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4647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docx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 新人教版.docx

期末复习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基础巩固+课内文章梳理+中考链接+单元训练新人教版

九上语文第三单元期末知识梳理

【基础巩固】

一、字音字形

阴晦(huì) 愕然(è)  鄙夷(bǐ)黛色(dài)        

 惘然(wǎng)恣睢(zìcuī)     寒噤(jìn)嗤笑(chī)           

髀间(bì)伶(líng)仃獾(huān)猪潮汛(xùn)

急促(cù)撩(liáo)逗狗吠(fèi)胆怯(qiè)

给(jǐ)予肥硕(shuò)撅(jué)断嬉(xī)闹

稠(chóu)密驱(qū)除戳(chuō)破拮据(jiéjū)

栈桥(zhàn)煞白(shà)撬开(qiào)诧异(chà)

牡蛎(mǔlì)褴褛(lánlǚ)阔绰(chuò)棱(léng)角

抽噎(yē)恍(huǎng)惚祷(dǎo)告过瘾(yǐn)

簪(zān)子圣诞(dàn)发窘(jiǒng)妒(dù)忌

窸(xī)窣(sū)从(cóng)容不迫斩(zhǎn)钉截铁

二、词语积累

萧索:

荒凉、冷落的意思。

如许:

这么些。

嗤笑:

讥笑。

聚族而居:

同族各家聚在一起居住。

展转:

这里形容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

鄙夷:

看不起。

阴晦:

阴沉昏暗。

愕然:

吃惊的样子。

恣雎:

放纵,放任。

惘然:

心里好像失去什么的样子。

隔膜:

彼此思想感情

不相通。

撩逗:

挑逗;招惹。

嬉闹:

嬉戏打闹。

撅断:

折断。

仓皇:

匆忙而慌张。

一落千丈:

形容下降得很厉害。

歇斯底里: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置之不理:

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褴褛:

衣服破烂不堪。

呵斥:

大声斥责。

恍惚:

神志不清。

祷告:

向神祈求保佑。

发窘:

感到为难;表现出窘态。

妒忌:

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从容不迫:

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窸窸窣窣:

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斩钉截铁:

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拖沓。

三、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

作品有小说集《呐喊》(1923年),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故乡》、《社戏》、《一件小事》、《风波》等14篇作品;《彷徨》(1926年),包括《伤逝》、《祝福》等11篇作品;《故事新编》(1936年),包括《补天》、《奔月》、《理水》等8篇作品。

散文集《朝花夕拾》(1927年),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10篇作品。

散文诗集《野草》(1927年),包括《秋夜》、《过客》等24篇作品。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且介亭杂文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等。

曹文轩(1954年1月——)男,江苏盐城人,作家。

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

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导者、推动者。

莫泊桑,(GuydeMaupassant,1850-1894)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黄蓓佳,1955年6月27日出生。

江苏如皋人。

著有小说集《小船,小船》,长篇小说《夜夜狂欢》等。

1973年1月毕业于江苏省黄桥中学,1974年下乡插队。

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

1982年分配至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三年。

1984年调入江苏作协任专业作家。

1985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副主席。

【课内文章梳理】

本单元文体都是小说,主题是少年生活。

所以教学重点为两个:

一是小说的学习,通过情节、语言,分析感受人物性格,理解作者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建议采用思路教学和人物分析教学方法;二是感受和体验作品中所反映的少年生活,并联系生活中自己的少年生活,激起学生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故乡》

一、教材分析:

《故乡》以叙事主人公“我”回故乡迁居的经历(见闻和感受)为线索,描述了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写“我”眼中的“故乡”与儿时的“故乡”和理想中的“故乡”的巨大反差,反映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真实状况,抒发了对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小说共写了“我”、水生、宏儿、母亲、闰土(少年、中年)、杨二嫂等形象。

着重刻画了一个受尽当时社会摧残剥削的劳苦农民闰土的形象。

通过对闰土悲惨遭遇的描述,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揭露旧社会对农民从肉体到精神的重重残害,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二、主旨:

故乡》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两个”闰土和“两个”杨二嫂,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真切地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希望有新生活的炽热感情。

三、结构:

  过去          现在

景物:

  蓝天明月       阴晦 萧索    

人物:

闰土——能干快乐     麻木 辛苦

杨二嫂——漂亮平和   庸俗 卑劣

四、重点探究

1、小说中一共描写了几个“故乡”?

