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徐啜姓溯源.docx
《清徐啜姓溯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徐啜姓溯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徐啜姓溯源
“清徐啜姓”溯源
(2010-04-2014:
48:
45)
转载▼
标签:
杂谈
在清徐,或者在太原,甚至在整个山西省,一说到你是姓啜,人人都感到生疏,读不出这个姓的正确字音,而且可以肯定地说:
你是清徐东于村的。
这个啜姓太不普通了,读到chuo,既通俗,又上口,而新华字典上的那个读音读起来非常呦口,听得人也非常别扭。
东于村由三大片组合而成。
在我的记忆里,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中,唯独没有东截,只有西截、南截、北截而言,可能是村名东于就代表了这个方位了。
三截之间,在过去是最大一片空闲地,根据村里人讲,历史上村东西的三条河流,市儿河和水泉沟、泽渔河发生洪水,淹没村庄,因村中是全村最低凹的地方,洪水汇集村中,致使河淹房塌。
这个传说也是有证据的,就在这三截中间的空闲地,人们也经常刨出旧有的宅基地的石块。
前几年,村里头盖学校,将小学从南截迁到这块中间地段,挖地基时,挖出了许多旧宅基石。
历史上,也有把这一地称为中截的,现在村里人也把陈家街这一带称为中截的,清末民初,这一代包括上边的龙天庙左右,是东于村最繁华热闹之处。
店铺林立远近闻名的乾恒泰店铺就坐落在这一段。
当时乾恒泰钱庄、酒坊、醋坊在十里八乡名气很大,现在还存有它们的遗址。
现在,不光在村子的中间,就是在村子的四周人们也挖出了不少的宅基地石头。
在历史的长河中,东于村当时发展的究竟有多大,发展的有多少人口,众说纷纭,反正现在大家的一致意见是:
“解放以后,东于村人口聚增,村民占了不少农田,盖了不少新房,人们感觉发展的很快,但还没有发展到东于鼎盛时期的那个规模。
据历史传说,东于村人口在明清时期,就达到过一万多人,全村的土地面积和村落的占地面积在邻村上下也是规模最大的,全村东西长约 米。
南北长约 米。
土地面积七千余亩,北至吕梁山脉的神会坡底,南到油房堡,贾兆村的村口,东边越过泽渔河,西跨过市儿河,全是东于村的地块。
全村居民居住比较集中,分布在三大截的不同街道里,而居住地多以同姓同族一条街居住为主,从而形成了东于村多种的以姓氏取名的街道,这是其它邻村所没有的。
在南头有陈家街、李家街、花家街、米家街四条大街为主,自然居住着以陈姓、李姓、花姓、米姓为主的居民,而最南端的官道是古时候官道的驿站,现在还留有原官道的痕迹,官道两旁的老枣树是官道历史上繁华原貌的见证。
西截地处东于村的西边,全截以王姓为主,其它姓氏不多,有康家街、范家街,也是东于村大片中人口居住较多的。
而东于村人口最多居住规模较大的是北截,地处东于村东北,紧靠南截的这边,有张庄、梁家街、逯家街、中社街,最北边的是“啜家街”,因为地处东于村最北,也是最后的一条街,所以这条街在东于村也叫“后街”。
从啜家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后街的叫法,可以见证啜姓家族在原先不是东于村的本地住户,是从外地迁过来的,也是后来建的街道。
整个啜家街呈东西方向,街道狭窄,原先村东的水泉沟河、泽渔河从村穿过,从村北流到村南,途径北截和南截两片,因最先流往啜家街,将啜家街一分为二,啜姓人家主要居住于河的东边,河的西边住户不是很多。
河道平时没有水时,是条主街道,东于村人习惯把河流径村的这一段叫做“啜家河”。
为防洪水进入街道淹没村庄,原先的啜家街临河两边都安有石闸,石闸的构造两边是石柱,石柱凿一道石糟,洪水下来时,安上防水木板。
往南的逯家街和张庄等街道都安有这种石闸,洪水由啜家河由北头流到南截,从李家街一直流到村南的沼泽地。
对于啜姓的来历,在东于村有多种古人留下来的传说,就是现在版本上登载的相关啜姓来历的文章,也是我们村早年流传的版本,但比较统一的说法是:
在明朝永乐年后,当时朱棣篡夺了朱允文之位,朝中朱姓宰相,面临满门抄斩,其母携兄弟四人逃出宫廷,一路奔波来到当时的清源县东于村,隐姓埋名,防备被人追杀,兄弟四人经过商榷定“啜”字为姓,“啜”分一个“口”,四个“又”字,口一是表示四人,二是表示从城的四个方向逃出,还有一种说法是“口”表示母亲,四个“又”的统一说法都表示是兄弟四人,同时四个“又”表示当时情景,又哭,又笑,又吃,又喝,就是为当时的遭遇而被迫改姓而痛哭,为当时看破红尘而大笑,为当时遥远途迁而饱餐,为当时兄弟分离而痛饮,由朱姓改为“啜”姓是较一致的说法。
啜姓的祖籍在山西省,在清徐县东于村也无可非议。
兄弟四人说是在东于村隐居了相当一段时间后才分离的,经过一番生死离别,一人留在东于村,其余兄弟三人则各奔东西。
从现在的情况看,全省啜氏人口已逾千人,省城太原有啜氏者百余人,北京、辽宁沈阳市、吉林扶余县、河南许昌、河北的衡水市武邑县、张家口、山东济南、四川成都等地都有啜姓存在。
同时从他们的祖上传说,都异口同声是从山西太原府清源县啜家屯迁移过去的,
东于村成为兄弟四人的逃难的落脚之地,多少年来没有什么非议,而那落难东于的兄弟四人姓“朱”也没有多大的争论,现在议论的焦点是:
这个从京城落荒而逃的人是谁呢?
