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5606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docx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docx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

广东省肇庆市实验中学高二第四次阶段性测试(语文)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炽热  整饬  不啻叱咤风云  

B.富庶  夙愿  塑造  追根溯源

C.小憩  迄今  亲戚同仇敌忾 

D.撩拨   瞭望潦水一目了然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3月25日,欧盟贸易总干事奥沙利文在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表示,中国应该能够帮助世界金融危机,这是全球共同的利益。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这一技术。

③昨天,的士司机张权遭到了3名男子的殴打。

事后,虽有警方到场并将打人者控制,但得知事件的数百名的士司机仍迅速聚集到现场,围住打人者齐声要求其道歉

A.度过  沿用  处治  B.渡过  采用  处置

C.度过采用处治     D.渡过  沿用  处置

3.下列语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年二月,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B.出身于东汉后期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的袁绍,由于为人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关键时刻往往引而不发,故不能成就大业。

C.杜郎口中学三面黑板学生争相去写、去画的真实课堂把他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平等的人”的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

D.来到学校住宿的第一天,我好像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做,忙得头昏眼花。

已经到了上晚自习的时间,我还在七手八脚地忙乎着。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本月底,李敖将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明年将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B.“东北小品火起来了!

”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C.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一定数量的通讯中断、房屋倒塌、人员被埋,给群众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D.中国代表团团长谢振华对媒体表示,当前,要求发展中的中国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承担更多的减排,显然有失公允。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子贡问曰:

“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

“敢问其次?

”曰: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曰:

“敢问其次?

”曰:

“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

“今之从政者何如?

”子曰:

“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

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

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

“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

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

”斗甚疾。

蒲人惧,谓孔子曰:

“苟毋适卫,吾出子。

”与之盟,出孔子东门。

孔子遂适卫。

子贡曰:

“盟可负邪?

”孔子曰:

“要盟也,神不听。

5.孔子在第一段把“士”分为几类人,分别是什么?

(3分)

6.如何理解“言必信,行必果”?

(3分)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4分)

(1)吾与夫子再罹难  罹_________

(2)苟毋适卫,吾出子 苟___________出____________

(3)盟可负邪负___________

8.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3分)

(三)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太誓曰: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9.翻译: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4分)

10.这一段可以看出孟子认为的天意是什么,怎样才能符合天意?

(3分)

(四)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万章曰:

“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

“否。

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

“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

“否。

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

“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

“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

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

“敢问:

‘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

“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天下诸候进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

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

《泰誓》曰: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此之谓也。

(选自《孟子·万章上》)

11.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谆谆然命之乎命:

命令

B.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示:

显示

C.践天子位焉践:

登上

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受:

接受

12.下面的句子,加点的字在意义及用法上相同的一项是()

A“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此之谓也

B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

C谆谆然命之乎夫然后之中国

D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13.与“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B.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C.此之谓也

D.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五)

(一)

孟子曰: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观水有术①,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②必照焉。

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③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④不达⑤。

(二)

公孙丑曰:

“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孳孳也?

”孟子曰: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⑥。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⑦也。

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孟子·尽心上》)

[注]①术:

方法。

②容光:

细小的缝隙。

③科:

坑洼。

④成章:

通晓文理。

⑤达:

通达。

⑥彀率:

拉弓的标准。

⑦跃如:

跃跃欲试的样子。

14.以下对选段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只有大海才能吸引观水之人,只有圣人的言论才能吸引求学之人。

因此,见过大海的人,就难以被别的水吸引了,在圣人门下学习的人,就难以被别的言论吸引了。

B.君子志于道,不能半途而废,应该像日月,连细小的缝隙都照到;应该像流水,不注满坑洼就不再前行。

C.孟子告诉人们,君子志于道,应追求那些如大海般广博宏大的道,并且通过不断积累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D.道的养成,要依靠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日常学习,只有学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达到通达的境界。

 

15.以下对选段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孙丑赞赏“道”是伟大而美的,但是如同登天一样,让人觉得高不可攀。

如果不降低标准,人们也许难以勤勉地追求。

B.针对公孙丑的言论,孟子认为“道”是不能降格以求的,不能因为“道”太崇高或者追求“道”有困难就降低标准。

C.君子要善于引导,激发他人对“道”的追求,要注重传授的方法,要给人留下思考和理解的空间。

D.孟子将君子比作“大匠”“后羿”,以说明君子是不会贸然改变“道”的标准的。

君子站在大路中央,发现资质能力都很强的人,就带领他们学习“道”。

 16.结合这两篇选文,谈谈该怎样进行“道”的培养?

