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205213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平时作业答案"(2005春使用)

说明:

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第三讲后进行。

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参考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资料,作业总分为100分。

本作业需要学生在小组讨论后独立完成,作业时间不限,如果作业册空间不够可以另附空白纸。

  讨论题:

  要求:

先记录讨论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和主持人姓名,每位发言人的主要观点摘要,然后再陈述自己的观点。

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先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

鲁迅到日本留学时为什么要选择医学?

为什么又要“弃医从文”?

(40分)

  参考资料一:

  绍兴的周氏家族,在清朝后期曾是一个十分兴盛的名门旺族。

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运动中,清军勾结英法联军击败太平军后,在绍兴大肆烧杀。

周家在这场兵燹中,各房族财产损失惨重,大伤元气。

1881年,鲁迅出生时,周家已从大户没落为小康,并且一直在走下坡路。

1893年,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入狱,周家从此一蹶不振。

这年,鲁迅被送往母亲鲁瑞乡下的娘家避难,过了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使他在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压抑和刺激,一方面,认识到了封建阶级的腐朽和没落,认识到了社会的虚伪和冷酷,另一方面,也使他看到了农民的痛苦和不幸。

紧接着,他父亲周伯宜吐血卧床,一病不起,鲁迅便开始了每日出入当铺和药店的终日奔波,更加深了他对社会的认识。

后来他在《呐喊·自序》中曾说出了自己当时的感受: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他后来的创作,无论是杂文还是小说,都受到这段生活的深刻影响。

  1898年,鲁迅在南京求学期间,受到了康梁维新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他读到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后,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在他的思想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成为了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观察世界、认识现实的思想武器。

1902年,21岁的鲁迅考取了官费留学日本的名额,怀着救国的理想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弘文学院是日本人专为中国留学生进入各种专门学校而开设的补习学校,既补习日语,也补习普通科学知识,学习期限为两年。

鲁迅当时被编入普通科江南班。

),当时的东京正是中国革命党人海外活动的中心,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新小说》等报刊成为了留学生们的精神食粮。

鲁迅在课余也开始接触国外的文学作品,以翻译的形式创作了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同时也与他的同乡好友许寿裳一起开始了中国国民性的探讨。

后来,许寿裳在《我所认识的鲁迅》中回忆说:

“我们又常常谈着三个相联的问题:

(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

(二)中国民族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它的病根何在?

”1904年,鲁迅从弘文学院毕业后,离开东京,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

《呐喊·自序》)。

然而,他对中国国民的缺点和病根认识越多,对自己的医学救国理想就越怀疑。

1906年,一个偶然的“幻灯片”事件,特别是那些茁壮而麻木的“看客”以及“示众”的场面,对鲁迅的一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正是从那时起,鲁迅遂“弃医从文”。

鲁迅的全部创作,包括杂文和小说,无论是社会批判还是文化批判,都是沿着“改变他们的精神”这一思想发展的。

  参考资料二:

  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

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从那一回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

《呐喊·自序》)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2.先复习专科阶段的学习内容,再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

人生派和艺术派在小说创作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应该如何理解郭沫若创作《女神》的“文化语境”?

(30分)

  参考资料一: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主要发起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圣陶)、许地山、王统照等12人,主要成员还有冰心、朱自清、庐隐、王鲁彦等。

主要刊物是“改革后”的《小说月报》和新创办的《文学旬刊》(后改为《文学周报》)、《诗》月刊等,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文学社团,因主张文学表现人生而被称为“为人生派”,其创作表现了现实主义的特色。

  人生派的小说创作以叶圣陶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潘先生在难中》是叶圣陶早期小说的代表作。

从创作题材上看,写教育界是叶绍钧的特长。

在他的小说中,教育界的生活占有重要比重,因此,他的小说又被称为“教育小说”,而《潘先生在难中》则是作者的“教育小说”在经历了偏重于批评教育方法之后,发展到偏重于通过教育问题来揭示社会问题的结果。

从反映人生面貌的角度看,叶绍钧小说最有特色的部分,就是对于灰色人生的描写,其中,最为成功的便是《潘先生在难中》中的主人公“潘先生”。

从创作风格上看,《潘先生在难中》体现了叶绍钧小说在批判旧事物时的特点,即采取“讽它一下”的态度。

从创作方法上看,这篇小说则体现了作者冷静、客观的态度尽量让事实说话,用言行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点。

