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5467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docx

《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docx

9A文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最新版考试用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2018最新版)考试用

一、名词解释

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

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号至19号在北平举行。

出席代表824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参加会议。

会议听取了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等人的报告。

这次大会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

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就与经验,确定了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文艺的新任务,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2、双百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简称“双百”方针。

具体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

其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人民内部提倡和鼓励各种不同意见的发表和争论,发扬学术民主与艺术民主,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以迎接和顺应全国工作重心的转移。

这一方针的贯彻,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逐渐从胡风事件的阴霾里走出,在文学创作上初现百花齐放的苗头。

3、八大样板戏:

“样板戏”又称“革命现代京剧”,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极其特殊的称谓和现象。

产生于六十年代,流行于文革时期,是对传统京剧的一次大胆的尝试和改革。

由于江青的参与,“样板戏”过多地与“阶级斗争”的政治现实相联系,形成“三突出”、“三结合”等一系列模式化的文学观念,给文革期间的创作造成恶劣的影响。

习惯上将京剧现代戏《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并称为“八个样板戏”。

4、地下文学:

“文革”期间,主流文学之外,部分作品通过非常态的媒介运行、传播,以尽可能隐蔽的手抄渠道传阅,称之为“地下文学”。

如《第二次握手》(张扬),《秋歌》、《团泊洼的秋天》(郭小川),《船》、《赠》(舒婷),《城市》、《太阳落了》(芒克),以及1976年“四五”天安门运动中涌现的“天安门诗歌”等。

代表作是《第二次握手》和“天安门诗歌”。

地下文学像“林中的响箭,黎明的曙光”,挖掘了埋葬阴谋文学的坟墓,揭开了新时期文学的序幕。

5、新民歌运动:

“大跃进”背景下,毛泽东指出要搜集民歌;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周扬作《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为题的发言,把“新民歌”作为“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范例。

在毛泽东提倡,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发动,新民歌创作,成为一场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

对于诗坛的影响,在于它被许多人视为与五四新诗传统相对立的诗歌发展的新道路。

实际上,新民歌运动的发生直接受当时政治、经济政策的操纵,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政治冒进和经济失衡延伸下来的一次文学上的片面繁荣,确立的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创作理念,违背了诗歌创作的规律,作品数量多但成就低。

6、杨朔模式:

杨朔散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讲究艺术构思,注重创造诗的意境,往往采用曲径通幽、卒章显志的园林式结构,形成清新俊逸而含蓄的艺术风格。

但由于作家自身的局限及其时代的影响,其作品存在明显的弊端:

①颂歌体的艺术格调。

《海市》、《香山红叶》、《茶花赋》、《雪浪花》等作品都是对现实生活的诗性肯定与庄严歌颂,称为“颂歌体”,以一种失真的描写来粉饰太平。

②单调的结构方式。

写景——记事写人——议论点睛(三段式)。

大多不直接叙述,而用曲笔:

开头时欲扬先抑,中间转弯,最后点题。

属于一种现代八股的叙述模式。

在这种写作中,想象的能力、求异的思维、诚实的品格、自然的情感都受到残酷的压抑。

7、寻根文学:

1985年前后,文坛涌动“文化寻根”思潮,作家们致力于“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历史深处而对中国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思考”,其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代表作家作品有,阿城《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爸爸爸》、《女女女》,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陆文夫《美食家》,王安忆《小鲍庄》,贾平凹“商州系列”等。

最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与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手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寻根文学”是“反思文学”的深化,是一种深层的反思,一种对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反思。

同时,“寻根文学”也是“改革文学”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另一支流。

8、伤痕文学:

粉碎“四人帮”后,作家敏锐的感应到人们的意愿和历史的要求,自觉承担起历史赋予文学的使命,利用文学对既往历史进行清算,揭露文革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等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

发轫之作是刘心武的《班主任》(1977年11月),得名于卢新华的《伤痕》。

主要作家作品还有:

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王蒙的《最宝贵的》,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芙蓉镇》,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张贤良《刑老汉和狗的故事》。

从1977年到1979年,“伤痕文学”达到高潮。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小说中第一股壮观的文学思潮,是对林彪、“四人帮”的控诉,也是对“文革”的否定。

对新时期文学的意义,首先在于恢复了“人”在文学中的地位;另一贡献,是恢复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写出了畸形的政治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的灾难,突破了长期以来创作领域的许多禁区,为以后文学创作现实主义精神的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基础。

