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1:
走进新天地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小学阶段美术学科学习的内容,认识相关的工具材料。
2.通过看看、说说、画画、玩玩的形式,培养学生对儿童美术作品欣赏和学习使用各种相关美术工具材料的能力,大胆尝试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几种基本用法。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评价的情趣,养成爱护和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为学习美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了解美术课的学习内容和工具材料,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难点:
培养学生养成评价作品的习惯及正确使用美术工具材料的习惯。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一幅自己创作的画或一件手工作品、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画纸
(教师)一只装有优秀儿童美术代表作品和各种工具材料的“百宝箱”:
形式多样、能反映小学段美术教学内容的作品(如学生的作品画册或成长袋),相关美术资料图片(课件或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1.展示、交流,激发兴趣。
(1)出示我国彩陶上的绘画杰作或法国史前绘画的拉斯科洞穴壁画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2)启发谈话:
我们小朋友会画画、会做手工吗?
能展示一下你的作品吗?
教师启发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美术作品,简单评述自己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同时进行简单的评价。
让小朋友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初步熟悉美术课的学习内容。
(3)教师出示“百宝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欣赏、感受各种作品,了解学习内容和相关材料。
教师从“百宝箱”中逐一展示儿童代表作品,通过多媒体教学或观看展览的形式,让学生猜猜、看看、说说和评评,自然、生动地讲授小学段的美术课学习内容,也可通过相关作品欣赏,重点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
(1)出示各种形式的手工造型作品。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欣赏更多的手工造型作品,如纸艺、橡皮泥、陶艺、废旧物创意造型等等。
教师可进行相关制作演示,让学生认识手工造型作品及相关材料。
(2)展示绘画造型作品。
结合书本、课件、图片,让学生进行“连线游戏”等活动,欣赏更多的绘画造型作品,如纸版画、水粉画、水墨画、线描画和贴纸画等。
同时出示相应的绘画制作工具,可结合讲讲有关工具的发明等。
(3)出示学生参加美术活动的图片或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学习方式,培养学习兴趣。
3.了解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用笔,激发想象。
(1)结合课本和儿童作品,出示油画棒、彩色水笔的绘画作品,让学生看看,并说说对这两种作品的不同感受。
(2)让学生学习油画棒、彩色水笔的各种用笔方法,用油画棒、彩色水笔尝试画出不同的点、线、面。
(3)可出示米罗绘画作品,如《太阳与鸟》等,启发学生想象点、线、面可画成什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
4.大胆尝试、表现。
让学生尝试彩色水笔和油画棒的用法,画一幅点、线、面组合的绘画作品,并像米罗一样进行想象,同时给画取个题目。
5.展示、评价、交流。
(1)让学生分组张贴自己的绘画作品,布置一块展板进行展览,并让学生互相观摩、学习,养成评价、交流的习惯。
(2)用讨论的形式启发学生怎样正确使用彩色水笔、油画棒。
6.总结、拓展。
(1)出示思考题:
你知道本学期美术课学习什么吗?
你会使用哪些工具?
你喜欢学习什么样的美术内容?
(2)教师可出示以往学生的画册或成长袋,可布置拓展性的作业:
准备一本绘画本,让学生回家继续尝试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的用法,画画自己喜爱的东西。
(3)布置下节美术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准备的工具。
课题2:
新朋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用对比的方法观察人的主要特征,并尝试用油画棒、彩色水笔或水粉颜料等多种工具,用线或基本形画画自己熟悉的一个或多个好朋友的形象。
2.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人物的能力、善于抓住特征进行造型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人物的兴趣,并让学生通过探讨怎样成为好朋友的问题,培养同学间团结友爱、友好相处的思想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抓住人物主要特征的观察方法。
难点:
描绘人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好朋友的外形特点,美术工具可自定
(教师)“相似游戏图”一幅,课件或图例“变化的五官”、“大师作品欣赏”、“儿童人物作品欣赏”、《找朋友》的音乐
五、教学过程
1.游戏导课,趣味学习。
(1)游戏:
出示两幅有出入的“相似游戏图”,请学生找出不同之处。
(2)游戏:
请男女同学各一位上来说说同学中自己好朋友的模样特征,让其他人猜猜他(她)是谁。
游戏导入新课。
2.对比观察,感知外形特征。
(1)让被猜出的男孩和女孩先后面对大家,启发大家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外形特征:
圆圆的、长长的、胖胖的、瘦瘦的脸形;小眼睛、大眼睛等。
(2)进一步启发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一样。
让学生观察、描述不同的特征:
如男孩头发短,女孩头发长等。
(3)教师出示课件或图片,进一步启发学生用基本形观察“有形的世界”的方法进行整体观察,感受脸形、发型及五官不同的特点。
请同学们一起观察,一起讨论。
(4)进行审美:
不同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外形特点,都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美。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学会尊重他人的形象。
3.欣赏作品,探究描绘方法。
(1)让学生通过欣赏,探讨怎样描绘才能更好更容易地表现特征。
(2)让学生欣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的儿童绘画作品。
(3)高更、凡·高的《自画像》等表现人物的大师作品欣赏。
(4)用线描、基本形造型、色彩造型等方法启发学生。
4.演示主题,观察感受,探究表现主题的方法。
(1)可启发同学讨论怎样使不是好朋友的人成为好朋友。
(2)观察探究:
怎样表现好朋友的主题?