总之,叶绍钧小说的一般特点,不在《潘先生在难中》都要以找到,而且得到了最为集中和最为充分的表现,因此,我们就可以说它是其代表作。

  参考资料二:

  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主要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等,主要成员还有田汉、郑伯奇等。

主要刊物有1922年创办的《创造季刊》和以后陆续创办的《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以及《创造月报》等,因主张把文学看作是自我表现的形式,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而被称为“为艺术派”,其创作表现了浪漫主义的特色。

1928年后文学主张发生变化,成为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被称为“后期创造社”。

  “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是创造社浪漫主义抒情小说的两种主要形式。

“自叙小说”又称“身边小说”,是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是以作家自己身边的日常琐事为题材,主要代表作有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等;“寄托小说”的特点是主要以古代或外国的人与事为题材,但其创作目的不是为了再现古代的历史或外国的生活,而是借此来抒发作家自己的主观情怀,其主要代表作有郁达夫的《采石矶》、郭沫若的《牧羊哀话》等。

  人生派的小说创作以郁达夫的作品最具代表性。

完成于1921年5月的《沉沦》是郁达夫小说的代表作,体现出郁达夫小说在显著的自叙传性质、浓郁的抒情格调、感伤的浪漫主义倾向等方面所具有的鲜明个性特征。

《沉沦》的主人公“我”有着作家自己的浓重投影,是一位患有严重忧郁症的留日学生,三岁丧父,家境贫寒,长兄在官场上也很不得意,自己在学校又屡屡受挫,退学后便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终日郁郁寡欢,从小养成了孤独感伤的性格。

到日本后,陌生的环境和民族的歧视,使他的性格更加畸形,不仅仇视日本同学,而且与仅有的几位中国同学也疏远了,于是便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避难所,在爱情小说里沉醉,然而,青春期所燃起的爱情之火,却烧得他无处可藏,他越是孤独,越是渴望爱情;可越是渴望爱情,就越是无法获得爱情,终于在肉欲的诱惑下,发展到窥浴、偷听、寻妓而不能自拔的地步,陷入了梦魇般的泥潭中,最后赴海自尽。

  参考资料三:

  郭沫若生于四川乐山的一个地主兼商人家庭,幼年时就受到古典诗词的熏陶,8岁开始学做对句和五七言诗,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历史上的浪漫主义大文豪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

读小学时的“撕榜风波”,少年时代因重症伤寒而留下的“两耳重听”的后遗症,以及家庭为他主持的“包办婚姻”,都对郭沫若的性格形成产生过重要影响。

戊戌维新时期,他接触到了“新学”,梁启超、章太炎等激进的改良主义者的政论文章,培养了他的反叛性格,而“富国强兵”的思想则滋养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辛亥革命期间,他亲历了四川的“保路运动”,辛亥革命的失败,既给他带来了失望和苦闷,也激发起他不屈的反抗精神。

  1914年,郭沫若赴日留学。

与鲁迅一样,他到日本也是学的医学,但他沉醉在泰戈尔、海涅、歌德、屠格涅夫等文学大师的作品中,并从斯宾诺莎那儿认识了“泛神论”。

1916年,郭沫若与日本姑娘安娜的热恋,点燃了他多年来一直郁积在心中的诗情,开始了他最初的白话新诗创作,后来收在《女神》第三辑中的《死的诱惑》、《新月与白云》、《别离》等,都是为安娜而作的。

他后来的《炉中煤》等许多爱国名篇和他的第一篇小说《牧羊哀话》等,实际上也包含着他对爱情的歌颂。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已经在国内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歌的郭沫若,读到了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草叶集》,发现惠特曼诗歌的自由形式更适于表现自己内心的激情,找到了“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的“喷火口”和“喷火方式”,于是,在五四运动的鼓舞下,“在1919年下半年和1920年上半年,便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几乎是一口气写出了《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槃》、《炉中煤》、《天狗》等具有独特个性的代表作,并在翻译歌德诗剧《浮士德》过程中,创作了《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等诗剧。

1921年6月,差不多已经疯狂了的郭沫若与同在日本留学的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一起,发起成立了创造社。

1923年,郭沫若在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后,与日本妻子安娜和三个孩子回国,同时活跃在文艺和政治两个大舞台上。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3.先阅读以下参考资料,然后讨论:

茅盾的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是否存在着矛盾?

