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人不走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22176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5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识人不走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怎样识人不走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怎样识人不走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怎样识人不走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怎样识人不走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识人不走眼.docx

《怎样识人不走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识人不走眼.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识人不走眼.docx

怎样识人不走眼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明确识人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掌握见面识人、言谈识人、性格识人、特质识人等方法;

●提升高层管理者的识人用人意识;

●认识到领袖自我修身的重要性。

第一讲识人的重要性(上)

一、人脉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想取得成功,人的成功就是一个识人的过程,而识人就是搭建人脉、使人脉成为成功的阶梯的过程。

宝洁公司前董事长理查·杜普里说过:

“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跨掉;相反,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留下我们的人,l0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

”这就说明了人的重要性。

人生就是不断认识比自己更高、更好的人,不断向他们学习、模仿,然后渐渐走向成功的过程。

在电影《天下无贼》中,小偷公司董事长黎叔说过:

“21世纪什么最宝贵?

人才!

”人才就是人脉,只有具有了人脉关系,才有可能在竞争过程中取得胜利。

戴卫·沃里奇在《人力资源的冠军》中写到:

“在这个不断变化着的高科技驱使下的环境中,发掘和留住人才将成为竞争的战场。

正如体育团队积极网罗最佳队员一样,未来的公司与商业组织,也将成为获得最佳人才而展开激烈竞争的战场。

成功的商家将是那些善于吸引、发展、保留必备必要技能、眼光和经验的人才的公司。

二、人生必备的识人本领

反观历史,历史就是一部鉴人史、用人史。

得忠才则立,得智才则兴,得奸才则废,得佞才则妄,用忠智之才则成。

这个世界上不缺乏智慧与优秀者,缺乏的往往是识人的伯乐与真心用人的领导者。

一个人能不能做伯乐,能不能真正发现周围的智慧者,学会识人至关重要。

一般人的人生只是用来经营事,具有远大理想的人是在经营人。

例如,《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孙权都出身豪门,有一定的背景和基础。

而与他们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的刘备,却是一个卖草鞋出身的“小商小贩”。

他三顾茅庐,请出了诸葛亮作为谋士,就是在经营人才,足见识人及用诚心打动所识之人的重要性。

识人,就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者。

成功者往往能够发现社会、市场的潜力方向,在其中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组建团队、搭建关系,互惠互利地完成相互的理想和目标。

中国历史上识人用人的故事随处可见。

【案例】

胡雪岩任用陈世龙

胡雪岩是清末中期的红顶商人,当年他去拜访湖州郁四的时候,并不熟悉湖州的情况,因此在一间酒馆里询问有谁可以送他到郁四的住处,这时陈世龙走了出来,拉上面包车,将他送达目的地。

在这个过程中,胡雪岩与陈世龙有一段谈话。

胡雪岩从中发现陈世龙酷爱赌博,但从来都一言九鼎,特别注重信誉。

当时胡雪岩需要一个买办,心想陈世龙兴许是个可用之才。

于是后来他找到陈世龙,对他说:

“我要雇你当买办。

”给了陈世龙二十两银子,随后暗中派两个人跟踪,观察他的表现。

陈世龙带着银子到了赌场,呆了一天,却只是看“边风”,并不下注。

直到天黑出来,他始终没有动胡雪岩给他的银子,胡雪岩对他的表现颇为满意。

后来胡雪岩一路提携陈世龙,让他全权处理自己在湖州的丝业生意,陈世龙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面对要价百万的人才

麦克·利奇是一家石油公司的销售员,他通过自己的关系,与石油商做成了一笔大生意,使菲利浦·所罗门公司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家石油商。

根据协议,公司应该付给麦克·利奇100万,可是公司总裁杰尔森犯下大错——不遵守诺言,拒绝兑现,致使麦克·利奇离开了菲利浦·所罗门公司。

后来麦克·利奇利用关系,仅一个电话就获利1000万美元,利用这笔钱办起了公司。

经营这家公司时,麦克·利奇吸取了杰尔森的教训,严格兑现对员工的承诺,公司迅速成长,逐渐成为菲利浦·所罗门的对手。

直到此时,杰尔森才感叹道:

