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板块.docx
《第十二板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板块.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二板块
第十二板块为了新中国
12-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材分析: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事迹,表现了他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
“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后来成为感动中国人的100部文学作品中的经典语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董存
瑞为革命事业献身的英雄气概。
3.体会通过细节描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董存瑞的舍身精神
教学难点:
感受英雄董存瑞为人民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173页
第
(一)课时累计(102)节
教学内容
12-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预期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揭题
自学课文
检查自学
学习第1自然段
学习第2、3自然段
1.读题。
主要写一件什么事呢?
2.简介董存瑞:
1929年出生在河北省怀来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他11岁的时候,就当上了儿童团长。
后来又当上了民兵。
1945年8月,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在部队中,曾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
曾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毛泽东奖章。
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8年5月,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年仅19岁。
1.自学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问题。
1.把自己认为难读难写的字写下来。
(释义:
震撼、迸射、嘹亮、钢铸)
2.多音字:
中、夹、应
3.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1.董存瑞为什么要去炸暗堡?
答案在哪一段?
2.指名读。
划出相应的答案。
3.敌人的火力很猛,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六条、喷出)
4.小结:
不炸掉这个暗堡,我军就不能顺利前进,就会影响整个战斗,所以,董存瑞坚决请战。
描写董存瑞坚决请战的段落在哪一段?
1.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的句子。
2.比较:
(1)董存瑞看着敌人的暗堡,两眼放射出仇恨的火花。
(2)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
3.请战的语气怎么读?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样?
5.朗读1—3自然段。
第174页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及叙述顺序
第175页
第
(二)课时累计(103)节
教学内容
12-1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预期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检查
学习4—6自然段。
学习第7自然段。
学习第8自然段。
启发延伸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课文1—3自然段先写了什么?
2.读出请战的坚决语气。
3.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
1.在炸掉暗堡以前,董存瑞先要怎么做?
(冲到暗堡)
2.自读4—6自然段,划出写董存瑞逼近暗堡的句子。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合作朗读。
4.逼近暗堡的进程有没有变得平坦起来?
分角色朗读。
分析敌人与董存瑞的表现。
[板:
敌人董存瑞
更疯狂夹紧炸药包
子弹“扑哧扑哧”忽左忽右匍匐
一齐扫射滚好几米
一道火网负伤、猛冲]
从这些词语看出董存瑞的什么品质?
(沉着、机智、勇敢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5.分角色练读。
指名读。
1.指名读。
结合本段分析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
(1)桥高、斜坡光滑,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
(2)冲锋又一次开始了。
2.课文哪些内容是写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1)请用横线标出动作的句子;用波浪线标出神态的词语;用()标出语言。
(2)动作:
[板:
站、托、顶、拉]
从这些动作你可以看出董存瑞的什么精神?
(他的动作坚决、果断,这表明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炸掉敌人的暗堡,至于个人生命,早已置之度外,显示了舍生忘死,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3)神态:
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
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句子描写董存瑞的神态?
(比喻句)
把什么比做什么样?
为什么要这样比?
(突出董存瑞坚定不移,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
(4)语言:
“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
”
(董存瑞为了祖国的解放,为了人民的幸福,勇于献身。
描写了简短、有力的语言,提示了英雄献身的崇高目的。
)
(5)归纳段意。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话。
1.指名朗读。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结果怎么样?
2.应该怎样读?
(高亢、有力)
3.归纳段意。
学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想?
完成课后练习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昂首挺胸钢铸一般 坚毅
巨人一样坚毅光芒
眺望远方尽力高喊奉献
以读代讲,感受主人公的英雄气概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细节描写在表现思想上的作用
第176页
第177页
思想升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第178页
表达:
永远的丰碑
教材分析:
好故事让人回味,孩子们是在故事中成长的。
本次故事会的主题
是配合本板块内容的,这一点要交代清楚。
通过孩子们搜集整理故事、
讲故事受到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收集革命战士为新中国的解放而舍生忘死的故事。
2.把收集的故事进行加工整理,最后把英雄故事讲出来。
教学重点:
收集革命战士为新中国的解放而舍生忘死的故事。
教学难点:
把收集的故事进行加工整理,最后把英雄故事讲出来。
教学时数:
1课时
第179页
第
(一)课时累计(104)节
教学内容
表达:
永远的丰碑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预期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谈话布置任务
指导选材
召开故事会
板书设计
许多革命战士为了新中国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请同学们收集这方面的故事,可以从英雄董存瑞说起。
其实许多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解放献出了生命,董存瑞只是千千万万个英雄的代表。
你还知道哪些英雄?
像黄继光、刘胡兰、罗盛教等等。
指导学生在家长的帮助指导下,选择故事内容。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堂把英雄的名字说一下,把好选材关。
1.召开故事会
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
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讲故事。
2.故事会,评选最佳讲故事能手,予以表彰和奖励。
3.写一写你所选择的故事。
表达:
永远的丰碑
搜集——整理——书写——表达、交流
让每个孩子都有发言的机会
第180页
12-2我的“自白”书
教材分析:
《我的“自白”书》这首诗是陈然同志在特务们逼迫他写自白书
时写的。
敌人认为,经过酷刑折磨之后,可以从陈然身上得到一些线
索,然而陈然却利用敌人逼他写自白书的机会,写下了这首战斗的诗
篇。
这首诗成了革命者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命运的宣判书。
课题加上
引号,表示这并不是敌人想要的那种自白。
本诗语言精练,节奏鲜明,
朗朗上口,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
革命者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豁达的生死观。
3.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诗人在万般折磨情况下表现出的凛然、大无畏气概。
教学准备:
小黑板、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181页
第
(一)课时累计(105)节
教学内容
12-2我的“自白”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预期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
教师范读
读议此诗
同学们喜欢看、听有关革命英雄人物的故事吗?
