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215108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docx

《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docx

定价机制华南理工大学

 

走向低碳时代的中国天然气市场与价格机制

 

华贲

 

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

 

引言:

发展天然气是中国低碳能源中期目标的战略核心[1]

 

气候变化是当代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

化石能源的过度使用加速了气候

 

变化和地球表面升温人为的过程。

科学家预测,当前地球生态的警戒线是控制大

 

气中CO2浓度不超过450ppm,以把1850年以来的地表温升控制在2℃以内;

 

一旦超过2℃的“非线性气候引爆点,”就会朝着6~7度的严酷升温发展,全球变

 

暖将无法控制;导致物种甚至人类毁灭。

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以世

 

界192

个国家的声音,在《哥本哈根协议》中肯定了会议前夕国际能源署提出

的“450

情景方案”的三个具体目标中的两个,即:

第一,“承认这一科学观点”,

即全球平均气温不应比工业化开始前高出

2摄氏度。

第二,对减排的长期目标达

 

成了共识,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即:

在2050年前全球排放量减到1990

 

年(209亿吨碳当量)的一半。

发达国家应当在这个时间内减少至少80%排放

 

量;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应当比“通常情况下”低15%-30%,即要考虑

 

能源消耗与经济产出的比例[1]。

 

到2050年全球排放量减到1990年的一半,要求人类能源利用的大转型:

 

世界一次能源中煤和石油从占65%降到40%以下;天然气和洁净的核能及可再

 

生能源由30%多增加到60%左右。

一直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中国,要达到

 

2020-203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一次能源构成转型转型的任务更为艰巨;

 

表1

推算2020年中国能源消耗和一次能源构成

一次能源类别

石油

天然气

非化石能源

合计

实物量

30.1亿t

5.0亿t

4000亿m3

-----

折标煤tec/a

21.5

7.2

5.1

7.23

41.0

百分数%

52.4

17.5

12.4

17.7

100

 

但是,实现碳减排绝不是仅靠使用低碳能源,更重要的是提高能效和减少能耗总

 

量。

OECD国家近30年来随着天然气的大规模利用得同时能效有了大幅度的提

 

高,是在工业和商住两个领域快速发展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

 

(DES/CCHP)技术的结果。

这是天然气仅占3%、煤却占70%的中国能效低

 

于世均13个百分点的重要原因。

刚刚出版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能源系统》一

 

书,结合在国内的工程实践介绍了这个情况[7]。

文献[1]详细论述了中国实现这个

 

目标的可能性。

其中的一个最重要的论点就是,在2030年之前,最重要的提高

 

能效措施是尽快增加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率。

主要战略措施包括:

⑴、

 

作为主要工业燃料(包括68万台小锅炉中的8成)的煤(占全国煤耗30%,其

 

余55%发电,15%制水泥)尽可能采用集约化的天然气DES/CCHP替代;

(2)

 

占建筑物耗能80%的采暖、空调、热水和占14%的用电,尽可能用天然气

 

DES/CCHP集约化高效联供;(3)占中国1.2亿t/a柴油耗量近30%的中、重

 

型卡车,改用高效、廉价、低排放的LNG车,(还可大幅度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

 

保障能源安全)。

这3项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开发和成熟应用,但还没有充分推

 

广。

如果中国能够随着天然气的快速普及而同时普及推广这些技术,就能真正发

 

挥“后发优势”实现2020年节能减排的目标。

 

一、市场和价格机制是制约中国天然气发展的症结

 

1、中国天然气有充足的供应源和广阔的和市场

[1]

 

中国天然气有5类源,依照按规模次序,依次为1)三大公司国产大气田气,

 

2)中小气田产气,3)非常规天然气,4)进口管输气,5)进口LNG。

其中,

 

除了2)、3)、5)中的一部分以LNG槽车船运以外,绝大部分靠管线输送。

 

政策的推动和各部门、各大公司的努力下,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从勘探开发、生产,

 

到国外资源的利用和进口,都取得了很快的进展。

表2是根据各方面的信息估算

 

的较保守的2020年我国天然气供应保障预计。

 

表22020

年中国天然气供应总量和构成的估计

总量

370--420

bcm/a,(4.8--5.4亿吨油当量/年)

国内生产

150--170

非常规天然气

100--110

国内小计

250–280,67%

进口管输

80--90

进口LNG

40—50

(3.1—3.9千万吨/年)