(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完成17-20题。

(共20分)

“仁”与“礼”

——究竟谁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王杰文

  儒家创始人孔子在中国被称为“圣人”,其思想博大精深,为世人所推崇。

但对于究竟什么才是其思想的核心,目前理论界似乎仍没有一个定论。

穷其各种说法,“仁”说和“礼”说市场最广,呼声最高,竞争也最激烈。

本人在这一问题上比较赞成“仁”说。

理论界坚持“礼是孔子思想核心”的人,多数的主要依据是:

孔子生长在鲁国,而“周礼在鲁”。

且孔子从小好礼,入周公庙问礼,而后成为闻名天下的礼教家。

孔子本身也曾说: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①(《论语》)另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如说“礼让为国”、“齐之以礼”,又主张以礼作为教育宗旨,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认为礼的根本一直相因不变,礼的枝叶可以有所损益,但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还经常批评别人不守礼,一再强调“克己复礼”等。

上面一系列的引述和论证似乎确实可以说明“礼”为孔子思想的核心。

但本人想就此提出几点自己不同的看法。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这是我国历来对孔子的评价。

这里面很突出的指出孔子是一名思想家,既然是一名思想家,那么我们在判定其思想核心时所依据的标准就应该是看他自己创立了什么新思想,而不是看他从前人那里接受或继承了哪些思想,因为只有他自己创立的新思想,才是他思想的真正精髓。

如果你赞成我的观点,那么我就可以很理直气壮地说,前一段那些引述和论证都是一纸空文,因为那些观点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

如《左转》中有这么几段记载:

僖公十一年载“内史过曰:

‘礼,国之干也’”;昭公七年载孟僖子办学,告诫学生曰:

“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昭公二十六年载“晏子曰:

‘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

由此可见,孔子关于礼的思想大多均可以从前人思想中窥见一斑,并不是其本人思想,故自然也就不能作为其思想核心。

而对于人们十分关注的“克己复礼”这一引证,我们首先可以回到《论语·颜渊》的原文中:

“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

‘请问其目。

’子曰: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意思就是说:

颜渊询问仁,孔子说:

“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就是仁。

一旦能约束自身使言行合乎礼,天下就归依仁了。

成就仁在乎自身,难道要仰仗他人吗?

”颜渊说:

“请问具体的内容。

”孔子说:

“不合乎礼的不去看,不合乎礼的不去听,不合乎礼的不去说,不合乎礼的不去做。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明白的看到,孔子所说的“克己复礼”确实强调了礼的重要性,但他的落脚点不在于“复礼”,而是在于“归仁”,强调只要做到礼的尽善尽美,即可达到仁的政治,仁的政治远比礼的政治的要求高,是对礼的政治的升华,“克己复礼”实为由礼的政治向仁的政治过渡的桥梁。

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则正是迈向仁的政治的具体的礼。

通观《论语》,我们发现“仁”在书中出现的频数最多,达109次,而“礼”只有75次。

其中,他人讲“仁”25次,孔子自己讲“仁”84次,孔子自己讲“仁”的频数比“礼”的总数还多,足以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

另外,在《左转》中,“仁”的频数为39次,“礼”为517次,在《国语》中,“仁”为62次,“礼”为121次,“礼”的频数都远远超过了“仁”。

而在《论语》中,“仁”在频数上首次战胜了“礼”,“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思想史上仁对礼的第一次和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孙景坛《正确认识孔子的“克己复礼”》)。

虽然用单纯的频数统计来说明问题不是非常严密稳妥,但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问题。

另外,在孔子思想中,“仁”对“礼”是具有统帅作用的。

特别是当碰到仁礼冲突时,孔子则毫不犹豫地站在“仁”一边,让“礼”服从于“仁”。

如《论语·阳货》中说:

“宰我问:

‘三年之丧,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

‘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

‘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

‘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父母乎?

