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6947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docx

《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docx

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

创业致富之星先进事迹(多篇)

第1篇:

创业之星先进事迹

创业之星先进事迹材料

**,男,1963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县人,高级农艺师。

现任种子协会理事、**市蔬菜协会常务理事、**县**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1983年高中毕业后,他自学了植物保护、遗传育种、园艺、农学、科技管理、农业气象等专业书籍。

怀着对党的赤诚之心,他把育种工作当成毕生追求,几十年如一日,矢志不移。

他像候鸟一样追赶着太阳,南来北往育种。

他埋首于育种田间地头,成为秋日里默默的收获者,诠释着新时期共产党员的理想与追求。

情系育种终无悔

为了适应农业耕作方式的转变,**从1998年开始专职从事蔬菜品种西葫芦育种工作,十多年来,他呕心沥血、孜孜以求,发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育成了综合性状优且适宜于轻简栽培方式的西葫芦新品种,累计推广应用上百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十一五期间,他育成的西葫芦新品种“白雪公主”是**市第一个高抗白粉病品种,解决了2002年起在**市大面积爆发,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极大危害的西葫芦“癌症”——白粉病。

产量上的增长并没能使**放缓进取的步伐,西葫芦“白雪公主”2016年被甘肃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优质高产新品种,一经推广便深受老百姓喜爱,该品种幼瓜菜用型、老瓜饲料型和籽粒商品型被广大种植户誉为“好吃好种好产量”的三好品种。

“白雪公主”系列新品种不仅在我县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而且还推广到新疆、内蒙古及黑龙江等省市大面积种植。

默默耕耘写春秋

**是爱岗敬业的典型,在他身上,你看到的不单纯是枯燥的育种工作,更能体会到他呕心沥血、全身心扑到育种事业中的那种忘我境界。

春季里,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田间地头迎着朝阳伴着夕阳,头戴草帽,肩挎书包,一手竹竿一手记载,脚蹬雨靴是他不变的“造型”,加上长年累月在烈日下工作,皮肤早成了“健康色”,对于这身装扮,他总是自嘲:

远看像个讨饭的,近看像个烧炭的,原来是个育种的。

笑谈间,育种工作的艰辛不言而喻,**乐观开朗、苦中作乐的性格更是跃然纸上。

一到冬季,刚收获整理完家里的材料,他又整装待发,和他的技术员飞往海南、云南开始他的种子南繁。

他就像候鸟追赶着太阳,不知倦怠。

在海南,他无暇欣赏那碧海蓝天的旖旎风光,却一头扎进育种田间,白天烈日烘烤,夜间蚊虫叮咬,为西葫芦良种培育费尽心血。

十多年来,每年他都有近半年时间在海南、云南度过,家人都称他是半个海南人。

2016年5月,**因为常年在外按时吃不上饭,胃部经常隐隐作痛而进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患了胃溃疡,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是他想到那时正是种子繁育最忙的时候,他硬是咬咬牙,忍痛撑到播种结束,那时他走在田埂上用一只手使劲捂着疼处的身影已不再那么挺拔。

播种结束后,**入院接受治疗,身在医院,心却系着田间育种,他总是打来电话了解工作进展:

田间分布好没有,今天栽插了哪些品种……治疗休养不久,**就想回到育种田里,但是他的身体条件不允许,他只好坐在车里,在田边上慢慢地开,远远地看。

休整一个月不到,**又手捧记载本出现在田间,开始为新一季配组杂交做准备。

他常说育种就要耐得住寂寞、不畏艰苦、勇于创新,不然只会一事无成。

育种工作是十年磨一剑,培育一个新品系要5年时间,通过各类审定又要5年时间。

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甘于寂寞的心境、不折不挠的执着追求、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是不会有成绩的,在漫长的育种工作中,只有沉得住气,一心一意专注于育种工作,才有可能获得丰收的喜悦。

