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54946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docx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3单元教案

义务教育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新生是刚从幼儿园里出的,刚踏入小学校门的他们说是一个比较大的转变,不论从学习环境或者说是行为习惯说都是这样的。

始业教育是孩子进入学校的一个好的开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学生了,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解决了。

因此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开始的确是很重要的。

(1)班49人、一

(2)班0人。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

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通过对实物和模型的观察、操作、分类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观经验,能直观辨认它们的形状是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能直观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柱或球等立体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

1、第四单元《分类》。

结合日常生活中必须进行的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并在这些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第九单元《统计》。

根据简单的÷现实的问题进行统计活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感受统计的必要性;结合实例,认识统计表和形象统计图,会填补相应当图标;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正和习题中提供了许多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践活动或小调查。

例如:

1、找一找,说一说。

“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我找……”

2、说一说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说一说你在生活中发现的加法问题。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间,向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

、到图书馆或书店看一看,图书是怎么分类的,并与同伴说一说。

6、调查太阳刚升起,大约是几时?

太阳刚落下,大约是几时?

调查你们班每个小组男生、女生人数,并试着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7、调查你们班10名同学的上学情况。

(1)乘车上学,还是步行上学?

(2)结伴走还是单独走?

等等

学生经历上述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20以内数的认识

20以内的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安排:

第一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的大小。

这两个单元对后继的数的认识有迁移作用;这部分教材编写的突出特点是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教学活动,呈现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中体验数的意义,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对数的理解力。

(二)加减法的处理

1、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直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学习加减计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让学生亲身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加减算式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从中理解加减运算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2、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虽然不再被作为10以内的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它仍是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的有效手段。

事实上,10以内数的合成分解与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只存在描述数量关系的形式上的差异,并无本质的区别。

因此,教材不但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而且还创设了丰富多彩的问题或游戏活动,不断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

3、加减法学习内容的编排有分有合,加减法的提前混编。

加减法提前混编的优点有:

一是从一个问题情境即能提出加法问题,也能提出减法问题,这样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二是有助于学生体会加法与减法存在某种关系,从不同角度揭示相同的数量关系。

三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加减编后学习内容更富有变化和挑战,不至于因为内容单一而枯燥乏味。

4、体现算法的多样化,,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算法与交流各自算法的时间和空间。

(三)空间与图形的安排

1、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是建立空间观念的一项基本内容,确定位置与顺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会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词语进行描述。

2、认识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间观念的基本内容。

第六单元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

(五)分类与统计的编排

分类的经验不仅是进行统计活动的必要基础,教学概念的学习本质上也是一种分类的行为,所以认识物体始于对物体分类。

四、本册教材的教学建议

(一)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数学接受能力。

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应有实际背景,利用学生的经验,使用学生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探索和考察数学概念得出含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他们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为了避免小组学习流于形式,就必须用心培养学生交流技能。

交流既有信息输出,也有信息输入,所以加谈、倾听、阅读、书写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对数学而言,交流还应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紧扣数学活动的目的设计安排活动

数学教学活动是数学的教学,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而活动本身有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过程。

(四)做练习、写作业是数学堂教学中巩固知识、习得技能的必要环节

五、教材的评价建议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

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

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概念和它们的意义或解释,他们才能理解数学、有意义的“做数学”。

(二)重视对学生初步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解决问题的评价,首先应注意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描述,即怎样把情境图呈现的问题,用口头语言完整地描述出。

(三)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对于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主要通过堂观察收集有关的信息,象他们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独立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在显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兴趣,是否乐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谁敢于质疑。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一、单元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愉悦。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4、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二、单元教学建议:

1、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教学时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数、人数、读数、写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实物操作,使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体会数的意义。

2、学校教育的开始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学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题目,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独立完成。

在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3、初入学的学生不太容易分辨数字的结构和笔顺,容易搞错上、下、左、右的位置。

由于学生的手指肌肉不是特别灵活,要把数字写的正确、整齐、匀称是比较苦难的,因此,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要求学生每次少写几个,经常练习,除本中的练习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写数,逐步提高。

4、本单元时安排:

8时

第一时可爱的校园(数一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以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

2通过观察情境图,试图认识10以内的数;

3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有序数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小组交流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入师:

我们数一数,看谁数的快!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数一数。

数一数第一排有几个小朋友,第一竖有几个小朋友,教室里有什么物体?

有多少?

