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要点.docx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要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复习要点
第一篇:
基础综合
生物化学
考点:
蛋白质的化学
1、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280nm与其浓度成正比,服从狼伯-比耳定律
2、碱性氨基酸包括:
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
3、蛋白质的结构:
一级结构是靠二硫键维持、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属于空间结构。
二级结构(α右手螺旋)靠氢键维持、多肽链沿一定的方向盘绕和折叠。
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基础上折叠成球分子结构(局部主链)的空间构象。
四级结构是指三级结构聚合成三维结构(并不是所有蛋白质所具有的结构)
4、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所含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和比值(必须氨基酸:
颉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学名叫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
5、所有α-氨基酸,除甘氨酸外其余的α碳原子均是一个不对称碳原子,具有旋光异构现象,具有L和D型
6、蛋白质变性时一级结构不变化,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球蛋白变性后其溶解度降低,有些蛋白质可以复性,有些不可以
7、酸性氨基酸包括:
谷氨酸、天冬氨酸(酸谷天三伏天)
8、属于一碳单位的氨基酸是丝、色、组、甘(施舍竹竿)
考点:
维生素
1、细胞色素C是呼吸链的组成,其作用原理为在酶存在的情况下,对组织的氧化、还原有迅速的酶促作用,能提高氧的利用。
2、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是1,25-(OH)2D3
3、
考点:
酶
1、变构调节:
指小分子化合物与酶蛋白分子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特异结合,引起酶蛋白分子构象变化,从而改变酶的活性。
以非共价键特异结合、改变亚基的构象。
2、酶的特征性米氏常数是Km值,用来表示酶与底物亲和力的大小。
意义是:
它的数值等于酶促反应达到最大速度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3、酶原激活是指:
酶的活性中心形成或暴露的过程。
4、竞争性抑制作用是指抑制剂与底物相互竞争酶的活性中心,结合方式不以共价结合
5、酶的必须基团是指与酶催化功能有关的基团
6、任何一种酶都有活性中心,活性中心决定酶的特异性,酶催化反应主要是通过降低反应系统的活化能。
7、酶促反应中决定酶具有专一性的是酶蛋白(是由酶的活性中心决定的)
8、酶的最适PH是酶促反应速度最大时的PH,各个阶段的酶的PH均不稳定
9、在0-40℃范围内,在酶活性测定的反应体系中,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10、酶的催化高效性是因为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酶促反应具有高效性、高度特异性、可调节性
考点:
糖代谢
1、糖原合成过程中,活性葡萄糖的形式是UDPG,反应中需要消耗ATP和UTP
2、糖酵解过程中可被别构调节的限速酶是6-磷酸果糖-1-激酶(三个关键酶分别是:
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
3、糖酵解过程可大量释放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尤其是厌氧生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4、糖异生的关键酶是丙酮酸羧化酶、PEP羧激酶、果糖双磷酸酶-1、葡萄糖-6-磷酸酶
5、糖酵解、糖异生、磷酸戊糖、糖原合成及糖原分解各代谢途径交汇点上的化合物(各步骤的枢纽)是6-磷酸葡萄糖,三羧酸循环(不可逆反应,生理意义是提供能量)是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枢纽。
6、在糖酵解过程中,催化产生NADH和消耗无机磷酸的酶是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
7、体内生成核糖的主要途径是磷酸戊糖途径。
主要意义是:
生成5-磷酸核糖,作为合成核苷酸的原料;将NADP+生成还原性辅酶
(NAPDH),作为供氢体。
8、糖异生是指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和糖原的过程,其原料包括甘油、乳酸、各种氨基酸、丙酮酸、丙酸等。
丙酮酸为糖代谢的枢纽物质
9、在氧气充足情况下,1摩尔一下物质产生ATP数,1.6-二磷酸果糖产生37/39ATP,葡萄糖产生36/38ATP.丙酮酸产生30ATP。
1,3-二磷酸甘油氧化产生34ATP
10、磷酸果糖激酶-1的变构激活剂为2,6-二磷酸果糖,变构抑制剂是ATP和柠檬酸
11、1分子丙酮酸被彻底氧化成H2O和CO2,同时生成ATP数15个,三羧酸循环一次共生成12个ATP
