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77591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docx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docx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部教案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全套教案

授课教师

郭宝荣授课班级高一级1、2、3、4、5、6班

课时

课题

1.1.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识记:

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纸币。

理解:

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商品、货币的观念,正确对待货币。

重点

货币的本质

难点

商品的基本属性

板书设计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一、货币的本质(板书)1、商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

3、货币的产生①货币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板书)②、物物交换的困难

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④货币的含义及本质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

一般等价物

教学环节

说明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复习

新课导入

故事:

《一叶障目》问题:

为何女子能顺利得到胭脂而男子却遭到毒打?

回忆一天的生活消费,体会我们的日常生活能离开货币吗?

货币为何会有如此的神奇的力量?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板书)一、货币的本质(板书)货币不是天神创造的,也不是圣贤发明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商品: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活动探究:

列举生活中的物品、劳动产品、商品寻找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商品的含义

生:

讨论回答

师:

总结

泉水矿泉水商品物品劳动产品

 

 

课程

讲授

课程

讲授

问题探究:

根据商品的含义,判断哪些是商品。

自然界的空气、母亲为你织的毛衣、雪山上待售的氧气、你在使用的笔、朋友送的生日礼物、回收的啤酒瓶。

生:

回答

2、商品的基本属性生:

阅读P5问题:

你为什么要买某某商品?

你为了得到这一商品,必须付出什么?

有毒有害的产品能成为商品吗?

生:

回答师:

总结过渡:

购买商品需要货币,二者在同时产生的吗?

货币是如何产生的?

模拟交易活动:

货币的产生活动步骤:

模拟叫卖、模拟交易、交易感受、讨论、提出成交的办法、按大家的办法,找出媒介,再进行交换。

3、货币的产生①货币是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板书)最初的商品交换是不是像我们现在用钱买商品的呢?

(不是)最初的是物物交换。

那时候还没有钱出现。

②、物物交换的困难

③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各种商品交换的媒介。

相信大家已经很清楚物物交换的缺点:

红珍珠和牛奶的交换要几经周折才能实现。

花时费力,交换成功的前提是交换双方恰好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怎么样才更方便呢)人们在长期的无数次交换中,认识到,某一地方的市场上,必有一种或几种商品是人们比较乐意接受的。

就好像北方人比较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喜欢米饭。

人们把自己手上的商品先换成大家普遍接受的商品,再用它换回自己想要的商品,这样一种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商品称为一般等价物。

④货币的含义及本质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本质:

一般等价物最初,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一般等价物各有不同,比如有牲畜、贝壳、布等等。

后来人们发现,牲畜等不便分割、保存等,于是开始寻找一种更好的等价物,人们发现了贵金属金银。

从此,一般等价物的任务就固定在金银身上了,货币就产生了。

所以说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只不过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不随时、地的变化而变化。

课堂

练习

哪些是商品?

商品、货币的含义?

 

我们学习了商品的含义基本属性,明白了货币的产生和本质,知道了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它并不神秘。

 

小结

课后

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授课教师

郭宝荣授课班级高一级1、2、3、4、5、6班

课时

课题

1、1、1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纸币

(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识记并理解货币的职能,理解纸币的发行量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货币的作用,不盲目崇拜金钱

重点

货币的基本职能

难点

纸币的发行量

板书设计

一、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价值尺度的含义

②价格的含义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流通手段及商品流通的含义

②商品流通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要现实的货币,而不是观念上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职能

三、纸币的含义

1、纸币的产生过程和优点

2、纸币的含义

3、纸币的发行量

教学环节

说明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复习

什么是商品?

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新课导入

什么是商品?

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它产生后

到底起什么作用?