矢志不移作奉献

没有绚丽的光环,没有缤纷的赞词,但在**市育种事业的丰碑中,却永远铭刻上他的名字。

十一五期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县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县创新科技标兵;2016年7月1日,被县委授予“自主创业明星党员”的光荣称号,9月被推选为中共**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10月被推选为政协**县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2016年西葫芦新品种“白雪公主”选育与推广项目得到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

**十多年的育种生涯,实现了

3/5历史性跨越,西葫芦单产实现了“五连冠”。

但他并不满足,对农民、对土地、对育种事业的特殊感情,又促使他不断朝着新的目标迈进。

他认为,西葫芦平均单产已连续5年超过188公斤,比全国平均高30%以上,但单产始终没有突破200公斤的水平,西葫芦单产的五年徘徊,反证了西葫芦育种五年来处于平台期,下一步要在品种的协调性、广适性上下功夫,力争在近年内为全省平均超过200公斤做出品种上的贡献。

回报社会担责任

**认为他的事业发展离不开农民朋友的支持,也离不开农业、科技部门单位的认可与帮助,回报社会、服务群众是他应尽的责任。

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积极服务地方发展。

2016年以来,为我县文化广场建设、苏武山公益事业、湖区特困户和城区困难户救助共计捐款万元。

2016年给残疾人捐款万元,并吸纳收成乡泗湖村残疾人方向荣到公司管理岗位上工作,任公司仓库保管员。

“双联富民”行动开展以来,**积极相应省、市、县号召,带头与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大力开展“企地双联、帮办实事”、“先富带后富、同奔小康路”活动,为所联农户帮扶化肥等春耕生产物资2500多元,并为养殖户提供基础能繁母羊2只。

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在企业界的影响力,带动全县非公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在企业界和群众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一个永远的追寻者,虽然到了而立之年,但他不会放慢脚步,他在用成绩为自己的生命作注,也在用努力诠释什么是无悔人生。

他还有两个心愿:

一是要培养好育种接班人,使他们成为甘肃育种的栋梁之材;二是在有生之年,再培育几个好品种,让广大农民笑得更甜、笑得更欢。

2016年他立足**县情实际,着力建设5000吨果蔬保鲜库建设项目,解决大棚蔬菜种植户卖菜难问题,既利于振兴**经济,又可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目前已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设备正在进入安装中。

县政协授予**同志的颁奖词是:

没有绚丽的光环,没有缤纷的赞词,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十年磨一剑”的艰辛历程。

凭借执着的信念,他把育种当作了毕生追求。

春季,他在北国大漠中躬耕;冬天,他在南疆烈日下烘烤,瓜菜新品种培育使他成为南来北往的“候鸟”。

三十年的努力,丰硕的成果,让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市育种事业的丰碑上。

5/5

第2篇:

返乡创业之星先进事迹

开封市创业民星推荐材料

返乡投建技校

创业造福家乡

***技工学校校长、董事长王**先进事迹

王**,男,汉族,*****乡人,生于1963年,现任***技工工学校校长、董事长。

自2007年返乡创业以来,他创办的***技工学校,先后被***省劳动保障厅确定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被**委、市政府表彰为‚**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先进单位‛。

王**先后被**委、县政府评为‚返乡创业之星‛、‚职教兴*先进工作者‛,被中原崛起论坛编委会评选为‚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王**从一位农民工到成长为一名中等职业培训学校的董事长,他的这一切来之不易。

从农民工到董事长的“华丽转身”

王**自幼家贫,因家贫早早辍学,迫于生计于上世纪80年代初外出打工,先后在**打过烧饼,卖过水煎包,开过小饭馆,当过出租车司机,由于他能吃苦耐劳,聪明能干,最终在**站稳了脚跟,1995年受聘于省**局合顺酒店任经理。

‚睡着地板,想当老板‛,在**打工15年的王**有着强烈的创业欲望,1995年

12月,他辞去了酒店经理,来到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创业生涯,注册开办了****集团保龄有限公司,从事皮具销售。

在京创业10年间,他逐渐掌握了一套成熟的经营管理经验,使****集团保龄有限公司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人在京城创业的佼佼者,为自己赚得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

