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4142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90 大小:82.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docx

《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docx(9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docx

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

名老中医杨继荪学术思想.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

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

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

杨继荪

重求本擅理瘀的杨继荪

潘智敏 整理

编者按 杨继荪主任医师是浙江省著名中医,其祖父系名儒兼名医,

悬壶沪杭,誉满杏林,杨氏自幼耳濡目染,矢志习医。

从医60余年

来,学验俱丰,硕果累累。

无论是在中医药理论发展上,还是临床诊

疗上,以及中医、中药的科学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卓著的成绩。

他不

但是一位根基扎实的中医学者,而且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家,在慢

性肺心病及各种老年病上,多有独特的诊治方法和确切的疗效。

文系统介绍了杨氏的学术成就和临证特色,并通过相应的医案评析,

相互印证,医论、医话和经验方等各个部分都密切联系临床实践,内

容十分丰富。

学习本文,除了能系统了解杨氏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

之外,更能学到杨氏临证诊疗中的大量独到的经验体会和具体治法,

对于提高自己的理论造诣和诊疗水平,将会有极大的帮助。

坚持学术争鸣,大胆改革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继承发展中医。

———杨继荪(《浙江中医学院学报》创刊十周年

题词 第十一卷 第一期)      

杨继荪,男,原名希闵,祖籍浙江余杭。

1916年2月10日出生于杭州一个中医世家。

祖父

杨耳山,清孝廉公,系名儒兼名医,悬壶沪杭,誉满杏林。

他自幼熏陶渐染,矢志习医,继承祖

业。

又在祖父影响下,喜研文史,爱好诗词,从小诵读四书五经,以及《古文观止》、《东莱博议》

等。

至1932年高中毕业后,即随祖父学医。

侍诊之余,悉心攻读《内经》、《难经》、《伤寒论》、

《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并选读金元明清诸家论述。

朝夕钻研,孜孜不倦。

三年后,因祖父病

故,又从名医徐康寿学习两年,在徐师谆谆教导下,医术逐日见长。

学成后在杭城设诊开业。

由于历起沉疴,深得病家信赖,故医名随之鹊起。

解放后,在党的教育培养下,1950年参加杭州市中医师学习班,组织了联合诊所———联合

中医院。

1953年进入国家医疗机构工作。

195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

先后担任业务和行政领

导职务。

虽身兼数职,工作冗繁,但仍立足临床,坚守不渝,上午门诊经常要看到下午一、二点

钟,还要参加院内外的会诊,有时要赴省内外远道出诊。

及至退居二线后,亦从未脱离临床。

坚持定期病区查房,为中青年医师分析病案;作专题讲座,传授他近60年来的实践经验;并利

 

第一卷373

####

用晚上时间处理病人的来信咨询,备课,审阅稿件;为许多中药厂生产新产品提合理化建议;为

中青年医师的科研投标审题,帮助他们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方药。

百忙之中,还不忘参

加各种对社会有益的义诊活动。

治学方面,他平生谨严有序,推崇求实精神,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学习方法上,主张循序渐

进、博览深求、持之以恒、学以致用。

他常说:

“‘书海无边勤为径’,知识需要累进,决无捷径可

走”。

并告诫学生:

“读书最忌浅尝辄止、一曝十寒”。

勉励青年医生:

“要通晓文史,学有功底,

才能精研医典,发皇古义”。

提倡:

“要知己知彼、善集众长(包括现代医学知识在内)、独立思

考、不断实践,才能融汇新知、发展医理”。

因而,他既坚持学有渊源、继承前贤,又重视兼收并

蓄、开拓创新。

学术上,他认为古代经典医著是中医学的理论根基,金元明清各家学说则是在经典医著上

的继承和发展。

他们通过反复实践、推敲,逐步充实完善了前人之所未备,从而启迪后学,有的

甚至有所突破。

随着时代的推移,中医的发展亦将无终止。

如辨证论治是中医之精髓,千百年

来在临床证治中显示了其无比的优越性。

但从发展上看,辨证论治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

一步。

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他认为中医治病,贵在辨证。

而辨证之关键,在于掌握疾病的性

质及临床演变规律,使立方下药、有的放矢。

他在治病过程中,时常体现出熔伤寒、温病于一

炉,集各家之长而活用,师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风格。

临证辨治,他十分注重审证求因、治

病求本。

他说:

凡病之起,必有其因。

《内经》:

“治病必求于本”之求本,既包括探索人体先天之

本和后天之本,求其阴阳盛衰之偏颇,也包括追究导致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求其发病起源之

由来。

治病求本亦即求因明本,意在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他在审因辨治方面思路开阔,善于采

