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docx
《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
精河县晶羿矿业有限公司
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精河县晶羿矿业有限公司
编制人:
兰磊智
审批人:
周德立
编制时间:
2016年4月30日
二O一六年四月
发布令
为了提高精河县晶羿矿业有限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规范公司生产安全应急管理工作,根据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的要求,《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预案》已组织修订完成,现予批准发布实施。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公司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方针,做实、做强、做大、做持久和永续经营是公司永恒的主题。
同时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和环境保护,也是公司一切管理工作的重心。
本预案是公司中毒窒息事故应急管理的综合要求和基本规范,是指导公司实施受限空间事故应急管理的准则,公司各单位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并编制受限空间事故专项处置方案,且与受限空间应急预案相互衔接,将预案中的要求切实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做好员工的教育培训和应急物资的准备,保证在突发受限空间事故中能够采取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事故危害。
本预案现经审定颁布,自2016年5月1日起执行。
精河县晶羿矿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周德立
二零一六年五月一日
第一条总则
一.1.编制目的
为提高公司对受限空间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明确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和现场应急救援小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职责,确保公司管辖区域内发生中毒窒息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组建指挥系统,有效控制事故和抢救人员,迅速调集所需人员、物资和设备、设施,保证中毒窒息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中毒窒息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2版)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一.3.适用范围
1.3.1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生活及经营范围内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员工健康安全严重损害的受限空间事故。
1.3.2Ⅱ级响应,造成2人(含2人)重伤,或者1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或者存在有生命危险的员工在2人以上,或者现场救援小组无法救援的安全生产事故。
1.3.3Ⅲ级响应,造成1人重伤,或者2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或存在有生命危险的员工1人。
1.3.4没有人员伤亡的事故,但对社会影响恶劣。
1.3.5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认为有必要响应的中毒窒息事故。
第二条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二.1.中毒的危害
中毒是指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
二.2.窒息的危害
窒息是指因外界氧气不足或其他气体过多或者呼吸系统发生障碍而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二.3.受限空间事故程度分析
在密闭空间、有毒气体挥发泄漏区域、高温火灾易发区域、扬尘严重区域、入罐作业等位置,由于通风不良、高温、颗粒物堵塞等引起作业环境中严重缺氧、呼吸困难、有毒气体急剧增加等问题,并导致作业人员昏倒、急性中毒、窒息伤害等。
此类事故具有不可预见性,一人出现中毒窒息情况,若未能及时重视和采取措施,则可能导致人员的伤亡。
二.4.受限空间事故类型及危害
2.4.1受限空间事故的发生区域主要敞开式(仓、塔、坑、道、沟)及半密闭式受限容器
表2.1受限空间事故及危害分析
事故类别职业
常见事故原因
事故危害分析
物理接触导致中毒窒息
遭物理打击导致呼吸困难窒息
偶然性强,伤员遭受多重伤害
煤粉仓清理作业遭有毒物质伤害
有害物质复杂,难以警觉
因呼吸道导致窒息
属于长期作用,无明显前兆
半密闭空间窒息
入半密闭式受限容器作业监管疏忽导致窒息
易造成二次伤害,救援难
受限容器作业监管疏忽导致窒息
不易发现,后果极其严重
管道作业窒息
不易发现,后果严重
第三条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为迅速采取应急行动,避免或减少损失,执行以下现场抢险原则:
(1)及时抢救原则:
各级管理人员,遵照“先到先指挥”原则,力所能及的调集救助力量,迅速控制事态发展,以及组织自救、互救工作;
(2)以人为本原则:
先抢救遇险员工,迅速组织切断危险源和灾害链,防止事态扩大,后抢救生产设施;
(3)预防为主原则:
做好事故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应急队伍演练工作、应急装备完善、定期维护等工作;
(4)重视善后原则:
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的保护安抚等措施,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第四条组织机构及职责
四.1.应急组织体系