9、改革文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原来的阶级斗争转移到抓经济建设。

与此相应,作家们开始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

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开其先河,随后有张锲的《改革者》,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蒋子龙的《燕赵悲歌》,张炜的《秋天的愤怒》,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浮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

大体类型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类。

改革文学侧重反映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以及带来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的形象塑造。

“改革文学”对社会心理,社会问题的探讨,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

10、先锋小说:

80年代中期出现,作家以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方法为主进行的创作,以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开其端,代表作家主要有马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洪峰(《瀚海》)、苏童(《1934的逃亡》)、余华(《死亡叙述》)、格非(《迷舟》)等。

先锋小说具有现代派小说和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①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已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②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③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机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也导致文本深度模式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通常使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先锋小说对小说叙事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

但它将“叙述”和“语言”视为小说写作活动的全部,对意义的放逐,导致其渐趋衰落。

11、新写实小说:

1989年3月,《钟山》杂志“新写实小说大联展”专刊提出“新写实小说”概念,并推出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叶兆言等作家的一大批新写实小说,形成80年代中国文学的最后一个高潮与热点。

新写实“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

它们“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明显有“实录精神”、“平民视野”和“反英雄”。

进入90年代,新写实小说形成新的发展轨迹。

代表作家作品有池莉《太阳出世》、《你是一条河》,方方《落日》、《桃花灿烂》,刘震云《一地鸡毛》等。

这些小说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新写实小说的艺术原则,而且在小说的文化探索和形而上精神上也比80年代小说有了新的超越。

由80年代较典型的悲剧形态向着诙谐甚至喜剧的形态转化,某些小说已具有了后现代主义小说的“解构”、“消解”和“反讽”特征。

新写实小说过分零乱、繁琐化的描,显得缺乏艺术想象力和艺术上的高远境界,叙述的过于沉闷、单调,导致小说灵动艺术魅力丧失,使其进入90年代中期之后日趋式微。

12、朦胧诗:

“朦胧诗”有时也被称为“新诗潮”,是一种回归“五四”传统的文学潮流,因章明发表《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而得名。

发端于“文革”期间,1978年12月北岛与芒克创办《今天》,“朦胧诗”第一次以群体的姿态公开亮相。

1979年《诗刊》先后刊出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等诗,标志着“朦胧诗”开始得到社会的承认。

代表作家作品有:

北岛《回答》,舒婷《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顾城《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江河、杨炼、芒克、多多等。

“朦胧诗”注重自我表现。

,在艺术上开始注意到汉语的诗意特质,讲究精练、暗示、含蓄、意象的经营。

即使是理性的思考,观念的传达,也能借意象的运作而完成。

其本质特征是对崇高文化价值的再造,即对人的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对历史本质的新探索。

13、归来诗人群:

随着一批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一个庞大的“归来”诗人群。

包括七月派诗人(鲁黎、绿原、牛汉、曾卓等)和在反右派斗争中被迫停笔的诗人(艾青、公木、唐祈、流沙河、昌耀等),以及50年代退出诗坛的九叶诗人。

“归来”诗人在诗歌内容的历史反思和艺术的个性化方面,为诗歌发展作出了探索:

①自觉参与了反思主题的抒唱,带有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

如艾青的《鱼化石》、梁南的《归来的时刻》、曾卓的《悬崖边的树》、公刘的《沉思》等;②特别关心社会问题,以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理性的思辨精神,作深刻的社会探求。

如艾青的《在浪尖上》、《光的赞歌》,白桦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雷抒雁的《小草在歌唱》等。

14、第三代诗人:

“第三代诗人”或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

集体亮相于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

代表性诗人诗作有:

韩东《有关大雁塔》、于坚《对一只乌鸦的命名》。

其诗歌观念主要有三:

①提倡“非文化”,“回到本身”,从表达文化、历史或政治理念回到诗,回到生命或事物本身;②试图反叛和超越朦胧诗,重建一种诗歌精神,这种精神建立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中的个体的感性生命体验,以“解构”为核心,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

③语言上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企图还原到前文化状态。

15、新生代小说:

亦称“新状态小说”、“晚生代小说”,是指朱文、韩东、鲁羊、毕飞宇、林白、陈染、刁斗、李冯、王彪、述平、刘继明等一批年轻作家创作的作品,是90年代边缘化文学语境的产物,也是80年代以后先锋小说的延续。

至少存在三种写作类型:

①哲学型。

代表作家有毕飞宇、鲁羊等;②私语型。

代表作家有陈染、林白;③写实型。

代表作家有朱文、韩东、述平等。

新生代小说,表现出全部独特性和个人性:

①对于存在的态度以及对于“存在版图“的体认、言说和“绘制”上,“在边缘处叙述”。

②艺术形态上体现为一种返朴归真的境界的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意义和美感的缺失、叙述的琐碎与粗鄙化、理性力量的不足、作品气度和格局的狭隘、自我重复与模式化倾向,阻碍着新生代小说向更高的境界迈步。

二、简答论述

1、怎样理解整个整个十七年“左”倾文艺思潮逐步升级,而小说创作却仍能取得成就,而此时期小说的缺失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论述)

原因:

①首先,“左”的政治运动、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毕竟分属于两个范畴,前者对后者有影响,但不总是或者绝对地决定后者的全部状况;②“左”倾思潮本身有一个萌发、演进、膨胀的过程,一方面它不断恶化,一方面在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又促使当时的文艺政策断断续续地有所调整,如“双百”方针,纠“左”抑“左”;③一些作家采取各种方式抵制“左”倾思潮,或公开,或隐蔽,或清醒直接地,或听从生活召唤地在创作实践中进行了非自觉的抗衡;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与现实题材保留了距离,沉入了历史题材的精心构筑,如姚雪垠《李自成》。

缺失:

①文艺政治化。

简单、机械地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把文艺为社会服务的功能,等同于直接服务于政治。

把现成的政治结论奉为创作宗旨,只赋之于图像,缺乏来自生活的独到发现,缺乏经得起时间严格检验的思想深度。

一些小说采用非文学的构思手法,形成同一的图解理念的思维模式,造成了公式化、概念化倾向。

②题材单一化。

主要集中于现实和历史题材,以党的革命斗争和现实政策为主要参照点,忽视了社会生活丰富性、复杂性。

③手法简单化。

一方面,创作方法不够多样。

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潮,使它几乎变成包容一切的唯一的创作观念,片面理解现实主义,只承认肯定性的歌颂;忽视人的心灵、人的情感,不能按照人物命运的线索,构成以人物性格为中心的艺术整体,人物形象类型化、模式化。

另一方面,表现手法上,片面追求民族化、大众化,注意故事的完整、情节的生动和语言的通俗,忽视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技巧手法与方法,未充分体现作家的创作个性、风格特色。

④作家非专业化。

作家往往借助自己熟悉的历史和生活写作,具有历史再现性质,但文学创作的修养不够,许多成为“一本书作家”,如杜鹏程、洪波、杨益言等,自身文学素养不能够支持长期的创作。

2、分析王蒙《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思想主题和艺术手法。

(简答)

思想主题:

小说通过对林震、刘世吾等人物形象的塑造,揭露了人民群众与思想僵化的官僚主义等现象的斗争,对生活进行大胆干预,意在唤醒人民在和平年代,要保持战争年代的热情和责任心,其深层意蕴上,是对人物精神状态的思考。

艺术手法:

①作品结构严谨。

小说以处理麻袋厂组织问题为中心构思,线索单纯清晰,结构严谨。

②比较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形象,特别是刘世吾形象的塑造。

③运用细节描写来进行人物心理刻画。

通过富于个性化的语言、典型的细节,把笔触伸展到人物的灵魂世界,剖示出人物思想上的矛盾和性格上的复杂。

3、简析《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刘世吾这一人物形象特征。

(简答)

刘世吾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者形象,作品成功地表现了他从一个革命者蜕变为官僚主义者,同时,又展示了其性格的复杂。

①刘世吾把“就那么回事”作为口头禅,似乎什么都了如指掌,什么都看透了,对工作中的缺点、干部中的问题,视而不见,无动于衷,随波逐流,找各种理由,把自己的官僚主义作风和蜕变的灵魂掩盖起来。

②他又不同于一般昏庸无能的官僚主义者,精明、能干,目光“锐利”,一旦“条件成熟”后,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在思想上,也时时表现出一定的矛盾。

人物思想上的矛盾和性格上的复杂,这个人物更加真实可信。

4、分析梁斌《红旗谱》中朱老忠的人物形象。

(简答)

朱老忠的性格集纳了中国农民英雄的传统要质,形象醒目:

①家族乃至阶级的世仇,孕育了他强烈的反抗性。

燕赵遗风和少年时的遭遇,滋生了他阶级本能的反抗性,并贯穿一生,铸成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的主导性格。