“为了100万美元,我失去了一个可以为公司赚来以亿计财富的干将,还树立了一个难以对付的竞争强敌。

商业一诺为重。

在各种失误中,决策失误是最大的。

在决策失误中,用人失误是最大的。

上面的例子就是很好的证明。

三、识人之道

1.人的思想和性格

俗话说“画人画虎难画心”,人心是很难被认知的。

人的主要差距并不是相貌,而是思想和性格,识人的关键就是鉴别人的思想和性格。

两种优秀的人才

优秀的人大体上有两种:

一种是天生聪颖,悟性奇高,他们的成功显得迅捷轻松,挥洒自如;一种是刻苦勤奋,脚踏实地,他们往往经历困苦磨难,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成功。

这两种人的共性是善于思考。

前一种人敏于思考,聪慧机敏,伶俐巧思,多谋善变,代表人物是杨过;后一种人勤于思考,执著坚强,沉雄稳重,不折不挠,不轻言失败,代表人物是郭靖。

要点提示

两种优秀的人才:

①天生聪颖,悟性奇高;

②刻苦勤奋,脚踏实地。

人才的等级

孔子说过: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

第一种人天资聪颖,懂的很多;第二种人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相对第一种人是“次之”的;第三种人平时不学习,直到遇到困难、用到知识时才迫不得已去学,因而是“又其次”的;还有一种人,遇到困难也不知道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

在识人的过程中,要懂得如何分析人的品质、才华、心性。

交友须谨慎,否则反受其害。

2.识人十方法

如何掌握识人之道呢?

以下将从十个方面予以分析。

识才的思维方式

实事求是,切忌好恶之心。

好恶之心没有对错之分,但是结交朋友时以好恶之心斟酌定夺就是大大的错误。

【案例】

和女儿重名的文秘

某公司老总要招聘一个文秘,在网上发出招聘贴以后,有很多人前来报名应聘。

老总觉得一个面试者与自己非常有缘——这个人和他的女儿重名。

在众多人中能遇到一个和自己女儿重名的人,老总内心的天平自然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偏移。

面试官和这个应聘者谈了五分钟,过后老总问面试官结果,面试官说最好别用这个人。

老总不解,面试官说他只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

为什么会在上一个公司辞职。

应聘者说她在上一个公司和领导的关系非常好,却把所有同事都说得一无是处。

面试官提醒老总,如果一个人和前公司所有同事的关系都不好,进了新公司同样不会和别人保持好的关系,也就不会把工作搞好。

但是老总没有听取面试官的意见,最终还是冒风险决定让面试者试一试,把她招进了公司。

该公司的试用期是两个月,老总在这个新员工工作半个月时就发现她做得不好,老总想:

“改变一下工作内容会不会好一点?

”于是就给她换了个工作,继续在公司任职。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这个人不但没有做好本职工作,还给老总找了一大堆麻烦,老总不得不辞退了她。

全面看待问题,不拿一时论高低。

由于性格原因,很多人的品质在交往中不会马上显露出来。

因此,识人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交往。

辨正地看待问题。

阅历、经验、性格等都会对结果起决定作用,因此看问题要一分为二。

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识人时,要看对方是否有发展潜力、胸怀大志、心系高处。

高处识人

所谓高处识人,就是站在高起点认识周围的人,即结识比自己更优秀、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人。

如果一个人结交的朋友都比自己差,那么他将无法从朋友身上学到任何东西。

慧眼识人

古语曰:

“知他者智,知己者明。

”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在鱼龙混杂的人群中,发掘出真正的人才,就是做到慧眼识人。

识才须有识

识才须有识,即自己首先需要有胆识。

遇到“高处人”的时候,要有胆识为与他结交创造环境和机遇。

整体看全人

在识人时,我们不要有失偏颇地仅从性格看人,而要把能力、性格、动静等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根据兴趣爱好识人

兴趣爱好往往体现出性格和能力的优劣。

玩物丧志的人的兴趣爱好是可怕的,有不良兴趣爱好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必然不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每个人都有很多聚会环境,跟随比自己优秀的人参加聚会,才能认识更多优秀的人。

如果一直在固定的环境中,只和自己的同学、同事打交道,认识外人的机会就非常少,认识优秀的人的机会就更少。

仪表识人

仪表即人的外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的思想和性格。

例如,如果一个人长期衣着干净、彬彬有礼,他的修养一定非常好。

言谈识人

言谈识人即通过谈话了解一个人的思想、严谨程度和能力。

做事识人

做事识人即通过打交道、处理事情来了解一个人。

四、识人用人典范

中国历史上识人用人的成功典范有很多,有两个人十分值得推荐:

曾国藩和刘劭。

1.曾国藩

曾国藩在他的《冰鉴》中说过识人秘诀:

邪正看眼鼻,聪明看嘴唇。

功名看气宇,事业看精神。

寿夭看指爪,风波看眼神。

若要问条理,全在语言中。

邪正看眼鼻

眼睛在五官中的位置首屈一指,看一个人是邪是正,需要看他眼睛神采的邪正。

此外,鼻子稍稍偏左或偏右一点的人,做事往往喜欢走捷径,赚钱善于投机取巧,而非脚踏实地。

聪明看嘴唇

古人认为嘴唇薄的人善于言谈,头脑聪明;嘴唇厚的人不善言谈、愚钝呆板。

功名看气宇

气宇指一个人的仪表及精神状态,气宇的高下决定了一个人未来命运是否富贵、前途是否有发展。

事业看精神

精藏于内而神藏于外,看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就要看他的整体形象传达出的信息。

曾国藩在最后将识人秘诀总结为: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

心存济物是富相,事有归著是富相。

第二讲识人的重要性(下)

2.刘劭

刘劭是三国时人,他所著的《人物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鉴人的书。

《人物志》从四个方面论述了鉴人的秘诀,即三谈论、五视、九征、八观。

三谈论

三谈论,即论道德、论法制、论策术。

论道德。

论道德是指看人的内在品质是否合格。

论法制。

论法制是指看一个人对制度法律的掌握和应用,即是否守法。

论策术。

论策术是指看一个人处理事情的方法、手段及应对方案。

五视

五视,即居、达、富、穷、贫。

居,视其所安。

即看一个人在日常生活起居中是否安分守己。

达,视其所举。

即看一个人在事业成功之后的举动是否骄傲自满,是否做到孟子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富,视其所欲。

即看一个人富有之后的欲望,是否贪恋吃喝玩乐,享受奢侈。

穷,视其所为。

即看一个人在贫穷时是否丧失做人的理念、是否有所作为。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做人要保持志气、爱惜名誉。

贫,视其所取。

即看一个人在贫穷的时是否为了财产、名利出卖人格,甚至违法。

九征

九征,即通过神志、精气、筋劲、骨骼、体气、色泽、仪表、容貌、言语九个方面识人。

八观

八观,指着重从八个方面观察人:

观其夺救,以明间杂。

即观察一个人在利益与重大事情面前的取舍与定夺,了解他的性情本质。

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即观察一个人的感情变化、为人处事的态度和遇事的反应,了解他做人的基本原则。

观其至质,以知其名。

即观察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了解他名声与实际是否相符合。

观其所由,以辨依似。

即观察一个人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采用的途径方法,辨别他似是而非的表现。

观其敬爱,以知通塞。

即观察一个人敬爱之心及敬爱之行,知道他在社会活动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是通达还是闭塞。

观其动机,以辨恕惑。

即观察一个人办事的动机和原因,了解他的真实想法。

观其所短,以知所长。

即观察一个人的短处,了解他的长处。

观其聪明,以知所达。

即观察一个人的聪明程度,知道他的通达程度。

五、鉴人的智慧

识人从见面开始,鉴人的智慧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曾国藩的《冰鉴》和刘劭的《人物志》。

1.曾国藩及《冰鉴》

曾国藩其人

曾国藩是清代中兴名臣。

作为一个文人,他用兵屡战屡败,但最后能平定太平天国,澄清宇内,关键在于他的知人善用。

他选拔了李鸿章、江忠源、刘铭传、俞樾等一批良才,影响着整个清代的历史与政局变化。

《冰鉴》

相传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有《曾国藩家书》与《冰鉴》。

现在流行的《冰鉴》一书是在继承三国刘劭《人物志》的基础上写作而成的。

曾国藩在《冰鉴》中记载,他见别人第一面就能够对其做出判断。

例如,他第一次见到江忠源就断言他能够和自己一样荣耀,但会壮烈而终;而后,他又从同行的三个人中一眼发现刘铭传,预言他会是一名干将。

曾国藩的这些推断此后一一被证实。

曾国藩的识人主张

曾国藩强调:

“盖成大事,惟以得人才为第一要义。

制胜之道,在人而不在器。

用俗话说,就是很多时候,人生的转折点在于认识了某个朋友。

成功者作为社会名流,周围形成了很大的人脉网,这也是铸就成功的方式。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学生,曾经称赞他“识人之见,并世无伦”。