4.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1)、公司成立受限空间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
周德立副组长:
高岩
公司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消办,负责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2)、受限空间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
抢险救援组、通讯联络组、医疗救援组、警戒组、预警中心和物资供应组等。
公司成立相应的现场救援小组:
各单位负责人担任各小组组长,成员由现场作业人员实际情况安排组成。
4.2各级职责
⑴现场救援小组职责
2接到重要事故报告时,及时、高效地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②负责启动受限空间事故现场应急救援预案(Ⅲ级响应)。
③负责统一领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
⑤现场领导小组无法实施救援时,报告上级部门请求救援。
⑥当发生重要(Ⅱ级响应以上)中毒窒息事故时,由上级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担任现场领导小组组长,各功能小组归统一指挥。
⑵应急功能小组职责
①抢险救援组:
主要任务是负责现场施救,抢救受伤人员,及时控制危险源,并根据危险源特性立即组织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
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对象的,应当做好标志,采取拍照、摄像、绘图等方法详细记录事故现场原貌,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以便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②医疗救护组:
主要任务是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视伤情决定在现场或就近医院急救,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③警戒组:
主要任务是疏导交通线路,派人到路口接应并记录救援全过程。
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物资转移等工作。
如果事故进一步扩大或有其它不可预料的危险情况时,组织员工立即离开工作岗位,从最近的安全疏散通道有秩序地撤离。
安全撤离后,防止员工未经许可重返事故现场。
④物资供应组:
主要任务是听从领导小组的指令,安排救援设备的调派以及应急物资、资金的及时供应。
⑤通讯联络组:
负责掌握、提供相应救援组织和人员的通讯联络方式;保证救援指挥信息畅通和及时传达;对外联络事宜。
⑥预警中心:
负责日常的接警、报警工作,并上报上级救援办公室。
四.2.4.3应急指挥原则
各级应急指挥遵照“先到指挥责任”原则,担负起应急指挥责任,即:
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最高级别管理人员作为事故应急临时总指挥,上级指挥人员到达后,上交指挥权。
并在随后的救援工作中密切配合总指挥的工作。
四.3.4.4应急指挥程序
4.4.1各级指挥人员接到事故通知后,必须以最快速度到达事故现场,最先到达事故现场的最高级别管理人员为临时组长。
4.4.2上级指挥到达事故现场后,临时组长必须向上级指挥报告事故情况、救援情况和损失情况,并上交现场救援指挥权。
4.4.3上级指挥接受抢险救援指挥权后,可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担任现场祖航,也可以将指挥权授予下级指挥,由下级指挥继续指挥现场救援工作。
第五条预防与预警
五.1.事故前可能出现的预兆
5.1.1员工工作期间,感觉精神状态不好,如感觉眼睛不适、流涕、呛咳、胸闷或头晕、头痛、恶心、耳鸣、视力模糊、气短、呼吸急促、四肢软弱乏力、意识模糊、嘴唇变紫、指甲青紫等。
5.1.2有刺激性气味和高浓度粉尘,空间出现雾气。
5.1.3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具或照明不足情况下进入密闭容器。
5.1.4工作监护人离开工作现场,且没有指定能胜任的人员接替监护任务。
工作成员工作随意,不听工作负责人和监护人的劝阻。
五.2.事故发生的季节
中毒窒息四季均可发生,但夏季高温、干燥、闷热更易发生窒息事故,尤其入半密闭仓、罐,入池作业时,尤为注意。
当员工所处工作环境缺氧和存在有毒气体,且员工没有采取有效、可靠的防范措施进行工作时,会造成员工昏倒、休克,甚至人身死亡,并且有集体事故出现的可能。
五.3.危险源监控
从目前公司生产、生活、经营情况来看,存在各类引发中毒窒息事故的因素,对公司员工的健康安全有着一定的威胁,为有效掌控中毒窒息事故的危险源,要制定可靠的监控方式,定期检查确认,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隐患。
5.3.1识别时应考虑的因素
(1)管理:
劳保用品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教育过程控制。
(2)人员素质:
人员意识、操作规程、经验。
(3)环境条件:
现场作业环境与条件。
(4)物体设施:
相关设施的安全情况。
5.3.2危险源控制方法
(1)建立公司危险场所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2)建立危险目标安全管理台账、档案;
(3)公司各单位对危险场所定期安全检查,极端气候(干旱、暴雨、高温、低温等)实施专项检查,查“三违”,查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4)制订日常点检表,设专人巡检,作好点检记录;
(5)做好交接班记录。
五.4.预防措施
在受限空间事故预防管理工作中,应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5.4.1保证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针对搅拌等扬尘严重的作业应对作业人员发放防尘口罩予以保护。
5.4.2加强办公室、生产生活区、食堂等区域的防火、防煤气泄漏检查,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
5.4.3进入半密闭仓、罐危险场所作业,并进行安全检测,确认无危险(如进行断电、关机、通气等处理检查)后才可进入现场。