 

把你数出的和同桌交流一下。

 

在家长的能够忙下,完成后作业,不会的可以画图表示。

 

究1、寻找身体上的数

2、寻找教室里的数

 

3、寻找校园里的数

师:

现在,我们要数一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

1、学生之间互相观察,互相说。

集体反馈交流。

2、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

(学生可能会说:

有1块黑板,2扇门,6盏灯,2张桌子,47名学生……对于能说出比10大的数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3、学生独立观察,寻找个数。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集体交流。

结师:

这节我们在忙什么啊?

你发现什么呢?

生:

这节我们在数数,发现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数学。

用教师布置学生实践活动

后到校园到处看看,边看,边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记下,明天上和大家一起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时快乐的家园(十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

1可以表示1个体(如1个萝卜),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如1筐萝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并且在数数的过程中,认识1—10个数的符号表示的方法;

2、借助挂图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交流图中物体的数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1”的含义以及其他各个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设1.在美丽的农庄里可真漂亮,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欣赏美丽的农庄,感受一下美的气息。

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什么?

说一说。

 

你发现了哪些物体只有“1”吗?

说一说除了1的物体之外,你还看到了其他的吗?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一幅图中的事物以及数量

 

说一说球衣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象这样的数结合教室里的位置说一说。

 

究1、学习1可以表示什么?

观察本中的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用数学的语言叙述。

说说1个萝卜和1筐萝卜有什么不同?

2、学习2、3、4可以表示什么?

1、1个萝卜、1筐萝卜、1个太阳、1座大……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2、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说说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看的?

(3)集体交流。

 

悟体会数不仅可以表示多少(如运动员的人数),也可以表示顺序(如小运动员球衣上的号码)。

 

练一练

(1)连线。

(找朋友)先让学生观察,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

(2)数一数,画一画。

先让学生说说,你在这里看到了什么?

根据要求独立完成作业,并且逐步养成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

教学反思

第三时玩具(1—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

1借助儿童喜欢的玩具,使学生能正确数出以内物体的个数,能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会正确书写1——的数字;

2培养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的姿势,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书写兴趣。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设你在幼儿园里玩过玩具吗?

有哪些?

说给大家听一听。

兴致勃勃地介绍自己喜爱和玩过的玩具

我们数一数这两个小朋友的玩具?

 

学生数、说

 

说一说你觉得哪一个最难写?

自己再试一试。

 

先说一说,再数一数。

 

说一说例题中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多个学生说。

究1、数一数,说一说。

 

2、写数

师:

这些数你会写吗?

你喜欢写哪个?

师:

你认为自己哪个写的最好?

板演

1、

(1)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自己数一数,说一说。

(2)小组交流,你数出什么?

是怎样数的?

(3)全班反馈。

2、学生自己写喜欢的数。

学生板演后比较

(比较过程中要讲出写数的方法)。

 

悟1、写数,让学生自己写,同桌说说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2、看数划线,学生弄清题意后自练。

3、数一数,填一填,知道这些数所表示的意思。

.小结这节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学到的知识说一说。

第四时小猫钓鱼(0的认识)

教学目标:

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实含义,会正确书写“0”;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0”的含义。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1、出示小猫钓鱼图,讲故事导入,提出问题?

观察小猫钓鱼的情景,感受做事情要一心一意。

请小朋友看图说故事,用几表示?

 

最后一只小猫怎么了?

一条都没有用什么表示?

 

书写0,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写生书空。

 

第1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2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第3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写几呢?

再看看,第四只小猫它钓了几条鱼呢?

一条都没有怎么表示呢?

根据教师的问题

3

2

1

 

、0

悟1.自主探索,体验0的含义

 

2、指导“0”的书写。

1、学生自主思考,怎么表示“一条都没有

同桌交流

集体反馈

得出:

一个也没有时用“0”表示。

0是一个数,比1、2、3、4……要小。

2、书写“0”。

用1、学生“分铅笔“

 

2、想一想“0还可以表示什么?

1、理解“0“的含义(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2、同桌交流,全班反馈。

结师:

这节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第五时具(6—10的认识与书写)

教学目标:

1、借助情境,使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这些数。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地数6——10的数及书写。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设1、找朋友唱《找朋友》的歌1、唱一唱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数一数,并说一说。

 

教师示范,学生书空,再书写进去。

 

理解题目的意思。

请学生说一说。

究1、观察交流图意

2、先独立数数,说出每副图中有什么?

多少?

3、再连一连

1、观察交流图意

2、如:

第一幅图中有铅笔10枝。

3、连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连的。

 

悟1、“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具。

充分进行观察操作,引导学生交流,再说一说铅笔盒里有什么?

有多少?