从明朝永乐年间后,“朱”姓被定为追杀成员,同时满门抄斩,肯定是涉及到宫廷内尔虞我诈,你死我活的权利之争的上层官员,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看:
从公元一三九八年,也就是明朝洪武三十一年夏五月,开国皇帝朱元璋病逝,因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立朱标长子,朱允文为皇太孙,朱元璋驾崩后,朱允文继位,就是明朝的建文皇帝。
由于朱元璋皇子众多,在朱元璋生前,诸皇子封王,列土分封到全国各地,燕王朱棣其人奋勇善战,高人一筹,他被分封到北平城。
朱允文继位后,燕王朱棣从来不把侄儿皇帝放在眼里,因不满朱允文推行的削藩作法,在公元一三九九年七月起兵造反,仗打了三年。
一四零三年六月,打进南京城,自立为皇帝,该国号为洪武三十五年,后该为永乐元年。
而建文帝朱允文却不知去向,据史书记载,也只是说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
同时失踪的还有建文皇帝的三个兄弟。
这位当朝皇帝去了那里呢?
史书上讲,京城失守后,建文帝曾命宫人放火焚烧宫殿,马皇后赴火死难,来到东于的是不是建文帝朱允文和在在这场灾难中同时失踪的吴王允 ,衡王允坚、徐王允熙呢?
发生在明代初年的“靖难之变”建文帝朱允文及三兄弟的下落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迷,是自焚而死还是削发为僧,或流落海外,众说纷纭,历史学家也各抒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从而使这一案成为中国历史上“四大迷案”之一。
东于村啜家街的种种历史痕迹,流传的种种习俗和习惯浮想联翩,使人们对初到东于村的朱姓兄弟四人身份产生了种种的疑团。
历史上的东于村,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村内有一条官道从村南直通而过。
在东于村设有一驿站,据历史考证,东于驿站在官道上属较大的一个,驿站旁还盖有一座不小的庙叫老爷庙,文革中才被拆除,是全国旧存驿站中没有过的,考虑当时兄弟四人从京城沿官道一跑逃到东于驿站,在驿站歇脚时,才决定留在东于村的。
当时东于村内,据年纪大的老人叙说,整个村南全是森林环抱,树木粗大。
抗战时期,国民党傅作义部队三十五军在旧307道,原旧太汾公路,东于村两侧的树林里伏击过日本鬼子,日寇损失残重,死伤无数,据说还死了个少将叫松田。
日寇恼羞成努,一要报复三十五军,但三十五军已转移;二要烧光、杀光、抢光东于村。
在这危机关头,人心慌慌,村长啜尽亮站了出来,他旧时认识一位日本语翻译官,大乱期间找到这位翻译官,通过翻译官见到了日寇负责人,陈述了龙虎相争百姓受害的道理,意思是你们打不过三十五军,吃了亏确拿老百姓出气,我们老百姓是无辜的。
日寇反说,树林茂密,三十五军才能设伏,虽然老百姓是无辜的,可以不杀光,不抢光,但树木必须烧光。
面对日寇的无理要求,他镇静的想了想,烧光、砍光所有的树木,老百姓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了。
翻译官还比较同情,翻译给日寇认真解释清楚,最后只是砍了村南的,而把村北、村东、村西的果树保留下来,群众的生活有了保障。
啜尽亮以他的胆识拯权了东于村,拯权了东于百姓生命和群众的财产,避免了日本鬼子对东于的一场洗劫。
村北、村东、村西也是茂密的果树园,夏季瓜菜满园,秋季葡果飘香,村四周绿树成荫,特别是村北,全是杏园、桃园、梨园。
当时朱姓兄弟四人落难逃到东于,正处夏季,真是东于桃杏挂满枝头的季节。
他们选择定居在东于村北截,除了村内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外,还因为在东于最北边,紧靠吕梁山脉有三条深沟,沿沟而上直达古交、交城,进入深山老林,便于躲避官兵捕杀,现在啜家街离山也只有三华里左右。
在若大的东于村,啜姓人家一直在村北发展居住,多少年来,没有一户啜姓人家居住到村中间,或到南截、北截居住,就是与啜家街相邻的逯家街、中社街上也只有啜姓的四户人家,逯家街居住的就是省乡镇企业局啜文一家,中社街居住有三家。