国外小计

120—140,33%

 

中国天然气下游市场用户分为发电、民用、工业燃料、商住能源、工业原

 

料、交通燃料等6类。

按照文献[2、3]的研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总能效和减排

 

二氧化碳为目标,充分利用在科学发展观统帅下已经发布的各项政策,例如包括

 

工业入园区在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城镇化、建筑节能、工业

 

节能减排等等,从中国的国情特色出发,跨越式采用成熟的DES/CCHP系统技

 

术,上述6类用户到2020年的潜在市场需求总量约为4000亿m3/a。

基本上

 

与供应方的能力一致。

分列如下:

 

1、发电2、民用3、工业燃料4、商住能源5、工业原料6、交通燃料

9006501000800150500

 

2、制约中国天然气发展的市场机制问题

 

(1)三大公司纵向垄断势力范围的竞争格局违背市场规律

 

三大国营油公司在过去几年中,不论是国内的勘探开发、管网建设,还是进

 

口LNG的商务运作、站线建设,以及国外的资源投资开发、进口贸易,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上游和中、下游,有关部门并没有对三个公司的分工、合作、竞争,作出明确的规范。

加上当今中国以省为主体的“诸侯经济”、地方政府急于寻求气源保障、“统管”天然气的意向;致使中国天然气市场已形成了三大公司都从勘探开发、进口—管网建设、运营---终端销售上中下游“一竿子插到底”的市场开拓格局。

三大公司以手中掌握的上游气源和中游输配能力,作为与各省市政府博弈的筹码,并使自己经营的下游燃气公司处于有利的地

 

位。

这就破坏了企业用气企业领导之间,频频往来,合纵连横,“八仙过海”谋取各自利益的局面。

另一方面,每一个城市燃气公司感到自己已经“稳得”的下游市

 

场可能被大公司挤压、逐出,而惶惶然。

中、下游的这种“乱局”已经导致了各个参与方之间的某种多头的无序竞争。

而关键的问题是:

谁也不知道未来可能的气价。

严重的后果是:

各种用户对天然气价格可能高涨的畏惧,和对供应保障的疑虑,正在严重地影响中国天然气产业下游环节的健康发展。

 

前国内的天然气价格呈现的“乱局”的表现五花八门:

川、陕、新等产气地区当地用户,西东一线用户,价格很低(西东一线价:

化肥和城市燃气—0.56元/m3,

 

工业用气0.96元/m3);大鹏LNG一期照付不议协议用户,价格也很低(1.5-1.6

 

元/m3);而后来的福建、上海等进口LNG价格越来越高。

LNG罐箱车运用户价格随国际贸易价格波动极大;前几年1.2—2.5元/m3;2008年曾高达6元/m3。

 

下游各类用户价格倒挂:

一些城市工业用户气价经远高于民用户。

究其根源,在于下列两点:

 

1、上游定价机制脱离市场规律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

 

1)、占产量绝大多数的大气田国产天然气至今仍然沿用非市场定价机制[5];

 

即按照成本加适当利润,由发改委定价。

2007年8月提价后,出厂价也仅为1元

 

/m3左右,严重偏低。

 

2)、进口管输天然气的价格,按合同需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定期谈判修订,

 

不确定性相当大;总体上大大高于国产气价。

进口LNG除深圳大鹏和福建莆田

 

以外,后来的项目价格都较高,而且参差不齐。

 

3)、这种“一气一价、”内外气价“双轨制”的价格机制,使不同气源到达一个

 

地方的价格差异甚大,导致市场紊乱。

以进口土气为主的西二线到达东南沿海时

 

的门站气价可能高达3元/m3以上,近70%的下游用户无法承受。

 

4)、国产大气田的低出厂价格使产气地区低价消费,已造成相当程度的浪

 

费;更严重制约着中国最有潜力天然气资源--中小气田和丰富的非常规天然气资

 

源的投资开发和进入市场,影响长期供应保障。

 

可见,沿用至今的定价机制虽然在过去几年推动了中国天然气的快速发展,

 

但在当前从国际市场多源进口的新局面下,已不适应,并成了价格乱局的根源

 

2、获准特许经营的燃气公司对下游用户任意定价

 

1)、不少地方城市燃气公司给工业用户与居民炊事用的天然气同价。

还有的

 

工业气价比民用气价还高,民用气价2.0-3.5元/m3,而工业气价却高达3.8-5.4

 