可请两位好朋友做一个能表示好朋友的动作。
让学生通过表演,如手拉手、拥抱等等,启发学生还有哪些特征能表现好朋友的主题,如开心、快乐、面带微笑、手牵着手等。
(3)请每一位学生随着“找呀找呀找朋友”的音乐,自由组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表示友谊,体会感受。
教师可重点表扬新找到朋友的同学。
(4)欣赏几幅表现这一主题的儿童绘画作品,开拓视野,使学生学习多种绘画手段的应用,启发学生进行写生、记忆、创作,让学生体会人物主题的表现方法。
5.分小组,自由表现。
自由组合小组,进行以“大家成为好朋友”为主题的绘画创作活动。
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6.评价交流,传递友谊。
作品展示交流,自评、互评,互相赠送给好朋友。
课题3:
色彩大家庭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说出它们的名称。
2.采用故事、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进行简单的色彩练习,进一步寻找自然界其他色彩,发现色彩的美感和魅力。
3.运用小组合作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逐步提高他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力,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大千世界的热爱和探求。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红、橙、黄、绿、蓝、紫、褐、黑、白、灰等常用色彩,并能作简单的练习。
难点:
帮助学生能够顺畅地讲述色彩的故事,并能准确地运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
①运用剪纸或绘画的形式表现所认识到的色彩;
②寻找有关色彩的照片和图片。
工具:
彩色水笔、油画棒和水彩等作画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录像《色彩大家庭》、标准色标、10只彩色小球等
五、教学过程
1.认识色彩,认识世界。
(1)出示课件:
播放录像《色彩大家庭》。
指名要学生说说看到的色彩,说出自己最喜欢的颜色。
(2)揭示课题:
《色彩魔方》。
(3)出示课件:
欣赏书本中的作品(色彩魔方、生活中的色彩、学生和画家的作品等)和教师提供的色彩作品。
(4)提供欣赏的建议:
①注意作品的整体性;
②分析色彩的组成;
③感受作品的美感。
2.玩玩游戏,猜猜颜色。
(1)教师出示准备的10只气球:
教师放飞气球,学生抢答气球的颜色,谁先回答出奖一只气球。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对生活中的色彩的感受。
3.交流体会,画画色彩。
(1)把收集的色彩和书本中的色彩进行比较并分析差别。
(2)小组讨论差别的原因,教师小结(正是因为有这些色彩,才有丰富多彩的世界)。
(3)尝试练习:
把记住的色彩用彩色水笔等作画工具画出来,并交流记住色彩的各种好方法。
4.创作作品,表现色彩。
(1)作业主题:
画出自己心中的色彩组合,如教材中的《七色花》,还有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动物、人物等都可以。
(2)出示课件,提供创作建议:
①画出生活中自己熟悉的物品及其他东西,并融入自己的情感;
②画的线条要自然流畅,有一定的表现力;
③作品要有个性,各具特色;
④学生作品完成后,教师与学生一起作简单的评价。
5.拓展主题,寻找色彩。
(1)小结:
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色彩,我们要用心去发现、去探索,原来世界是这样的多姿多彩。
(2)提供拓展性的主题:
结合四个季节,寻找自然界中美丽的色彩。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美术课常规工具、上节课拓展的作业
(教师)课件,春、夏、秋、冬的录像及10张有色彩的卡片等
教学过程
1.述说故事,发现色彩。
指名要学生讲述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结合各个季节也可以),并分组讨论故事中出现了几种颜色,然后讨论感受故事中色彩的美与丑及其原因
2.引申故事,表达色彩。
(1)教师根据同学讲的故事,选择其中一个,运用色彩来表现。
(2)学生分组讲故事,分组表演(表演的学生在胸前挂上画有色彩的小卡片)。
(3)师生共同小结,理出创作思路:
①讨论故事及表演的优点与缺点;
②进一步探讨色彩在表现情感变化上所具有的特点和作用。
3.升华主题,创造色彩。
(1)提供创作主题:
我心目中的四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其中一个季节,也可以把四季的景色都画出来)。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拓展教学,评价色彩。
(1)采用小组评、自评、集体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形式。
(2)评价的建议:
①作品的主题是否明确;
②作品是否熟练而准确地运用了自己所认识的色彩;
③作品是否体现了自己的情感和个性。
(3)教师小结,对创造性的色彩予以表扬。
(4)提供拓展性的主题:
①进一步探索色彩的秘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色彩变化;
②记录一周的色彩心情日记,或者进行听音乐画色彩等有意义的色彩练习。
课题4:
生活中的基本形
一、教学目标
