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75522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docx

《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docx

电大法理学客观题汇编

法理学客观题汇编

一、填空题

1.社会调整的发展过程具体说,就是由自发的(个别性)调整发展到自觉的(规范性)调整。

2.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即(法的历史类型)。

3.法律调整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意志行为)。

4.法的创制的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法律公布)。

5.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律现象)。

6.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部分甚至大部分从另一个国家法律制度中输人的现象称为(法律移植)。

7.在法律规范结构中,指明什么条件下才可以适用的部分,称为(假定)。

8.法律规范的效力是指法律规范的(生效)范围。

9.法律关系由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10.个别性调整是针对具体主体、具体情况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一次性)的调整。

11.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行为规范体系。

12.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特点是(人民群众)参加创建。

13.法律调整机制有四个基本要素,其中机动性要素为(法的适用)。

14.一般禁止型法律调整是按“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原则进行调整。

15.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

16.法律规范在人们的行为中的具体落实,即权利被享用、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叫做(法的实现)。

17.法律一般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情和行为,而不适用于生效前的事件和行为,这是法律的(不溯及既往)原则。

18.法律不把一定后果的产生与当事人的意志相联系的客观事实或现象,称为(法律事件)。

19.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法律规范或法律原则要求的,对社会(有益)至少无害的,从而为法律所保护的行为。

20.原始社会行为规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习惯)。

21.法律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关系。

22.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法律制度简称为(法制)。

23.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政策)。

24.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专门法律原则主要包括(法治)原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25.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全部法律活动水平的概念是(法律文化)。

26.法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法律规范)。

2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中的主导部门是(宪法)。

28.由各个互不相同,但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法学知识系统,称为(法学体系)。

29.法的调整职能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合法)状态,建立合法关系,和法秩序的职能。

30.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和以19世纪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为(大陆法系/罗马法系/民法法系)。

31.根据人们对法律现象认识的阶段来分,法律意识可以分为法律心理和(法律思想体系)。

32.违法行为,是指个人或单位实施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行为。

33.法律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

34.大陆法系以古代罗马法为基础,以19世纪初(法国民法典)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5.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中心环节是(有法必依)。

36.法律规范是一种发达的社会规范,在逻辑上遵循着(如果-则-否则)。

37.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法的体系)。

38.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叫(英美法系)

39.《礼记.月令》中提到“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

40.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

41.按照“凡法律所不允许的,都是禁止”的原则进行的法律调整被称为(一般禁止型)法律调整。

42.根据宪法的规定,法律分为(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两种。

43.法的实现,就是权利被享有、(义务)被履行,禁令被遵守。

44.我国法学界一般认为,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其次是(调整方法)。

45.根据责任人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把法律责任分为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

46.法的确认、分配、衡量、保护和认识性价值,被统称为法的(工具性价值)。

47.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包括惩罚和(补偿)。

48.按照是否适用法律制裁,法律关系可以分为调整性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法律关系)。

49.在法律调整的四个阶段中,被称为机动性阶段的是(法的适用)。

59.按照法律监督的主体划分,我国法律监督主要包括(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60.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要素看,保护性法律规范由(假定和制裁)两个要素构成。

61.法律规范的效力范围通常包括法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62.我国宪法的修改,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63.立法应当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实际需要出发,这体现了我国立法原则中的(科学立法)原则。

64.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和党的领导。

65.当今世界主要有两类基本的法律渊源。

这通常是指制定法和(判例法)

66.在我国,有权提出宪法修改议案的主体是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67.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调整对象和(法律调整方法)

68.我国立法监督的主要方式包括批准、备案、审查、(裁决)和清理。

69.按照是否准许自主调整,可以把法律规范划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70.有一类法律关系,其一方主体是确定的、具体的,另一方主体则是不确定的、除权利主体之外的一切人。

这类法律关系被称为(一般法律关系)

71.法律规范的完整逻辑结构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

72.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标准是(法律调整对象)和法律调整方法。

7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要求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74.法具有两种基本职能,即(阶级统治职能)和社会公共职能。

75.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资本主义法制在私法领域奉行"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以及"(过错责任)"等基本原则。

76.从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要素看,保护性法律规范由(假定-制裁)两个要素构成。