12、乳酸循环是氧不足时,肌肉收缩,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以弥散的方式进入血液入肝内,进行糖异生为葡萄糖,释放入血被肌肉吸收。
生理意义在于避免损失乳酸,防止堆积引起酸中毒。
13、糖原分解首先生成的物质是1-磷酸葡萄糖,直接生成时需要消耗能量的物质是6-磷酸葡萄糖,人体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TP。
分解后产能最多的是硬脂酸。
考点:
生物氧化
1、NADH呼吸链组成的排列顺序为:
NAD+→FMN→COQ→Cyt→O2
2、氧化磷酸化在体内主要有两条呼吸链:
NADH氧化呼吸链和FADH2氧化呼吸链,产生的ATP是3分子和2分子
考点:
脂类代谢
1、乙酰辅酶A来源:
糖氧化分解或由脂肪酸、酮体和蛋白分解生成(非丙酮酸氧化生成),在线粒体中进行生成,而脂肪酸合成部位在胞浆(细胞胞质),因此乙酰辅酶A必须由线粒体运送至胞浆,此时不能自己透过线粒体膜。
必须通过柠檬酸-丙酮酸循环来完成转运。
2、体内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乙酰辅酶A(供能)和NADPH(供氢)除脑组织和成熟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可合成胆固醇,而肝合成最强,占3/4,合成酶系存在于胞液和内质网中
3、脂蛋白是指脂肪与蛋白的结合,人体脂蛋白分为四类:
①乳糜微粒,主要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②低密度脂蛋白含胆固醇,运送入血③高密度脂蛋白含磷脂质④极低密度脂蛋白
4、酮体包含:
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由于血脑屏障的作用,除葡萄糖和酮体外的物质均无法进入脑内供能,故在饥饿时酮体供能占脑能量来源的25%-75%
5、脂肪酸β氧化过程中,生成乙酰辅酶A,不直接生成CO2和H2O,氧化四步反应均属可逆反应
6、血浆脂蛋白VLDL主要合成部位在肝脏,CM在小肠粘膜细胞合成,LDL是在血浆中合成,HDL在肝、肠、血浆合成
7、胆固醇可以转化成胆酸、性激素、维生素D3,但不能转化成乙酰辅酶A
8、甘油三酯脂肪酶激动剂是: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抑制剂是:
胰岛素
9、线粒体内合成有:
脂酸β-氧化、氧化磷酸化、呼吸链、三羧酸循环。
胞质内合成有:
糖酵解、糖异生、糖原合成、磷酸戊糖途径、脂肪酸。
胞质+线粒体合成有:
蛋白质、胆固醇。
内质网合成有:
磷脂。
细胞核合成有:
DNA和RNA
10、动物只能合成油酸和软油酸,不能合成亚油酸及α-亚油酸(植物提供:
是必须脂肪酸)
考点:
氨基酸代谢
1、氨基酸在体内可转化成γ-氨基丁酸的是谷氨酸,氨基丁酸属于强神经抑制性氨基酸,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降血压的胜利作用。
2、糖可大量转化为脂肪,糖类可通过氨基作用转化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蛋白质)可通过脱氨基作用转化成糖类。
糖和脂肪可互相转化,糖和蛋白质也可互相转化,蛋白质和脂肪却不可以相互转化。
3、消耗性疾病、组织创伤或饥饿可导致氮负平衡,总氮平衡是一般营养状况正常的成年人,正氮平衡是处在生长期的少年、孕妇、恢复期的伤病员
4、人体内合成尿素的主要脏器是肝脏,是人体白蛋白唯一合成场所,脱氨基反应、尿素合成和氨的处理均在肝脏内进行。
5、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均属于儿茶酚胺,其合成原料是酪(lao)氨酸,生成环节是酪氨酸→多巴→(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后三者均属儿茶酚胺
6、酪氨酸代谢的两条途径:
①经酪氨酸羟化酶作用生成多巴,经过多巴脱羧酶的作用生成多巴胺②经酪氨酸羟化酶作用生成多巴,经氧化脱羧酶作用生成多巴醌,黑色素是多巴醌的聚合物
考点:
核酸的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1、嘧啶核苷酸补救途径由分解代谢产生的嘧啶/嘧啶核苷转化成嘧啶核苷酸的过程,主要酶是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
2、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是PRPP合成酶、酰胺转移酶,合成原料是天冬氨酸、甘氨酸、CO2、一碳单位和磷酸核糖
3、哺乳动物嘧啶核苷酸合成反馈抑制的酶是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
,主要在肝脏中合成,合成原料是氨基甲酰磷酸及天门冬氨酸
4、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中有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参与、同时需要NADPH、硫氧化还原蛋白、是在二磷酸核苷水平上还原生成
5、核酸分子中百分比含量型对恒定的元素是磷P,占9%-10%。
主成核酸的元素主要有C\H\O\N\P,天然核酸不含S
6、碱基间氢键是维系其空间构象、维系DNA螺旋结构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是连接相邻的核糖的化学键。
N-C键是连接碱基和五碳糖的化学键。
7、cDNA是从mRNA反转录而来同RNA互补
8、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单核甘酸是5′核苷酸