1.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物体,直观地感受和认识各种常见的基本形,初步认识各种形状,了解生活中的物体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而成。
2.继续学习油画棒和彩色水笔涂色、画线的方法,学画各种基本形及简单的组合形,画画身边的物品和景象,并尝试用撕纸的方法,借助基本形及组合表达自己对形的感受、记忆,以此来培养学生对形的感受力、观察力,提高学生对各种形的描绘能力和撕贴等造型能力。
3.激发学生用各种基本形去观察、描绘生活中的不同物体的兴趣,培养对形的审美感受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基本形,并用基本形画或撕贴身边的物品或景象。
难点:
用基本形去观察、理解生活中的由基本形组合的物体。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彩色纸、收集一些生活中具有基本形的物体的图片或实物
(教师)各种生活中的具有基本形的物体及其图片、基本形模具一套、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
五、教学过程
1.趣味导课,初步感受基本形。
触摸、猜谜和画画,趣味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个装有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物体的纸盒或袋子,让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
(2)拿出这三个常见的基本形物体,让学生猜猜写在上面的谜语,谜底是一些基本形明显的常见物体。
(3)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物体,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这些形状。
2.结合生活,深入观察,感受不同基本形的特征。
(1)让学生按小组观察实物的各种基本形,深入感受各种基本形及特征。
(2)让学生在教师准备的模具中找出与实物相对应的基本形,并说说特征。
(3)结合“生活中的基本形”课件,说说有关基本形的有趣故事,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更多的基本形及特征。
3.抓住特征,探究表现方法,激发撕画兴趣。
(1)让学生探讨如何画好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各种基本形,通过分析,启发学生用弧线画圆、用三条直线画三角形、用四条直线画长方形等等。
(2)让学生分组在黑板上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画得多和抓住特征画得好,教师学生共同进行评价与修改。
(3)让学生在黑板上记忆想象添画基本形。
(4)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撕纸的方法撕出基本形,探讨怎样用长方形或正方形彩纸撕出各种基本形,感受与绘画不同的审美情趣,并提示学生正确的用纸方法。
4.撕撕、画画喜爱的各种基本形,进行记忆想象。
(1)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撕、画练习。
(2)请学生对自己撕、画的基本形进行添画练习。
5.趣味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撕、画练习作品。
游戏展示:
可让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参加比赛,教师与同学共同评价其作品。
6.拓展学习。
教师总结,欣赏擅长用基本形画画的艺术家的作品,开拓视野;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纸、彩色水笔或油画棒一套、七巧板
(教师)基本形组合图片及实物、彩色纸、七巧板、实物投影仪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请学生说说、画画和撕撕已认识的各种基本形,可用比赛形式比比哪位同学说、画、撕得又多又好。
2.摆摆玩玩,游戏导课。
(1)出示一副七巧板,让学生拼出各种有趣的物体。
(2)教师导入新课:
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
3.观察感受,探究认知,启发想象。
(1)初步感受: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课本中的上海浦东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说一说那些建筑物是由哪些基本形组成。
(2)深入感受、探究:
生活中许多物体都是由各种基本形组合起来的。
教师利用课件、图片和实物,出示一些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物体,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3)发散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进行大胆创新。
教师给出各种基本形,请学生任意组合成各种物体或图案,并让学生充分想象。
4.欣赏感受,激发尝试。
(1)欣赏儿童撕贴、绘画作品,从作品中感受各种基本形。
(2)欣赏大师撕画作品,进一步感受艺术作品中利用基本形进行创作表现的手法,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5.小组合作,撕拼画练习。
(1)让学生分小组,把自己撕成的各种基本形在桌面上进行组合、想象练习。
(2)选择拼图画面,小组合作,把它添画完整。