课程

讲授

一、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价值尺度的含义我们去商店买东西,待售的商品前都会标上一个价格标签,人们一看就知道这件商品值多少钱,那件商品值多少钱。

货币的这种职能就是价值尺度,注意它衡量的是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同时,由于货币具有价值,是一般等价物,它能够行使价值尺度的这个职能,用它自身的价值作为尺子,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就像尺子之所以能衡量物品的长短,是因为尺子本身也有长度;称陀之所以能称物品的重量,是因为它本身也有重量一样。

②价格的含义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价格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个职能的表现。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价格并不需要拿真正的货币放在旁边,(注意:

只要观念上的货币)就好像价格标签。

因为它所表示的是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商品和货币的交换。

2、流通手段

①流通手段及商品流通的含义如果,现在我需要一辆自行车,就需要拿380元去买,而车主拿了这个钱就可以去买其他的东西。

这样,货币就不再固定地在某个人手上,而是在运动了。

这个运动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

布棉花菜衣服⋯⋯这中间的转换媒介就是货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职能就是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公式就是:

商品货币商品②商品流通对商品生产者的启示货币出现以后,由于商品交换包括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所以商品生产者只有把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才能生存下去。

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就意味着他白白付出了劳动,他所需要的商品也买不回来。

所以生产者要使自己的商品卖出去,并且卖出好价钱,就要为购买者着想,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③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必须是要现实的货币,而不是观念上的货币。

情景探究:

现场拍卖两种标价的水杯问题:

★哪种水杯的价格高?

价格标签起什么作用?

★标签上的5元称为什么?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有何特点?

需要摆上真正的5元钱吗?

问题:

★有同学要买,好,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中的

5元起什么作用?

★他能给我一个价格标签吗?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的特点什么?

★如果我是一个商品生产者,要使商品能顺利的卖出去,那生产时应注意什么?

生:

讨论回答师:

总结以上两种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

除了以上两种职能之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3、货币的其他职能

三、纸币小品表演:

买东西生:

总结

1、纸币的产生过程和优点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过程中,其形态是不断变化的;金银条块——富商的打上印记的金银条块──铸币。

铸币在流通中不断磨损,减轻了重量,变成了不足值的货币。

铸币的名义含量和实际含量出现了分离,预示着可以用某种东西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由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商品交换者手中的作用瞬息即逝,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要就产生了作为货币的纸币。

纸币产生过程如图示:

金银条块→足值的铸币不足值的铸币纸币2、纸币的含义

①、纸币必须由国家发行。

如果不是本国发行的,就不是纸币,而是伪造的人民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

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国都属于犯罪行为。

伪造假币的行为不加制裁,会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危及国家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②、必须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

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但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3、纸币的发行纸币的发行要遵循货币的流通规律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

这两者产生原因主要是纸币发行量和实际需要量不符或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不符造成的,结果对经济都不利。

课堂

练习

计算:

纸币的发行量

小结

我们懂得了货币的本质以及其职能,也知道了纸币,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货币。

课后

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授课教师

郭宝荣授课班级高一级1、2、3、4、5、6班

课时

课题

1.1.2信用卡、支票和外汇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识记:

经济往来中结算的常用工具:

支票的信用卡;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理解:

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人民币外汇牌价。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通过对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的讲解,教会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工具,培养学生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人民币牌价的分析和是否升值的讨论,加强学生的爱国情怀教育

重点

支票、汇票、信用卡作为信用工具的使用和作用

难点

外汇的含义;汇率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分析法

教学环节

说明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复习

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新课导入

你见过或者拥有哪些信用卡?

信用卡的使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我们要使用外汇,你知道什么是外汇、汇率吗?

课程

讲授

信用工具和外汇

一、信用工具1、常用的结算方式

①现金结算

②转账结算

2、常用的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

含义:

银行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信用凭证优点:

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于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使用

探究活动:

★谁来说说刷卡消费的好处呢?

★你还在什么地方使用过刷卡消费?

★你在超市、百货商店里的刷卡消费使用的卡有哪些?

★我们统称这些卡叫什么?

它们是谁发行的?

有什么用?

★什么是信用卡?

当取款时发生吞卡时你应该怎么做?

★如果你的银行信用卡遗失了,应该怎么办?

师:

信用卡是常用的结算工具之一,它有许多优点,我们要学会使用,善于使用,课后向你的家人、熟人了解它更多的优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除了信用卡,常用的结算工具还有什么?