9、沃珅和克里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每转一周的碱基对数是10个,转一周是360度,相邻碱基对沿轴旋转36度,上升0.34mm,360/36=10
10、DNA的以及结构是核小体结构(核苷酸排列顺序)、二级结构双螺旋、三级结构是超螺旋,
11、嘌呤核苷酸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代谢物在体内蓄积形成痛风,可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醇治疗。
胞嘧啶代谢产物是β-丙氨酸。
胸腺嘧啶代谢产物是β-氨基丁酸。
鸟氨酸循环的产物是尿素。
乙酰辅酶A和脂肪酸的代谢产物是酮体。
12、RNA中所含的碱基是AGCU,DNA分子中所含碱基是GACT,DNA的组成是AGCT
考点:
肝生物化学
1、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由胆红素和胆绿素组成,(胆色原族和胆色族组成)
2、尿素仅仅在肝脏中合成
3、直接胆红素又称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属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间接胆红素主要由红细胞的破坏而来,未在肝内经葡萄糖醛酸化,尿中出现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为肝实质性损害。
正常人尿中的主要色素是胆色素(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原素和胆素)
胆红素是胆汁的颜色:
橙黄色,胆素原是肠道作用下的胆红素,胆素是胆素原在接触空气后氧化生成呈黄褐色,是粪便的颜色。
4、胆汁酸合成的限速酶是7α-羟化酶
5、凡含有羟基、羧基或氨基的药物、毒物或激素均可与葡萄醛酸、硫酸等发生结合反应,或进行甲基化、乙酰化等反应。
但以葡萄醛酸结合反应最为普遍。
6、肝内较丰富的LDL的同工酶是LDH5,占56%,LDH1和LDH2主要存在于心肌,LDH3、LDH4、LDH5主要存在于肝脏,其次是骨骼肌
7、合成血红素的关键酶是ALA合酶。
糖酵解的关键酶是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
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是HMG-辅酶A还原酶。
酮体合成的关键酶是HMG-辅酶A裂解酶。
三羧酸循环的关键酶是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合酶、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
8、胆汁排出障碍时,消化作用减弱的酶是胰蛋白酶,无胆盐乳化脂肪,脂类物质不能被激活胰脂肪酶消化,胰脂肪酶在肠内堆积直接负反馈性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导致其活性减弱。
9、直接胆红素在肝内每分子胆红素可结合2分子葡萄醛酸,水溶性大,可通过肾经尿液排出,可与重氮试剂反应发生着色反应
生理学
考点: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糖、氨基酸、核苷酸等水溶性分子一般由载体蛋白跨膜转运。
2、神经、肌肉、腺体发生反应的共同特点是动作电位
3、骨骼肌的兴奋收缩偶联三步:
①电兴奋通过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的深处②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③肌浆网对Ca离子的释放和再聚集(终末池中的Ca离子是顺浓度差转运的)
4、形成钠-钾在细胞内外不均衡分布的原因是膜上钠-钾依赖式ATP酶的活动,钠泵活动形式导致胞外钠浓度约为胞内的10倍,胞内钾浓度是胞外的30倍,
5、细胞外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钠,CL-。
细胞内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钾离子。
静息电位接近钾平衡电位
6、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传导特点是:
双向性、完整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
7、钠泵是一种大分子蛋白,具有ATP酶活性,当胞内钠离子浓度增多时或胞外钾离子增多时被激活,是逆浓度的梯度或电位传导梯度
8、衡量组织兴奋的高低的指标是阈值,当胞内精细电位加大时称为膜的超级化。
9、女性体液约占50%,男性体液约占体重的60%,血浆约占体重的5%。
脑脊液、关节液、消化液属于无功能的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一般为290-310mmol/L。
细胞内液在男性约占40%,绝大多数存在骨骼中。
考点:
血液
1、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白细胞主要吞噬细菌,血小板主要参与凝血,淋巴细胞主要参与特异性免疫,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主要是吞噬异物(有溶酶体酶)。
2、当血浆蛋白含量减少时,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将增大,组织液生成增多,回流减少,引起组织水肿。