(3)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擅长的表现手法,画画记忆或想象中的基本形,然后小组合作,最后把画组合在一起,最后拼成一张大作品。
6.展示、自评。
让学生展示作品,启发学生自取题目,自我评价作品,并说说撕贴的画与画的画有什么异同。
7.出示课题,拓展教学。
(1)教师总结,教师出示课题:
《生活中的基本形》。
(2)让学生加上所感受到的词,如:
“美丽的”有形世界、“缤纷的”有形世界、“多姿的”有形世界等等。
(3)布置回家作业:
继续用基本形组合方法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并在自己的画册上画一画。
同时要求学生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课题5:
巧用碎纸片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借形联想、添画等造型表现方法。
2、通过对碎片的想象、添画等练习活动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想法,并对造型活动产生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对碎片的联想和添画。
难点:
对各种碎纸片的巧妙联想。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碎纸片、胶水、水彩笔或者画棒、纸张。
(教师)碎纸片、白色卡纸、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教师用变魔术的趣味方式引入新课学习,板书“巧用碎纸片”。
2、教师将提前准备好的白色卡纸和形状不同的纸片发到各组,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你们觉得这些碎纸片像什么?
让你联想到什么?
通过简单的添画又可以变成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汇报交流,展示各个小组的讨论结果。
4、教师展示自己的范例,拓展学生的想象思路。
5、教师连续展示五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头一张碎纸片怎样变成四张不同的作品?
6、教师布置“添画”任务;用老师准备的彩色碎纸片进行“添画”练习,比一比哪一组最出色。
说明合作要求:
先讨论纸片像什么,决定添画的对象,再合作添画完成。
7、学生合作,进行添画的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8、展示学生作品,进行评价。
师生共同欣赏,各自谈谈感受。
9、拓展欣赏:
把一张废纸撕出的碎纸片全部利用起来进行组合,再进行想象添画。
10、小结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巧用碎纸片。
希望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废弃物,用自己的双手变废为宝。
课题6:
来来往往的汽车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地表现不同种类汽车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汽车的历史、构造及功能等。
2.通过撕纸拼贴各种各样的汽车,进行基本形的练习。
学习有目的地撕纸、有序地拼贴。
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和表现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通过对来来往往的汽车的观察、分析,感受汽车造型的奇特、色彩的美丽。
4.在评价中,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初步懂得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
二、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各种汽车,观察、分析来来往往的车辆的外形特征,学习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自己喜欢或想象中的车辆。
难点:
概括地表现汽车的外形轮廓及将纸撕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各种玩具汽车、胶水、彩色纸等用具,分成4至6人的小组
(教师)课件(含汽车的历史介绍、汽车图片展示、构造介绍等)、范例、示范用纸等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表达感受。
(1)请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玩具车,互相介绍玩具车的名称、功能等,并交换着玩一玩。
(2)学生汇报游戏体会,教师小结活动情况。
(3)教师出示课题:
《来来往往的汽车》。
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
(1)出示课件:
作品欣赏。
结合书本的作品和教师提供的作品,让学生欣赏(提示:
欣赏可以用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方法,结合外形、结构和色彩感受汽车文化,了解汽车的发展历史)。
(2)让几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教师小结。
(3)讨论研究以下问题:
生活中常见的汽车有哪些?
从外表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3.自主研究,激发创意。
(1)提问:
怎样表现汽车?