元/m3;尽管工业用气从较高压力的主管网接驳,规模大,管道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都远远低于民用气。

这样高的价格用于锅炉燃料时的产蒸汽成本将高达

 

400-500元/吨;发电或工业冷热电联供项目也都不可能承受。

 

2)、倒挂的高气价使需要几年的规划、立项和建设时间的工业天然气CCHP

 

项目望而却步;并导致在沿海人口密集、环境脆弱的许多工业地区,正在转而规

 

划和建设2×300MW燃煤CHP项目。

这严重阻碍了工业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工

 

业燃料这个天然气最大的下游市场的开拓。

也与低碳发展的大方向背道而驰。

 

除了工业用户面临的尴尬外,与核电和进口LNG项目同步配套建设的天然

 

气调峰发电项目也面临同样的困局。

倒挂的高气价还将封杀一切商住建筑物冷热

 

电联供项目,并驱使它们走传统的低效、分产的老路。

 

三大油气公司近年来在开发国产大气田和进口管输、LNG方面,做出了重

 

大贡献,取得了喜人的进展。

2020年前,特别是2012—2016年,中国天然气

 

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几年之后,当数以千亿m3/a计的天然气将抵达东南沿海经

 

济发达地区时,将出现下游市场占70%的大用户开发严重不足,低效用气、用

 

不起、有气卖不出去的严重局面。

 

除上述工业用户面临的尴尬外,与核电和进口LNG项目同步配套建设的天然

 

气调峰发电项目也面临同样的困局。

此外,倒挂的高气价将封杀一切商住建筑物

 

冷热电联供项目,并驱使它们走传统的低效、分产的老路。

一个规模化的天然气

 

高效冷热电联供项目,从策划、研究设计、立项报批到建设投运—达产,至少需

 

要几年的时间。

如果不能在天然气大量到达之前几年开始立项,那么一俟供气到

 

达,就只能以传统技术低效使用了。

 

二、按市场机制定价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产业发展

 

市场机制能够有效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功能是众所周知的。

其中的一个重要

 

的主要的杠杆,就是价格。

2008年因美国总统乔治.布什玉米制乙醇引发投机而

 

导致的全球粮食价格暴涨浪潮中,中国粮价能够保持稳定、基本不变的秘密,就

 

是握有中国粮食年产量1/3的储备粮食的国家中储粮公司,几次向市场抛售粮

 

食,及时地抑制了投机商哄抬粮价引发的涨价冲动;是典型的杠杆效应。

 

从2005到2008年,与亚洲LNG市场情况不同,美国进口LNG的价格随油价波动的变化极大,,2005年底至2006年初,在冬季取暖需求和国际油价大

 

幅上扬的推动下,美欧市场天然气现货价格骤升,美国

HenryHub天然气现货

价格曾高达15.2美元/MBtu,英国NBP天然气现货价格曾高达17.4

美元

/MBtu。

进入2006年9月,美欧天然气现货和期货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9

月14日HenryHub30天交割的期货在两年内首次跌人

5美元/MBtu以内.大

 

约一周之后,现货价也跌入5美元/MBtu.9月底达到3.66美元/MBtu。

 

入11月份,随着取暖季的到来,HenryHub30天交割的期货又恢复到7.1美元/MBtu上下的水平,NBP价格在8.5美元/MBtu的水平。

但美国国内天然

 

气终端用户天然气所感受到的价格波动却很小。

这是因为进口LNG在总耗量中

 

占的比率很小.据美国能源部提供资料,2004年美国LNG进口占天然气总用量

 

不到3%。

 

进口LNG日本是全球LNG的主要进口国之一,也是日本天然气的主要来

 

源。

2004年,日本共进口LNG6000万t/a左右。

直到2003年,日本采用基于

 

进口石油的JCC价格、按照“S曲线公式”计算的LNG进口长期合同价格一直在

 

2-2.5美元/MBtu之间。

近年LNG价格随石油价格震荡而上涨,日本的LNG

 

进口价变化缓慢且低于美国和欧洲。

在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空前剧烈震荡的2008

 

年,日本进口的长期照付不议合同LNG的均价为$8/MMBTU,相当于油价

 

$60/bbl;这远低于当年的国际石油贸易均价。

相应于这个进口价格的日本居民

 

天然气消费价格为$0.35/m3;以日本人的每小时最低工资,可买到22m3天然

 

气,比中国人小时最低工资能买到的天然气多6倍。

 