家境贫穷很早辍学的王**深刻认识到缺乏技能对于在外打工的艰难,还知道家乡每年有10万多人外出打工。

在北京创业略有成就的王**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一种改变家乡面貌,回乡创业,使百姓脱贫致富的情愫在他心里像夏天的野草一样疯长。

他认为,要靠劳务经济来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用知识改变命运,用技术创造财富,要让家乡的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让家乡的孩子都能拥有一技之长。

2007年春节,在京**同乡会上,王**了解到家乡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兴办职业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政策和信息,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

他向没有学员、缺乏培训设备的**县第一职业高中注入资金600万元,翻新了校舍,聘请了教职员工,购臵了计算机、车床、电焊机、电动缝纫机、电子操作台等培训设备,接着又融资1000万元对学校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不到半年学校开始有了起色,学员每月递增,教学秩序稳定,计算机操作、焊工、车工、钳工、服装设计和缝纫、电子电器组装和维修、电子商务、保安等8个专业相继开班培训,当年培训农民工学员

1000余人。

2007年12月,经过改制的**县第一职业高中顺利通过了***省劳动保障厅的考察验收,升格为中等职业培训机构兰考县技工学校,这时,法人代表王**任**县技工学校校长、董事长——实现了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到一所中等职业培训机构董事长的‚华丽转身‛。

从县级到省级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的“三级跳”在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工作中,为了提高外出农民工的技能素质,2007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两生三千工程‛的战略部署,要求对未能升学的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每年培训3000人,并且实现100%安臵就业。

王**审时度势、顺应形势,高度支持、配合县委、县政府的农民工培训工作。

他经常带领学校招生人员,深入全县16个乡镇和各中学,广泛宣传技校办学宗旨、设施设备、师资力量、专业设臵等情况,以争取各乡镇党委、政府和各初中、高中的理解和支持,使他们更多地组织、动员辍学在家的和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来参加技能培训。

为了建立稳固的生源渠道,他拿出资金10万多元在全县16个乡镇布设招生网点220多个,使之在较短时间内打开了招生局面,学校生源得到了保障,为技能培训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7年,**县技工学校共培训农民工学员1000余人,其中有中专班学员305人,有力支持了‚两生三千工程‛,当年被**县人民政府确定为‚‘两生三千’工程重点培训单位‛。

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县技工学校面向市场,灵活办学,特别是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两生三千‛重点培训机构以后,王**在招生、学费减免、专业设臵、课程安排、后勤服务、学校管理、就业安臵等方面都制定具体措施,尽最大可能让失学学生到校学习。

他深入开展了‚阳光助学‛活动,采取了‚先入学,后交费,父母下岗免学费‛等办法,解除特殊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的后顾之忧。

在王**的孜孜以求和不断努力下,技工学校培训学员逐年递增,自2007年**县技工学校开办以来,已培训农民工6000多人,年平均培训1500余人。

2008年,**县技工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先进单位‛,同年被**省劳动保障厅确定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实现了从县级到省级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的‚三级跳‛。

从返乡创业到回馈社会的慈善义举

企业发展了,壮大了,但王**从没有忘记学校的成长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也离不开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支持和厚爱。

多年来他一直为回馈社会而努力:

1、2007年冬季与团县委结合为贫困生捐款4000元,解决冬季取暖问题;

2、2008年为**、**等多个学校捐赠旧电脑60多台,价值*****多元;

3、2007年至2009年三年间,为300名经济困难家庭学员免除培训费用共计15万元;

4、2008年为**乡敬老院捐款3000元;

5、积极参与扶困帮

扶家庭活动,多次捐款捐物;

6、2008年资助贫困家庭一户;

7、2009年与县妇联结合为贫困妇女送温暖,捐棉被200床,价值8000多元;

8、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在第一时间捐款3000元,动员全校师生捐款2万元;

