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15459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docx

《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程设计.docx

课程设计

 

1绪论

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实践,学以致用。

本设计为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能使学生得到一次综合训练,特别是:

1、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

2、基本计算方法和绘图能力的训练;

3、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4、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课程设计的任务

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全面地完成此规定的设计。

其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书和计算书各一份;

2、平面布置图一份;

3、立面布置图一份;

4、轴侧图一份。

设计的内容

1、罩的设计

控制点速度Vx的确定;

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2、道的初步设计

管内流速的确定;

管道直径的确定;

弯头设计;

直管长的确定;

三通的设计计算。

3、损平衡计算

分段计算;

压力校核。

4、压损计算

5、风机、校核

6、机选择、校核

7、有关说明

设计课题与有关数据

1、设计题目: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

2、课题已知条件;

a车间面积与两台产生污染设备的位置,见附图。

b产生污染源设备的情况

污染源:

立方体长×宽×高=1200×650×950

操作条件:

20℃KPa

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以轻微速度发散到尚属平静的空气中。

c在该污染设备的顶部设计两个伞形集气罩,罩口边须距离污染源上平面H=600mm时才操作正常。

d管道和集气罩均用钢板制作

钢管相对粗糙度K=

排气筒口离地面高度12m

e所用除尘器

LD14型布袋除尘器,

该除尘器阻力为980Pa;

长:

4503mm;宽:

2250mm;

除尘器进口高度:

3653mm;除尘器出口高度:

8890mm;

所用除尘草图见附图或者自行设计。

f有关尺寸

墙厚240mm方块柱300×300

车间大门可取2010×2010

3010×3010

2550×2410

4010×4010

窗台到地面距离:

民房900~700mm

工业用房~m

仓库~m

 

2集气罩的设计

集气罩

由于空气污染物在车间的扩散机理是污染物依附于气流而扩散的,由题设条件可知,本设计适宜采用外部集气罩中的冷过程上部集气罩。

对于外部集气罩排风量的确定多采用控制速度法。

设计计算

根据集气罩草图进行计算。

如图所示:

控制点控制速度的确定

本设计中,污染源产生轻矿物粉尘,从轻微速度发散到上述平静的空气中,所以污染源的控制速度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表13-2可得,取~m/s之间。

本设计选用vx=m/s。

控集气罩排风量、尺寸的确定

1、由于气体只能从侧面流入罩内,为避免横向气流干扰,要求H尽可能≤,由于题设中已给出H=m,因此,L≥2m,取L=2m。

2、由于吸气流易受横向气流的影响,所以靠墙布置。

由于墙厚240mm,污染源中心距离墙中心750mm,因此污染源距墙边B=750-240/2=6300mm,由此可知集气罩宽:

2B=2×630mm=1260mm=m。

3、为保证罩口吸气速度均匀,,本设计中取α为30°。

4、排风量按下式计算:

Q=KPHvx=×2×+××

=(m3/s)

式中:

P----罩口敞开面周长,m;

H----罩口至污染源距离,m;

vx-----控制速度,m/s;

K----考虑沿高度速度分布不均匀的安全系数,通常取K=。

5、总排风量Qz:

Qz=2Q=(m3/s)

 

3管道、弯头及三通的设计

管道的设计

首先设计管道的布置位置,然后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按最大压损原则选择计算环路,如下图。

管道内最低速度的确定

在本设计中,污染物为轻矿粉,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表14-2,得水平管内最低流速为14m/s,垂直管为12m/s。

考虑要用到垂直管和水平管两部分,而用同一管径。

故取管内气速:

V1=14m/s

管径的计算与实际速度的确定

由Q=(πd2V)/4得到:

d=

1、则有d1=550mm,圆整取d1=530mm;

核算实际速度:

V1=4Q/(πd12)=m/s;

查计算表知:

动压为;当量阻力系数

2、三通管后的管径d2:

d2=774mm,圆整取d2=750mm;

核算实际速度:

V2=m/s;

查计算表知:

动压为;当量阻力系数

管段长度的确定

总体设计草图见图。

由除尘器进口高度:

3653mm,

故管段1的长度L1=2000+7385=9385mm

管段2的长度L2=2000mm

管段3的长度L3=1615+1267=2882mm

管段4的长度L4=3000+8890=11890mm

管段5的长度L5=1200mm

集气罩和弯头的确定

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1、对集气罩1,ξ=。

2、对集气罩2,ξ=。

3、采用90°弯头(R/d=阻力系数ξ=。

三通的确定

根据管径与流量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采用30°直流三通(如图):

阻力系数ξ1=,阻力系数ξ2=。

4阻力平衡校核

设计说明

由图所示,根据图示计算。

管段①的阻力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为

局部阻力包括集气罩1、90°弯头(R/d=)和30°直流三通;

故∑ξ=++=

则局部压损为

管段②的阻力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为

局部阻力包括集气罩2、90°弯头(R/d=)和30°直流三通;

故∑ξ=++=

则局部压损为

管段③的阻力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为

局部阻力包括除尘器阻力、90°弯头(R/d=)和合流三通;

故局部压损为

管段④的阻力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为

局部阻力有两个90°弯头(R/d=);

故局部压损为

管段⑤的阻力计算

摩擦压力损失为

改管段有90°弯头(R/d=)两个;伞形风帽压力损失ξ=;通风机出口压力损失ξ=。

故局部压损

并联管压力平衡

故有:

显然压力平衡,符合节点要求。

除尘器总压力损失计算

除尘系统总压损失为

 

5风机、电机选择及计算

风机的确定

1、选择通风机的计算风量:

Q0=Qz(1+K1)=×(1+

=25000(m3/h)

2、选择风机的计算风压:

△P0=△P(1+K2)=1292×(1+

=(Pa)

其中:

Q-----管道计算总风量,

-----管道计算总压损,Pa;

------考虑系统漏风所附加的安全系数,除尘管道取~;

-------考虑管道计算误差及系统漏风等因素所采用的安全系数,除尘管道取~。

3、根据上述风量和风压,查《环境工程设计手册》:

选排尘离心通风机4-72型,机号8,传动方式C,转速2240r/min,全压2472-1844Pa,风量

,配套电动机为Y180M-2,22kW。

复核电动机功率:

故其配套电机满足要求。

 

管道计算总结

表一管道计算表

管段编号

流量Q/

m3s-1

管长l

/m

管径d/mm

流速v/

m-1

λ/d

/m-1

动压v2ρ/2

/Pa

摩擦损失△PL/

Pa

局部压损系数∑ξ

局部压损△Pm/Pa

管段总压损△P/Pa

管段压损累计∑△P/Pa

530

530

750

750

750

 

6厂房设计

大门及窗户的设计

本设计中,大门和窗户的位置选择要充分考虑气流对烟尘流动方向的影响,以确保除沉效果的稳定及有效。

因此大门和窗户应设在离污染物排放口较远的地方,尽量减少对流空气对污染物扩散方向的影响。

但同时也要综合考虑室内的通风状况良好,选择设置窗户的个数、尺寸及位置。

在本设计中,将大门设置在除尘器旁边,尺寸选择4010×4010mm。

窗户共设9个,以保证通风效果。

位置见平面图。

 

7设计小结

这次通过对车间除尘系统的设计,使我学习到了很多的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以及得到了一点设计经验,当然这与实际还有很大差别。

而在这次的课程设计,通过对集气罩、以及对应得管道进行的设计计算,使我对集气罩和管道的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次设计中的难点是三通的选择和设计以及压力损失的计算,对这,我确实学到了一定的设计经验,通过查资料,然后计算以得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而该设计的重点就是压力平衡的校核和风机的选择,通过对总风量的计算和对总压的计算,从而根据风量和总压选择合适的风机和配套的电机,最后校核电机功率。

设计的最后是对厂房的布置,这使我对总体布局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个过程中,让我在设计、计算方面得到了充分锻炼,并相应的提高了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使所学专业知识得到了实际的运用。

总之,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对除尘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学习到了很多在书本和课堂内学习不到的知识、经验,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所学的知识;在很多方面的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得到了同学的帮助还有自己的一定努力。

最后,感谢在课程设计中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老师和同学们。

 

参考文献

[1]郝吉明,马广大.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金国淼.除尘社备.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3]周兴求.环保设备设计手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4]魏先勋,马菊元,陈信常等.环境工程设计手册.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孙颐.袋式除尘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