石达开是曾国藩的对手,也称赞他“虽不以善战闻名,而能识拔贤将,规划精严,实起事以来所未见也”。

都是对其识人主张的肯定。

2.刘劭及《人物志》

刘劭其人

刘劭,字孔才,邯郸人,是三国时的文学家。

建安年间开始做官,早期曾为管理地方户赋的计吏,因学识渊博而升任秘书郎,并得到荀彧的赏识。

他后来一直在魏朝做官,曾任尚书郎、散骑侍郎、陈留太守,赐爵关内侯。

编撰有《皇览》、《新律》,著《律略论》。

他所作《赵都赋》、《许都赋》、《洛都赋》等,史称“三都赋”,名传后世,受到推崇。

他所著《人物志》是我国研究人事制度的早期著作。

《人物志》

《人物志》产生于东汉末期,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是一部辨析、评论人物的专著。

在这部书中,刘劭以人之筋、骨、血、气、肌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应,而呈现弘毅、文理、贞固、勇敢、通微等特质。

此“五质”又分别象征“五常”:

仁、义、礼、智、信,表现为“五德”。

换言之,自然的血气生命,具体展现为精神、形貌、声色、才具、德行。

内在材质与外在征象有所联系,呈显为精、气、神、色、仪、容、筋、骨、言等,是为“九征”,这相当于所谓的“气质”层次。

刘劭的求才之道

刘劭在《人物志》中提到识人用人是人生的第一大事。

“夫圣贤之所美,莫美乎聪明;聪明之所贵,莫贵乎知人。

知人诚智,则众材得其序,而庶绩之业兴矣!

提高自己的开始在于人脉。

“求才之道,须如白圭之治生,如鹰隼之击物,不得不休。

”刘劭认为发现人才时应该像白圭抓商机、鹰隼抓猎物一样准确、迅速、不得不休。

只有结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才会给自己带来机遇。

“无兵不足深忧,无饷不足痛苦,独举目新世,求一攘利不先,赴义恐后,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没有好的将帅统领,百万之军也会成为乌合之众。

【案例】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汉高祖刘邦曾问过韩信:

“如果我亲自带兵,能带多少?

”韩信说:

“差不多十万。

”刘邦又问:

“那你能带多少兵?

”韩信说:

“多多益善。

”汉高祖一听,脸色很不好看,反讽道:

“为什么能带百万兵的将军却受擒于只能带十万人的我呢?

”韩信说:

“陛下虽不善统兵,却善御将。

韩信一句话点明了将与帅的不同,领导者应该学会区分人才的能力大小,加以具体分工。

“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

得人不外四事,曰:

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治事不外四端,曰:

经分、沦合、详思、约守。

”关于得人:

广收,即广泛搜罗人才,结识朋友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类;慎用,即用人需要谨慎考虑;勤教,即上下级之间要加强相互了解;严绳,即遵循制度法规,严格约束自己。

关于治事:

经分,即能够分析问题;沦合,即对混乱的问题加以综合;详思,即考虑问题是否详尽;约守,即是否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

【案例】

佛莱克斯纳三聘爱因斯坦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闻名教育家佛莱克斯纳立志改革教育。

在接受了两位富翁捐赠的一笔巨款,在风景秀美的普林斯顿兴办了一所高等研究院后,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物色一流的专家和学者。

1932年,爱因斯坦到美国加州理工大学讲学,佛莱克斯纳马上前往拜访,并提出聘请爱因斯坦的请求,但爱因斯坦并没有答应。

后来,爱因斯坦到英国讲学,佛莱克斯纳又紧跟其来到英国并再次提出请求,爱因斯坦仍没有答应。

这年夏天,当爱因斯坦从英国回到柏林四周的寓所时,佛莱克斯纳又一直跟到那里,再三恳切地提出聘请爱因斯坦的请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因斯坦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决定答应佛莱克斯纳的请求,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终身教授。

从此,美国成为了全世界的物理中心。

第三讲见面识人:

相见何必曾相识(上)

不同的天性、生活环境及人生经历,促使每个人形成自己的心相气质。

如何读懂一个人,发现一个人的优点与弊端,一切都从见面开始。

一、见面识人的关键——精气神

刘劭在《人物志》中说:

盖人物之本,出乎性情。

情性之理,微妙而玄,非圣人之察,其孰能究之哉?

