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九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对比阅读
【乙】
马援①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
援年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
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
援谓之曰:
“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②?
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③,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④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
先生奚用相济⑤?
冀曰:
“愚不及。
”援曰:
“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
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
"冀曰:
“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注释)①马援:
东汉名将。
②反同众人邪:
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
③开置七郡:
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
④猥:
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
⑤奚用相济:
用什么来帮助(我)?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A、会天大雨
B、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C、援谓之曰
D、确为烈士,当如此矣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皱裂而不知
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
3、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少有大志,诸兄奇之
4、
【甲】
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
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2分)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6、
【甲】
文段中的陈胜和
【乙】
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
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
(3分)
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1、(2分)
A、会:
适逢,恰巧遇到。
B、唱:
同“倡",倡导。
C、谓:
告诉;对……说。
D、烈士:
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
(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2、(2分)D
3、(2分)(朝廷)征发九百名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4、(2分)第一件事:
鱼腹藏书(置书鱼腹)
第二件事:
篝火狐鸣
5、(2分)C
6、(3分)两人共同的精神品质:
都有远大志向,都有为国献身的精神。
马援字文渊,是扶风茂陵人。
二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
年龄很小的时候就有大志,和他同辈的兄弟都觉得(小小年纪就有很大的志向)惊奇。
后来到陇汉地区游学(古代通过去外地寻访师友增长本事),常对朋友们说:
“大丈夫立志,(志向受到)困顿反而更加坚持,年龄越大越有壮志雄心。
起初(早先,指马援从军生涯的早期),马援的大军凯旋归来,快到(家乡)的时候,朋友们都来迎接,犒劳。
平陵人孟冀,是出了名有计谋的人,和在座的朋友一起祝贺马援(取得胜利),马援说,我希望你有什么好的话教导我,怎么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呢?
当初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也不过分封了数百户(作为食邑),我立了小小的功劳就厚颜的接受了一个大县(的食邑),真是功劳浅薄而赏赐厚重,像这样怎么能够长久呢?
先生(指孟冀)有什么(好建议,好方法)来帮助我呢?
孟冀说:
“我智力低下,想不到什么方法”。
马援说:
“现在匈奴和乌桓(当时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仍然在北边侵扰,我想(向皇帝请求)攻击他们。
男子汉应该死在边疆战场,用马皮包着尸体下葬,怎么能安心的享受儿女侍奉而老死在家里呢!
孟冀(佩服的说):
“你确实是烈士(有远大志向的勇士)啊,确实是应当那样(为国家战死在疆场)啊"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
“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
“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B:
“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曰:
“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
“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
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
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
项籍。
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
④睨:
斜眼看。
19、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
(2分)①吴广素爱人素:
②比至陈比:
③使公即恒楚将将:
④恒楚亡在泽中亡:
2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2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4分)
答:
22、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4分)
【翻译】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涉等在大泽乡起义。
当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对项梁说:
“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这也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时候啊。
我听说,做事情占先一步就能控制别人,落后一步就要被人控制。
我打算起兵反秦,让您和桓楚统领军队。
”当时桓楚正逃亡在草泽之中。
项梁说:
“桓楚正在外逃亡,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去处,只有项籍知道。
”于是项梁出去嘱咐项羽持剑在外面等候,然后又进来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说:
“请让我把项籍叫进来,让他奉命去召桓楚。
”郡守说:
“好吧!
”项梁就把项籍叫进来了。
呆了不大一会儿,项梁给项籍使了个眼色,说:
“可以行动了!
"于是项籍拔出剑来斩下了郡守的头。
项梁手里提着郡守的头,身上挂了郡守的官印。
郡守的部下大为惊慌,一片混乱,项籍一连杀了有一百来人。
整个郡府上下都吓得趴倒在地,没有一个人敢起来。
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
【答案】
19、①素:
向来②比:
等到③将:
统帅,率领④亡:
逃亡(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
20、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
(4分。
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2
1、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
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4分,各2分)
22、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
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4分,各2分)
【乙】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
“似是仪家也。
”权曰:
“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
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③,未尝言人之短。
事国数年,未尝有过。
(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七》)
【注释】
①承摄:
继承掌管。
②优文:
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
③进达:
举荐人才。
4、解释加点词语(4分)
(1)时人莫之许也
(2)由是先主遂诣亮(3)左右对曰(4)邻家有起大宅者
5、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好为《梁父吟》凡三往,乃见
A、
B、为屋舍财足自容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未尝言人之短问果他家。
C、
D、广故数言欲亡未果,寻病终
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2)事国数年,未尝有过。
7、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时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有何共同之处?