“现实中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

2、“故乡”是谁的?

小说中的故乡是“我”的,又是“我们”的。

它有着普遍的象征意味,代表着人的精神归宿。

3、“故乡”在哪里?

理想中的故乡,不在儿时飘渺的回忆中,更不在世俗、功利、隔膜的成年世界里,它需要我们去追求,去勇敢地开创新路。

4、闰土的变化有哪些方面令“我”悲哀?

①闰土肖像的变化令“我”悲哀。

30年前的闰土:

有紫色的圆脸,红活圆实的手,项带银圈,头戴一顶小毡帽,手捏一柄钢叉,是个小英雄;30年后的闰土:

身材增加了一倍,紫色的圆脸已变作灰黄,而且增加了很深的皱纹;眼睛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红活圆实的手已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但手中多了一支长烟管。

②闰土言、行、神、心的变化令“我”悲哀。

少年时的闰土语言中充满智慧和热情,动作机智灵敏,神态很兴奋,“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跟“我”谈得来,“你我”相称,没有隔膜;中年时的闰土语言中丧失了少年时的智慧和热情,而且很迟钝(“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动作迟疑(“他迟疑了一回,终于就了坐”),神情先是欢喜和凄凉,后来变得呆滞(“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以至沉默(“像一个木偶人”)。

态度恭敬,心里只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

称“我”为“老爷”,说明“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5、杨二嫂的变化是否也令“我”悲哀?

①杨二嫂肖像的变化令“我”悲哀。

杨二嫂年轻时候脸上擦着白粉,人称“豆腐西施”,是一个美女。

50岁时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极瘦,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小结:

杨二嫂肖像的巨大变化是贫穷造成的。

她的这种巨大变化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萧条和破败。

②杨二嫂言、行、神的变化令“我”悲哀。

语言尖刻——“贵人眼高”。

怪声怪气——“阿呀呀”,“阿呀阿呀”。

见解庸俗——“你阔了”,“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

实际根本不是这样。

跟“我”说话时愤愤不平——显示鄙夷的神色:

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动作顺手牵羊——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

行为卑劣——栽赃闰土在灰堆里藏碗碟并以此发现以为功,拿走“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

五、鉴赏领悟

1、作者在描写闰土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⑴、外貌描写:

 

少年闰土: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淳朴天真,令人可爱可亲)。

中年闰土:

“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

松树皮了。

”(受尽生活的折磨,使人怅然、悯然)。

⑵、动作、语言描写:

少年闰土:

巧于雪地罩捕鸟雀,敢于月夜叉刺狡猹;“我”短短的一问,甚至“我”没有问,闰土便说出了许多“天下的新鲜事”,将心中的话尽情倾吐(聪明勇敢,活泼开朗)。

中年闰土:

说话前的神态,欢喜——凄凉——恭敬;共说七句话,前六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和谦恭,最后一句用断断续续的话诉说自己的苦况;说话后的神态,“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2、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中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3、“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当年,“我”因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为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

闰土这个形象闰土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

这句话告诉人们:

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希望才有实现的可能。

5、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6、“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讨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7、“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我的叔叔于勒》

一、教材分析:

《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篇。

从语文教材应完成的教学目标 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本课在本单元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

通过人物分析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二、主旨:

这篇小说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组成令

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世态的炎凉,揭露当时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无情鞭

挞了小市民的势力贪鄙,冷酷自私的丑陋灵魂。

三、结构:

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

变:

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

不变:

金钱至上的观念

四、重点探究

1、文中对主人公的刻画主要运用的那些描写方法?

语言、神态。

2、通过语言描写是如何塑造菲利普的形象的?