(30分)

  参考资料一: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茅盾”是他的第一篇小说《幻灭》1927年9月在《小说月报》连载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

  茅盾在不同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身份。

在新文学初期,他主要是一位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在大革命前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更像是一位职业的革命家,而仅仅是一位业余的文学家;在30年代和40年代,主要是一位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在50年代以后,主要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和领导人。

茅盾这个名字,是随着他的小说创作而产生并享誉文坛的,在新文学初期一直以“沈雁冰”的名字著称于世。

茅盾虽然也去过日本,但与许多留学海外的作家不同,既不属于东洋派,也不属于西洋派,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现代作家。

  茅盾出生于书香世家,父亲沈永锡是一个“维新派”的医生。

由于父亲早逝,他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成人的,在私塾中读过《三字经》,也上过新学,家庭开明,可以自由地读《三国》、《水浒》和《聊斋》等闲书。

中学时代开始参加学生运动,因反对学监的学潮曾被嘉兴府中学斥退,后转入杭州的安定中学。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三年预科期满毕业后,因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经朋友介绍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翻译介绍欧洲文学并在《学生杂志》、《学灯》等报刊上发表文章。

192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主办的著名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上主持《小说新潮》栏目,并发表《新旧文学评议之评议》等文章,正式介入文学圈,成为新文学史上最早提倡“文学为人生”的作家之一。

同时,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

  1921年,茅盾同时在文学和政治两个舞台上崭露头角,一出现便显示出领袖的风范。

这年1月,他与叶绍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共同发起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并将他接手主编的《小说月报》由一个“鸳鸯蝴蝶派”的刊物改革为新文学的第一个“纯文艺”刊物。

3月,他又与欧阳予倩、熊佛西等13人在上海组织成立了“民众戏剧社”,5月,又参加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刊物《戏剧》月刊的创办工作,成为了新文学初期重要的文学组织家和理论家。

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即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

此后,他便同时活跃在文学和革命这两个领域,一面参加新文学的建设,一面从事革命工作。

  从1922年到1927年,茅盾在文学上虽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始终没有离开文学的圈子,不仅是“人生派”文学的重要理论家和批评家,而且还是革命文学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并在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文学与人生、文学与革命、文学与社会等方面处于先锋地位。

同时,又是政坛上最为活跃的文学家。

1925年底,当选为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第二年年初赴粤,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1927年在“大革命”高潮中,赴武汉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的教官和汉口《民国日报》主编。

大革命失败后,在去南昌途中受阻于庐山牯岭。

  1927年8月,从牯岭到上海后,立即将自己参加革命的经过写成小说《幻灭》,这是茅盾的第一篇小说。

紧接着他又完成了另外两个中篇《动摇》和《追求》。

1930年,结集为《蚀》出版单行本,故《蚀》又称“《蚀》三部曲”。

这部作品以“矛盾”的基调贯穿始终,正暗含着作者在大革命失败后的彷徨苦闷心情,他最初的笔名就是“矛盾”二字(《蚀》原稿署名“矛盾”,发表前经编辑叶圣陶改为“茅盾”。

)。

1928年7月经上海逃亡日本东京,后写有带总结性的文学论文《从牯岭到东京》,文章认为,中国革命离不开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是当时主要的读者,革命文艺应把小资产阶级作为反映对象和服务对象,因此,实事求是地描写小资产阶级的消极悲观情绪是允许的,不应夸大文艺的宣传鼓动作用,回答了创造社、太阳社对《蚀》的批评,并就革命文学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参考资料二:

  茅盾30年代的小说创作,大致经历了一个从“矛盾展示”到“社会剖析”的变化,其变化趋势也成为了这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从“革命文学”到“左翼文学”发展过程的风向标。

《幻灭》重点描写了女青年章静在大革命时期的一段坎坷生活。

静女士是上海S大学的学生,她和同学抱素相爱后,发现抱素是一个军阀的“暗探”,而且已经有爱人,陷入了悲哀的泥潭。

在同学史俊等人的鼓励下,投奔当时革命的圣地汉口,加入了革命的行列。

不久,她又产生“幻灭”,在短短的两个月中,换了三次工作,在医院当护士时,遇到一位斯文温雅的北伐军连长强唯力,再一次燃起了爱情的火花,认为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愉快的生活。