除了这些方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2)研究课本中的步骤图,分析撕纸拼贴汽车的表现方法。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适当示范:
先撕出车的轮廓,再拼贴车轮、车窗等。
4.布置作业,表现感受。
(1)提出作业要求:
用撕纸拼贴的方法表现一辆自己喜欢的汽车。
(2)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回辅导。
5.展示作品,学习评价。
(1)学生用完成的作品,模拟来来往往的车辆行进的场景进行游戏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互相学习、评价同学的作品。
(2)教师小结本课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胶水、彩色纸等工具,纸箱、纸板等材料
(教师)各种概念车的图片、示范用纸等
教学过程
1.运用情景,启发思维。
(1)出示课件:
创设情景后,教师介绍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
(2)请学生想象未来汽车的特点。
2.结合课件,述说感受。
(1)老师展示各种概念车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几种现代化新型汽车,如汽车飞机、超音速汽车等。
(2)小组内讨论自己想象中的未来汽车的模样。
3.讲述故事,结合表演。
(1)让学生说说未来汽车的故事(可结合表演的形式)。
(2)小组评价,教师总结。
4.布置作业,创作表现。
(1)提出作业要求:
设计一辆未来的汽车,用撕纸拼贴或在纸板、纸箱上贴的方法表现出来。
(2)学生创作表现,教师巡回辅导。
5.作业欣赏,开拓思维。
(1)全体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汽车拿在手上或粘在身上,全班模拟车辆来来往往的场景。
(2)学生之间互相介绍自己创作的汽车的特点。
(3)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课题7:
字母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把认识的26个字母变成具体的形象。
2.加深学生对字母的想象,进行添画练习。
3.使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二、重点、难点
重点:
对字母造型及添画练习。
难点:
将字母进行巧妙的联想。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常规的工具、各种彩纸或橡皮泥等手工材料
(教师)录像、音乐、范作、实物等,编写字母小故事
五、教学过程
1.唱字母歌曲(导入)。
(1)欣赏字母歌曲,以此导入。
(2)学生同唱字母歌。
(3)出示课题:
《字母设计》。
2.编有趣的故事(展开)。
(1)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等形式),用一两分钟的时间编一个字母小故事。
(2)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字母故事。
3.欣赏字母作品(深入)。
(1)出示实物(或课件):
①出示精致的小工艺椅子和两只小手表等实物,让学生分别猜猜包含哪些字母;②提问:
如果让你画或拼贴,你准备怎么做?
(2)欣赏字母作品(分别出示学生和教师范作)。
(3)播放录像或课件:
欣赏由字母组合而成的东西,请学生说说它们由哪些字母组成,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让他们来画或拼贴,准备怎么做等。
4.做心中作品(实践)。
(1)学生创作,用绘画或拼贴的形式均可。
根据字母的外形特点,大胆想象,四周可以添上合适的内容,也可以编写字母故事等。
(2)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在设计方面做重点的指导)。
5.想象评价创作(联想)。
(1)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点评。
(2)延伸:
把编好的字母进行剪拼,编写字母故事,寻找有关字母的来历、典故、诗歌、音乐等。
课题8:
奇妙的同心圆
一、教学目标
1、能用线和色来表现圆形。
2、初步学习在规定形状里涂色的方法,运用色彩进行造型表现。
3、通过圆形的构成游戏来提升对造型活动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
了解同心圆的特征并能大胆用色彩和线条来绘制同心圆。
难点:
画出同心圆的美感。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课前准备
(学生)水粉画笔和颜料、方形画纸。
(教师)多媒体课件、水粉画笔和水粉颜料、示范用大张的方形画纸。
五、教学过程:
1、教师请学生观察图片,寻找纹样的规律后提示课题《奇妙的同心圆》。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的同心圆画面,共同赏析一些图片,教师请学生尝试找出各种物品中的同心圆纹样。
3、教师进行小结:
同心圆就是指同一平面上同一圆心不同半径的圆。
4、教师适当示范后请学生尝试用水粉颜料画几个同心圆。
5、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展示评价,让学生自评:
看看谁画的同心圆最好看?
然后再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拼成一个大作品。
6、教师评价学生的作品后出示康定斯基的作品《方块与同心圆》引导学生欣赏。
7、教师请学生谈本课的学习收获,然后介绍同心圆理论在城市建筑规划中的运用。
课题9:
彩旗飘飘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形的变化。
2.能用绘画或者剪贴的形式制作一面小彩旗,并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