22段的语言描写:

结合前文内容能够表现出父亲的爱慕虚荣。

34段的语言描写:

表现了父亲的虚伪、冷酷无情。

3、通过语言描写是如何塑造菲利普夫人的形象的?

23段的语言描写:

表现了母亲的虚荣、狡猾、虚伪、精明。

31段的语言描写(“吃”字用得好):

表现了母亲的自私、冷酷无情。

38、46段的语言描写:

表现了母亲的自私、冷酷无情、泼辣、精明。

4、通过神态描写是

如何塑造菲利普夫妇的形象的?

神态情绪的发展变化:

母亲:

莫名其妙——怕起来了——哆嗦——突然暴怒:

表现了母亲的自私、冷酷无情、泼辣、虚伪、精明

父亲:

突然不安——放心不下——煞白、呆直、哑着嗓子——神色张皇——狼狈:

表现了父亲的没有主见、虚伪、冷酷无情。

五、鉴赏领悟

1、文章开头在写了菲利普一家的家境后,不接着就介绍于勒,而是写他们一家星期天到海边栈桥散步的习惯,写父亲永不变更的话。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这样的叙述是在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于勒是谁?

他在哪里?

为什么菲利普一家人都急切盼望他归来?

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有吸引力。

2、文章中关于于勒去美洲前后的情况,是运用什么方法交待的?

这部分内容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插叙。

介绍于勒的经历,交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更突出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的急切心情,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3、写二姐婚事的成功,全家决定举行婚礼之后到哲尔赛岛旅行。

这与整个故事情节有什么关系?

二姐婚事的成功,引出了去哲尔赛岛旅行,这才创造遇见于勒的机会,把故事引入对中心事件的叙述。

4、安排两位先生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这样一个细节,作用是什么?

这一细节牵动了菲利普的虚荣。

使他也产生了请家人吃牡蛎的念头。

而由此才使菲利普与于勒进一步接近,并终于认出了于勒,使故事情节急转而下,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

5、“我”给于勒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一段描述,对表现主题起什么作用?

这段描述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把菲利普夫妇冷酷无情、唯利是图的本质暴露得十分充分。

【中考链接】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

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现在,我所谓的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

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我想: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选文中的“我”指( )

A.主要人物  B.线索人物  C.鲁迅  D.暗衬人物

2、我想到希望,为什么忽然害怕起来了?

3、“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一句中“切近”“茫远”包含着什么意思?

             4、“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 )

A.希望有没有都可以  B.希望没有用  C.希望在黑暗社会不以实现  D.不能空有希望

5、“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①这句话中“这”指的是( )

A.希望      B.希望无所谓有,无所谓无  C.生活道路   D.故乡美好景象

 ②这句话中“成了路”比喻的是( )

A.有了希望    B.地上的路  C.家乡变得美好  D.希望得以实现

 6、“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该怎样理解?

7、选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是( )

A.语言描写   B.肖像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参考答案:

1、B

2、因为“革新之路上阻碍多,旧势力大”。

3、因为他借助菩萨来寄托自己的愿望,菩萨就在面前,“茫远”指革新社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许多工作,现在还没有计划,将来还要付出很大努力,经过相当长时间。

4、D

5、B D

6、只空有希望而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望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向着希望之路快跑,就会迎来新的生活。

7、D

中考题精选(贵州铜仁地区,2000年,14分)

(甲)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

"出大乱子了!

"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

已经够倒楣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

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

"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

"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

他回答道:

"2法郎50生丁。

"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

"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

等我把2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

"吃了3个法郎?

这是不可能的。

"

我说:

"我给了他10个铜子的小费。

"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

说:

"你简直是疯了!

