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君主专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5896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没有君主专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没有君主专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没有君主专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没有君主专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没有君主专制.docx

《中国没有君主专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没有君主专制.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没有君主专制.docx

中国没有君主专制

袁腾飞:

《中国近代史》没有保留价值可当废纸卖

[导读]袁腾飞:

“留下的是一些比较专业的书,比如像《北方民族简史》,这些不会受意识形态影响。

但是比如像什么《中国近代史》,现在看法跟那时候绝不一样,那就没有一点儿保留价值了,当废纸卖了。

袁腾飞的工作室里挂满了经幡,书架和柜子上摆得最多的也不是书,而是佛像和佛具。

袁腾飞位于北京西坝河的工作室里挂满了经幡,书架和柜子上摆得最多的也不是书,而是佛像和佛具。

他坐在写字台前,很有大佬范儿。

虽然这是公司的布置,但袁腾飞觉得完全符合自己的审美:

“家里的书架上也全是佛像,还收了十来把日本和西洋的刀剑。

宗教和军事恰好也是他除了历史以外,最喜欢阅读的门类。

“宗教方面主要看的还是佛学,偏重基础的东西,没办法,我学理论费劲。

”近些年,袁腾飞收得最多的还是军事书,因为“以前的军事书没法看,全是字儿,现在必须得图文并茂才看得下去”。

看得出袁腾飞对书本身没什么迷恋:

“不看封面,不看腰封,哪里破了,拿透明胶粘一下不就得了嘛……”他现在总共有2000多本书,基本是2007、2008年开始买的,以前的,包括上大学时候的书都早就处理掉了。

“留下的就是一些比较专业的书,比如像《北方民族简史》、《中国古代官制》,这些不会受意识形态影响,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

但是比如像什么《中国近代史》,这就没必要了,现在看法跟那时候绝对不一样了,还有上大学时最流行的《中国古代史长编》、《中国通史》,那就没有一点儿保留价值了,当废纸卖了。

他也不想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所谓的“读书人”,对他来说,读得下去就读,没兴趣的就不读:

“说白了,我看书还是没有摆脱历史这个途径,反正我觉得历史是很鲜活的,但是之所以现在的人对它不是特别感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讲历史的人不会讲故事。

你不讲故事,都是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空到空,就让人觉得有点太高不可攀了。

”他最新出版的三本《塞北三朝》,尽管没有图片,但内容是从《百家讲坛》和《腾飞五千年》的讲稿中来的,全是故事,所以“没图也能读得下去”。

在他看来,古代的通俗讲史,最好的就是《史记》,不光是史学典范,也是文学典范。

“近现代以来,会讲故事的大师都绝迹了。

当代讲中国历史,讲得最好的人,是耶鲁大学历史系主任史景迁,大胡子,最好!

因为他会讲故事,大师必须会讲故事。

“我就是一个说书的”,是袁腾飞给自己的定位。

他不读历史学家的论文,也不关注新近的考古成果:

“我就是讲前人讲过的,没有创新。

我不是历史学家,我不是考古学家,就是一个说书的,我讲述的方法和评述一样,只不过我说的是真实的,就完啦。

评书它不真实,我说的真实,我告诉你,没有杨宗保,没这个人,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杨延昭也不是老六,就完啦!

B=《外滩画报》Y=袁腾飞

B:

你平时喜欢在哪儿买书,逛书店吗?

Y:

在当当买,买着买着成VIP了。

书都一样,当然就哪儿打折多上哪儿了。

实体店也逛,看中了回当当下单。

新华书店会去,因为也有一个8.5折的卡,西单、王府井、中关村大厦三个店通用的。

北京也就新华书店吧,那种特别私人的,像原来的光合作用,那里面没我喜欢的书,都是乱七八糟的,我基本不看的,所以我还是去新华书店,全嘛,而且新华书店我也都知道在哪儿,进门就直奔那个柜台。

哦对,我最喜欢去的是王府井的那个台版书柜台,因为台湾的书品质非常好,个个都达到收藏级别,所以我一般就喜欢买台版书。

比如说英国DK出版社的很多东西,咱们这边没有翻译的台湾都翻译了。

我看外国人的书都是图文结合,一点儿都不枯燥,不会让你厌。

要是这么厚的一本书没有画全是字,那拍死自个儿算了,看不下去。

B:

最近看到了什么台版的好书吗?

Y:

有一本,图文并茂的,名字我记不太住,说的是古代世界上的军服。

比如说这个帽子是干什么的,这个肩章是干什么的、表明他是什么级别,刀什么样,我就特喜欢这种东西。

所以为什么我只写外国战争史,不写中国战争史?

因为中国战争没那么多东西。

本来中国人就很轻视战争,全都是用计,三国演义那套路子,这是我最烦的东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宋朝,它的部队编制是什么,没人知道。

“岳飞领十万大军”,这十万大军是怎么编的呀?

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宋朝的班长叫什么?

没有。

所以我对中国战争史接触得少一点。

我本人读书,更喜欢读世界史。

B:

你读书时用的历史书也卖了吗?

比如《资治通鉴》这种。

Y:

这个没卖,二十四史什么的都留着呢,因为那个东西其实也就跟字典差不多,就是一工具书,而且二十四史里面真值得一读的也就是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后面的那些也就那么回事儿,文采也差了很多,基本上就跟字典差不多,查资料用。

B:

那时候这些工具书你在哪儿买的?

Y:

我那《史记》是在书市上买的,上大学的时候,90年代初吧,7毛钱一本,在文化宫还是白石桥我忘了。

是一个图书馆下架了的,有的皮都掉了,再用纸条粘上,10本才7块钱,现在应该也好几百了吧。

B:

对你来说那时候这个价格也算便宜了?

Y:

那当然啦,7块钱10本《史记》,这事儿哪找去,对不?

不过那时候《史记》买新的也就20多块钱。

那时候一个月生活费差不多50块钱,我50块钱买了《资治通鉴》,那就得和家里要钱了,不然一个月甭吃饭了。

B:

你不看现代历史研究,那么历史方面的书,除了旧的典籍以外,还看哪些?

Y:

我只看通俗讲史的东西,最好是外行论史的东西。

比如说他不是学历史的,他是学经济的,或者任何一个学科的,但是他对历史感兴趣,发心去研究,这是我最爱看的东西,因为没有任何窠臼,没有条条框框,那就好了呀。

就像在《百家讲坛》讲《杨家将》的梅毅。

B:

就是说你其实是对他的讲述方式有兴趣,不是对史实本身有兴趣?

Y:

对对对,也可以这么讲。

另外就是传统史学家的东西,比如说钱穆先生,陈寅恪先生,包括台湾的傅乐成先生。

他们就是完全按照中国传统的史家方法,又有西方的东西在里边。

另外我觉得历史学家吧,还得有自己鲜明的观点,这观点无所谓对还是不对,只要我史实是对的,我的看法是我个人的自由。

比如说,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书我就特别喜欢看,很薄的一本小册子。

他就讲,中国没有君主专制,哇,你很震惊吧,因为咱们一直讲中国是君主专制,他说没有,他说宋朝以前没有君主专制。

然后他说,秦汉的时候皇帝就像一董事长,然后拿事实来论证,这怎么不可以啊,为什么都得一种看法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