从美国和日本的情形,可以借鉴的是:

1)、有全国统一的市场,价格会相

 

对稳定,2)、自产有一定比率能够稳定国内市场价格;3)、在国际市场上有一

 

定话语权,并且善于利用时机签订长期合同,能够保障价格稳定。

 

三、按照市场机制定价的中国天然气产业前景分析

 

1、中国天然气按照市场机制定价的建议

 

文献[2]提出了在尽快统一全国天然气质量标准、建成全国天然气统一主干

 

管网的基础上,由政府依据下游各市场用户在采用高效利用技术条件下对天然气

 

终端供应价格的承受能力来确定主干网上各门站的价格;通过税率调节整保证生

 

产方的利益和积极性。

中国天然气产业链大致的地缘特征是:

①、西部资源丰富、

 

但经济发展程度尚低,东部恰好相反;②、进口管输气大部分从西(北)来,进

 

口LNG多从东(南)沿海登陆;③、西气东输费用造成东部气价自然高于西部。

这都是中国调控天然气价格的有利条件。

政府按照市场机制。

按照市场机制掌控各地天然气主干网上的门站价格的手段有三:

①、依资源规模、地点、开发或生

 

产难度和成本而分别制订和调整国产大气田的资源税率,按价计征;②、调整

 

LNG及管输气的进口税率;③、对中小型气田、非常规天然气给以资源税和/或

 

其他税费的减免、融资贷款利息的补贴,以及其他优惠。

对于收入较低的城乡弱

 

势群体,政府可以拿出所收的资源税的一部分,给以直接补贴;以保障人民生活

 

和经济、社会稳定。

 

2、价格掌控前景判断:

 

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有四个因素使有利于中国按照市场机制掌控天然

 

气价格。

1)、中国天然气国内资源和生产及进口情况将好于石油,能够保持自给

 

率70%或更多,这是掌控国内市场价格的基础;2)、气候变化将促成的能源转

 

型,使未来20年内使世界油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率由65%下降到30%左右,

 

绝对耗量也将减少;这将会大大抑制投机,促使国际市场油气贸易价格回归到供

 

需主导;3)、随着中国天然气总消费量和进口量的增大,中国在管输和LNG两

 

个国际市场价格上的话语权会不断加大,并使这两个原来互不相关的市场的价

 

格,通过中国市场关联起来;有利于买方市场的形成;4)、人民币的长期升值趋

 

势将使天然气国内终端消费价格相对降低,逐步与发达国家趋同。

当然,这个过

 

程可能会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但无论如何中国天然气价格走向市场机制,是

 

必然的趋势。

 

四、当前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难点和策略建议

 

1、当前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难点与上述“价格乱局”状况是互相联系的。

 

由于处在发展初期的历史原因,目前中油公司的土库曼斯坦进口气,西东一二线、

 

涩兰宁线、陕京/津塘榆线气,中石化的普光东输气,中海油的几个海上气,以

 

及十来个进口LNG项目,都是以一个个项目的方式规划和开发的。

按照历史遗

 

留下来的定价机制,由项目开发商申报成本,国家发改委按成本加利润的原则逐一审查核定天然气处理厂的“出厂价格”或LNG终端站建设的局域网的“门站价格”。

项目公司按此与各个下游用户谈判签订长期“照付不议”的购气合同。

由于LNG是加压气化进管网,没有中间加压站,所以各LNG站的供气城市不分远近,

 

一律“同网同价”。

这样,当一个城市有几个气源供气时,出现不同的价格就很自

 

然了。

所以,也可以说,当前的价格乱局就是由迄今的定价机制造成的。

如上所

 

述,由这种乱局所引发的供需双方的疑虑和“心中无数”,从而影响项目建市场开

 

拓的局面,已不是订立“照付不议”的购气合同所能够解决的了。

 

在成品油价格改革初步完成之后,现在剩下的最大难题,莫过于电和天然气

 

的价格改革了。

为了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既不能不改,也不能简单地“放开”。

 

中国已有不少价格改革的成功经验。

近的是成品油,远的是粮食。

成功的关键,

 

还是按照市场机制,有领导、有监控地逐步放开。

问题是如何设计改革方案。

 

2、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要基础[4]:

 

尽快制订全国统一的天然气质量标准,统一国内管输天然气市场,这是价格

 

改革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为此,就需要统一全国的天然气管网。

此前,依靠三大

 

