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54221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0个空,每空1分,共10分)。

1、1930.3.2, 左联 在上海成立,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作家团体。

2、30年代三大文学派别是  左翼  、  京派 、  海派  。

3、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的中国作家是 茅盾 ,其创作于1932年6月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是 《林家铺子》 。

4、“文协”曾提出“ 文章下乡 ”、“ 文章入伍 ”两个口号,创办了会刊《 抗战文艺 》。

5、沙汀的著名“三记”是指长篇小说《困兽记》 、《淘金记》、和《还乡记》。

6、长篇叙事诗《漳河水》的作者是 阮章竞 。

7、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的 文学研究会 是中国现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社团之一,它强调写实主义,提出了“为人生”的文学主张。

8、鲁迅的《 狂人日记 》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

9、沙汀“三记”中的第一部是《 淘金记 》,被卞之琳誉为“抗战以来所出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

10、1922年3月, 湖畔诗社 成立于杭州,其成员应修人、冯雪峰等曾出版诗歌合集,以写爱情诗闻名。

11、钱钟书的《 围城 》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讽刺小说,被誉为“现代儒林外史”。

12、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的《 金粉世家 》,曾被誉为“民国《红楼梦》。

二、名词解释(4个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文学研究会

答:

(1)1921年1月4日成立于北京,1932年解体,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成立的第一个纯文学社团,也是《新青年》后第一个主张文学革命的团体。

(2)发起人有:

周作人、郑振铎、叶绍钧、茅盾等12人,会员有200余人。

(3)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人生而艺术。

(4)主要刊物有《小说月报》、《文学旬刊》、《诗》等。

(5)他们在文学观点上与创造社论争,形成了现代文学中的两种文学观念的互补,批评了鸳鸯蝴蝶派的游戏和消遣文学观,对打破其文坛的垄断起了重要作用,扩大了新文学的读者阵地和影响。

(6)在创作上,文学研究会描写真实生活,反映社会问题,注重对外国文学的翻译和介绍,促进了20年代乡土小说和问题小说的繁荣。

2、创造社

答:

(1)1921年6月8日成立于日本东京,1929年2月被国民党查封,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反帝反封建最重要的社团之一。

(2)发起人有:

前期是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人;中期是周全平、倪贻德、敬隐渔、严良才等人;后期是冯乃超、李初梨、朱镜我、彭康、杨汉生等人。

(3)主要刊物有《创造(季、月、旬、日)刊》(1921-1930前期),1925后有《洪水》、《文化批判》、《流沙》、《星星文艺》等。

(4)文学主张:

前期强调为艺术而艺术,认为对美的追求是艺术的核心,在文学理论上崇尚自我,注重个性,主张忠实的表现“内心的艺术”,反对为人生而艺术,反对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倾向于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思潮。

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

1926年后,一些成员投身于革命运动,由浪漫主义转为现实主义,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从事并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和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建设。

3、左联

答:

(1)1930年3月2日于上海成立,全名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是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组建的第一个全国性文学团体。

(2)主要人物有鲁迅、茅盾、巴金、老舍、丁玲、张天翼、萧军、萧红等人。

(3)主要纲领:

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出发,团结进步力量,攻击反动力量;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特别是失掉社会地位的小资产阶级;从事无产阶级文艺的生产;吸收外国新文学的经验。

(4)左联成立后的主要工作:

引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引进外国进步文学;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提倡“新现实主义”。

4、文协

答:

(1)全名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于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文协的成立标志着在民族意识召唤下民族解放时期文化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形成。

(2)主要人物有郭沫若、茅盾、冯乃超、丁玲、老舍、巴金等人。

(3)创办会刊《抗战文艺》。

(4)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号召作家们投笔从戎,深入到群众中去,用文学作为时代的号角。

(5)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共同的思想追求,英雄主义的调子,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统一,鲜明而单纯的的色彩。

体裁出现小型化、轻型化、速写化及时代化倾向。

5、九叶诗派

答:

(1)九位40年代活跃在国统区的年轻诗人形成的诗派。

(2)他们是西南联大的学生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上海的辛笛、辛之、陈敬容等。

(3)他们先创办了《诗创造》,1948年6月又创办了《中国新诗》,并逐渐形成流派。

(4)九叶诗派诗人受西方现代派的熏陶,在诗歌创作中多用现代派的技巧,他们主张诗歌要超越现实,以外界事物寄托作者的意志、情感,惯用隐喻的抒情方式,使诗意具有象征意义。

(5)他们在40年代对新诗的艺术表现进行了新的探索,为我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

6、乡土小说

答:

(1)指20年代一些流寓都市的作家在鲁迅的影响下,以家乡农村生活为题材进行小说创作而形成的小说流派。

(2)代表作家有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许钦文、蹇先艾、许杰等。

(3)所谓“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这些乡土小说作家中不少是浙江、湖南、安徽、河南等地人。

(4)这类小说大都体现着对乡村社会的残酷的批判与落后习俗的揭示,还有着对寄托着美好愿望的落后习俗的描写;同时在悲惨的社会生活的叙述中加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描写,写出了与都市生活相对立的衰败的恬静美丽;在人生与社会的描写中隐含着或浓或淡的乡愁。

(5)乡土小说对现代文坛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将农民题材大规模地引入到文学表现领域。

7、新月诗派

答:

(1)1926年4月在新月社内部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主要活动于20年代,以1927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2)代表作家有闻一多、徐志摩、陈梦家、朱湘、饶孟侃、卞之琳等。

(3)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是新月派新格律诗的基本主张。

(4)新月诗人努力使新诗由五四以来的散文化、自由化向规范化转换,规范化的举措是“本质的醇正”、“情感的节制”、“格律的谨严”。

(5)新月诗人进行了认真的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新格律诗,还大量阅读翻译英美诗歌,使中西诗艺相融合,创造了新的诗体,新月诗派还纠正了自由诗过于散漫而流于平淡肤浅的弊端,为新诗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

8、现代诗派

答:

(1)30年代时由后期新月派和20年代末的象征派演变而来的一个诗歌流派,因《现代》刊物而得名。

(2)代表人物有戴望舒、何其芳、废名、施蛰存、卞之琳等。

(3)现代派诗人们注重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情绪,强调诗的词藻和形式要充分自由地表现诗人的情思;自身思想心态和审美价值取向,决定了他们创作内容的基本走向,即与社会公众主题相疏离,更多聚焦于内心世界,书写自我的情绪与感觉;现代派诗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和对于民族艺术传统的向心力,对新诗艺术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4)艺术特征:

“纯诗”的艺术观;病态心灵和虚无的观念;诗意的突破与创新;对诗的散文化追求。

9、七月诗派

答:

(1)30、40年代时,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的一批诗人与作家形成的一个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2)代表人物有胡风、艾青、田间、绿原、方然、鲁藜等。

(3)主要刊物:

《七月诗丛》、《七月新丛》、《七月文丛》(4)主要内容:

把诗歌作为战斗的武器,追求诗歌鲜明的政治倾向与革命功利性,以及诗歌的史诗品格,诗歌中充满深重的忧患意识和浓烈的感伤郁愤情绪,流露出苍凉悲壮气息。

(5)艺术特征是:

诗歌呈现出斑斓浓烈的美学特征,普遍采用喷发式的抒情手段;注重主观感情的直接宣泄和抒发;重视抒情的形象化和意象的新颖性;想象丰富奇丽,象征确切深刻,体式上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特征。

10、祥子

答:

(1)《骆驼祥子》的主人公;

(2)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都市个体劳动者(人力车夫)的典型;(3)是一个具有骆驼般积极性格和坚韧的车夫形象。

勤劳、纯朴、诚实、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劳力者得其食”的观念;(4)在现实的社会环境重压下,祥子丧失了所有的美德,最后成为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5)性格塑造是围绕祥子的生活目标——车,即在买车丢车、买车丢钱、买车卖车的情节中完成的;(6)作品重在挖掘祥子悲剧结局的内在社会客观因素:

小生产者的狭隘眼光,个人的奋斗的无力。

11、《骆驼祥子》

答:

(1)由老舍于1936-1937年间创作完成。

(2)讲述一个来自农村的纯朴农民成为城市的人力车夫三起三落的故事,人与现代都市文明相对立所产生的生活扭曲、道德堕落、心灵腐蚀的故事。

(3)主题:

提出了城市贫民寻找生活出路的社会问题,写出了祥子生活的悲剧、婚姻的悲剧和性格的悲剧,表达了对病态的城市文明给人性带来伤害的深深忧虑。

祥子由美好品质的丧失到正常人性的蜕变,最后成为了一个个人主义的末路鬼,揭示了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走个人奋斗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4)艺术特色:

结构单纯而严谨,平淡中有波澜跌宕;独特的心理描写,采取叙述和白描的手法;语言朴素简洁,采用北京方言的文学化,具有浓烈的京味风;通俗化的幽默和讽刺运用,带有以笑代愤的人道主义色彩。

12、《子夜》

答:

(1)由茅盾著于1931-1932年间创作,1933年出版。

(2)讲述的是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奋斗、发达、失败的悲剧。

(3)主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更加的殖民化了,中国只有寻找新出路。

(《子夜》揭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买办资产阶级的反动性,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封建阶级的腐朽性。

茅盾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了30年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以及他们的本质特性。

)(4)艺术特色:

结构上缜密宏伟,具有深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复杂性格的塑造;具有真实性,将生活的复杂性与生活的真实性有机结合起来,并不是生活的概念的抽象;语言上充满个性化和动作性,善于使用潜台词,具有客观性和朴实性。

13、《边城》

答:

(1)由沈从文著,于1934年9月出版发行。

(2)主题:

文化风俗说、爱情悲剧说、生命人性说。

(3)艺术特色:

用写意和点染的笔法塑造人物形象,呈现出水墨山水画的效果,人物是粗线条的,但具有传神效果;人物性格缺乏一种内在的矛盾与冲突,呈现出一种“扁平”的状态,人物呈现出一种单纯的纯朴自然美;浑圆与完整的审美形态,人与景、情与景、人物的情绪与作者的情绪水乳交融,作品的内在结构衔接自如,浑然一体,使作品在异乎寻常的单纯中充盈着一种浑圆畅达之气,中国山水画的简洁空灵与大度之美;情绪化和抒情性,作者把情感作为小说叙述的动力,小说呈现出散文化的抒情美。

14、《金锁记》

答:

(1)由张爱玲于1943年所著。

(2)主题:

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描写了性压抑和金钱欲望对女性的心灵扭曲,是一部关于黄金和情欲的心理传奇。

(3)艺术特征:

雅俗融合的特征,既有传统小说的叙事套路又有“现代派”味道;精细地描写人物的衣饰及环境,具有清晰的时代感和精细的把握能力,通过衣饰与环境的描写将时代社会的变化在物上和空间上生动具体的表现出来;繁复、生动的意象具有鲜明的都市特征,使小说具有独特的风貌。

15、老舍

答:

(1)1899-1966年,原名舒庆春,文学研究会、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重要成员。

(2)创作概况:

英国时期:

对国民的劣根性的探索,如《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山东时期:

走向成熟,开始关注低层人民的生活,如《骆驼祥子》《月牙儿》《樱海集》;抗战之后:

1939年开始写剧本,如《残雾》《国家至上》;解放以后:

创作热情高涨,题材扩大,如《茶馆》《龙须沟》。

(3)艺术特色:

浓郁的京味儿;形象鲜明的市民王国;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合的思想意蕴;小说文体的创新;小说语言的地域风味。

16、林语堂

答:

(1)1895-1976年,原名和乐。

后改为玉堂、语堂。

是《语丝》的主要撰稿人。

(2)创作概况:

20年代,《语丝》主要撰稿人,散文收入《剪拂集》;30年代,幽默理论成熟期,小品散文丰收期,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1935年,出版英文著作《吾国与吾民》;1936年,继续介绍中国文化,著作有《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苏东坡传》等;1965年,编纂《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3)艺术特色:

<1>幽默特征:

“谑而不虐”;超然之姿态;把幽默和讽刺分开;和缓、同情<2>小品文风格:

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题材繁丰,大至宇宙之厚,小至苍蝇之微,无所不包。

17、张天翼

答:

(1)1906-1985年,原名张天定,湖南湘乡人,左联成员。

(2)创作概况:

30年代出版了《小彼得》《从空虚到充实》《畸人集》等短篇小说集,另有中、长篇小说《清明时节》《鬼土日记》《包氏父子》等多部作品。

(3)艺术特色:

他的讽刺小说表现了反虚伪、反庸俗、反彷徨的基本讽刺主题,在别具一格的喜剧世界里展示了社会众生相,并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讽刺性人物形象。

三、简答题(4个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郁达夫抒情小说特征

答:

(1)自我大胆的暴露与写真,包括对病态心理的大胆揭示。

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颓废的气息、色与欲的描写,花街柳巷、秦楼楚馆等声色消费场所的描写,在郁达夫笔下是十分常见的。

(2)感伤而强烈的抒情。

注重抒发主人公抑郁寡欢、孤独凄凉的情怀,坦诚率真地暴露和宣泄人物感伤、悲观甚至厌世颓废的心境。

(3)结构的散文化。

郁达夫的小说以抒情为中轴而轻视情节的营构,必然造就其小说的散文化倾向。

(4)流丽清新的文笔:

主观色彩,抒情倾向相结合,富有色彩与节奏。

2、简述郁达夫小说主题思想

答:

(1)突出抒写了五四青年对人性解放的追求和被生活挤出轨道的“零余者”的哀怨。

(2)小说主人公心中都交集着个人和时代的积郁,强烈地要求个性解放,追求异性真挚的爱情和纯洁的友情。

(3)流露出在民族觉醒时期一个敏锐的青年知识者审视自身和民族伤痕时所产生的幻灭感和危机感,发出了五四文学中个性主义与自我表现、自我反省的声音。

(4)颓废的气息、对色与欲的描写,在郁达夫小说中也有着明显的地位。

3、简述鲁迅《呐喊》《彷徨》的主题思想

答:

(1)关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人的精神、心理、生存问题,倡导启蒙主义,改造国民性。

(2)反思探索了五四启蒙者的精神困境,表现先知知识分子的悲剧性。

(3)还有对封建文化的批判。

4、简述鲁迅《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答:

(1)以反逻辑、非现实、超历史的思维解构历史和文学,创作新的历史预言。

(2)大量使用西方现代创作手法,夸张、变形、解构。

(3)语言的幽默、精练与反讽。

(4)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对古籍却并未有太多删改。

(5)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

如《奔月》中羿创业后的寂寞感与被骗后的愤怒。

(6)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

如《出关》中的婢女阿金。

5、简述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答:

(1)诗化的政论,政论化的诗,绵密的逻辑和生动的形象高度统一,思想家的卓识和文学家的才华高度统一。

(2)从“砭锢蔽”的立意出发,塑造出否定性的类型形象体系:

山羊;叭儿狗;蚊子;二丑等。

(3)幽默讽刺和曲折冷峭的语言。

反语、夸张等手法,亦庄亦谐,庄谐并出,语言简洁峭拔,充满幽默感。

6、简述郭沫若《女神》的艺术贡献

答:

思想价值:

(1)是五四时代精神与诗人创作个性的高度融合统一,是中国旧诗与新诗分界的界碑。

(2)最强烈而集中地体现了诗人呼唤新世界诞生的民主思想。

(3)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是高扬主体的力作。

(4)显示了彻底破坏和大胆创新的精神。

历史价值:

(1)体现了反封建以及改造社会的要求,代表了五四的时代精神,塑造了“自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形式上创新,特别是在自由体诗的创立上有着典范性的贡献。

(3)女神的成功在于时代的需要和诗人创作个性的统一。

7、简述闻一多的诗歌“三美”理论

答:

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1)以富丽的词藻,勾勒线条,描绘形象,创造意境,使诗中有画,呈现出一种绘画美。

(2)建筑美指的是诗歌因“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而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建筑的立体美感。

(3)音乐美指的是诗歌借助于音尺、平仄、韵脚等获取某种节奏,在听觉上给人一种音乐感。

8、简析丁玲《莎菲女士日记》中莎菲的人物形象

答:

(1)叛逆、苦闷的青年知识女性形象。

(2)带有浓重的悲怆情调和病态色彩。

(3)在性爱上有着严重的矛盾心理。

9、简析曹禺《雷雨》中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答:

(1)既是尊崇旧道德的资本家,又是在外国留学过的知识分子。

(2)隐藏在“仁厚”、“正直”、有“教养”等外衣下的是伪善、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以及由此产生罪恶的行为。

10、简析巴金《家》中觉新的人物形象

答:

(1)是封建家庭的孝子贤孙,封建礼数和家长制度的受害者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病态灵魂的典型。

(2)认识到了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

11、简析茅盾《子夜》中吴荪甫的人物形象

答: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一个失败的典型,揭示的是吴荪甫的两面性,性格的多面性。

(2)是20世纪中国小说史上一个悲剧人物的典型。

(3)体现了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和30年代中国特殊环境下生存的复杂个体,美德与恶德集于一身,是一个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失败的悲剧英雄。

(4)是一个血肉丰满的复杂个体,是现代民族企业家的典型,魄力,学识,铁腕,野性集于一身,但他又外强中干、生不逢时而又下流无耻。

12、简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主要内容

答:

老师

(1)文学与革命关系问题:

文学必须为工农兵服务,必须为革命服务。

(2)文学如何为工农兵服务问题:

如何处理普及与提高,解决文学的源与流的关系,在普及中提高,文学的源是生活,流是传统。

(3)文学要加强统一战线。

(4)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5)提出要开展文艺斗争,开展整风运动。

教材

(1)阐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服务于政治”。

(2)确认解放区文艺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工农兵。

(3)指明解放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途径。

(4)批评了解放区文艺争论中的各种糊涂观念和错误认识。

(5)在批评标准上确立了必须遵守“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要求“革命的政治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13、简述赵树理“评书体小说”特点

答:

(1)结构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评书、章回体小说中注重故事连贯性和完整性的写法抛弃了传统呆板的套式,加以革新,适应了中国人民的欣赏习惯。

(2)人物塑造上,既注重在叙述故事中介绍人物,又注重以人物的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尤其注重将人物放到具体点情境中去加以表现,用人物自己的语言、行为动态地展现人物的性格。

(3)语言方面,注重使用经过提炼、纯化了的北方农民口语,加入必要的现代语汇,偶尔融入说书的语调,创造出一种既质朴通俗、简洁有力,又生动活泼、幽默有趣的语言。

(4)价值上,为解放区文坛带来了新的活力,在解决新文学与农民沟通问题上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这种经验给许多作家以启示,40年代及50年代有一些山西作家如马烽、西戎、胡正、孙谦、束为等,在赵树理小说经验的影响下从事创作,形成了文学史上被称为“山药蛋派”的文学流派。

14、简述20世纪40年代杂文创作特点

答:

(1)杂文创作向全国发展,打破了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杂文创作格局。

(2)作者队伍迅速壮大,老作家郭沫若、茅盾、闻一多、朱自清、冯雪峰、张恨水等继续(或转而开始)从事杂文创作,更出现了田仲济、王力、丁易等新人,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了30年代。