用寻根探源、证因合参的方法审明标本,尤其是疑难杂病的证治,更显示其独到之处。

此外,他

又认为医学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先进医疗仪器在不断更新,以及边缘学科间在不断渗透,因

而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必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对疾病的判断,不能仅凭直觉来分析,应

把中医辨证与现代科学方法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进行辨证,也就能

更准确、更深入地认识疾病的性质,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

如他对心脑血管病变、呼

吸、消化系统及老年病的证治,重视前人“久病必瘀、“久病入络”的论述,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实

践体会,并时常参考现代医学有关“血瘀”和“活血化瘀”方面的科学研究资料。

擅长运用祛瘀

疗法,以大剂量的活血行瘀药,阻截瘀与病之间因病致瘀、因瘀致病、互为因果的不良循环,从

而提高临床疗效。

在中医事业上,他担任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与附属医院院长期间,曾明确提出了办院方

向:

“发扬中医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办成一个临床、科研、教学三结合,具有现代医

学科学水平的中医院”。

为发展中医学制定了奋斗目标。

在教学工作上,他坚持理论与实践并

重、“医教合一”,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育质量。

在他历程半个多世纪的医学生涯中,就是沿

着这条路走过来的。

1956年,党号召西医学习中医,当时他担任浙江中医研究所临床组组长,

为了发挥中医优势,他将当时死亡率较高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作为科研课题,开展中西医结合治

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研究。

与潘澄濂、朱承汉等同志合作,主持撰写了《治疗流行性乙型

脑炎730例总结报告》刊于《浙江中医杂志》1959年第6期。

该文总结了浙江省1956~1958

年部分中医中药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经验,从中医观点进行分析,阐明治疗规律和卫气

营血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

并指出在辨证上除以“卫气营血”为纲领以外,还存在“湿从热化”

 

第一卷374

 

####

和“热为湿遏”的偏热、偏湿之不同,强调江南水乡湿重的一面,辨证分型成六个类型,为中医治

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提供了比较系统的参考资料。

1958年,他又开展对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研

究。

由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病程漫长、病情复杂,且多伴有各种夹杂症,难以接受锑剂治疗。

因而在治疗措施上宜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

辨证施治、审因求本,改善体征以配合锑剂三日

疗法。

经临床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切实可行。

既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症状,增进了体力,又为

锑剂疗法创造了条件。

他先后与潘澄濂、李启谦等同志撰写了《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研

究》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血吸虫病55例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发表于《浙江中医杂志》1958

年第7期和1959年第10期。

肯定了中医辨证施治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晚期血吸虫病

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及其优越性。

1965年,他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名中医验案整理小组组长,

与吴颂康、林软廉、裘笑梅等同志合作,主持编写了《叶熙春医案》,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

版。

该书曾受到广大中医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医疗实践中,他十分重视与现代医学科学相结合,倡导用先进科学技术仪器武装中医。

为许多疾病,只有明确诊断,才能采取正确无误的治疗措施。

因此,他在主持附属医院工作时,

积极增添现代医疗仪器设备,开设一些中西医结合的科研项目。

如血液病、肺心病、老年病的

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他在肺心病的研究中,对该病的证治见解精辟,匠心独具。

提出

“血瘀”是肺心病形成以后,不论在急性发作期或缓解期的治疗上均应关注的共性问题。

他将

活血化瘀方法贯穿于肺心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提高了肺心病的治疗效果。

同时撰写了一些

有关肺心病证治的参考资料。

如1973年撰写了《中医对肺心病的认识与证治问题》,1975年与

浙江医科大学陈过教授合写了《肺心病防治手册》。

近年来,他还指导肺心病临床研究组开展

“冬病夏治”法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该项科研于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

1990年又为《浙江省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撰写了《肺心病诊治的几点体会》(浙江科学技术出