②20年闯荡江湖的经历,造就了他“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侠义性。

对乡人的救危扶困,冒险探监等都体现了他的慷慨仗义。

③不寻常的人生磨难,曲折的斗争历程,使他加深了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养成了“出水才看两腿泥”的坚韧性。

总之,朱老忠是一个生活在20世纪初叶,新旧两个时代交替时期的农民英雄的典型形象,其身上既保留了旧时代豪侠的特征,又融入了新时代英雄的精神。

他的生活道路、斗争经历和性格特征,集中概括了20世纪初期,新旧时代交替时期的中国农民,由草莽好汉成长为农民革命英雄的历史踪迹。

5、试述《青春之歌》的思想主题及主要的艺术特色,对林道静这一形象如何评价?

(论述)

思想主题:

《青春之歌》是一部探索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道路问题的长篇小说,反映了从“9•18”到“12•9”运动这一历史时期爱国青年学生为抗日救亡所进行的顽强不息的斗争。

其特殊价值,不在一般地展示知识分子道路,而在独辟蹊径地探索和表现了中国一类知识女性充满矛盾的追求解放之路。

艺术成就:

①以林道静为中心,组织情节解构,贯穿众多的人物、复杂的事件和纷繁的生活环境,从而概括大量的社会内容。

同时,简笔勾勒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群像,揭示了时代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刻影响。

②浓郁的抒情笔调。

笔墨含情,情景交融,显示了女作家特有的阴柔情愫。

人物形象:

一方面,林道静出生在官僚地主家庭,受过封建的、资产阶级的教育,不可避免地烙上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印记;另一方面,她的生母被迫害而死,从小失去母爱,受尽封建家庭的折磨,又形成了她富于反抗的性格。

这种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她有可能走上革命之路,同时又注定了她革命化过程的艰难。

为了反对包办婚姻,她毅然离开了封建家庭,走向社会,但又摆脱不了黑暗势力的包围,因而想以死来表达对黑暗世界的最后诅咒。

这种不幸遭遇,典型地反映了当时广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共同命运,说明了个人反抗奋斗的软弱无力。

后来她被余永泽搭救,并与之相爱、同居,但仍然不时感到人生的苦闷。

在共产党员卢嘉川的引导下,她逐渐投身于革命运动,最后,终于走出了狭窄的金丝笼,走上新的人生之路。

林道静所走的道路,可以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准确地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子的总体趋向,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

6、简析《红日》的艺术特色。

(简答)

《红日》是战争题材中长篇小说的精品,它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在应和时代的同时,体现了艺术上的创造性。

具体而言:

①以宏大的战争场面的描绘代替了传统战争小说中的传奇性故事;②小说对战争环境中的人物性格有较好的刻画;③小说在战争与和平场景的相互对照转换的描写中,既在叙述上体现了适度的节奏感,又在战争观念上隐含了对时代共鸣的某些偏离;④在谋篇布局上做到了有张有弛,疏密相接,战争场面的描写做到了点面结合,同时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军人形象,尤其对高级将领的塑造是一个突破;⑤缺点是缺乏含蓄,情感倾向过于外露,以至叙述上留下较大疑点;常常混淆客观叙述与主观叙述的界限,有损于叙述方式的和谐统一。

7、分析茹志鹃《百合花》的的思想主题及其艺术特色。

思想主题:

《百合花》通过对人民战争广阔背景下前沿包扎所里通讯员和新媳妇这两个平凡人物精心的描绘,从一个侧面热情地讴歌了子弟兵对人民的忠诚和人民对子弟兵的热爱,表现了军民团结一体、生死与共的思想主题。

艺术特色:

①构思新颖独特,选取生活激流中的一片微澜-----通过一床绣有百合花的被子的故事,表现了拥军爱民的重大主题;②语言精练、流畅、委婉而饱含情感,同时运用第一人称叙事,表现出浓浓的抒情味;③全篇结构严密,层次清晰,自然而巧妙地安排了一系列前后呼应的细节,充分表现了人物风貌;④擅长于针脚细密的心理描写。

通过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在借被子过程中引起的细微、隐蔽的感情波澜,层层揭开了他们的内心世界之美。

8、闻捷的诗歌创作有哪些基本特点?