’”乍一看,我所引用的这段话似乎恰恰说明孔子十分重视礼,然而我想说,孔子为什么如此关注“三年之丧期”这一“礼”呢?

道理很简单,如《学而》中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而且引文中,宰我出去后,孔子说的第一句就是“予之不仁也”,可见其对“仁”的重视。

其实,孔子讲“仁”,非单讲伦理道德中的“仁”,而且还将“仁”从一种伦理道德的要求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思想,而正是这种升华使孔子创立了一种新的思想,即一种新的治国学说。

而这种学说在其前人著作中是没有明确反映的,所以可谓前无古人。

既然是前无古人的独创,自然可以成为其思想的核心。

最后,我们也可以利用亚圣孟子的思想核心来佐证我的看法。

孟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这恐怕大家都赞成。

而孟子是最了解孔子思想核心的,也是继承和发扬孔子思想最尽善尽美的一位,其名字长期与孔子相并,“孔孟之道”为大家所熟识,因而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孔子的思想核心即为“仁”。

孔子的思想中包含很丰富,有礼,有恕,有忠,有孝,有三纲,也有中庸等,而这些都是从不同方面来为最终的“仁”服务,都是达到“仁”所需经历的各种具体的途径。

[注释]①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说:

“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夏的后代杞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商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商的后代宋国不能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

因此这两国的典籍不足,了解夏礼、殷礼的贤人也太少。

如果有记载夏礼、殷礼的典籍和熟悉夏礼、殷礼的贤人,我就能证明我所说的夏礼、殷礼了。

”)

17、“因为那些观点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所体现”这句话中的“那些观点”指的是哪些观点?

(4分)

 

18、如何理解“虽然用单纯的频数统计来说明问题不是非常严密稳妥,但这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些问题”这句话?

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语言特色?

(6分)

 

19、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思想家?

他认为作为思想家的孔子其理论上的贡献是什么?

(5分)

 

20、作者认为在孔子的学说中,“仁”与“礼”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5分)

四、默写(7分)

⑴子曰:

“,则远怨矣。

” (《论语·卫灵公》)

⑵子在川上曰:

“        ,     。

”(《论语·子罕》)

⑶子曰:

“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 

(《论语·述而》)

⑷子曰: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

⑸,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滕文公下》)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发表你的看法。

(6分)

12月12日,某高校10名在校生、4名校友与4名校外人员通过网贴组成“驴友”团,在黄山登山探险时迷路,被困悬崖边。

这支队伍的组织者并没有走过这条线,也没有请向导,只有一台GPS,人均不足一支手电,连基本的大雨衣及保暖毯都未配置,缺乏基本的登山装备,并且又赶上黄山地区天气恶劣,最终被困山中。

12月13日,被困“驴友”获救,年仅24岁民警张宁海在给一位迷路女生让路时跌落悬崖,不幸牺牲。

获救学生没有对牺牲的张宁海表示感谢和哀悼就匆匆回校了。

15日,获救名单中的杜某在人人网与同学石某的一段对话被网民截屏传到微博。

石某提醒杜某“要学学危机公关,经过这次,登协就是你的了”。

这些学生的言行引发了网友的争议。

请就这件事,自选一个角度,发表你的看法。

(不超过100字)

答:

22、阅读下面的材料,如果你是易中天的支持者,请你仿照对方(划横线句子)的句式反驳对方的观点,句子结构大体一致即可。

(6分)

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上一品三国,便品出粉丝无数,也让《品三国》的版权在拍卖声中得到140万的高价。

随之掌声纷至沓来,口水接踵而至;网络论坛更是众说纷纭,几组关键词也逐渐浮出水面:

崇高、庸俗、学术性、大众化、严肃性、娱乐化……发有深省。

有人认为:

易中天混嚼三国,把“三国”变成了肥皂剧,既不能显示知识,也不能显示文化,更不能显示学术的严肃性。

答: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田野里、山坡上、道路旁、花园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朵朵鲜艳的花,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也不管是否有人停下来欣赏,它们总是悄然绽放。

其实,从这些绽放的花儿身上,我们能得到很多生活的启示。

请以“绽放”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二语文第四次阶段性测试参考答案

10.评析思想

孟子认为天意就是民意,上天的认可实际上就是百姓(大多数人)的认可。

(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人就是符合天意。

3分)

11.A解析:

A项,命:

任命委派

12B解析:

都表顺承,“然后”,A代词/提宾标志,C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D介词“把’/介词“用,凭借”

13.D解析:

D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定语后置句。

14、A(“只有大海才能吸引观水之人,只有圣人的言论才能吸引求学之人”误解了原文的意思。

15、D(“发现资质能力都很强的人,就带领他们学习道”误解了原文的意思。

16、对于求学者而言,要注重积累,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对于教学者而言,要恰到好处,适当示范,做到“中庸”。

 

17.周礼在鲁;以礼治国;以礼作为教育的宗旨;认为礼的根本一直相因不变,礼的枝叶可以有所损益,但周礼虽到百世也不会变革

18.用单纯的频数统计并不能直接证明“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毕竟说明了孔子对“仁”的重视程度超过了“礼”,间接说明了“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作者用“不是非常严密稳妥”、“在一定程度上”和“某些”等词语,表现了逻辑推理上的严密性,以避免语言上的绝对化。

19.只有创立了新思想的人才可以称为思想家。

孔子理论上的贡献主要是把“仁”作为思想核心,而且还将“仁”从一种伦理道德的要求升华成了一种政治思想,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国学说。

20.“仁”是对“礼”的政治升华,“礼”是迈向“仁”的政治的具体要求;“仁”对“礼”具有统帅作用,当“仁”与“礼”冲突时,“礼”要服从于“仁”。

四、默写

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⑶曲肱而枕之⑷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⑸居天下之广居

21、参考答案示例一:

登山并没有错,探险也不是问题,关键是某高校学生的探险行为鲁莽,事先没有做好充足准备,造成了险情发生,甚至导致民警牺牲。

他们没有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丢失了对生命的敬畏。

(85字)

示例二:

某高校学生被救后,没有道歉、没有哀悼。

回学校后,不反思反而公开讨论所谓的危机公关、推卸责任。

高校学子对待生命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敬畏,大学生需要责任与担当。

(76字)

示例三:

民警忠于履行职责,把安全送给他人,把危险留给自己,用无言壮举诠释了人民警察、时代青年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追求,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民警察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勇于奉献的崭新风貌。

(85字)

22、20.例:

易中天品三国,把“三国”变成了大众盛宴,即做到了老少皆宜,也做到了妙趣横生,列做到了将学术作品大众化。

(6分)(观点2分,句式2分,通顺2分)

23、【写作提示】

  选取角度:

一、生命之花需要绽放:

1、不管脚下的土地是否肥沃,生命之花都需要绽放。

2、不管有无别人欣赏,生命之花都需要绽放。

3、绽放是一种品质,悄然绽放,热烈张扬的绽放。

4、绽放需要一定的能量积蓄。

5、绽放要经历磨难与痛苦。

二、生命之花不需要绽放:

1、默默无闻也是绽放的一种形态。

2、过早的绽放会适得其反。

例文

绽放

春光明媚,芳草依依。

耀眼的鲜花在芳草的陪衬下,显得高贵与非凡。

然而在惊羡于鲜花绽放时的美丽,你是否会看到这美丽的背后藏着几多汗水。

人生难道不是如此吗?