77.在我国,由(国家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已通过的法律予以公布。

78.法律体系的纵向结构是规范、制度、子部门、部门和(部门群)。

二、单项选择题

1.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是(A)。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2.法律、法规中关于该法何时开始生效的规定,属于(D)。

A.一般性规范B.定义性规范C.原则性规范D.业务性规范

3.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不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调整方法的不同所做的分类称为(D)。

A.法学体系B.立法体系C.法的体系D.法的部门

4.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相连接的中间环节是(C)。

A.法律权利B.法律义务C.法律事实D.法律意识

5.通过对法律条文的文字排列、语法结构、标点符号和上下文关系等方面的分析,来理解和阐明法律的含义的一种方法是(A)。

A.语法解释B.逻辑解释C.系统解释D.历史解释

6.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A)。

A.一般与特殊B.整体与局部C.理论与实际D.论与史

7.针对某一类主体、某一类情况而使用一般行为规则进行的重复性的调整是(B)

A.个别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习惯性调整D.法律调整

8.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是(C)。

A.法所中介的价值B.法的工具性价值C.法律价值D.法的社会公共职能

9.大陆法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基础是(C)。

A.法国民法典B.英国法C.罗马法D.美国法

10.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三种方式中具有立法性质的是(C)。

A.法规清理B.法规汇编C.法典编纂D.法的创制

11.法律调整是一种(B)。

A.个别性调整B.规范性调整C.习惯性调整D.具体性调整

12.自由与纪律在法律上的体现为(A)。

A.权利与义务B.允许与禁止C.积极义务与消极权利D.正义与利益

13.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法律制度的总称为(A)。

A.法制B.法治C.法系D.法律

14.法的社会本质归根结底取决于(C)。

A.一国的历史传统B.地理环境C.经济基础的性质D.一国的民族文化特点

15.法律规范中关于该规范适用的条件的部分为法律规范的(A)。

A.假定B.处理C.制裁D.后果

16.法形成的最终标志是(B)。

A.商品的交换B.国家的形成C.阶级的出现D.阶级矛盾不可调和

17.下列关于法的调整性职能说法正确的是(A)。

A.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正常状态B.它反映社会生活的异常状态C.它取缔非法关系D.它恢复被破坏的法律秩序

18.以英国法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为(B)。

A.大陆法系B.英美法系C.中华法系D.资本主义法系

19.法制与法治的区别表现在(C)。

A.有国家就有法制,也就有了法治B.有国家就有法治,而不一定有法制C.有了法制而不一定实现了法治D.有了法制就一定实现了法治

20.法律调整的初始阶段是(A)。

A.法律开始生效B.产生法律关系C.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获得实现D.法的适用

21.法律意识的对象是(C)。

A.法律传统B.法律心理C.法律现象D.违法现象

22.我国宪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属于(C)。

A.一般性规范B.定义性规范C.原则性规范D.业务性规范

23.在我国,法典编纂(D)。

A.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B.实行“谁制定谁编纂”原则C.有官方和非官方两种D.是一种法的创制活动

24.我国法律规定,检察解释权由(D)

A.基层人民检察院B.中级人民检察院C.高级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

25.违法行为是指(C)。

A.一期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B.既违反法律又违反道德的行为C.一切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有过错的不合法的行为D.各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26.法的第三层本质是(C)

A.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和整体的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

27.英美法系是以(D)为传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

A.教会法B.罗马法C.日耳曼法D.英国法

28.保证社会主义法实施的方法是(C)

A.单纯说服教育B.必要的强制C.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D.单纯的强制惩罚

29.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在(C)。

A.规范内容相同B.要求相同C.指导思想相同D.调整范围相同

30.法制和法治是两个(B)的概念。

A.相同B.不同C.意思不一样,用法相同D.意思一样,用法不同

31.在我国,法律案的通过是指(D)。

A.有关领导对法律案予以圈阅B.中央书记处对法律案予以批准C.人大委员会长会议对法律案表示同意D.立法机关中法定多数人对法律案表示正式同意,从而使法律案成为法律

32.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

A.法的体系B.立法体系C.法的历史类型D.法系

33.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D)。

A.公安局购买办公用品B.检察官进行法律宣传C.人大制定、通过《立法法》D.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账户