拿10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

"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乙]我走在街上……一个衰老的乞丐把我叫住。

他向我伸出一支红肿的脏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祈求着周济。

我摸遍了所有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块手绢也没有。

我身上什么也没有带着。

可是乞丐等待着……他那只伸出的手微微晃动着,哆嗦着。

我惊惶失措,羞愧异常,便紧紧地握住这只颤抖着的脏手……"请勿见怪,老哥。

我什么也没有带着,老哥。

"

乞丐那对发炎的眼睛凝视着我。

他那发青的嘴唇笑了--他也紧紧地握住我冰凉的手指。

"没有关系,兄弟,"他讷讷地低语道,"为这也要谢谢你。

这也是施舍呵,兄弟。

"

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我老哥的施舍。

(1)在[甲]文中,母亲说:

"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我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是什么描写?

这默念的三句话,表现了"我"什么心理?

答:

______________。

(3)[乙]文中,"这也是施舍呵,兄弟"一句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我明白了,我也得到了我老哥的施舍"一句中的"施舍"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

(4)(乙)文中"我惊惶失措,羞愧异常"的原因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

(5)(乙)文中有一个词意义与"施舍"相近,请找出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6)(乙)文揭示的主题是_________

 A.写出了人间的贫富悬殊,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B.写出了人间的黑暗,揭示了生活的悲哀。

 C.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与理解,展示了高尚的人道主义思想境界。

 D.表现了富人对贫者的无限同情之心。

(7)[甲][乙]两文中的"我"都有相同的思想性格,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参考答案:

(!

)母亲是一个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人

(2)心理描写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的深切同情和对母亲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和不满(3)"我"握住乞丐的脏手;说"请勿见怪……",给她一份精神上的慰勉和关切乞丐对"我"给予他的精神上的慰勉的理解       (4)因为我身上没有什么东西施舍给这个乞丐;(5)周济;(6)C(7)都善良,富有同情心

【单元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阴晦(huì)脚踝(luǒ)惘然(wǎng)恣睢(zuī)

B.鄙夷(bǐ)晕倒(hūn)撅断(jué)味同嚼蜡(jiáo)

C.拮据(jū)别墅(yě)褴褛(lán)抽噎(yē)

D.恍惚(huǎng)道歉(qiàn)蜷伏(quán)簪子(z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鄙夷隔膜精神恍惚迟疑不绝B阴晦咳嗽登峰造极歇斯底里

C.阔绰萧索脑羞成怒崇拜偶像D.褴褛祭祀重蹈覆辄勃然大怒

3、下列使用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A.对于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

B.“若瑟夫用不着吃这牡蛎,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这话说得多么冠冕堂皇。

C.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就不要再问啦。

D. 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4.下列对文学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B、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等。

C、《我的叔叔于勒》的主人公是于勒。

这篇小说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细腻的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

D、《故乡》围绕一个“变”字,运用对比的手法,写了二十年前后故乡人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从而深刻地表达了主题。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防止同学们不浪费用电。

B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C我们要引导青少年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D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6、从句式的角度看,填人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老师非常严厉地对他说:

“这样糟蹋,太不像话了,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

“太可惜了,由于最后一个球没有踢好,___________________”

A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

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B.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

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C.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D.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

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7、根据下面的语境,按要求答题。

2005年10月14,新浪网和北京人大附中网校联合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嘉宾聊天访谈的对象是神舟六号航天员聂海胜的女儿聂天翔与费俊龙的儿子费迪。

以下是节选的聊天实录。

主持人小马:

现在两位叔叔现在正在神六上飞行,问一个问题:

网友们想知道,如果你们爸爸安全回到地面上那一刻,你们见到他们那一刻想说什么?

有没有想过?

聂天翔:

我没有仔细的想过,但是我想我应该会说我非常非常的高兴,你是我的骄

傲,希望在陆地上再跟他说一遍“祝你生日快乐”。

(1)如果你是聂海胜的女儿聂天翔,你想对自己的爸爸说些什么呢?

请写在下面的

横线上。

(不少于50字)

2)如果你是航天员聂海胜,当你成功着陆,回到祖国,与女儿聂天翔见面时,你

想对自己的女儿说些什么呢?

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不少于30字)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8~23题。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

“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

“两法郎五十生丁。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

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我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他赶紧谢我:

“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

母亲诧异起来,就问:

“吃了三个法郎?

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

“你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