公司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的实力,建设了一批LNG终端站,和数万公里规模不

 

等的主干管网;三大公司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而现在已经到了从机制上调整,克

 

服已经开始出现的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时候了。

在这种问题上,西方国家的“自

 

由市场经济”解决问题的难度较大,需要协调、决策的时间较长。

而这却是中国

 

现行体制的“强项。

”回忆起1998年安徽一些粮仓欺骗中央政府所促成的中央储备

 

粮公司的成立,就可以相信,只要在缜密策划的基础上,由发改委和国资委下决

 

心,就能够把三大公司天然气管网建设、经营的人才资源和物质资源集中起来,

 

成立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

省自建的、各个合资的LNG接收站所建的局域网,

 

部分调拨、部分按市场格收购就是。

天然气这种商品,同电、水、乙烯一样,没

 

有统一的输送管网即流通渠道,就不可能形成统一的市场,就难免形成各行其是

 

的价格乱局。

 

文献[4]特别强调,吸取电力“厂网分开”机制所造成的电网垄断的教训;国家

 

天然气管网,如同高速公路一样,只能成为便捷、通达的中游“通道”,而决不能

 

成为“吃、”“卡”上下游两头的“批发。

商而”且在天然气标准统一之后,通过电子商务

 

的快捷交易和统一调度,能够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

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应以发

 

达国家类似的公司为比照,只收天然气输送费用,没有任何配售权;按现代化企

 

业管理,努力降低输气成本,及时满足上下游市场发展的需要;加速建成世界一

 

流的中国天然气管网系统。

国家天然气管网公司应当学习三大石油公司的榜样,

 

规范自身成员的经济收入,坚决不做垄断利益集团。

国资委也可以明确其任务不

 

是上缴多少利润,而是做好输气服务和管网的建设发展。

 

3、天然气上游定价机制改革思路和办法:

 

文献[6]提出的参照国际市场价格、按市场机制定价的原则,在目前实施的

 

困难是:

目前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天然气折算为人民币的价格较高,完全以此为定

 

价基准,下游50%以上的用户还难以承受;因而无法使中国天然气市场快速发

 

展。

为此提出一个过渡办法。

 

原则思路:

1)、国家在缜密调查研究、反复测算的基础上,在各个地区(省、

 

市)天然气主干管网门站处,核定一个能够促进下游市场开拓的“基准门站价格”;

 

2)、以税收手段调节各路气源到达各主干管网门站的实际成本,保证该气价得到

 

落实。

在目前进口气价格偏高的情况下,可以用占总气量最大比率的价格较低的

 

国产大气田气与进口气混兑,形成上述“基准门站价格”。

 

具体调控办法:

利用目前口气与国产气差价较大的时机,用两种办法适当提

 

高国产气价格:

1)开征资源税。

借鉴世界各国大比率征收资源税以平衡企业和

 

国家利益、用于政府宏观调控基金的经验;抓住当前中国政府开征资源税的极好

 

时机;改按量计征为按价计征,先取较低的税率,例如10-15%。

2)、把其余的

 

提价空间的利益留给大油气企业。

提价后,国产气价仍低于进口气,能够起上述

 

混兑抑价的作用。

3)、在目前进口管输气和LNG价格较高时,暂免征进口税。

 

由于国产气和进口管输和LNG项目都是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国

 

营公司手上;照上述办法,只要有关部门工作到位,“基准门站价格”和资源税率

 

定得合理,企业就完全可以在市场机制下,按照政府规定的“基准门站价格”,调

 

配自身掌握的各种气源,制定开发、进口新气源的策略。

 

4、举例分析(以下数据是粗略的虚拟测算,应以国家实际统计数据为准)

 

假设,经仔细测算,在2010-2012年间广东主要门站下游市场占60%量的

 

调峰发电和工商业DESCCHP用户所能够承受天然气价为2.6(±4%)元/m3,

 

就由发改委指定2.6(±4%)元/m3为广东的“基准门站价格”。

试测算市场机制

 

如何运作?

 

1)、中石油公司:

近期西二线气还是广东天然气的主要气源。

假设由新疆管

 

输到广州的全成本为1.0元/m3;那么,反推到在新疆进入管网的的气源成本价

 

格应为1.6元/m3。

2010-2012年,中油自产气可达800--900亿m3/a,大部分

 

都来自西部。

届时进口土气规模为200--240亿m3/a。

如果土气到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