②、支票:

含义:

活期存款银行等金融机构种类:

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一律记名,不准流通转让、不许签发远期支票,用于同城结算。

活动探究:

★小张拿到的这张票据是什么?

★如何把这张票据换成现金?

★使用现金支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现金支票有什么特点和优点?

★转账支票有何好处?

生:

二、外汇和汇率(板书)

1、外汇的含义:

用外币表示的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及其变动3、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含义及意义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叫外汇汇率,用100单位人民币可以兑换成更多外币的叫本币汇率

汇率的变动表

外币

本币

外币

本币

外汇汇率

本币汇

更多

不变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少

不变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不变

更多

升值

贬值

升高

跌落

不变

更少

贬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情景探究:

★如果你到美国旅游,在那里能用人民币购物、付费吗?

★204年4月9日,美元的买入价是721.4800,2019年9月6日,美元的买入价是626.4300,美元的汇率是升了还是降了?

★汇率变动有何影响?

生:

讨论回答

师:

2018年夏天似乎格外不清凉,有人形容:

日本点火,美国加柴,炙烤着人民币要求人民币升值?

即人民币升值对美国和日本有什么好处?

(答案提示:

货币升值(汇率降低)可以买到更多的外国产品有利于进口,本国产品的价格升高,不利于出口。

(本国货币贬值正好相反)

课堂

练习

小结

从货币的形式上看,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三个阶段,这姐学习的信用工具属于信用货币,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根据国情,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授课教师

郭宝荣授课班级高一级1、2、3、4、5、6班

课时

课题

1.2.1影响价格的因素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识记:

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影响价格的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劳动生产率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理解:

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应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培养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尊重他人劳动的精神

重点

供求和价格的关系;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难点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环节

说明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复习

信用工具有哪些?

人民币升值有何利弊?

新课导入

最近几年,由于商品价格的大幅度变化,出现了许多的新词:

如苹什么、盐王爷、蒜你狠等等。

问题:

说明了什么?

为何价格会发生大幅度的变化?

影响因素是什么、

课程

讲授

影响价格的因素一、供求影响价格(板书)1、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探究:

本P11生:

思考回答师:

是的,时间、气候、地域、生产都会影响价格的变化。

还有宗教也会影响(比如信仰回教的人是不吃猪肉的)过渡:

各种具体因素影响价格的途径是什么?

2、供求影响价格情景:

中秋前后月饼的销售量、价格的变动问题:

为何节前价格高节后价格低?

我们看到前面这些因素它们实际上是影响了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

价格上涨、供不应求——卖方市场结果: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活动:

请同学们扮演P12漫画中的角色,设计人物的内心语言,体验两种供求状况下对价格的影响。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供求关系影响着商品的价格,但是我们有没有发现:

禽流感的时候,即使再供过于求,鸡肉的价格再降价也好,都不会降到几毛钱一斤;非典时,即使再供不应求,口罩的价格再涨价也好,都不会涨到几百元一个。

为什么呢?

商品的价格除了受到供求的影响外,是不是有某种因素在决定着商品的价格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有关内容,找出是什么在决定着商品的价格既不能无限上涨,也不能无限下跌?

(学生回答:

价值决定价格)。

是的,商品的价格说到底是由价值决定的,供求只是在影响商品的价格。

我们在第一节课时学了价值的概念,有哪位同学能回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价

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这是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的意义4、社会劳动生产率宇价值量的关系5、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问题探究:

★什么是价值?

什么是价格?

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价格收供求的影响上下波动,可是并未出现黄金卖菜价,青菜卖金价的现象,为何?

情景探究:

现实中,同一种月饼有多个生产者:

A简陋的小厂,手工制作,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一盒。

B现代化企业每小时4盒。

全国还有60家工厂,平均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2盒。

问题:

★那这一月饼的价值大小应该由谁的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很重要,猜猜A、B两家企业的命运如何?

★怎样才能缩短个别劳动时间?