而阴阳刚柔之质,著乎形容,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

是故五质内充,五精外章,包以澹泊,是以目采五晖之光也。

故曰:

物生有形,形有精神,能知精神,则可穷理尽性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

人的本质出自于人的品格和品行。

品格德行是十分微妙、难以描述的,除了具备洞察性情能力的圣人,几乎没有人能揭示性情的奥妙。

但是人由阴阳二气刚柔相互调和而成,品格德行可以从一个人的外表、声音、气色、对待事物的感情中表现出来。

五种资质充实于内,五种精神显露于外,因此目光之神采有五种光辉相交映。

因此说:

物生有形体,必有其精神,了解其精神,自然能够穷尽他的本质。

刘劭在这段话中提示了重要的识人技巧:

决定人的并不是相貌,而是精气神,恰如木工挑选木材并非仅仅看外表好坏,而要经过敲打看它内里材质是否坚实。

人有外相,相由心生,人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会表露在相貌上,性格开朗的人往往印堂宽阔、没有乱纹、双目有神;性格内向的人则眼带寒气、双眉紧锁、气质忧郁。

例如,明朝的皇帝朱元璋和清朝的皇帝康熙长相都很丑陋,但他们的精气神中却都透露出帝王之相。

二、神骨

曾国藩在《冰鉴》中说:

语云:

“脱谷为糠,其髓斯存。

”神之谓也。

“山骞不崩,惟石为镇。

”骨之谓也。

一身精神,具乎两目;一身骨相,具乎面部。

他家兼论形骸,文人先观神骨。

开门见山,此为第一。

曾国藩在这段话中做了一个比喻,意思是:

俗话说“去掉作为谷外壳的糠,谷的精髓依然存在”,就是所谓的“神”。

“山岳不崩塌,只是因为石作为镇压”,即使所谓的“骨”。

一人的精与神,全在于双眼。

一个人的骨骼品相,全在于脸部。

其他人(工农商军等)需要把身形与精神一起讨论,读书人要先观察他的神气与骨相。

单刀直入,这是最重要的。

在生活中,和朋友见面时通常会先看对方的精神,因为精神面貌能够折射心态、预示运气。

如果眼圈发黑,似有倦色,暗示着这个人遇到了困难;双目炯炯有神、眼神活跃,则表明他最近行事顺利。

其次要通过五官的形体特征和气色观察对方。

中国人以五岳比喻面部骨相。

鼻子为中岳嵩山,额头为南岳衡山,下巴为北岳恒山,左右两个颧骨为东岳泰山和西岳华山。

骨相的好坏反映出人的气质是否充盈。

中国相学提到富贵的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贫困的人则相反。

三、九征

九征,即通过外在的九个特征识别人。

刘劭在《人物志》中说:

性之所尽,九质之征也。

然则平陂之质在于神,明暗之实在于精,勇怯之势在于筋,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惨怿之情在于色,衰正之形在于仪,态度之动在于容,缓急之状在于言。

1.神

神,即神态。

眼睛的神态反映了人的正派和邪恶。

2.精

精,即目光。

目光的精神反映了人的聪明和愚笨。

3.筋

筋,即筋腱。

筋肌强健与否反映了人的勇敢和怯懦。

4.骨

骨,即骨骼。

骨骼的坚硬与否反映了人的刚强和柔弱。

5.气

气,即气息。

气息的急促与平缓反映了人的焦躁与安静。

6.色

色,即脸色。

脸色的状态反映了人的内心是阳光还是忧郁。

7.仪

仪,即仪表。

仪表的特征打扮体现人的衰颓和庄重。

8.容

容,即表情。

表情态度的变化体现了人的佞媚与规矩。

9.言

言,即声音。

声音变化体现了人的缓慢与急迫。

这九个特征是对立统一的,在日常交际中很容易对此做出判断。

【案例】

“泄露机密”的齐桓公

齐桓公上朝与管仲商讨伐卫的事,退朝后回到后宫。

卫姬一见齐桓公,立刻走下堂一再跪拜,替卫君请罪。

齐桓公问她原因,她说:

“妾看见君王进来时,步伐高迈,神气豪强,有讨伐他国的心志。

看见妾后,脸色改变,一定是要讨伐卫国了。

”桓公因此放弃了伐卫的计划。

第二天齐桓公上朝,谦让地引进管仲。

管仲说:

“君王取消伐卫的计划了吗?

”齐桓公说:

“仲父怎么知道的?