5.4.4严格控制个人半密闭仓、罐、高温密闭区域及有毒气体区域的工作时间,防止因长时间持久作业而导致中毒窒息事故。
五.5.预警行动
5.5.1预警条件
(1)燃煤、垃圾燃烧时人体产生昏厥、脑胀、眼睛难受等现象。
(2)闻到烧焦气味或发现电路、可燃物质异常状况。
(3)高温区域作业感到头晕、呕吐、气喘等情况。
(4)密闭空间、入仓、罐作业区域内感到呼吸困难、头昏头胀、四肢发软等情况。
(5)扬尘区域作业感到鼻孔、喉咙等呼吸道堵塞。
5.5.2预警级别
按照受限空间事故的严重性并结合综合预案,本预案将预警的级别分为三级。
具体如下:
Ⅰ级预警:
可能造成1人(含)以上死亡,或者3人(含)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或者需要疏散员工在50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Ⅱ级预警:
可能造成2人(含2人)重伤,或者1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或者需要疏散员工人数在30人≤人数<50人的安全生产事故。
Ⅲ级预警:
可能造成1人重伤,或者2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或需要疏散员工人数在30人以下的安全生产事故。
5.5.3预警启动程序
图5.1预警启动程序
五.6.预警发布
5.6.1Ⅲ级预警由各单位现场救援小组发布。
5.6.2Ⅱ级预警由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对外发布。
5.6.3Ⅰ级预警政府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对外发布。
5.7预警发布方式
预警发布可通过电话、对讲机或喊话器、网络等形式发布,也可通过现场喊话、逐级下达等方式进行。
5.8预警解除
(1)Ⅲ级预警,由现场救援小组组长解除;
(2)Ⅱ级预警,由应急小组组长解除;
(3)解除条件:
达到预警条件已经消灭;预警条件已转化为发生事故,达到启用应急预案条件;
第六条信息报告与处置
六.1.报警系统及程序
各单位负责人应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及预警分级预判,向上级负责人及值班室报警,亦可越级直接上报至事故对应级别的最高负责部门(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或指挥负责人)应同时联络必要的外部紧急援救力量(如120、119、110等)。
事态严重紧急时,公司应急办(负责人)应向地方政府机构报告事故情况,同时向周边区域发出预警公告,并随时保持电话联系。
图6.1事故报告流程
六.2.信息报告与通知
6.2.1事故报告内容
(1)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内容;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4)事故的应急处理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5)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
(6)事故报告签发人、时间等内容。
第七条应急处置
7.1应急指挥原则
(1)时效性原则:
各级部门日常做好充分联动演练,实现预警、接警和启动预案有效结合,做到从预警到启动预案,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要求;
(2)及时性原则:
各级管理人员,遵照“先到先指挥”原则,担负起临时指挥责任,并在随后的救援工作中密切配合总指挥的工作;
(3)统分结合原则:
现场处置方案上统一;任务分工上统一;目标救援上分散;
7.2响应分级
公司针对受限空间伤害事故性质、危害程度、事态发展趋势和控制能力实行分级响应机制。
根据引起事故的方式及影响面积大小、人的危害程度,可划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Ⅰ级响应,造成一人(含)以上死亡,或者3人(含)以上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或者现场存在有生命危险的员工在5人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
Ⅱ级响应,造成2人(含2人)重伤,或者10万元≤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或者现场存在生命危险的员工在2人以上,或者现场救援小组无法救援的安全生产事故。
Ⅲ级响应,造成1人重伤,或者2万元≤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或现场存在有生命危险的员工1人。
7.3响应程序
7.3.1应急指挥程序
图7.1应急指挥程序图
7.3.2应急行动程序
图7.2应急响应程序图
7.3.3应急资源调配
(1)应急救援资源物品包含:
见第九条;
(2)现场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接警后,根据报警信息内容,调集相关救援物质,使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7.3.4应急避险
应急办(警戒组)现场抢救的同时,必须采取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避险措施,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7.3.5扩大应急程序
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发现事故超出救援能力范围时,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
(1)应急办采集事故有关信息,及时向建材公司或当地政府报告事故情况;
(2)组织专家咨询,调整事故救援指挥方案;
(3)协助专业救援队伍、专家组进行现场救援工作;
(4)及时向公众及媒体发布事故应急救援信息,掌握公众反映及舆论动态,回复有关质询;
7.5应急处置措施
7.5.1受限空间粉尘中毒及缺氧事故的受害人员,在能够或勉强自理的情况下,要立即选择正确的避灾路线,迎着新鲜风流的来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7.5.2受限空间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小组立即做出响应,根据自己的职责和规定权限,赶往现场,组织附近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将受伤人员移至新鲜风流处,给受伤人员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等。
