还是要蛮干的,您愿意吗?

您能打赤脚在烂污泥里奔走吗?

您不怕雪白的脸晒黑、手上起硬茧吗?

您不怕在风霜雨雪中挑粪吗?

您愿意和马牛羊鸡狗猪做朋友吗?

在城里人看来,这都是苦处;其实乡下人并不以此为苦。

纵然这是苦处,乡下人也有城里人想不到的乐趣。

乡间山青水秀,尽您游览。

早上可以看旭日东升,引您兴奋。

晚上可以待月西下,助您吟咏。

丰收时节,您手里割着黄金似的稻子,那田家乐的山歌,不断地洋洋乎盈耳。

您还能亲眼看见您所栽培的儿童个个桃李似长大成人,看见全村人人读书明理,安居乐业。

也许要到令郎令孙的时代才能看见,您能忍耐吗?

倘使经过这番考虑之后,您决意要来投考,我们万分欢迎。

就这样,在陶行知的多方奔走和不懈努力下,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和怀抱教育救国理想的知识分子,汇集到燕子矾旁的晓庄师范学校,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乡村教育试验热潮,并且很快波及到其他许多地方,演绎出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

(摘编自周毅、向明《爱满天下》)

⑴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陶行知全力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运动,当这一运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形成热潮的时候,他开始转向思考改造乡村教育的问题了。

B.陶行知游栖霞山时遇到张大哥,发现他对学习《平民千字课本》,几个月就能写信、记账、读报感情趣,更坚定了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

C.陶行知希望从师乡村教育的人都要有一颗“农民甘苦化”的心,把心献给农民,把城里

人本来认为是苦的地方变为意想不到的乐趣。

D.操震球写信给陶行知,认为最急迫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促进农业生产,二者须同时并进,而不是急于创建乡村师范学校。

E.本文运用平实自然的语言,娓娓道来的生动叙述,讲述陶行知从事乡村教育的感人事迹,为我们再现一个平民教育家的光辉形象。

⑵陶行知由推行城市平民教育转向改造乡村教育,原因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6分)

⑶在给操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

请简要概括。

(6分)

⑷文中说:

“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

”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 这正是经

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______之处:

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② 经过几天的_______,又和病人家属作了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③ 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_____,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深谋远虑

C.深谋远虑 深思熟虑 老谋深算   D.老谋深算 深思熟虑 深谋远虑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

A.人民币升值无法扭转美国对华外贸逆差,这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直接投资区域重点转移所决定的。

B.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

多年来教育事业有了重大发展,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人群之间还有一些不公平的现象,这应当是我国今后工作的重点。

C.在印度、日本等国纷纷表示将力争增强本国文化的国际地位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成了中国学者研讨的中心问题D.这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先生过去所使用的物品和书籍。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

_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是跌宕起伏的戏剧②是天真无邪的童话③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④是情节曲折的小说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④

③②①⑤B、⑤③①④②C、②④③①⑤D、③①④⑤②

16.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伞”“哈哈镜”“鹅卵石”“开关”“风筝”“火柴盒”中任选两个词,为它们各写一段新解。

(5分)

要求:

①解说合理,富有新意;②语言准确,观点鲜明;③句式和字数不必与示例相同。

  示例:

镜子----即使被砸成碎片,也不肯改变诚实的本性。

  答:

                                                                       

1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羡慕”的漫画,回答问题。

(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2)看了这

幅漫画之后,请你说说这幅漫画的寓

意是什么。

[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

0字的文章。

(60分)

2011年 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发生惨剧,2岁女童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司机扬长而去,随后经过的18名路人竟然避而不顾,最后小悦悦被拾荒老人陈贤妹抱起,并找到小悦悦母亲。

10月21日,小悦悦因伤势过重于零时32分离世。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答案

1.B (A项只是表明学习文言文的态度,并非文言之现代生命。

C项前后两句说的是同一个现象,没有因果关系。

D项也是表明学习文言文的态度,且不符合本文的主张。

2.C(C项少了“几乎”一词,过于绝对。

3.A(A项“循序渐进”是方法,而不是目的。

4、D“枉”应解释为“屈尊”。

5、C

6、B“于是不顾亲友的反对和阻拦”与事实不符。

7、①严仲子怕侠累杀他,逃离韩国,到处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

(4分。

"恐"1分;“亡”1分;定语后置句式1分;大意1分。

②于是谢绝了车骑随从,聂政辞别严仲子,独自一人启程前往。

(3分。

"谢"1分,"徒"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聂政,轵邑深井里人。

因为杀了人,为了躲避仇敌,于是和母亲、姊姊一起到了齐国,以屠宰为业。

隔了很久,濮阳严仲子在韩哀侯朝中供职,与韩相侠累结下怨仇。

严仲子怕侠累杀他,逃离韩国,到处访求能向侠累报仇的人。

来到齐国,齐国有人谈到聂政,说他是个有勇气有胆量的人,因为避仇而隐身在屠户中间。

严仲子登门拜访,来往几次后,备下酒席,亲自向聂政母亲敬酒。

过了很久,聂政的母亲去世了。

埋葬已毕,在除去丧服之后,聂政说道:

“唉!

我聂政不过是个市井小民,鼓刀屠宰;而严仲子是诸侯的卿相,却不远千里,屈尊来和我结交。

我待他极为淡薄,没有什么大功可以和他所待我的相称,而严仲子又奉上百金为我母亲祝寿,我纵然没有接受,但他这样做,只是说明他对我是知遇很深的。

一位贤者,因感愤于一点小的仇恨,而亲近信赖一个穷困鄙陋的小民,我聂政哪能对此独独不吭一声、毫无反应就

算了呢!

再说前些时候他来邀请我,我只是因为老母尚在。

(没有答应他。

)现在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