”管仲说:

“君王上朝时,态度谦让,语气缓慢,看见微臣时面露惭愧,微臣因此知道。

齐桓公与管仲商讨伐莒,计划尚未发布却已举国皆知。

齐桓公觉得奇怪,就问管仲。

管仲说:

“国内必定有圣人。

”齐桓公叹息道:

“白天工作的役夫中,有位拿着木杵而向上看的,想必就是此人。

”于是命令役夫再回来工作,而且不可找人顶替。

桓公所指的役夫名叫东郭垂。

找到东郭垂后,桓公问:

“是你说我国要伐莒的吗?

”东郭垂回答:

“是的。

”桓公问其如何得知,东郭垂回答:

“小民进宫做工时,看到君王站在高台上,生气充沛,所说的都与莒国有关,手所指的也是莒国方位,由此猜测君主要伐莒。

经此一事,管仲断定东郭垂是一个人才,给其委以重任,东郭垂成为一代有名的治国之士。

撒谎的总统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桃色新闻事件”被推上法庭。

在法庭上,法官发现克林顿在被讯问的过程中,一分钟之内竟然用手摸了鼻尖26次,由此做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判论:

总统在撒谎。

随着整个事件的水落石出,法官的判论不久之后便被证实。

乞丐的硬骨

清朝初期,有一位江南名士叫査继佐。

一年冬天,他顶雪散步时发现了一个乞丐,这个乞丐虽然身穿单衣、赤裸双脚地站在寒风中乞讨,反而面色红润。

査继佐断定此人必是能人异士,随即邀他到屋内一同饮酒,还让家人将自己穿的棉袍送给他御寒。

这个人叫吴六奇,他自幼学武,不知为何沦落江湖,乞讨为生。

后来当兵参加战役,直至荣升两广总督、江浙总督。

清初文字狱盛行,查继佐被牵连其中。

吴六奇得报后,念及二十年前的救命之恩,帮其洗脱一些罪名,保住了査继佐本人及全家的性命。

从这些故事中不难看出,识人要从精气神出发,有才之人的精气神和平庸之人完全不同,这在他们的外在特征上可以体现出来。

在人生际遇之中,无意的相识可能在关键时刻帮助自己。

第四讲见面识人:

相见何必曾相识(下)

四、十观

1.一取威仪

如虎下山,百兽自惊。

如鹰升腾,孤兔自战。

不怒而威,不但在眼,亦观颧骨神气取之。

取威仪就是看一个人的外表庄严与否。

当一个人精气神十足、仪表得当时,一出场就会带有君王之气、英雄之气,自然可以震惊四方。

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气质很重要,这不仅仅反映在外表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精神层次中。

2.二看敦重及精神

身如万斛之舟,驾驭巨浪之中,摇而不动,引之不来,坐卧起居,神气清灵,久坐不昧,愈加精彩,如日东升,刺人眼目。

如秋月悬镜,光辉皎洁,面神、眼神俱如日月之明,辉辉皎皎,自然可爱,明明洁洁,久看不昏。

如此相者,不大贵亦有小贵,富亦可许,不可妄谈定。

“万斛之舟”意味着“稳”。

一般而言,人的脚和身高是成比例的,但是脚的比例稍大一些时走路才比较稳。

如今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心态虽好,但缺乏精神,容易犯困,这就是“神气清灵”不足的表现;此外,坐姿是否端正也会影响一个人的神气。

人坐姿端正的时候,腰椎和脊椎上下相通,神气一旦贯通,精神就会很好,眼神也会绽放光彩,即“久看不昏”。

3.三取清浊

但人体厚者,自然富贵。

清者纵瘦,神长必以贵。

推之浊者,有神谓之厚,厚者多富。

浊而无神,谓之软者必孤,不孤则夭。

“清浊”是一种身体的气质。

人的身形不在于胖瘦,关键在于内在精神。

比如,一个人身高1.8米、体重100公斤,不可谓不胖,但走路时轻盈无声,这就说明他的气质非常“清”;相反,如果一个人身高1.6米、体重50公斤,不可谓不瘦,但走路时蛇形鸭步,离得很远就能听到走路的声音,这就叫做“浊”。

4.四看头圆、顶额高

头为一身之主,四肢之元。

头方者顶高,则位居天子。

额方者顶起,则为辅佐良臣。

头圆者,富而有寿。

额阔者,贵亦堪夸。

顶平者,福寿绵远。

头偏者,早年迍邅。

额塌者,少年虚耗。

额低者,刑克愚顽。

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富贵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