什么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才会变呢?

★阅读P14图文,试着计算平均价格,体会等价交换。

生:

讨论回答

师:

补充价值量指商品价值的大小,价值和价值量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一个事物质和量的关系,价值是指耗费的劳动,量是指劳动量的多少。

劳动量是以劳动时间为尺度,所以衡量价值量的是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取决于包含的劳动量多少,而衡量劳动量的的天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商品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

那么也就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多,价值量就越大,价格就越高。

个别劳动时间是

不同的,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总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商品的价值量大;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商品价值量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商品的价值量是正比例的关系。

思考题:

一些稀有的东西,比如:

文物、名人的字画、珍贵的邮票等,他们的价格都很高,也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呢?

总结:

“物以稀为贵”,商品供不应求导致价格高于价值。

生产这些东西所耗费的时间也比较多,价值量大,价格高。

它的价格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因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有一个条件:

价格波动会影响供求,价格上涨会促进生产的扩大。

但这些稀有的东西的数量不会因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也就是说,价格再上涨也不会促进这些商品的扩大生产、增加供应量,这样就不能反过来抑制它们价格的上涨。

在这里能够抑制它们价格涨落的因素就只有人们的购买力。

我们要注意到,这是商品交换的特殊现象。

我们不能因为存在某些特殊现象就否定价值规律的存在。

课堂

练习

甲、乙、丙、丁都是生产空调的生产者,当时绝大部分是用机器生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小时,甲、乙、丙是用机器,丁用手工组装,生产同样一匹空调,甲用10小时,乙用12小时,丙用8小时,丁用20小时,谁生产的布价值量大,为什么?

分析:

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小结

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习俗等因素会改变供求关系状况,供求关

系变化影响价格变动,形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

②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③商品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形成市场价格。

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课后

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授课教师

郭宝荣授课班级高一级1、2、3、4、5、6班

课时

课题

1.2.2价格变动的影响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识记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和对生活必需品与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以及价格对生产的影响。

能力目标:

让学生对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选择有更清醒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使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来决定和调整产量、开发新产品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重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难点

互补品替代品价格变动对销量的影响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环节

说明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复习

影响结果的因素是什么?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价值,也知道价格会受到供求的影响,那价格的变化如:

苹果价格上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买什么、买多少、买不买)对生产有何影响(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

课程

讲授

价格变动的影响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化:

价格上涨,需求下降。

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

3、对互补品、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探究:

★早餐买了什么吃的?

当包子、大饼的价格上涨或下跌时,对需求量有何影响?

★除了生活必需品外,将来你还会买哪些高档耐用品、这些商品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有何影响?

★若包子价格发生变化,我们对饼的需求有无变化?

二者什么关系?

★若猪肉价格发生变化,那我们对猪肉包子的需求有无变化?

二者什么关系?

生:

讨论回答师:

总结过渡:

价格变动不仅会影响人的生活,还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二、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情景:

若包子店越来越多,怎样做,才能使你家的包子店转危为安?

请同学们出谋划策。

生:

回答师:

总结1、调节产量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分析目前蔬菜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

课堂

练习

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有关价格的影响问题,知道了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问题。

但经济现象异常复杂,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留心留意,做一个精明精干精通的现代人。

课后反思

教研组长签字:

授课教师

郭宝荣授课班级高一级1、2、3、4、5、6班

课时

课题

1.3.1消费及其类型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识记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的三种分类及其含义;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理解收入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收入分配状况与消费水平的关系;物价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几种消费类型的区别;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含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看待消费结构的变化,增强忧患意识。

重点

影响消费的因素

难点

收入差距会影响消费水平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讲授法

教学环节

说明

二次备课

教学内容

复习

影响价格的因素是什么?

价格变动会带来什么影响?

新课导入

前面学习了货币、价格两个消费的必备条件,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多彩的消费。

课程

讲授

消费及其类型

一、影响消费的因素

师:

近些年来,人们的生活消费发生翻天覆地大的变化。

是因为受多种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