”可是好景不常在,强连长又要回军队去了。

小说不但写到了雄壮的北伐誓师典礼,而且还写到了刚刚发生不到一个月的“南昌起义”。

作品在《小说月报》上发表后,引起普遍注意,既是茅盾小说创作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

这部作品的主要成就是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人物心理的细腻描写。

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透过未经世故、富于理想的静女士与看透人生、玩世不恭的慧女士对革命的不同感受,来反映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特别是他们在革命前夕的亢奋情绪和革命到来时的幻灭心理及其变化。

在对慧的描写中,作者借助慧的个人身世和性格历史,真实地展示了她性格发展的逻辑,把她报复主义的病态心理写得合情合理,具有真实生动的立体感。

《动摇》“是经过冷静思索,比较有计划写的”,虽然也是一个爱情故事,但作者的目的却“是要借写武汉政府管辖下湖北一个小县城里发生的事情,来影射武汉大革命的动乱,……是要写大革命时期一部分人对革命的心理状态,他们动摇于左右之间,也动摇于成功或者失败之间”(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

《追求》与前两部一样,也是“粘”着题目写的。

本意是要写一群青年在经历了大革命失败的幻灭和动摇后,重又燃起希望的火炬去追求光明,但创作中又听到了许多朋友在“左倾盲动路线”造成的失败中,莫名其妙地牺牲和被捕,临时改变了计划,写成“个个都在追求,然而都失败了”。

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女青年章秋柳的形象,她竭力想振作起来,改变自己在大革命失败后的灰色生活,但又陷入了追求享乐和肉欲刺激的泥潭不能自拔,自暴自弃,干脆以自己以前所厌恶的报复主义作为武器。

《蚀》三部曲虽然首开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的先河,但由于作品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当时的矛盾心理,记录了作者在大革命期间亲眼目睹的“动乱中国的最复杂的人生的一幕”(茅盾:

《从牯岭到东京》),真实地描写了一批青年知识分子在大革命中从“幻灭”到“动摇”,再到“追求”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中国革命复杂性的独特认识,在时代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画、时代特征的描写和环境气氛的烘托等方面,初步显示出作者的艺术才华和个性,是茅盾写得最率真自然的小说,这又是当时的革命文学作品所不能相比的。

  《虹》、《路》和《三人行》在茅盾的创作生涯中具过渡的性质。

《虹》写于日本,作者希望通过一位知识女性的追求过程来表现中国革命的历程,增加一些亮色,以改变《蚀》的暗淡基调,同时也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

作品采用三段式时空切换的方法,通过梅行素受“五四”新思潮影响,为反抗家庭包办婚姻,经过许多挫折,终于冲出了夔门,从成都经泸州到达上海,遇到了革命者梁刚夫,接触到了革命理论,在“五卅”革命高潮到来之际,踏上了“通向革命天国之虹”。

作者本意是“欲为中国近十年之壮剧,留一印痕。

八月中因移居搁笔,尔后人事倥偬,遂不能复续”(茅盾:

《虹·跋》)。

虽然,作者未能完成原来的创作设想,但仍然能看到一代知识分子从“五四”到“五卅”寻求革命的心路历程。

此作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成为茅盾史诗性小说的一个标记。

《路》和《三人行》写于茅盾回国之后,是他献给新成立的“左联”的礼物。

由于作者急于想为迷茫中的青年指明一条正确的道路,表现出明显的概念化的痕迹。

其中,《三人行》最为典型。

作品写了三个中学生在“九一八”前后的故事。

出身书香门第的许,是一个侠义主义者,但他救助奴婢秋菊却不被理解,去暗杀欺压女学生的恶霸,又送了性命。

出身破落商人家庭的惠,是一个虚无主义者,在抗日浪潮中思想刚有变化,又在席卷全国的抗日风暴中吓得发狂而死。

只有实际主义者云,才真正走上了革命道路。

这种表现同龄人不同人生道路的对比方法,后来成为革命小说的一种最为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在50年代的《小城春秋》等作品中仍有表现。

  就在茅盾尚未完全结束《三人行》的写作,就开始创作的《子夜》和随后的《林家铺子》和“农村三部曲”,以及《多角关系》、《当铺前》、《小巫》等小说中,却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另一种风格。

作者虽然没有放弃理论的指导,也没有完全放弃自己不熟悉的生活,但是,却努力地为创作去观察和体验生活,以弥补自己素材的不足,并按照社会科学理论来处理自己的生活和收集到的素材。