7.5.3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要向在事故区内工作的脱险人员或在附近工作的其他人员了解事故经过、事故原因、遇难遇险人员的分布位置等情况,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应急领导办公室汇报。
抢险人员进入现场前,必须确定危险是否解除。
7.5.4如果是风镐过热导致一氧化碳超标造成的事故,应先关闭气管;如果是电气燃烧引起的中毒应先切断电源。
7.5.5应急救援组到达事故现场后,如果有害气体的浓度太高,要马上安排风扇进行局部强力通风,条件允许时也可发放毛巾并湿水使用,严禁以压缩空气代替其它手段向工作面送风,直到有毒有害气体的含量已降到允许浓度时,可立即进行抢救。
7.5.6应急办要根据中毒窒息特征迅速判定事故根源,采取相应的急救方法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并用应急专用车辆将伤员转移到附近医院治疗。
7.5.7应急办在了解事故中毒窒息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立即到达现场指挥,及时有效的控制事态,进行处置。
同时向上级政府报告事故信息。
7.5.8医疗救护组负责安排和协助护理患病人员,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可在宿舍进行,对已确定的重病人员,负责及时安排车辆转送医院治疗。
7.5.9各小组要积极配合政府行政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做好事故调查,仔细向患者了解事故的经过,统计确认受伤人数。
7.5.10一旦发生重大事故,超出自身的控制能力时,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当地政府发出求救,请求支援。
7.6应急结束
7.6.1应急救援结束条件
(1)伤员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和处理;
(2)应急救援组织已经发布现场救援工作终止的指令,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3)事故发生的原因已经查清,隐患得以消除,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可能会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已经消除;
7.6.2事故报告
(1)救援结束后,组长及时向公司应急办汇报人员伤亡情况以及现场采取的急救措施情况,并报建材公司营运管理中心备案。
(2)事故报告要求:
事件信息准确完整、事件内容描述清晰,事件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地点、事故性质、先(后)期处理情况等。
第八条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
八.1.应急物资储备
8.1.1为切实有效的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根据事故性质及造成后果,应确定必需的应急救援物资并按需储备。
表8.1应急救援物资储备表
属性
名称
单位
数量
医疗物资
小药箱
个
1
纱布
卷
若干
藿香正气液
瓶
若干
毛巾
条
若干
担架
附
3
氧气袋
个
3
抢险工具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台
2
氧焊切割机
套
1
抢险绳
米
50米
通讯器材
对讲机
台
2
手机
部
若干
手电筒
个
3
照明器材
应急灯
个
若干
急救车辆
辆
2
交通工具
8.1.2应急物资的管理、维护及使用
为规范公司应急抢险物资管理,确保应急抢险顺利进行,应加强应急物资的管理、维护和使用规范。
(1)公司应急抢险物资管理坚持“保障急需、按需储备”的原则。
(2)各单位库房为公司应急抢险物资的归口管理单位。
八.2.管理规范
(1)抢险物资由专人负责管理,做好随时发放调运的各项准备。
(2)按仓储管理制度的规定存储,做到“计划、实物、台账”相符。
(3)抢险物资要做到搬运方便、防潮、防火、防污染等要求。
(4)抢险物资储备部门要对各类抢险物资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保养,对已损坏或过期的物资及时维修、更新,保证抢险物资正常储备
(5)未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抢险物资。
(6)抢险物资储备部门应将物质存放地点及责任人联系方式予以公布。
第九条受限空间事故救援注意事项
(1)进入事发现场人员必须佩带好相关劳保用品。
(2)进行人员救治之前,要确定具备救治能力,严禁盲目施救。
(3)抢救受伤人员(特别是重伤人员),—定要在现场或附近就地急救,切忌盲目长途护送到医院,以免延误抢救时间。
(4)在发生事故后,严禁现场人员聚集,要立即撤离现场,由应急救援组负责现场的处置。
(5)伤员、施救人员离开现场后,现场恢复期间,应封锁隔离现场,设置警示标识,并设专人把守现场,严禁任何无关人员擅自进入隔离区内。
(6)及时将抢救进展情况报告应急救援负责人,救助人员要服从指挥,统一行动。
(7)救援地点应选在相对安全、干净、通风的地方,方便救护车进出的优先选择。
(8)现场负责人(或指定代表)应作好现场处置过程记录,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通过摄像、拍照等方式留证,以备后查。
(9)采取通风换气时,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以防止氧气中毒。
第十条附则
十.1.事故上报表
事故信息接报及处理表
事故发生地点
事故发生时间
事故类型
已经影响的区域
事故的详细情况
报告人姓名
详细联系方式
接报后处理:
备注:
接报人:
接报时间:
年月日时分
十.2.生产安全事故上报表
报告单位
报告人
报告时间
记录人
事故单位
经济类型
事故时间
行业
事故地点
事故类别
有无证照
死亡
(人)
伤
(人)
轻伤
(人)
企业规模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报告单位电话
事故单位电话
事
故
简
况
及
原
因
死
亡
人
员
情
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文化
程度
用工性质
工种
级别
工龄
领导
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