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复习提纲.docx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复习提纲.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
高一历史复习提纲(上册)
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本章时限从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到19世纪60年代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涉及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及思想领域的变化等历史。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
总体特征:
中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鸦片战争的背景
国内背景和国际背景的对比政治经济军事对外政策
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发展"通过侵略夺取更多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客观条件:
清政府腐朽没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自守;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必然成为列强侵略的对象
直接原因:
中国人民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目的:
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39年6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林是民族英雄
3、鸦片战争的过程
时间:
1840—1842年
标志:
1840、6英军封锁珠江口
扩大:
1841年初,英军武装占领香港岛
战场:
东南沿海地区
对战争的态度:
①主战派:
林则徐等抗英;
②妥协派:
道光帝、琦善;
③人民:
三元里
结果:
1842年8月,英军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战争结束
4、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1842、8中英
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南京条约》附件1843年组成:
《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3)《望厦条约》1844年中美巡查医院建教堂
(4)《黄埔条约》1844年中法自由传教法国佬
5、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性质: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根本的变化)
社会矛盾:
①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
②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革命任务:
反封建、反侵略
6、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根本原因)
借口:
亚罗号事件(英)
马神甫事件(法)
主角:
英法直接出兵,美俄为帮凶
经过:
1857—18581859—1860
结果:
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影响: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7、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9世纪50—80年代,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8、太平天国运动
背景(原因):
①阶级矛盾激化;(根本)
②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重要)
③自然灾害严重。
(直接)
准备: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创立宗教理论(三合一:
儒家大同思想、基督教思想、农民平均思想)
金田起义、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革命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
目的:
建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内容:
①土地分配制度;
②产品分配制度;
③核心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结果:
没有真正实行过,没有安定的环境、绝对的平均。
意义:
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9、太平军北伐、东征和西征
时间:
1853—1856年
目的:
北伐,推翻清统治;
西征,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东征,切断清财源,充实自己力量;
结果:
北伐失败主要原因是战略错误,孤军深入;西征东征取得了重大胜利
10、天京变乱
原因:
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实质),农民阶级局限性
经过:
杨被杀;处死韦;石出走
影响:
“国中无人”“朝中无将”,元气大伤,清军反扑,太平天国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应对措施:
洪秀全组成新的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负责军事,洪仁玕负责朝政
11、《资政新篇》
目的:
为振兴太平天国
内容:
①政治上,以法治国、民主选举;
②经济上,学习西方;
③文化教育上,兴办新式学校、医院等;
④外交上,平等往来,反对侵略,发展工商业
评价: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愿望
地位: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结果:
没有实行①主观上:
在农民政权下,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不具备实行的社会基础(不是农民战争的产物);
②客观上:
当时处于战争时期
12、太平天国后期的防御战
领导者:
陈玉成、李秀成
概况:
破江南、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同中外反动势力在江浙战斗;安庆保卫战;天京保卫战
进攻江浙地区时列强撕下“中立”伪装原因:
维护他们在华利益;清“借师助剿”;中外形成暂时和好局面
失败:
标志是1864年7月天京陷落
13、太平天国失败原因和教训
主观上:
一是农民阶级局限性(根本原因);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偏师北伐,孤军深入
客观上: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教训:
太平天国悲剧说明,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1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功绩
性质:
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功绩:
①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和崩溃;
②在反封建的同时,担负起反侵略任务;
③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最高峰;
④太平天国领导人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⑤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15、新思想的萌发
原因:
①民族危机出现,封建统治危机加深;
②以“经世致用”为思想基础;
③鸦片战争的影响(直接原因)
特点:
向西方学习、抵御侵略(核心)
林则徐:
迈出“师夷长技”第一步,“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四洲志》
魏源:
《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介绍世界知识:
姚莹《康輶纪行》,徐继畲《瀛环志略》
洪仁玕: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洋务运动,中国资本主义的诞生,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等,是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40年的历史。
总体特征: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1861年
职权:
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务事宜
特点:
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
影响:
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的标志
2、洋务运动
起因:
清政府内外交困;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双重打击
条件:
①洋务派产生(地方实权派+认识的进步);
②慈禧暂时支持;
③客观环境:
中外“和好”局面形成;
④总理衙门的推动
实质:
清政府调整统治政策目的:
维护清王朝统治“师夷长技以自强”推行:
总理衙门代表:
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前期:
19世纪60年代开始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后期:
19世纪70—90年代,创办民用工业,“求富”
创建海军:
19世纪70年代开始,80年代中期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中央成立海军衙门
创办新式教育:
目的为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举办30多所学校,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
结果:
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争中的惨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败因:
①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②顽固派阻挠、破坏;
③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
④根本原因是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条件:
①自然经济解体;
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影响
民族企业:
地主、官僚、商人投资办厂;沿海地区;三个典型企业,发昌、继昌隆、贻来牟
民族资产阶级: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性、妥协性和软弱性;根本原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无产阶级:
时间: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地点:
外资企业、洋务派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特点:
具有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具有自己的特点,革命性最强、易与农民结成联盟、易于宣传和组织斗争
