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docx
《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 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题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及解析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二)
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
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
父彦与高士廉有旧。
庄道少孤,年十二,访士廉。
廉以故人子,引令坐。
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
“此文庄道所作。
”士廉怪谓曰:
“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请诵之,果通。
复请倒诵,又通。
乃跪谢曰:
“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
”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
士廉称叹久之。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释担而立________
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
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
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⑤引令坐________
⑥复请倒诵________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①乃跪谢曰________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
②向傍窥而记耳________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士廉怪谓曰:
“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
(4)两文末,陈尧咨“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样的态度?
请简要概括。
【答案】
(1)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拉;再,又
(2)A;B
(3)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高士廉责怪他说:
“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
(4)陈尧咨的“笑而遣之”体现了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高士廉“称叹久之”体现了对卢庄道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
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①释:
动词,放下;②忿然:
形容词,气愤的样子;③安:
疑问代词,怎么;④徐:
形容词,慢慢地;⑤引:
动词,拉;⑥复:
副词,再,又。
⑵辨析一词多义,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
①谢:
道歉,古今异义词,句意是:
于是就跪下道歉说。
②向:
先前。
句意是:
而是我先前在旁边偷看时记住的。
⑶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①颔:
点头。
句意是:
(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怪谓曰:
责怪他说。
句意是:
高士廉责怪他说:
“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
⑷陈尧咨的“笑而遣之”,表现卖油翁的绝技征服了大家,证明他“但微颔之”不是没有根据的,体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同时也对他的高超的“酌油”技艺的赞同;高士廉“称叹久之”体现了对卢庄道记忆力出众、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
故答案为:
⑴①放下;②气愤的样子;③怎么;④慢慢地;⑤拉;⑥再,又。
⑵A;B
⑶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高士廉责怪他说:
“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
⑷陈尧咨的“笑而遣之”体现了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高士廉“称叹久之”体现了对卢庄道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答题时应注意,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⑵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
答题时应注意,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⑶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答题时应注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⑷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
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一)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以此自夸。
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园圃外,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不离开。
这个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也不过是微微地点点头。
康肃公问道:
“你也懂得射箭吗?
我射箭的技术难道不精湛吗?
”老翁说:
“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康肃公听后十分生气地说:
“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
”老翁说: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你射箭也是凭手熟的)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
接着老翁说: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
”陈肃公笑着将老翁送走了。
(二)卢庄道是范阳人,被天下公认为有学问的人,他的聪明才智超过了古今所有的人,他的父亲卢彦和高士廉的关系很好。
卢庄道从小丧父,十二岁的时候去拜见高士廉,高士廉因为他是故人的儿子,让他坐下。
恰巧有人送来文章向高士廉请教,卢庄道偷着观看,然后对高士廉说:
"这篇文章是我写的。
"高士林责怪他说:
"小孩子不要说大话!
"认为他轻薄,让他背诵,卢庄道果然背下来了。
又让他倒着背诵,他又背下来了。
卢庄道跪下请罪说:
"这篇文章实在不是我作的,而是在旁边偷看时记住的。
"高士廉取来其他文章和官府文书叫他读,卢庄道全都能看一遍以后就能倒背下来。
高士廉称赞感叹不已。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________
②斯是陋室________
③谈笑有鸿儒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孔子云:
何陋之有?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B.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C. 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赞扬自己的陋室可以和诸葛庐、子云亭齐名。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主人品德高尚,“陋室”就不陋。
【答案】
(1)出名
;这
;博学的人
(2)①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②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
(3)C
【解析】【分析】选自《全唐文》。
作者:
刘禹锡。
年代:
唐。
(1)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出名,著名”;“鸿儒”是指“博学的人”。
(2)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①句中的“上、入”两个词是赋分点;②句中的“云、何、陋、有”几个词是赋分点,注意句式倒装。
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典故,是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据此,选项C的理解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
(1)出名;这;博学的人;
(2)①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②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
”(3)C。
【点评】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回忆注释和译文,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可以提取实词的含义,注意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现象。
比如,本题,A项,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
鸿儒,泛指博学之士。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先理解句子,找出句子成分,分析成分之间的关系,根据语言主谓宾顺序来停顿。
另外注意句首语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应连读。
本题根据“入则”“出则”两个假设短语,可将它们断开。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
本文通过寓言故事讲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那就是找出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解决了,事情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参考译文】 山不在于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会出名;水不在于深,只要有蛟龙栖留住就显神灵。
这是一间简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远扬。
苔藓爬上台阶染出一片碧绿,草色映入竹帘映得漫屋青色。
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多识的人,来往的没有不学无术之徒。
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繁杂的音乐搅扰听觉,没有文牍公务劳累身心。
似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如西蜀扬子云的草屋。
孔子说:
“这有什么简陋呢?