9、2010年,又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2000元。

10、2010年,为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参加培训的下岗失业人员及其子女免除全部培训费用,并且免费安排上岗,受到了社会各界广为称赞和好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对于今后的打算,王**说:

‚我的目标是将**县技工学校发展为年培训规模达上万人的职业教育集团,有了条件再办一所大的养老院,为家乡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3篇:

返乡创业之星先进事迹

返乡创业,复兴传统蜂产业带民致富

——青年党员姚俊返乡创业典型事迹

姚俊,男,苗族,24岁,中共党员,毕业于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大学专科学历,现任来凤县尚风寨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一、借东风初起步

2010年6月,出身农村的姚俊放弃恩施市报酬丰厚的工作,为实现复兴来凤养蜂业的创业梦想,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发展养蜂业之路。

姚俊在一个多月时间里,翻山越岭深入革勒车乡和大河镇的村村户户去调查养蜂情况,向有经验的养蜂老师傅学习养蜂技术。

通过不懈地调查走访,一份颇具含金量的“尚风寨”蜜蜂养殖最早的创业计划书在他的笔下诞生。

有了创业目标就要去践行,他的创业计划也得到家人朋友的支持。

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农民,资金是创业最难逾越的一道鸿沟。

在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支持下,通过在信用社联名担保,姚俊在获得最初的启动资金10万元。

初生牛犊不怕虎,姚俊在获得启动资金后就马上紧锣密鼓地开始创业。

由于经验不足和管理上的疏忽,刚启动一个多月他就在创业路上摔了第一跤:

在大河镇放蜂时一名农户在给萝卜喷洒农药治虫时,误将农药喷洒在了蜂箱上,造成了20余箱蜜蜂不同程度死亡,此后蜜蜂所剩无已,因该农户属特困户无力赔偿,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万多元,姚俊的养蜂大户梦几近破灭。

二、寻求合作谋发展

蜜蜂中毒事件后,因担心亲戚朋友的指责,姚俊就把自己关在家里关了5天,通过阅读创业书籍和观看视频教程,同时利用网络平台求教于成功企业家、朋友、老师,深刻总结了失败的原因。

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他发现单个农户抵御风险能力差的弊端,大家只有拧成一股绳抱团发展才能闯出一番天地。

于是姚俊就开始谋划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来发展养蜂产业,他联合革勒车乡蜂农文继祥等人,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10年8月登记注册了来凤县第一家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尚风寨蜜蜂养殖合作社,专门从事蜜蜂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

蜂终于尝到了甜头。

三、观前景思对策

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不断深入,特别是近年来武汉凯迪在我县大力发展油桐和刺槐,使我县的养蜂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他看准了养蜂业不仅能够提供大量营养丰富、滋补保健的蜂产品,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人民身体健康,而且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以时代眼光将这种生态环保的和谐理念视为发展契机,按照“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总体思路对合作社的发展作出了长远规划。

合作社在运作初期,就十分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合作运作模式,对于成员的帮扶,主要采取以区域综合发展基金的方式介入。

书面申请加入合作社的成员,可以享受合作社提供的产前、产中、产后及市场销售服务。

成员可以通过合作社搭建的远程教育平台和聘请的专家进行授课,学习最新养蜂技术和了解行业信息。

合作社还对成员产品签订收购协议,按照每斤高于市场价2-5角保护价收购,让成员吃下“定心丸”,有效地避免了单家独户生产带来的信息不畅、技术落后而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确保成员蜂蜜产销两旺,蜂农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四、创品牌,强营销。

有了好的产品,就必须拓展良性的市场。

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更加关注乡土风味和纯天然、原生态的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大,导致纯天然蜂蜜价格比普通蜂蜜价格还要高上许多。

在合作社理事长姚俊带领下,合作社申请注册了“尚蜂寨”系列商标,办理了法人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今年还申办QS认证。

合作社抢抓发展机遇,在产品宣传上下大工夫,印制了专用的品牌包装,创办了合作社宣传网站和销售网店,以狠抓产品质量为核心稳步进入市场,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五、科学规划求长远。