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介绍)
2.是啊,这些英雄在战场上与敌人勇敢地战斗,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大家感动不已。
可是,同学们,你知道吗?
解放前夕,还有许多革命志士在敌人白色恐怖区内,甚至在敌人又阴暗又潮湿的牢房里与敌人斗智斗勇,有的献出了宝贵而又年轻的生命,陈然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教师读诗,学生跟着轻声自由试读。
1.刚才大家的试读,你读懂了什么?
2.啊,在狡猾凶残的敌人面前,陈然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定,他怎么会写所谓的投降书呢?
第一节诗中哪一句话很明确地告诉了敌人?
(我不需要什么自由)
3.这简短的一句话是需要多大的勇气与毅力啊!
要知道,陈然面对的是什么?
4.引读脚下——头上——胸口——
5.读了之后,同学们,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6.可是这一切在陈然眼里却是毫不畏惧,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用“。
。
。
”圈出。
7.学到这儿,我们仿佛也来到了渣滓洞集中营,来到了阴森可怕的牢房,来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刑讯室,仿佛看到了陈然昂着头,挺着胸,轻蔑地看着敌人,练读第一节,体会诗人那视死如归,坚贞不屈的态度。
第182页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第183页
第
(二)课时累计(106)节
教学内容
12-2我的“自白”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预期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第二节
学习第三节
分析课文
总结
板书设计
导:
陈然那年才二十六岁,他也十分珍爱自己的青春与生命,那他为什么不向敌人自白呢?
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二节(生读)
1.陈然为什么不向敌人自白呢?
2.引读“毒刑——开口!
”
(1)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看到了哪些毒刑呢?
(2)这么多的酷刑,陈然又是什么态度呢?
(轻蔑)
(3)练读,前句读出轻蔑,后者激昂。
小结:
陈然识破了敌人的阴谋,为了革命事业,他始终保持着坚贞的气节。
让我们再读一遍第二节。
导:
作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陈然宁死不屈、视死如归,面对死亡也绝不开口。
那么,他的力量源泉来自哪儿呢?
我们继续学习第三段。
那么,陈然他到底有没有自白呢?
学到这儿,同学们,你们明白题目上加双引号的原因了吗?
。
敌人用尽了毒刑拷打,仍不能叫陈然说出半个字来,你为陈然担心吗?
你为什么担心?
陈然自己是怎么做的呢?
1.在死亡面前还“放声大笑”说明什么?
他笑什么?
“魔鬼的宫殿”能在笑声中动摇吗?
“笑声”指什么?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2.“凯歌”是什么时候唱的歌?
“高唱凯歌”了,说明了什么?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这节中的自白没加引号,指的是什么?
小结:
表现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气魄。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然而,28日后,陈然却在重庆大坪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
临刑前,他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
但是革命的鲜血没有白流。
红旗就是千千万万个革命者的鲜血染成的。
他们没有死,他们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时刻激励着人民前进。
12-2我的自白书
高贵的头 放声大笑 高唱凯歌
环境险恶 大义凛然 视死如归
第184页
第185页
综合学习活动:
走进《红岩》
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学习活动是围绕小说《红岩》的一次读书汇报活动。
其目的在于:
让学生接受一次“革命的教育和洗礼”,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无畏的献身精神,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认识小说中所描绘的故事形象。
体会伟大的“红岩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阅读小说《红岩》,让学生接受一次“革命的教育和
洗礼”,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革命先烈的无畏的献身精神。
2.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认识小说中所描绘的故事形象。
体会伟
大的“红岩精神”。
3.知道和《红岩》相关的其他文艺作品。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流程:
第186页
第
(一)课时累计(107)节
教学内容
综合学习活动:
走进《红岩》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及预期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布置预习
教师简介《红岩》这部小说
总结
板书设计
可以提前一个月左右布置任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阅读和感受。
1、作者罗广斌、杨益言。
小说描写了1948年~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重庆地下共产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的激烈斗争。
至今再版51次,发行800多万册。
2.学生开始读书,教师在这段时间要经常督促过问学生的读书情况。
与学生交流探讨读书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汇报内容提示:
(1)我要讲一讲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我要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读书时我写的读后感和摘抄的小说中人物精彩的语言。
你知道了什么?
综合性学习:
走进《红岩》
许云峰、江姐、成岗、华子良
第187页
教学反思:
这一板块的文章与学生的年龄、知识、阅历都相距甚远。
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相应的手段和措施。
首先是拓展资源,如引导学生阅读《红岩》,收集英烈故事禾,这些资源的拓展利用,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主;学生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
二是注重朗读。
课堂上没有朗朗的读书声,就不是好的语文教学。
学生的朗读起到了激发情感的作用,也起到了表达情感的作用。
第1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