”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欲居九夷。
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选自《论语·子罕》
【注释】九夷:
古代称东方的九种民族。
亦指其所居之地。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________
②斯是陋室________
③谈笑有鸿儒________
④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⑤子欲居九夷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或曰:
“陋,如之何?
”
(3)【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填空)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
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
【答案】
(1)出名,有名;这;博学的人;官府文书;想,想要
(2)①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②有人说:
“(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
(3)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时,重点在于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有了神仙就出名。
名:
出名,有名。
②这是简陋的房子。
斯:
这。
③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
鸿儒:
博学的人。
④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案牍:
官府文书。
⑤孔子想搬到九夷(边远之地)去住。
欲:
想,想要。
(2)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翻译能力,①句意:
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②句意:
有人说:
“(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
(3)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和把握。
根据内容可知:
【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答题时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甲】文中“惟吾德馨”和【乙】文中“君子居之”分析,明确“君子”应该具有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的情操。
故答案为:
(1)出名,有名;这;博学的人;官府文书;欲:
想,想要
(2)①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
②有人说:
“(那个地方)非常简陋,怎么能住呢?
”
(3)惟吾德馨;君子居之
(4)清雅脱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
【点评】解答文言文重点语句的翻译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
本题中要注意重点字词①中的“上”,爬上;“入”,映入;②中的“或”,有人;“如之何”,倒装,何如,怎么住。
4.阅读下面文言文
(一)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
“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遂依而截之。
(二)楚人隐形
楚人贫居,读《淮南子》,得“螳螂伺蝉自鄣(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
“汝见我不?
”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骗)云“不见”。
嘿然大喜,赍(带)叶入市,对面取人物。
吏遂缚诣县。
(1)
(一)这则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 )
A. 写老父见多识广,他的主意十分好。
B. 写鲁人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C. 写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
D. 写愚人只要虚心好学就会变得聪明起来。
(2)
(二)这则故事要说明的道理是( )
A. 死读书本,只会一叶障目,看不清事物的真相。
B. 只信书本,不通事理,就会闹笑话,甚至闯祸。
C. 读书必须联系实际,否则就会把事情搞坏。
D. 书不可不读,但不可读得太多;书不可不信,但也不可全信。
【答案】
(1)C
(2)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1)写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
(2)只信书本,不通事理,就会闹笑话,甚至闯祸。
故答案为:
(1)C
(2)B
【点评】中心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是我国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家。
(2)下列选项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可爱者甚蕃(值得)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玩弄)
C. 陶后鲜有闻(新鲜)
D. 亭亭净植(竖立)
(3)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的虚词或指出其作用。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之________ 而________
②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自________ 甚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请说说“菊”和“牡丹”在表达文章主旨上起了什么作用?