(3)杂文数量大大增加,12年间许多作家杂文集散见于各个报刊杂志,数量惊人。

(4)在风格流派上更趋多样化,既有以鲁迅为代表的30年代左翼杂文的战斗传统,又有许多讲究鼓动性、思辨性、知识性、趣味性的杂文。

四、论述题(2个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论述徐志摩新月诗歌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征

答:

主题思想

(1)爱情与自由、美往往是同义的,对爱的歌咏就是对美的向往与赞美。

在《我有一个恋爱》、《翡冷翠的一夜》、《决断》、《雪花的快乐》等诗中,爱与美、自由相互渗透、生成,成为诗歌内在的情感、思想结构,诗化地表现了诗人的“单纯信仰”。

(2)对爱、美、性灵自由的追寻,使诗人对妨碍人性自由发展的现实社会深感不满,对下层人民生出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

在《先生!

先生!

》、《谁知道》、《大帅》等诗中,或暴露军阀战争的罪恶,或展示淫猥的世态,或同情叫化子,或哀悼不幸的爱国青年。

(3)对妨碍人性自由发展的现实社会的失望,使诗人憧憬大自然,崇拜大自然。

在《山中大雾看景》、《再别康桥》、《雷峰塔》等诗中,描绘了旖旎的自然山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艺术特征

(1)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意境新奇。

如《雪花的快乐》描绘了晶莹美丽的“雪花”翩翩地在半空里“潇洒”、“飞舞”,朝着恋人“清幽的住处”努力“飞扬”的优美图景,意境独特,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爱情和理想的执著追求。

(2)诗中比喻鲜明、贴切,往往富有暗示性。

如《生活》中,将生活比做“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的甬道,比做“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贴切而隽永。

(3)诗歌具有一种个性化的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

代表作《再别康桥》,每一节都是一幅迷人图画,如第五节,斑斓星辉倒映着的水面,随着小舟激起的潋滟柔波荡漾开去,是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星夜泛舟图,诗中有画,画中有情。

2、评述茅盾的小说创作

答: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

是中国社会剖析派小说的坛主。

主要作品: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子夜》、《林家铺子》;剧本《清明前后》;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

艺术风格:

(1)史诗性特征:

力图把握广阔的社会生活,在宏阔的历史背景中展开对人物命运和性格的描写。

《子夜》的写作背景是中国正在进行现代社会性大讨论,以十里洋场上海及其附近的农村为背景,取材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斗争和矛盾。

(2)以典范环境塑造典型人物的“社会剖析小说”。

《子夜》的环境是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状况,而典型人物就是资本家吴孙甫,他奋斗、发达、失败的经历。

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子夜》中的各种人物均取材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

(4)题材主题的重大性和时代性。

《子夜》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纪实性,采用五线并进的结构,社会各阶级在半殖半封社会下的各种反应。

3、评述沈从文的《边城》

答:

(1)故事梗概:

讲述湘西船家女翠翠和船总的两个儿子天宝和傩送的爱情故事。

(2)主题:

文化风俗说,爱情悲剧说,生命人性说。

《边城》表现了特殊世界,特殊关系中人性的极致美:

自然淳朴、和谐宁静。

以此批判都市人性的失落。

(3)人物形象:

翠翠:

天真善良,温柔纯净,和外公相依为命,对外公关心备至;情窦初开,渴望爱情。

爱上傩送,感情纯洁真挚;内心孤独;命运自住者;聪明伶俐,善解人意,乖巧甚至有点狡黠

爷爷:

保有中国传统美德,对孙女疼爱有加,淳朴倔强,内心凄苦;忠于职守,恪尽本分;古道热肠,重义轻利;

天宝:

个性豪爽、慷慨;手足之情至真至深,为亲情和爱情而死

傩送:

有着他母亲的美好品格,细腻;孤独的追求着爱情,却并不为心上人所知

顺顺:

大方洒脱,仗义慷慨;为人和气,诚信公道

(4)艺术特色

A.用写意和点染的笔法塑造人物形象,呈现出水墨山水画的效果。

     人物是粗线条的,但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