34.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我国法律规定称为(B)。

A.限制行为能力人B.无行为能力人C.有行为能力人D.法人

35.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C)。

A.社会调查方法B.系统论方法C.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D.法律解释方法

36.法和国家产生的过程是(C)。

A.不确定B.先有法C.同一历史过程D.先有国家

37.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法律需要的价值是(C)。

A.法所中介的价值B.法的工具性价值C.法律价值D.法的社会公共职能

38.大陆法系建立发展起来的基础是(C)。

A.法国民法典B.英国法C.罗马法D.美国法

39.实行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是(A)。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40.下列哪些不能作为法律调整的对象:

(C)。

A.买卖关系B.劳动关系C.自然过程D.财产关系

41.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有(D)。

A.法规清理B.法规汇编C.法典编篡D.法的创制

42.不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法律法规是(D)。

A.宪法B.《劳动法》C.《治安管理处罚条例》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3.对于甲来说,属于法律事件的法律事实是(A)。

A.甲的父亲的病故B.甲和乙签订一份运输合同C.甲借给乙1万元D.甲违章开车,撞死一个行人

45.法的第三层本质是(C)。

A.法体现统治阶级意志是统一的和整体的B.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C.法的内容决定于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D.法的内容就是确定权利和义务

45.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已经建立的法律关系、法律秩序不受侵犯或恢复、弥补被侵害的法定权利的职能,叫做(B)。

A.法的调整性职能B.法的保护性职能C.法的阶级统治职能D.法的社会公共职能

46.社会主义法的根本前提是(D)。

A.实现生活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B.消灭私有制C.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D.单纯的强制惩罚

47.保证社会主义法的实施的方法是(C)。

A.单纯的说服教育B.必要的强制C.说服教育和必要的强制相结合D.单纯的强制惩罚

48.社会主义法同社会主义道德具有共同点,表现(C)。

A.规范的内容相同B.要求相同C.指导思想相同D.调整的范围相同

49.“凡法律所不禁止的,都是允许的”原则适用于(A)的法律调整。

A.一般允许型B.一般禁止型C.一般积极型D.一般具体型

50.法律文化的载体是(B)。

A.法律条文B.法律现实C.法律技术D.法律传统

51.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是(D)。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

52.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是(D)。

A.权利和义务B.法人和自然人C.物和行为D.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53.根据法学的分类,属于国内部门法学的是(C)。

A.法理学B.中国法制史C.劳动法D.国家公法学

54.以下法发挥的职能中属于法的调整性职能的是(C)。

A.赔偿损失B.罚款C.法人登记D.追缴税款

55.以下关于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社会利益的分化导致法的产生B.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决定着法的存在和本质C.利益的发展变化决定着法的发展变化D.法能促进一定利益的形成和发展。

56.按照法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及其体现的阶级意志对法所作的基本分类即是(C)。

A.法制B.法治C.法的历史类型D.法系

57.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不包括(D)。

A.假定B.处理C.制裁D.法律后果

58.法形成的标志是(B)

A.监狱的出现B.国家的最终形成C.阶级的出现D.专门从事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家阶层的出现

59.法律规定了所有权制度、分配制度、债权制度、税收制度、遗产制度等,国家根据这些制度分配社会财富,体现了法的(B)。

A.确认性价值B.分配性价值C.衡量性价值D.保护价值

60.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法的外部特征对法进行的分类,叫做(C)。

A.法的历史类型B.法的体系C.法系D.法的渊源

61.社会主义法的核心内容是(A)。

A.党的政策B.社会道德C.社会习惯D.乡规民约

62.属于法律调整范围的是(B)。

A.血统关系B.父子关系C.爱情关系D.友谊关系

63.以下属于执行调整性职能的法的适用是(C)。

A.取缔非法营业场所B.判处某一杀人犯死刑

C.发给某一企业营业执照D.出示拘捕令

64.一般情况下,法律(B)。

A.溯及既往B.不溯及既往C.从旧兼从轻D.从新兼从轻

65.不属于正式解释的是(D)。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系统解释

66.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关于法的起源的如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原始习惯和禁忌即是最早的法B有社会就有法,无法不成社会C法律与国家是相伴随而产生的D法律先于社会阶级的形成而产生

67.社会法是新兴的法律部门群。

下列诸项中,不属于社会法特点的是(D)。

A.对社会弱者倾斜保护B.社会权的兴起C.综合运用自治性调整和强制性调整方法D.注重运用意思自治和过错贵任原则

68.我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这一规范属于(C)