绽放的成功之花,承载着梦想甘露的滋养,勇敢根茎的依托,淡然清风的轻拂。

成功之花的绽放,梦想甘露的滋养。

梦想的甘霖,孕育了花的美艳,成就了成功的光彩。

在历史的河畔,怒放着古老但又依旧明艳的美丽鲜花。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梦想的光环,萦绕在他的心间,诉说着他将永垂不朽的千古神话。

于是,青年时的他,用脚丈量着中华的长与宽,用空灵的心,去接受古老民族的博大史实。

在梦想的牵引下,中华悠久的历史呈现在他的面前,历史的微波细浪与惊涛巨浪,一起涌向他那伟大的梦想深潭。

他,司马迁用梦想之手触摸着华夏的脉搏,触摸着历史的流淌;梦想也让他成为历史长河中那耀眼的珍珠。

梦想孕育着成功之花,将司马迁记载在史册的扉页上。

成功之花的绽放,寻找勇敢根茎的依托。

他,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可能会被淹没在历史的巨浪中,而他的勇气,支撑着成功的鲜花,屹然立在历史的一隅。

毛遂,他那一声呼唤,注定着他是不平凡的。

因为勇于举荐,他便能享受高于其他门客的待遇,他便成就了令后人津津乐道的历史佳话。

而勇显于外,但怯匿于内的项羽,只能任凭即将成熟的鲜花被风雨所摧残。

逐鹿中原的人影中有他的身影,进军关中的欢笑里有他的爽朗笑声,鸿门宴上有他掌控天下的笑容。

可乌江之畔,为何留有你那不甘的灵魂,在独自叹息。

假如你乘舟归乡,召集豪杰,“卷土重来为可知”,总之你经不起挫折,你放弃了,“中原一败”真的是“势难回”你那纤弱的勇敢,未能支起成功之花的绽放。

成功之花的绽放,享受轻风的吹拂。

淡然的你,成功时大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失意时,你仍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淡然的你,注定拥有诗意的人生。

诗人——李白。

你的一生就是一首诗。

成功的花蕾,渴求着梦想,寻找勇敢,享受淡然。

让我们用火样的热情,呵护成功之花绚丽绽放!

绽放

“上帝不会让你的天空永远阴霾,只要伸出你的手,用智慧之心打开那片乌云。

”纪伯伦之言让人品味,花在乌云之后要永远勇敢地绽放,参天大树在乌云之后会更加直耸云霄。

绽放是一个生物物种的权利,我们都可以绽放。

绽放是一个美丽的动作,花儿绿萼轻轻一垂,花蕊径直一竖挑,香气也扑面而来。

她的绽放是那样的别致而有韵味。

光彩亮丽的背后难道如此简单吗?

正如雪莱所说:

“拨开云雾,你会看到满天的阳光”。

美的背后往往会有痛苦的煎熬,或是迷惘的无精神支配,或是勇敢的直面挑战。

痛苦的煎熬有时让你颓废萎靡或是让你愈挫愈勇。

《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已成为经典,人们向往他的坚毅力量,再听着海明威的至理“人只能被打败,而不能被打倒”,不觉对老人肃然起敬,晚年绽放的老人是一朵夕阳里的最能打动人心的花。

被摧毁的“木石前盟”的林姑娘可以说是以泪洗面,但是她的煎熬更是一种坚守和承诺,她的生命随风凋落了了,但她的爱情之花却于封建大家庭的没落之中凄美惊艳地绽放,动人心魄。

每个人都会有迷惘之时,所以迷惘之余,你就能够绽放。

历来为美国头痛的伊朗总统内贾德,年少时为一师傅打杂工,一个有志青年怎会甘于一辈子打杂呢?

他便逃走,几经周折,师傅找到了他,语重心长地教导:

“现在迷惘的你有了反抗,说明你有了志向,更要踏实地苦干。

”从此,内贾德更加发奋,终于一跃成为领导者。

绽放不是一蹴而就的,在经历了波折之后,你会发现在哪里绽放,那就是绽放着喜悦自信之花。

花儿的绽放是一种对叶子束缚的挑战,人要有挑战才能成功。

前无古人的黑人总统奥巴马,一位和平奖的获得者曾是学校仅有的三名黑人之一,自卑感油然而生,何以成为异域他乡的一国首脑,那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