2、学写6,

同样的方法理解7、8、9。

学写7、8、9。

注意书写“8”的顺序,师先师范,

还要注意6和9的区别。

 

1、“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的具。

6个圆圈,6本书,6枝铅笔,用“6”表示。

2、学写6,

学生再练习。

用1、说说在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

1、回顾生活中的数

(写写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或“门牌号码”!

4、6、7、8、9、分别可以表示什么?

第二单元比较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经历比较实物的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单元教学建议:

1、提供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

3、联系生活实际,自己比较活动。

4、本单元时安排:

6时

第一时

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

教学目标

在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中,初步体验对应思想。

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与多少;

初步体会数的广泛性;

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初步形成数感,锻炼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设师:

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你们到学校,看到咱们的校园非常美丽吧?

今天,动物学校也开学了,小动物们也背着书包到学校,猜猜看,动物学校有些什么动物呀?

生:

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猫……问

究1、任意观察问:

看看动物学校有什么?

2、探讨数数规律

1、指定部分学生汇报。

2、师:

刚才你们的汇报都非常好,但是老师一样一个小小的建议,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数一数呢?

(1)四人小组内探讨数数规律。

(2)汇报:

你们是怎样数的?

悟1.寻找身体上的数

2、数周围的实物a)同桌之间互相观察、交流。

b)集体反馈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3、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a)手里最多能拿几支粉笔?

b)盘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实践

应用寻找校园里的数(可带领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去操场上找一找,说一说

第二时高矮(比高矮、比长短)

教学目标:

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理解物体高矮(或长短)的比较,需要在同一起点下进行;

教学重点、难点:

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

理解比较的相对性;

灵活运用比较高矮的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设图片出示,创设情景观察

究1、长颈鹿和大象谁高谁矮?

 

1.选用哪个钉子好?

3、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1、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2、(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3、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用1、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

 

2、比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注意让学生说说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

1、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2、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从短到长依次排起。

 

第三时轻重(比轻重)

一、教学目标

通过说一说,掂一掂,称一称等活动,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并且得到体验;

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轻重的体验和理解;

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二、教学流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设1、指导学生观察情景图

(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

引出题。

究1、掂一掂,

 

1、请学生拿数学数和铅笔盒掂一掂,哪个重,哪个轻。

 

用书上练习

认为哪个重画“”,哪个轻画“×”

重点第4题,不要求所有学生会做。

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新标第一网

第三单元加减法

(一)

第一时有几枝铅笔

教学目标:

1、通过情景,让学生建立起加法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加法算式;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加法计算技能,掌握计算结果在以内的加法

教学重点:

加法意义的理解,正确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

教学流程设计: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设1、先让学生观察表演,出示2支铅笔,又3支铅笔,一个几支铅笔?

(发给学生学具)1、让学生摆一摆,同桌合作。

究1、说一说,摆的意义。

刚才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用加法表示。

板书:

加法

2、认识加号

谁能说说算式中2指什么?

3指什么?

指什么?

1、说一说,摆的意义。

认识加法

 

2、2+3=,讲解算式的读法及加号的含义:

表示合并、合起的意思

悟1.摆一摆,自主探索(看着学具棒)1、学生根据图片,自己摆一摆,说一说。

同桌之间进行交流。

用1、让学生观察后说出算式,说一说什么意思,为什么这样做?

22页摆一摆

2、根据图意说一说,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小组交流。

3、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

教材23页说一说,算一算。

说一说,你、在生活重发现的加法问题。

1、完成摆一摆,学生自己计算后核对。

2、说一说,自己是这样想的?

3、说一说,算一算

堂小结这节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时有几辆车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出发,会列出不同的算式,从而形象地说明两个数相加交换他们位置,得数不变。

教学重难点:

体会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教学流程设计: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设1、让学生观察图,独立思考。

1、学生观察图,独立思考。

究1、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2、自主探究,得出规律

 

1、3+2=2+3=

2、

(1)学生观察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

直观感知加法交换律的含义。

(2)摆一摆体

悟1.让学生用自己的铅笔,摆一摆。

1、说一说,对着同桌说一说摆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加法交换律

用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试一试和其他题目

独立提出问题。

1、全班交流解题。

 

第三时摘果子(减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

通过摘果子这一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

正确计算以内的减法;

能够根据情景,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含义,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修改意见

设1、你能够看着这幅图说一个故事吗?

1、说一说

究1、现在树上还有几个果子?

你是怎么知道的?

1、得出算式-2=3

悟1.自主探究,体验减法

 

2、初步尝试

1、

(1)认识减法算式,和“-”号。

表示分走了

(2)找一找,说一说身边的减法。

2、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做一做。

请你说一说

(2)的几幅图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

(1)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

(2)练一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