A授权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义务性规范D.逻辑性规范

69.下列有关判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

A判例法就是法院所作的规范性司法解释

B判例法奉行“遵循先例,,原则

C判例法是大陆法系国家的基本法律渊源

D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是一种判例法制度

70.李某在大街上寻衅滋事,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被公安机关予以拘留15日的处分。

李某所受到的制裁属于(B)。

A刑事制裁B行政制裁C民事制裁D司法制裁

71.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八条中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某地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涉嫌组织同性恋卖淫案时,将法律规定的“他人”理解为既指女性,也包括男性。

这一解释属于(C)。

A扩大解释B限制解释C字面解释D.自由解释

72.有关科技发展与法律之间关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科技作为生产力,其发展变化能够直接改变法律B法律的发展和变化能够直接改变科技的发展方向

C科技立法具有国际性和普适性,必须向西方发达国家看齐D.法律既能促进科技进步,也能抑制科技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73.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下,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是(B)。

A.本行政区内各级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B.本行政区内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私人财产征收制度

74.有关法的实施的如下陈述,错误的是(A)。

A.法的实施只能依靠有力的国家强制B.法可以不通过具体的法律关系而得以实施

C.守法和执法都是法的实施方式D.立法质量直接影响法的实施状况

75.关于“三个至上”中“宪法法律至上”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C)。

A.宪法法律至上,是指宪法和法律具有相同的至高效力B.宪法法律至上重在强调普通公民要懂法守法

C.肯定宪法法律至上是执政党在治国理念上的重大突破D.“宪法法律至上”重在强调法律与政策的一致性

76.最终决定法所体现的国家意志的社会因素是该国的(D)。

A.文化历史传统B.阶级力量对比C.政权组织形式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77.我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

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学前教育。

"对该条文的如下理解,正确的是(D)。

A.该条文体现了国家政策,也是保护性法律规范B.该条文只是政策性规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C.该条文是授权性规则,规定了国家机关的职权D.该条文是法律原则,也体现国家的基本政策

78.区分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标准是:

查看相应后果是否(B)。

A.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B.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C.产生或变更法律关系D.具有法律上的意义

79.关于法系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大陆法系在世界上的影响最大B.英美法系在世界上的影响最大

C.大陆法系以民法典最为典型D.英美法系以民法典最为典型

80.在我国的立法体制中,有权公布法律的主体是(A)。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D.全国政协主席

81.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所制定的法律文件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法律和发布的决定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和发布的所有决定

82.法与宗教之间的相互关系不可能有的情形是(D)。

A.二者相互协调,相互支持B.二者各行其是,并行不悖C二者相互冲突,相互抵触D.二者相互融合,合为一体

83.法律调整过程有多个阶段组成,其中的机动性阶段是(D)。

A.法律法规开始生效阶段B.产生法律关系阶段C.法律权利义务的实现阶段D.法的适用阶段

84.在我国,各级民族自治地方都有权制定(B)。

A.地方性法规B.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C.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D.地方规章

8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司法适用之基本原则的是(C)。

A.司法为民原则B.法律适用人人平等原则C.严格法律监督原则D.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

86.有一法学流派认为,应当区分"书本上的法"与"行动中的法","行动中的法"才是真正的法。

该法学流派被称为(C)。

A.自然法学B.分析法学C.社会法学D.综合法学

87.法律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社会和谐。

从法的价值来看,这主要体现了法的(B)。

A.确认性价值B.目的性价值C.法本身的价值D.认识性价值

88.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从法律规范的分类看来,该法条属于(B)。

A.保护性规范B.相对确定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

89.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条中规定"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关于该法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该条是对国家政策的规定,说明国家政策都是法的一部分B.该条要求国家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权益,设置了国家义务C.该条规定过于宽泛和抽象,并无明确具体的作用D.该规定对违法经营者者有警示作用,对守法公民并元作用

90.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中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竟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其中,"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规范的逻辑结构看,属于规范的(A)。

A.假定部分B.处理部分C.制裁部分D.处分部分

91.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有多种方式。

下面各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D)。

A.法律汇编B.法典编篡C.法规清理D.司法判例汇编

92.关于司法过程中运用法律原则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