3、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主要取决于生理特性:
黏附、释放、聚集、收缩和吸附。
4、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晶体物质(NaCl)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
最能反映血液中红细胞核血浆相对数量变化的是血细胞比容。
5、血清是由血液凝固后,在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而分离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血浆相当于结蹄组织的细胞间质,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淡黄色液体(含胆红素),溶质是以血浆蛋白为主。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6、AB血型的红细胞膜上同时含有A和B两种特异性凝集原,血清中不含抗A、抗B凝集素。
7、内环境稳态是指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恒定,稳态是一动态平衡。
8、PT延长见
、
、
、
因子活性降低,APTT延长主要见于
、
、
因子的活性降低。
9、对于年幼和60岁以上的老人,输入大量的全血可能会导致循环超负荷,易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10、溶血反应主要表现为腰背剧痛、寒战、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创口渗血和血红蛋白尿,发病快
考点:
血液循环
1、自律细胞(窦房结细胞和浦肯野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生物电活动的主要区别是4期自动去极化。
2、心室的收缩期本身短于舒张期的,舒张需要充盈的时间更多一些,心率加快时舒张期缩短更加明显,因为必须保证满足足够的射血量满足全身各部位的供血需求。
3、体力劳动时,心搏出量和做功持久明显对的增高,其主要调节机制是等长调节。
4、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
5、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舒张期室内压低,心肌不发生强直性收缩的原因是心肌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指心肌0期去极化开始到复级到膜电位-60mV
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是有缓慢的2期平台,称平台期,该期使心肌动作电位的时程延长。
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动作电位的0期去级(Ca离子内流)的速度。
7、脉压是指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的差值,正常范围是30-40mmHg,当每搏出量增加的时候,收缩压很高,而舒张压变化较小,结果脉压增大。
8、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左或右心室)所射出(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
9、房室延搁一般发生于兴奋在房室交界传导时,该延搁有助于保证心房兴奋收缩以后,心室才相继开始兴奋再收缩。
10、在等容舒张期,心脏各瓣膜的功能状态是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关闭。
11、心输出量等于心率与搏出量的乘积,肾上腺素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故可增加心输出量。
去甲肾上腺素是血管收缩药和正性肌力药,用药后心输出量可增可减。
12、比较不同个体间的心泵功能,宜选用的评定标准是心指数。
每搏输出量是评定心脏射血功能的指标。
每分搏出量是评定心脏整体功能的指标。
射血分数是评定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心脏做功量是评定心脏氧耗量的指标;
1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等容收缩期末主动脉压最低。
左室压力最高时期是快速射血期末。
左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心房收缩期末。
室内压升高最快的时期是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容积最小的时期是等容舒张期末。
主动脉压力最高期是快速射血期末。
主动脉血流量最大时期是快速射血期。
14、传导速度最慢的是房室交界,传导速度最快的是浦肯野纤维,自律性最高的是窦房结
15、平均动脉压是舒张压+1/3脉压
考点:
呼吸
1、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肺弹性阻力大小的指标是比顺应性(指在歪理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是静止条件下测得的每单位压力改变所产生的容积改变)
2、能反应肺组织的弹性状态和气道通畅程度的通气功能状况的指标是用力呼气量。
决定肺内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气体的分压差。