合作社深知发展之路在于科学规划,理事会一班人在理事长姚俊的带领下,结合了我县蜜蜂养殖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的可观前景,科学地制定了一系列规划。

一是继续加强现有养蜂基地建

设,争取5年内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提高产品品质。

二是建设完善产品配送中心,深入开展农超对接。

通过与大型超市对接,有效解决蜂产品的销售体系欠缺而导致的养蜂风险难题。

未来五年,合作社拟建武汉、恩施、宜昌三地的直销网络,来凤现已创办专卖店两家。

三是制定符合合作社运行的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员工福利等相关制度,使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

最终,让更多蜂产品爱好者了解尚风寨蜜蜂养殖合作社,以推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为愿景,遵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价值观,增强消费者和经销商对“尚风寨”蜂产品消费和经营信心。

六、为人真诚,乐于学习。

姚俊返乡养蜂,借东风致富显身手。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他严谨认真,不急不躁,热情为广大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他对蜂友和爱好者友所提出的问题都认真解答,受到了广大成员和蜂友的一致好评。

到目前为止,他为成员蜜蜂免费义诊百余次,多次为困难成员赠送蜂具。

姚俊在对尚风寨未来发展描述中这样说到:

“以学规划谋发展,把尚风寨合作社做精、做强,在有充分的原始积累后,一定要创办一家尚风寨商务学堂和一间诊所。

”商务学堂,旨在为尚风寨成员和更多的人提供成功的经验,促成更多人的成功;诊所,旨在帮助尚风寨成员和贫困人员解决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

此外,大学毕业后的他,一直保持“有余力,则学文”的良好习惯。

据了解,他每年至少要花上2000余元

购买各类书籍,现在他家中堆满了各类书箱,翻开阅读过的书都有他的读书笔记,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利用网络查找答案或求教于老师。

在长期实践中,他还总结出了“养蜂不要种,只要勤做桶,养蜂不愁富,只要有技术”的山区人致富经。

姚俊在创业中树立诚信乃成功之本的信念,靠勤学实干兴业,靠求实创新发展,造就了今天的事业。

超越自我,挑战未来,一份信念使他在返乡创业路上成为一名年轻有为的带头人。

第4篇:

创业之星候选人先进事迹

创业之星候选人纪煌萍先进事迹

她,是平凡的,是安阳师范学院工商管理11级的一名普通学生,她又是不平凡的,在大学的舞台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

2011年7月,她一个人背着行囊到浙江义乌打工,之后,依托义乌国际商贸城便利的货源,在淘宝网上开了一家网店。

炎炎的烈日下,她一个人往来于国际商贸城的各个批发区间,选择行业。

自学拍照技巧、pS软件处理图片,开淘宝店的同时,她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也积累了经商的实战经验,为自己大学的创业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9月,迈入大学的校门,热衷创业的她积极投身于校园商务工作室忙碌的工作中。

有志者,事竟成,一年的努力让她脱颖而出,成为了工作室负责人。

为带领团队更好地发展《校园商务报》,她往来于办公室、教室;为更好地帮助学生从事兼职,她忙碌于商家、学校;为更好地壮大工作室,她奔波在就业办、学生处。

苦心人,天不负,十二个月的辛劳使她与众不同。

成功搭建了一座商家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同时也帮助商家做广告宣传的创意策划,成功打入了校园市场。

2011年11月,重整工作室旗下餐厅,与新东方大厨强强联合,美味的食物加上她源源不断的宣传创意,打造了适合大学生的优雅音乐主题餐厅。

2012年3月,入股藏宝阁精品店,带领工作室成员用心经营,诚信待客,打造特色服务,让藏宝阁精品店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2012年10月,创办校园商务联盟卡,整合校园资源,不仅方便了学生,还为商家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同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工作室良好的品牌形象,达到了三方共赢的结果。

2013年2月,她深思熟虑后,为进一步拓展业务,盘下了QQ文印店,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为团队人员提供了赚取生活费的场所,同时也让他们学到一些专业的技能。