4、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
日本的“大陆政策”;西方列强的纵容或默许;朝鲜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不认真备战。
主要战役
第一阶段(1894.7~9):
平壤战役(李鸿章“限定守局,再图进取”贻误战机,左宝贵,叶志超);黄海战役(邓世昌;丧失黄海制海权)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聂士成,旅顺大屠杀);威海卫战役(丁汝昌,北洋舰队覆灭)
5、《马关条约》签订及影响
时间:
1895年4月
地点:
日本马关
双方代表:
李鸿章、伊藤博文
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④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危害:
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
②巨额的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进一步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
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
6、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三国干涉还辽:
①原因:
《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
②结果:
日归还辽东半岛,3000万两白银。
③实质:
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的斗争
反割台斗争:
①原因:
《马关条约》割让台湾。
②领袖:
刘永福;
③意义:
表现了台湾军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7、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政治形势: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直接原因)
经济基础: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根本原因)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了发展,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基础:
维新思想的传播
8、戊戌变法的酝酿
公车上书:
1895年,康领导,提出改革要求,标志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创办刊物:
《中外纪闻》1895年北京康办梁写宣传西学,鼓吹变法
建立组织:
强学会(性质:
维新派政治团体。
目的:
推动维新变法运动)
进行论战:
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封建顽固派。
②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行立宪(焦点);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③资本主义思想与封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9、百日维新
直接促成百日维新的三件事:
①德强占胶州湾后,康有为再次上书,促使光绪下定变法决心。
②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了《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③1898年,康有为组织救亡团体保国会(资产阶级政党性质)
开始标志: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内容:
①政治方面: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减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②经济方面:
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③军事方面:
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④文化教育方面:
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评价:
①积极性:
A.四个有利于,政治上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文化上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军事上有利中国军事力量的加强。
B.三种人支持:
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
②局限性:
三个没有,政治上没有涉及维新派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
经济上没有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
总体来看,没有动摇封建制度的根基。
10、戊戌政变
性质:
是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对维新运动的镇压
原因:
①新政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利益(根本原因)
②袁世凯告密
结果:
囚禁光绪帝,杀害维新人士,废除变法法令,戊戌变法失败
11、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政治上要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经济上要发展资本主义,具有进步性;
②戊戌变法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以救亡图有为目标,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具有爱国性;
③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教训:
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12、义和团运动
兴起:
1898年,山东义和拳首领赵三多在冠县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大旗
口号:
扶清灭洋(是当时社会矛盾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的集中反映)
评价:
①爱国性:
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扶清”有利争取官军,“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
②局限性:
“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
结果:
失败;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
1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原因:
①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
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罪行:
在天津成立都统衙门,进行殖民统治;在北京大肆屠杀抢劫
结果:
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内容:
①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②拆毁北京至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上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④惩办义和团运动,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后加入反帝性质组织;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
⑥修订商约。
危害:
①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的赔款,使清政府搜括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②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④按照条约规定,清政府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⑤改设外务部的规定,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的旨意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⑥便利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影响: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1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历程:
开始沦为→程度加深→大大加深→完全
第三、四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的统治
本章主要包括20世纪初至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的基本史实。
这个阶段的2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的阶段,社会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体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同清朝统治集团和北洋军阀统治的矛盾”。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条件:
思想上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传播;组织上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形势上革命需要统一领导;孙中山等人的推动
成立:
1905年东京
内容:
制定同盟会章程;领导人;“十六字”政治纲领;《民报》
性质: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2、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目标是推翻清王朝统治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目标是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
意义:
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3、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
背景:
同盟会成立后,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
焦点:
①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②要不要实行民主政;
③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意义:
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4、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目标:
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表现:
1906年刘道一领导的萍浏醴起义,同盟会影响下的第一次大规模起义;秋瑾、徐锡麟领导的浙皖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的镇南关起义;孙中山、黄兴领导的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最大
5、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目的:
为了阻止革命,维护清王朝统治,具有反动性
内容:
“新政”包括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奖励实业等;“预备立宪”包括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裁撤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结果:
都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加速了清王朝崩溃
6、武昌起义
时间、结果:
1911.10.10建立湖北军政府
意义:
①标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高潮阶段;
②各省纷纷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革命潜伏失败的危机:
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混入革命阵营中
成功原因:
①阶级基础:
武汉地区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
②群众基础:
人民群众的斗争;
③组织准备:
文学社和共进会发动新军,使之成为起义的主要力量
7、南北议和
概况:
1911年上海
“严守中立”实质:
物色、扶植新的代理人作为其统治中国的工具,维护其在华利益
结果:
帝国主义选中了袁世凯
8、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性质:
资本主义共和国政府
措施:
对内,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和文化教育以及改革社会风气,起了积极作用;
对外,《告各友邦书》,对帝国主义妥协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目的),维护共和制度(根本目的)
内容:
①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②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国民的自由和权力;
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和责任内阁制
性质: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10、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
原因:
①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
②立宪派和旧官僚的支持;
③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
④袁世凯的野心和手段,一方面对革命派施加压力,一方面逼迫清帝退位
标志: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标志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
失败的含义: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11、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国内意义:
①政治、思想上:
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经济上: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际意义:
①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②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质:
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12、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
标志:
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独裁专制:
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控制内阁;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13、二次革命(1913年)
背景:
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欲通过选举、组阁限制袁独裁;袁制造“宋案”,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经过:
孙、黄号召南方各省反袁,掀起“二次革命”;1913年,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
结果:
失败
原因:
国民党力量涣散,革命党人没有发动群众;客观上北洋军的强大。
14、袁世凯复辟帝制和护国运动
准备:
①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②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国会;
③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
称帝:
1915年底,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1916年为“洪宪元年”
卖国:
为取得日帝支持,接受其提出的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是为“五九国耻”
护国运动:
1915~1916;
举国反袁斗争(孙发表《讨袁宣言》和《第二次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蔡、李、唐在云南通电讨袁,云南独立
结果:
复辟失败,袁死
复辟失败的原因:
袁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以孙为首的革命党人的斗争;全国人民的反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15、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即民资的短暂春天)
原因:
客观上:
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主观上:
①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民国初步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
②群众性的反帝斗争运动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实业救国”和“民主共和”成为当时并存的两大思潮,爱国心驱使和利益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
时间:
1912~1919年
表现:
新办厂矿增多,新增资本,轻工业发展迅速,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
代表:
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
影响:
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经济原因;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16、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半殖民半封建特征
工业体系:
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发展道路:
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薄弱,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经济地位:
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17、北洋军阀形成的原因、性质和特点
性质:
是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起来的封建买办的武装政治集团,是大地土、大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势力的代表
形成根源:
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特点:
①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
②以帝国主义国家做靠山。
③军阀拥有自己的军队和地盘,割据称雄,混战不休。
④政治上实行独裁统治,经济上掠夺,统治黑暗
统治的开始和结束:
①1912年,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开始。
②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③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标志着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第五章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本章学习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过渡的历史。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打开了通道,初步奠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基础,呼唤了五四运动的到来;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及前期概况
背景:
①政治方面,(爱国与侵略、进步与反动的矛盾)列强侵略中国,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之路。
②经济方面: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思想文化方面:
(进步思想和反动思想的矛盾)西方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实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活动基地:
北大(校长是蔡元培)主要阵地:
《新青年》
指导思想:
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德先生、赛先生)"矛头指向维护封建主义的儒家思想
前期内容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民主与科学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
②思想革命,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贡献最大的是鲁迅,代表作《狂人日记》。
③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
2、新文化运动的新发展
原因:
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影响
内容:
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
代表: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
3、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①动摇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