以《子夜》为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或“社会剖析派小说”),常常表现出三大特点:

一是人物形象都具有鲜明的阶级特征,而主要人物又常常是某一阶级的代表;二是都有广阔的社会背景,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物的变化和故事的发展都是社会各种矛盾激化的结果;三是作品都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具有鲜明的理性色彩,既有明确的创作意图,也有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理论意义。

  讨论记录及自己的陈述: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开放本科试点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上)平时作业2

(2005春使用)

  说明:

本作业在学习完教材第五讲后进行,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最好在课堂内进行),作业采用“开卷”形式,可以携带本课程教材,以及专科阶段的有关教材等其他教学参考资料。

作业时间为150分钟(两个半小时),作业总分为100分。

本作业与期末考试的题型相一致。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要求:

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鲁迅在《狂人日记》的文言小序中写道: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校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

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

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

  2.在老舍嘲讽的“洋派青年”中,还有《四世同堂》中的祁瑞丰等。

  3.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青年杂志)》杂志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4.《日出》主要选取了陈白露的客厅和一个叫“宝和下处”的三等妓院作主要场景。

  5.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6.对后来的郭沫若研究启发最大的是朱自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集所作的导言。

  7.鲁迅曾受到严复述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

  8.茅盾原名沈雁冰,早在他192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幻灭》之前,就已经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著名的批评家和组织家了。

  9.老舍写于1932年的长篇小说《猫城记》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并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

  10.民众戏剧社创办的《戏剧》月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戏剧刊物。

  11.鲁迅与著名散文家周作人在新文化运动中并称“周氏兄弟”。

  12.《离婚》主要描写的是北平某财政所一群公务员的思想矛盾、生活纠葛的家庭风波,主人公张大哥把做媒当作最大的快乐和享受。

  13.曹禺的五大话剧杰作是《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和《家》。

  14.“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15.《幻灭》以大革命前夕的上海和革命高潮中的武汉为背景,主人公章静(章小姐)是上海S大学的女学生。

  16.《雷雨》中的“命运观”问题是批评家李健吾(刘西渭)在30年代首先发现的。

  17.“左联”的全称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8.《女神》共分三辑,第一辑由三部诗剧组成,它们是《女神之再生》、《棠棣之花》、《湘累》。

  19.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除了老派市民、新派市民、正派市民之外,还有一类市民形象,他们是以祥子为代表的城市贫民。

  20.《春蚕》写于1932年11月,发表于1932年11月《现代》杂志的第二卷一期,1933年5月与后发表的《秋收》、《残冬》,合为《农村三部曲》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要求: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

”出自鲁迅的(D)。

  A.《示众》B.《马上支日记》

  C.《祝福》D.《呐喊·自序》

  2.话剧《获虎之夜》的作者是(A)。

  A.田汉B.陈大悲

  C.洪深D.丁西林

  3.茅盾对小说《倪焕之》评价最高,这部小说的作家是(C)。

  A.郁达夫B.鲁迅

  C.叶圣陶D.废名

  4.老舍曾为自己的幽默流入“油滑”而苦恼,以致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经过反复思索、总结,终于为他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这种变化开始于小说(C)。

  A.《二马》B.《骆驼祥子》

  C.《离婚》D.《四世同堂》

  5.从《雷雨》到《日出》,曹禺剧作风格的变化主要受到一个外国剧作家的影响,这个作家是(C)。

  A.奥尼尔B.莎士比亚

  C.契诃夫D.布莱希特

  6.鲁迅创作的最后一篇现实题材的小说是(C)。

  A.《故乡》B.《风波》

  C.《离婚》D.《祝福》

  7.郭沫若的《三个叛逆的女性》,除了《卓文君》、《王昭君》外,还有(D)。

  A.《蔡文姬》B.《屈原》

  C.《武则天》D.《聂嫈》

  8.茅盾在《春蚕》中说到的“长毛造反”是指(C)。

  A.“一·二八”事变B.辛亥革命

  C.太平天国起义D.武昌起义

  9.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其中,二强子的女儿是(D)。

  A.小文B.大赤包

  C.虎妞D.小福子

  10.《雷雨》中的“鲁妈”是(A)。

  A.侍萍B.周萍

  C.蘩漪D.四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