请结合选文分析。
(3分)
8、刘备和孙权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3分)
【乙】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
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
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
“括不可使将。
”王曰:
“何以?
"曰:
“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王以为若其父乎?
父子不同,执心各异。
愿勿遣!
”王曰:
“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括母曰:
“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
”王曰:
“不也。
”括既行,代廉颇三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选自西汉刘向《烈女传赵将括母》)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将军宜枉驾顾之顾:
(2)欲信大义于天下信:
(3)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用:
(4)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日:
23、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2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凡三往,乃见"、“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两句中的“乃”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王以为若其父乎”、“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两句中的“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B、刘备善于听从他人意见,以诚心求得人才,终成就三国鼎立之势;而孝成王不听从他人意见,最终兵败。
C、两段选文在塑造人物时都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甲文徐庶极力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谋略与才干,乙文第一段写括母分析赵括父子是侧面表现括母仁智。
D、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两件事“三顾茅庐”和“长平之战”在两段选文中仅以“凡三往”“代廉颇三余日,赵兵果败”就概括了,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本身与突出两篇传记的主人公的性格关系不大,这也告诉了我们写文章时与中心关系不大的事件要略写。
参考答案:
22、(4分,每小题1分)
(1)拜访
(2)通“伸”,伸张
(须写出本字和解释。
)(3)因此(4)每天
23、(3分)孝成王因为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因此最终没有加罪于她。
(“以”“卒”各1分,句意通顺1分。
)
24、(3分)C
(一)
【甲】
亮躬耕陇亩……凡三往,乃见。
【乙】
班超字仲升,扶风①平陵②人,徐③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辫,而涉猎书传永平④五年,兄固⑤被召诣校书郎⑥,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他志略,扰当效傅介子⑦、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左右皆笑之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注释:
①扶风:
汉朝郡名②平陵:
汉朝县名③徐:
徐县、汉朝县名④永平:
汉明帝年号⑤固:
班超的哥哥班固,《汉书》的作者⑥校书郎:
官名、⑦傅介子:
西汉冒险家,以计斩楼兰王闻名于世
1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2分)
(1)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2)由是先主遂诣亮(3)不耻劳辱(4)尝辍业投笔叹曰
18、乙文中有一个句子与甲文中的“时人莫之许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找出这个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9、将乙文中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2分)
(1)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译文:
(2)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译文:
20、下面的句子中有一个通假字,试推测是哪一个字并写出本字(2分)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通假字是,本字是
21、刻画人物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比较两文在这方面有何异同,试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二)
[甲]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乙]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
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
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
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
亮时年二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权既宿服仰刘备,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军三万以助备。
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
后备又西取益州。
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
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
(4分)
A、自董卓已来()
B、利尽南海()
C、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
D、益州既定()
16、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3分)
A、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B、躬耕于野,不求闻达。
17、乙文中写隆中对策过程的句子是:
18、阅读甲文,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是:
(3分)
A、
B、
C、
19、①甲文中,诸葛亮在对前景的分析中,反复强调“人谋”的重要性,请从文中任举一例说明。
2联系实际,谈谈“人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1分)
(一)
17、①器重;②去拜访③以……为耻辱(认为……是耻辱)④停止18o左右皆笑之
19、
(1)诸葛孔明,是一条卧龙。
将军难道不愿意见风他吗?