“靖难之变”已历经607年,在600多年中,没有一户啜姓人家到村内居住,成为东于村人们议论的一个疑窦丛生的话题。
啜家街中间有啜家河,将啜家街分割成东西两头,只有沿河有两个大的街道出口,而东西两头全部房屋封堵,另有小巷直穿村外田间,特别是啜家街东边布局更加独特,各有三条小巷通向村外,这三条小巷分别是:
北巷的贾家小巷,中间为武家小巷,南边为乔家小巷,这些小巷非常狭窄,就是现在,也只能人步行通过,骑个自行车也非常难行。
从啜家街的布局看,也可知逃到东于的朱姓四兄弟成为惊弓之鸟,心虑后顾之忧,一旦有事,能从四面迅速逃离村落,进入庄稼地,而后越过田间果园,进入吕梁山中。
这个布局,经过了特别的精心设计,非常的周到。
在东于村其它的街道上,根本就没有这种非常独特的布局。
在东于村北截,有两个特殊的节日,即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每年春节过后的“二月初一”,在东于村“农历六月二十四”是东于北截的节日。
这一天,全北截的人家,家家户户包饺子过节,很是隆重,还要包戏班子唱戏,可这个节日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个节日选在赤日炎炎的三伏天?
为什么单是东于北截的人过呢?
对于节日的来历和外地人们的提问谁也说不清楚,那究竟这个节日是为谁过的呢?
无人知晓更令人费解。
据考证,东于北截这个节日,是明代流传下来的。
联想到“靖难之变”是发生在公元一三九九年的七月,燕王朱棣在北京起兵造反,正好是农历的六月,哪东于村北截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是不是“靖难之变”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及其兄弟四人的灾难纪念日呢?
后来,特别是解放后十几年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成为东于全村的节日,现在又演变成东于的庙会,即物质交流会,规模很大。
按照中国的民俗,过了春节的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老百姓在这一天,最讲究的就是理发剃头,盼来年有个好的运气。
每年的二月初一,则是东于村啜家街的节日,一条街上有节日过节,在十里八乡没有,就是清徐县及邻近县区也没有。
这一天,啜家街上家家户户备饭请客,元宵节村里放架火,啜家街的架火架在本街东边。
而到二月初一,啜家街上的啜姓人家把这一天看得比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还隆重,整个街上十分热闹。
夜晚更是灯火辉煌,架火顶在了啜家河的中间,架火座北向南,联系到第二天的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为什么啜家街把这一天看得比正月十五元宵节都隆重呢?
无非是“龙抬头”的含义,从中内含和折射出一种自身的愿望和一种期盼,期盼重操朝政、重整朝纲、重登龙位、东山再起。
对龙及“二月二”节日的器重,这只是建文皇帝隐居中的愿望,但还不敢暴露身份,只能以过节来寄托自己的心愿,整个明代,这些人都不敢暴露身份。
而到了清代,他们更不能讲自己是明朝皇族后裔。
多少年来,他们如此器重龙,看重龙,盼望着龙抬头,年年放架火来期盼,可见他们这些人及其主妇们的身份非同一般。
紧靠啜家街的西边,是东于村的龙天庙,建筑气势恢弘,雕梁画栋,特别是大殿的石柱,还有龙天庙前两柱高耸的铁质旗杆,全都为盘旋而上的龙的造型,龙天庙相传是啜家积攒银两修建的,建于清朝初年,后被拆,无法考证,取名龙王庙,含义中有无“真龙天子”之意,龙王庙对着一台大戏台,戏台台基很高,戏台周边是一片空阔地带,后为多少年的商品集散地。
龙王庙集会,北至古交、交城山上,西到文水,东到清原、晋祠,南到太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