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初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4217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议初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议初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议初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_精品文档.doc

《小议初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议初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_精品文档.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议初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_精品文档.doc

小议初中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

黄义厢(张家港市第一中学215600)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问题,笔者阐述了实现有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

1.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有效教学的目标;2.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开启学习的动力;3.有效的问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4.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与效益。

关键词有效性课堂教学自主探究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效率

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和普遍的问题,那就是:

教师教的累,学生学的苦,但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

这就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改的重要方向。

由此,探讨和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性课堂教学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

1课堂有效性的内涵

人教社的李红老师说,“从专业角度来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知、情、能);而通俗的说,应该是使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从中可以看出,课堂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

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

“有效教学”指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教学成果的教学活动。

“有效学习”主要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是发展学生创新性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有效教学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新课程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考的积极性就应该是体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好的指标。

2实现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2.1转变教学理念,明确有效教学的目标

1.以学论教: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置学生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学习收获作为评价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标准,促进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发展。

2.以教促学:

以教师有效的教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实现两个转变,即通过教师教学态度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通过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2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开启学习的动力

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道”,好之、乐之即指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推动学习的最有效的动力。

因此,生物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在现今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设置问题情景引入课题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因此,教师就应该抓住课本的问题,采用各种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机械的、甚至牵强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

在讲述《蒸腾作用》时,以让学生做数学题引入:

先请学生估算一个玉米棒有多重?

接着将学生的估量折中,估计一个玉米棒有1斤,然后估计一棵玉米秸是3斤,那整棵玉米共4斤。

可玉米从种下到收获,共要从土壤中吸收多少水呢?

此时学生迫切想知道,老师就告诉学生是400斤。

最后让学生来算,玉米一生所吸收的水,用于个体生长的比例是多少?

学生算出最多不超过1%,算完学生就有疑问了,剩下的99%的水哪去了呢?

由此进入新授内容,学生的兴趣也被充分地激发了出来。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设置游戏体验环节,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索、发现、获得知识,使其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

如:

在学习“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时,请几个学生到前面来做了个小游戏。

规则是:

第一个同学手沾面粉,然后和第二个同学握手,第二个同学又和第三个同学握手,依次类推。

最后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同学的手上是否都有面粉。

游戏一结束,结果也一目了然。

因此得出结论:

接触传播是一种传播途径。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启发引导,做个协助者。

这样的方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经验和心理特点来设置问题情景是最能达到有效性课堂教学效果的。

2.3有效的问题设计,激活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通常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所提的问题或太难,学生难以回答造成冷场的现象。

或太简单,呈低龄化特点。

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手段之一。

“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目标明确、新颖有趣。

“问题”的难度要落脚在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成功感,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所以,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从趣、悬、巧、精着手。

例如:

植物个体发育一节,子房的各组成部分发育成果实的各组成部分的问题看似简单,但是不注意观察和不善于联系的同学往往一时半会儿记不清楚。

教师可在上课时先让学生猜谜语: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

描述的是什么?

然后提问:

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其中的哪一部分?

是由什么发育来的?

怎样发育来的?

由于问题的趣味性很强,容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听课的效果。

教师还可把准备好的花生果实发给学生,让他们直接去感受果实和种子的结构关系,这样知识的掌握就轻松愉快,学生的求知欲倍加旺盛。

再如在讲授遗传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对遗传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兴趣,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现有纯种的红色番茄与纯种的黄色番茄杂交,问后代的果实是怎样的?

当学生回答为红色、黄色时,教师立即予以否定,并明确讲明为“全为黄色”,然后追问“为什么?

”从而在矛盾中激发学生的探究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急盼、渴知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激活了思维的探索性。

也就是说设计问题时:

⑴所提问题的指向性越具体,学生思考就越明确,教学效果就越好;⑵问题应该简要而综合,让学生有思考的必要;⑶多用“为什么”、“怎样”等有一定挑战性的字眼创设的问题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讨论和参与学习。

2.4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与效益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手段。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不能单一化,必须从教材的需要出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灵活地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创造性,让每个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45分钟的课堂里真正学到东西,真正获得益处,从而取得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最好用问题串的形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设置具有一定难度梯度的问题或人为创设直观形象的手段(如动画、实物、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鼓励学生多类比、多假设、多验证,在探究中求解答。

在探究实验中,可采用分组活动来进行,以此激发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交往能力以及团队精神。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小组活动的时间有时难以把握,常会导致教学内容未完成现象,因此,建议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时,各小组派代表到讲台上交流设计的方案。

(2)方案交流不一定要用语言进行介绍,尤其是当学生交流的方案可能较多时,可让学生以简要的文字形式一一罗列出来。

(3)不管学生回答情况如何,都要用鼓励性的语言进行评价,而不能以学生的出错或出丑作为教学的反面教材,否则会打击学生的回答积极性。

有些情况可以考虑同时让小组内的两位成员共同完成一个问题,一是可以相互补充,二是互助做答的形式可以降低回答时的紧张感。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课堂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寻真理的地方。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乃至创造,使学生享受探究的乐趣,老师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使学生从被动地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索知识转变;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从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