反映肺通气功能潜力(尤其肺弹性降低和呼吸道狭窄的患者)的指标是时间肺活量(一秒用力呼气量)。
3、缺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的原因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4、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是:
①保持肺处于扩张状态,并使胸廓的运动而张缩;②促进血液、淋巴液的回流,可使中心静脉压降低。
③肺泡表面张力使肺泡缩小,其降低与肺内压无关。
5、肺泡通气量是指:
进入肺泡能与血液进行交换的气体量。
肺换气时气体通过的部位是呼吸膜。
正常呼气末,肺内气体量相当于功能残气量。
考点:
消化和吸收
1、对脂肪消化最重要的酶存在于胰液当中,胰液可作用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物质
2、激活胰液中胰蛋白酶原的是肠致活酶,引起胃容受性舒张的感受器是咽和食管。
3、通畅人的唾液中含有唾液和淀粉酶外,还含有溶菌酶、黏蛋白(主要有机物)、球蛋白、尿素、尿酸等
4、抑制胃液分泌的物质是盐酸,(负反馈作用)
5、促胃液素是一种重要的胃肠激素,主要由G细胞分泌。
促进胃酸的分泌,促进胃窦的运动,刺激胰岛素的释放、刺激消化道粘膜的生长
6、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与分泌的作用是胃肠运动及分泌均抑制。
交感神经的功能是使瞳孔散大,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和胃液分泌减少。
7、使胃蛋白酶原转化成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胃酸,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发生于小肠。
主要通过简单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转运等机制进行吸收。
8、分泌胃酸的细胞是壁细胞(还分泌盐酸和内因子),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和粘液,粘液细胞主要分泌粘液,G细胞主要分泌胃泌素,
9、促胰液素引起的胰腺分泌胰液的特点是水和HCO3-多,酶少。
迷走神经分泌的特点就是量少酶多。
缩胆囊素促进胰液分泌的特点是量少酶多。
考点:
能量代谢和体温
1、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是间脑的组成部分,是调节内脏及内分泌活动的中枢。
从生理学角度讲体温是机体深部平均温度。
2、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效应最大的食物是蛋白质,能延续7-8小时,进食时要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
3、测量基础代谢需要在清醒、静卧、未做肌肉活动、无精神紧张、食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摄氏度的条件下进行。
4、体温昼夜变化的特点是昼夜间呈现周期性波动,清晨2-6小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
炎热环境中机体维持体热平衡是通过发汗及增加皮肤血流量
5、与基础代谢率成正比的是体表面积,基础代谢率的正常范围是不超过正常平均值的±10%-±15%
6、卧床、无发热或异常消耗的成年男性病人每天最低热卡需求是25-30Kcal/(kg.d)通畅体温每升高1度,基础代谢率就升高13%
考点:
肾脏的排泄功能
1、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是血浆从毛细血管滤过形成组织液的动力,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后两者是阻碍滤过的压力
2、肾糖阈是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两侧肾脏生成的原尿总量,正常成人是125ml/min左右
3、囊内液的成分与血浆相比,含量显著不同的是蛋白质和大分子物质
4、糖尿病患者尿量增多的原因是小管液溶质浓度升高,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升高,使组织中的水分回吸收到血管内,同时在肾小管腔内造成高渗状态,减少水、钠重吸收而使尿量增多。
5、肾小球滤过膜有一定的选择性,尿素、葡萄糖不收限制。
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如白蛋白
6、正常成人每天派出的尿量为1000-2000ml24小时多于2.5L为多尿,小于0.4L为少尿,少于0.1L为无尿
考点:
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元兴奋时首先产生动作电位的部位是轴突始端,沿轴突向下传导至效应器官
2、突触前抑制的结构基础是轴突-轴突型,帕金森病患者出现震颤麻痹是由于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受损
3、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出现疲劳的是中枢中的突出触,突触传递的特点是:
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与阻塞、兴奋节律的改变、后放、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4、感觉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生理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兴奋状态;特异性投射系统是引起特定的感觉
5、内脏神经节所发出的纤维称节后纤维多是肾上腺素能纤维;发生应激反应的系统是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6、形成条件反射的重要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多次结合。
抑制性的突触后电位是超极化局部电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去极化局部电位
7、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肌紧张,所引起的牵张反射,
8、含有交感神经元胞体的是侧角,含有感觉神经元细胞的是脊神经节;含有躯体神经元细胞的是前角
9、导致心律加快,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力加强的受体是β1受体,引起支气管平滑肌舒张的受体是β2受体,促进胃肠运动的受体是M(毒蕈碱受体)受体;促进皮肤、粘膜以及内脏血管平滑肌收缩;N(烟碱受体)受体促进骨骼肌收缩。
考点:
内分泌
1、催产素,又名垂体后叶素,缩宫素,由垂体后叶分泌。
促甲肾上腺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素GH、催乳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不是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LH、均是腺垂体分泌。
2、受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调控的激素有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肾上腺素等
3、生长素一天中的分泌高峰期在慢波睡眠,由脑垂体分泌,主要是促进骨骼生长。
4、对脑和长骨的发育最为重要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缺乏可致呆小病。
糖皮质激素是促进脂肪的分解。
应激反应中血中明显增多的激素是皮质醇。
由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强,促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增多。
5、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生长抑素是由胰岛D细胞分泌,胰多肽是由胰腺的PP细胞分泌。
考点:
生殖
1、睾酮(睾丸素)是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由男性的睾丸或女性的卵巢分泌。
其生理作用是:
①促进精子的生成②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③促进男性副性征的出现④促进生精细胞的分化
2、成熟的卵泡能分泌大量的雌激素。
在应激状态下,个体出现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呼吸加速、血糖升高和肌张力增强,此生理反应说明机体处于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
病理学
考点: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和修复
1、脑萎缩的大体特征是脑沟加深加宽、脑
2、回变窄,组织发生坏死时,间质发生变化的情况应该是在实质细胞病变之后发生。
实质细胞坏死后释放溶解酶,导致间质发生溶解坏死。
萎缩属于组织适应性改变(还有肥大、增生、和化生)
3、发生在皮肤、粘膜的坏死组织分离后脱落形成糜烂(较浅)及溃疡(较深),发生在肾和肺脏的坏死组织排出后,留下的空腔为空洞。
4、肥大的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增强、细胞体积增大造成,故肥大的器官体积增大、功能增强。
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分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替代的过程。
5、血管壁的玻璃样变性主要发生在细动脉,可发生在肾、脑、脾及视网膜等处的细动脉。
6、属于永久性细胞的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一旦遭受破坏则成为永久性缺失。
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属于稳定细胞。
造血细胞、表皮细胞属于不稳定细胞。
7、软化灶是指局部脑组织的液化坏死,不可逆性损伤。
8、坏死组织由肉芽组织取代叫做机化,机化时出现的特征细胞是成纤维细胞。
坏死灶周围钙盐沉积为钙化,坏死缺损由周围组织修补为再生。
9、液化性坏死多发生在含脂质较多的组织,干酪样坏死多见于结核,坏疽分为干性(多发于肢体)、湿性(多发于肠管、胆囊、子宫、肺与外界相同,水分不易蒸发的器官)和气性坏疽,
考点:
局部血液循环
1、血栓对机体的不利影响是:
阻塞血管、栓塞、心瓣膜病和出血
2、肺梗死发生于严重肺淤血基础上,有肺动脉栓塞,肺梗死镜下观察梗死灶呈凝固性坏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