作者对莲的赞美寄寓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1)爱莲说
;周敦颐
;北宋
;哲学
(2)C
(3)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表转折,“却”
;从
;十分,很
(4)①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
(5)作者用菊花来正面衬托,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寄寓了作者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解析】【分析】选自《爱莲说》。
作者:
周敦颐。
朝代:
北宋。
(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要注意识记《爱莲说》的作者、朝代等。
(2)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注意积累识记,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
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的“鲜”是“少,很少”的意思。
(3)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表转折,可翻译为“却”。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中“自”翻译为“从”。
“甚”翻译为“很”。
(4)此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注意“予”、“染”、“濯”、“妖”、“鲜”、“闻”的意思。
(5)此题既考查所使用的手法,也考查作者的情感态度。
结合文意可知作者用菊花来正面衬托,用牡丹来反面衬托莲花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不慕富贵,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何泽为洛阳令。
唐庄宗好田猎,数践民田。
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曰:
“陛下未能一天下①以休民②,而暴敛疲民以给军食。
今田将熟,奈何恣田游以害多稼?
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
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下之过。
”庄宗大笑,为之止猎。
(选自《新五代史》)
【注释】①一天下:
统一天下。
②休民:
使人民休养生息。
(1) 文中“数践民田”中的“数”的意思是________。
(2)请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
使 民 何 以 出 租 赋 吏 何 以 督 民 耕?
(3)通过选文,可以看出何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
(1)多次,屡次
(2)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
(3)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不畏身死的好官吏。
【解析】【分析】
(1)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数践民田”:
曾经多次践踏百姓的田地。
“数”:
多次,屡次。
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
译为:
这让老百姓拿什么交纳租子,官吏又怎么督促百姓耕作呢?
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两个意思之间划开。
注意句式结构的对称。
(3)可分析“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的动作描写,“今田将熟,奈何恣田游以害多稼”“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下之过”等语言描写,即可分析出何泽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不畏身死的好官吏。
故答案为:
⑴多次,屡次
⑵使民何以出租赋/吏何以督民耕?
⑶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为民请命,不畏身死的好官吏。
【点评】⑴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进行理解,词语的意思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考生在平时要注意对常见文言词语进行积累。
⑵本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按照现代语法进行断句。
注意题干的限制要求。
⑶本题考查文章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
考生要读懂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注意文中对人物描写的语句,结合其主旨进行分析理解。
【参考译文】
何泽担任了洛阳的首令。
唐庄宗喜欢打猎,曾经多次践踏百姓的田地,(于是)何泽(为了劝谏庄宗)于是藏在草中等候庄宗。
在马前直谏道:
“陛下没能够一统天下来使人民安康,却暴敛穷苦的百姓来供应部队。
如今田里庄稼将要成熟,为什么要践踏农田来害庄稼呢?
这让老百姓拿什么交纳租子,官吏又怎么督促百姓耕作呢?
陛下不听我的话,希望你让我在马前死了吧,来让后世知道陛下的过失。
”庄宗大笑,为了这件事停止了打猎。
7.文言文阅读,回答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
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字。
①惟吾德馨 ________
②无案牍之劳形________
③可爱者甚蕃 ________
④濯清涟而不妖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无案牍之劳形。
(3)简要分析(乙)文菊、牡丹、莲的象征手法以及衬托手法。
(4)(甲)文与(乙)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答案】
(1)馨: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劳:
使……劳累;蕃:
多;涟:
水波。
(2)①可以远处观看,不可以靠近赏玩。
②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3)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莲的脱俗高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用牡丹反衬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荣华富贵。
(4)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
【解析】【分析】
(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劳”,使……劳累;“涟”,水波。
(2)重点字词:
“亵”亲近而不庄重;“案牍”,官府公文。
(3)结合“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分析得出:
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结合“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赏析:
以菊花正面衬托,突出莲的脱俗高雅。
用牡丹从反面衬托莲的洁身自好,不贪图荣华富贵。
(4)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故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故答案为:
⑴①馨:
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②劳:
使……劳累;③蕃:
多;④涟:
水波。
⑵①可以远处观看,不可以靠近赏玩。
②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
⑶菊是隐士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是君子的象征。
作者以菊花正衬,突出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