(以《苹果树下》为例)(简答)

《苹果树下》写得极有生活情趣,诗人从欢快的劳动画面中,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热烈追求。

其艺术特点:

①构思新颖,灵巧地以苹果代表爱情,通过从开花到结果的过程,表现了爱情的孕育、发展和成熟;②感情细腻,突出了姑娘的心理;③富含民族韵味的音乐美,带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创造了浓重的牧歌情调。

9、“三家村札记”的杂文有哪些特色?

60年代初期,《北京晚报》开辟以“燕山夜话”为题的杂文专栏,由邓拓主持。

其后,《前线》杂志和《人民日报》先后开设了“三家村札记”(邓拓、吴晗、廖沫沙主持)和“长短录”专栏(夏衍、吴晗、廖沫沙、孟超、唐弢撰稿)。

这些杂文针砭时弊、尖锐活泼、坚持真理、旗帜鲜明,能够有的放矢地触及社会中的一些问题与矛盾,与歌颂性的散文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其中邓拓针对性、批评性较强,吴晗富有书卷气、学者气,廖沙沫则显得平和、亲切。

邓拓《燕山夜话》犀利明快、机智幽默,融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于一炉。

正如老舍所说,“大手笔写小文章,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10、十七年散文的成就和不足之处有哪些?

成就:

①1949年-1956年第一阶段,通讯、报告得到了空前发展。

内容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反映抗美援朝战争。

如巴金的《生活在英雄们中间》、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等;二是迅速及时地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如柳青的《王家斌》、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萧乾的《万里赶羊》等。

②1957年-1966年第二阶段,是当代散文的活跃时期,题材广泛,思想较为深刻,艺术较为精湛,作品数量多,出现了风格日臻成熟的作家和艺术趋于圆熟的作品。

如杨朔的《海市》、《东风第一枝》,秦牧的《花城》,刘白羽的《红玛瑙集》等;报告文学迅速得到发展,一些有影响的作品出现。

如刘白羽的《万炮震金门》、田流的《忠心耿耿》、徐迟的《祁连山下》等;60年代初期,出现了杂文短暂的繁荣。

如“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的开设等。

不足:

①“左”的文艺理论和“左”的僵化观念,持续地、长期地强化着作家“左”的思想意识,限制了散文创作题材和体裁的多样化,形成了一统的歌颂性的思想表现模式,未能很好地发挥散文应有的文化批判功能;从根本上悖离了五四以后散文真切表现人生的现实主义传统,存在比较严重的反现实主义倾向。

②习惯于豪言壮语式的歌颂赞唱,说假话、大话、空话,背离了抒写真情实感的美学原则,整体艺术成就不高。

11、具体分析《茶馆》的艺术特色。

(论述)

《茶馆》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其艺术特色有:

①构思独特,使用“反描法”,生动而精炼地描绘了三个时代和三个社会:

戊戌政变后清末社会、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展现了旧中国将近半个世界的历史画卷;②采用“侧面透露法”,“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反映出社会的变迁(选择茶馆的原因:

首先,中国的茶馆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其次,旧中国的茶馆是五方杂处的地方,可以同时聚集各色人等;再次,茶馆活动着中国社会各阶层人士,相应地反映出各阶层,以及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后,茶馆具有象征意味,是旧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

);③有意识地舍弃中外传统戏剧的“一人一事”的方法,采用“人像展览法”来结构全剧、展开场面和刻画人物;④艺术结构上采用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具有“史”与“象”结合、“虚”与“实”结合,广度和深度相结合的特点和优越性;⑤每一幕都要穿插描写一件怪异的事件,以自身非同一般的荒诞性,表现社会的荒诞性和怪异性。

⑥人物众多,性格鲜明。

使用“单纯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不绝对排斥在冲突中塑造人物,在人物间偶然碰撞的火花中刻画形象;精心选择人物某几个最能体现其思想性格的“闪光点”,进行简洁的刻画。

⑦亦悲亦喜的内在感情基调。

全剧内在感情基调统一,在喜剧因素下面,隐藏着深刻的悲凉情调;在悲凉和绝望之中,又包含着对光明的确信。

12、简析《春之声》中的“意识流”手法的创新特点。

(简答)

《春之声》写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出国考察之后乘火车回阔别多年的家乡沿途的所思所感。

从情节来看时间跨度很短,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却跨过了三十余年,借鉴了意识流的表现技巧,运用了心理结构的艺术方式。

创新特点:

①立足于民族性和现实性的思想内容。

《春之声》表现了特定的历史转折时期,人们的典型情绪和感受,牢固地立足于民族性、现实性,打上了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烙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