(2)家中贫寒,常被官府雇佣抄书来谋生(供养家庭)
20、通假字:
研本字:
砚。
1、相同之处:
两文都有对人物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甲文除开头的正面描写外,均为侧面描写。
乙文大部分都属正面描写,“左右皆笑之"是侧面描写。
不同之处:
甲文以侧面描写为主,乙文以正面描写为主。
(二)
15、
A、已,通“以”
B、物资
C、拜访
D、已经
16、
A、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筐盛着食物,用壶装着水酒来迎接将军你呢?
B、亲自在田野耕种,不希求闻名显达
17、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18、
A、夺取荆益二州,作为“霸业"的根基;
B、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与西南少数民族和睦相处;
C、联吴抗曹,并从荆、益二州出兵。
19、①曹操“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孙权“贤能为之用”,刘备“总揽英雄"。
(1分)②当今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要善于发现人才,珍惜人才,用好人才。
(1分)
《出师表》对比阅读(3)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
从者曰:
“万乘
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桓公曰:
“不然,士鹫禄爵者③,固轻其主,其主鹫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鹫禄爵,吾庸④敢聲霸王乎?
”遂见之,不可止。
(《吕氏春秋•下贤》)注:
①稷(j):
人名。
②乘(Shng):
量词。
古时一车四马叫“乘”。
3鹫禄爵者:
指看轻功名利禄的人。
4庸:
怎么。
①“聲”同“傲”。
②霸王:
霸王的事业。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躬耕于南阳()
(2)猥自枉屈()
(3)攘除奸凶()
(4)
先帝不以臣卑鄙()
(5)一日三至而弗得见()
(6)
其主聲霸王者,亦轻其士()
11、翻译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2、用“/”标出下列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
(每句限一处)(2分)
(1)咨臣以当世之事
(2)—日三
至弗得见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苟全性命于乱世告之于帝
B、则攸之、棉、允之任也入则无法家佛士
C、先帝不以臣卑鄙以中有足乐者
D、遂见之公将鼓之
14、理解填空。
(2分)杜甫在《蜀相》一诗中写道: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甲文中最能休现诸葛亮“两朝”、“老臣心”的句子是:
o齐桓公一日之内,数见布衣之士,亦可谓“三顾频频”O乙文中最能表现他这样做的理由的句子是:
O
15、甲文中的刘备与乙文中的齐桓公有何共同点?
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3分)
16、诸葛亮的“不求闻达于诸侯”和稷的“鹫禄爵”的价值取向对你有什么启示?
17、结合文意,说说甲文中先帝和乙文中桓公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18、请从内容或形式上对《出师表》作简要评析。
《出师表》对比阅读(3)
10、
(1)身弘亲自。
(2)猥:
辱,这里是降低身份的意思。
(3)攘:
排除,铲除。
(4)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5)弗:
不,没有。
(6)
轻视
11、(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做官扬名。
12、
(1)咨臣/以当世之事
(2)—日三
至/弗得见
13、C14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纵夫子聲禄爵,吾庸敢鹫霸王乎?
15①共同点是:
他们都非常重视人才,或礼贤内下士,求贤若渴。
(1分)②当今世界,各种竞争日趋激烈,谁赢得了人才就能在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
我们应该创造更加良好的氛围,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2分。
能围绕人才,联系实际来谈即可)
16、从淡泊名利来谈,言之有理即可。
17
(1)都是帝王(身居高位);
(2)都是求贤若渴;(3)都不惜降低身份,亲自去拜访。
(1分)
18、内容:
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心。
(言之有理即可。
)形式:
结构清晰,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中心明确。
《出师表》对比阅读(3)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
从者曰:
“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
”桓公曰:
“不然,士鹫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聲霸王者,亦轻其士。
纵夫子聲禄爵,吾庸敢鹫霸王乎?
”遂见之,不可止。
【译文】
齐桓公拜见小臣稷,一天之中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
跟随着的人说:
“乘万乘的君主见一个平民,一天去了三次都没有见到,也可以停止了吧。
”桓公说:
“不是这样的。
那些看不起爵位俸禄的士人,当然会轻视他的君主;他的君主如果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地位,当然也会轻视士人。
纵然小臣稷先生看不起爵位俸禄,我又怎敢看不起中原霸主的大业呢?
”于是一个接一个来朝见齐桓公,没有不来朝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