2013年3月,为了团队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也为了接下来更好地开展各项业务。

她大胆决定注册公司。

经工商局预核准,成功注册安阳市博扬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任总经理。

业务经营范围包括:

广告宣传策划、活动创意策划、营销策划、电子商务、人力资源咨询等。

她就是纪煌萍,工商管理学院11级财务管理专业,一名爱笑的来自福建的20岁女孩。

她热情大方,性格开朗,从小就对商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立志自主创业,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能力和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从小学到高中,她曾一直担任班级班长一职。

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优异,常常获得学校奖学金;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曾经获得过国际美术书法大赛绘画类三等奖、国家级美术书法大赛金奖;她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多次参加校内外文艺晚会的演出。

她是老师心目中上进的好学生,同学们眼中的才女和强人。

在每一次创业过程中都敢于开拓创新,积极进取,颇具新时代女性巾帼不让须眉的风范。

她不但执着于创业,还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闲暇时,她喜欢看书,知识面宽广,2011年10月底参加校科普知识竞赛荣获一等奖,2012年4月与其他3位同学一起代表安阳师范学院参加河南省“诚信校园行”助学贷款知识竞赛,获得省二等奖,载誉而归。

在辩论赛的赛场上,你可以看见她才思敏捷,伶牙俐齿的一面。

而在才艺展示的舞台上,或是柔美委婉的古典舞,或是傲气凌人的现代舞,她都能来上一段,舞姿曼妙,步步生花。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随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她是个积极乐观的女孩。

就算天塌下来,她依旧淡定从容。

在创业的道路上,她也曾遇到过很多困难和挫折,是一般同龄人难以想象的,可是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大学的路很短,剩下的2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创业的路还很长,这只是刚刚开始。

这个执着于追求理想的女孩,在追寻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却从来没有停止过。

作为团队领导者的她曾用王均瑶的话语告诫团队:

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不能只靠胆大妄为、东奔西撞,也不可能是在大学的课堂里说教出来的,他必须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摸爬滚打,在风雨的锤炼中长大。

平凡的她在创业的道路上艰难前进,斗志昂扬,不断飞跃;不平凡的她正带领着她的创业团队且歌且行,走在创业的康庄大道上,她坚信: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5篇:

农民创业致富先进事迹

农民创业致富先进事迹材料

农民创业致富先进事迹材料

养猪“女状元”

“母猪配种后114天下崽,小猪崽25天断奶……”6月25日,**县人大代表、尚正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平向笔者谈起养猪技术时,娓娓道来。

从该县龙角镇木甫村走出来的许平,聪明贤惠,又能吃苦。

上个世纪80年代,家人生活的重担压在了在**长江航运公司开船的丈夫吴定轩身上,依靠他每个月18元的工资生活。

“让丈夫养着,我不干。

”生性好强的许平,是个“闲不住”的人,心里一直盘算着干点什么。

她开始在龙角、盘石等地收购鸡蛋、黄豆、生姜等到城里贩卖,有时乘着丈夫开的客船到湖北巴东一带收购木料、花生。

“哪样值钱就卖哪样。

”许平说。

一次偶然的机会,许平发现了新的商机。

90年代初,许平在老县城租了一间门市,开始定点经营玻璃和铝材生意,和工人师傅一起起早摸黑。

1**4年,许平开始代理重庆铝王铝材。

靠着诚信,厂家时常先送货上门。

等货卖完后,许平再把货款付给厂家。

许平经营的**首家铝材门市,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代理商品经销,像帮别人卖东西。

每次下乡探亲,老乡们和我谈产业,心里都没底儿。

”许平说。

XX年,一位老家的亲戚登门拜访,一番话深深地触动了许平的心。

“许姐,村里很多人搬走了,留下不少土地,再说水源方便,很适合搞生态养殖。

”许平思考了一段时间后,便对家人说:

“我要养猪,而且要养上千头。

面对妻子的想法,丈夫极力反对。

丈夫希望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