版社出版)。

同年,他的部分医案被编入北京中医学院董建华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

案精华》(北京出版社出版)。

在中药临床研究方面,他认为中医中药唇齿相依,中药剂型改革是发展临床学科的关键。

他兼任杭州胡庆余堂药厂、杭州天目山药厂、兰溪一新药厂等技术顾问。

他提议杭州胡庆余堂

药厂将传统中成丸药“杞菊地黄丸”剂型改革为“杞菊地黄口服液”;为杭州天目山药厂、杭州第

二中药厂提供治疗气管炎、糖尿病的验方,制成“复方淡竹沥”、“养阴降糖片”中成药。

上列产

品分别于1983年、1984年、1985年通过省级鉴定,目前已推广使用,并为广大病家所乐用。

中“复方淡竹沥”还远销于东南亚地区。

最近,他又为杭州第二中药厂提供治疗失眠健忘的验

方,制成滋阴养血、益智宁神的“安神宁心冲剂”,此外,他为医院制剂室先后制定了治疗感冒、

咳嗽的“复方板蓝根冲剂”、“清热止咳糖浆”;治疗失眠的“五参安神糖浆”;治疗偏头痛的“头痛

灵”,经临床应用,皆有良效。

同时,他又为医院各科研小组提供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快

速型心律失常”和治疗“溃疡性消化不良”、“反流性消化不良”、“吞气症”等病症的有效方药,尚

处于深入研究观察中。

除了中药剂型改革,他对国家星火计划亦颇为关注。

由他提供处方与

杭州永久橡胶制品厂共同研制的“千年健中药强力圈”于1991年通过省级鉴定,该圈已销往南

朝鲜等地。

今年他与浙江椒江市新技术开发研究所共同研制的磁药颈枕、磁药护腰、磁药护胸

系列新产品,目前亦通过了省级鉴定。

他不仅专长医术,具有高深的中医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还是一位颇有造诣的

 

第一卷375

####

书画艺术爱好者,诊余之暇,偶尔书画,挥毫维妙挺秀。

且时常以医会友,使杏苑画坛交相辉

映。

在他的客厅里,四壁挂满了名家书画,有何香凝老人的梅花、傅抱石的山水、郭沫若夫妇的

题辞等。

在这里,腊梅的傲寒清香,山水的挺秀闲逸,书法的遒劲豪放,不正是对他高洁品性的

写照、对他术精德高的赞美吗?

的确,他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医术上精益求精,对党的事业忠心

耿耿。

他治病救人,对待干部群众都一视同仁。

他常说:

“对待病人要做到上下一致、朝野一

致、认识与不认识一致。

”他的高尚医德,在病人中也是有口皆碑。

曾经在《人间》上发表了“三

千里寻医记”的丽水市政协一位同志,在给他的致谢信中说道:

“在我家属三年求医的困难日子

里,得到您的热情关怀和帮助……愿人世间同志情同志谊永存”。

这由衷的肺腑之言,表达了

众多患者的心声。

由于他这种悉心为民的高贵品质受到了大家的爱戴和敬重,先后被评为全

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多次荣获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如今,他为振兴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继续贡献力量。

现任浙江中医学院顾问、学术委

员会副主任、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保

健委员会委员暨专家组成员、浙江省中医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浙

江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呼吸病学组顾问等职。

学术精华

杨继荪主任医师专长内科,致力于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病变以及老年病的研究。

他医术

精湛、学验俱丰,临证思路开阔。

重视治病“务求其本”;强调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统一;

擅长运用活血化瘀疗法治疗各种病证,临床疗效显著。

一、寻因探源 治病求本

“治病求本”既是寻求疾病的起因,针对病因病机从根本上治疗疾病,也是探求阴阳平衡失

调的整体病理变化。

治病不只是对症治疗,而是在临床一系列的征象中,由现象深入本质,分

析、判断、认识疾病整体证候中的内在联系,把握病变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明确因果关

系,求因明本,从而进行“审因论治”、“审证求因”,贯彻“务求其本”,纠正阴阳失调,以达阴平阳

秘之目的。

  

(一)重寻病因,细审明察

《内经》指出:

“百病之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各显其症。

”即是说,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

体,体内有病,就必然反映到体表,一定会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显现出来。

而病变的本质差别,

又决定了现象上的不同。

他说:

同是发热病人,有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之不同。

外感发热可有

恶寒、身痛、鼻塞流涕、咽痛等外感表症的征象,而内伤发热则可无此表现。

又说:

同是中医治

疗乙型脑炎,由于地理区域、气候环境的不同,其病因病机与转归,在一定程度上亦有所侧重偏

异。

早在1954~1955年,石家庄曾首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纲治疗乙型脑炎,获得了优良效果。

然石家庄地处华北平原、入夏气候干旱燥热,而浙江嘉兴、海盐一带乙型脑炎流行高发地区,属

 

第一卷376

 

####

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势低凹,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入伏后气候炎热,临床上以暑邪挟湿者为多,

表现为除壮热烦渴、汗多尿短的热盛阳明之象以外,并兼有胸闷、脘痞、身重、呕恶、苔腻等湿困

太阴之证。

故他和潘澄濂、朱承汉等在总结浙江省1956~1958年治疗730例乙型脑炎经验的

基础上,提出了该病的临床证候表现与中医温病范畴中的“暑温”、“伏暑”较为符合,发病季节

亦与吴鞠通《温病条辨》“夏至以后,立秋以前”的说法相同。

在病因病机方面着重强调了“湿邪

蕴滞”与“湿从热化”。

按卫、气、营、血分型,并指出在卫、气阶段应注意偏湿、偏热之异。

既阐

明了该病的一般演变规律,又从内外因上区分了南、北方的病邪变化特点,以其明确的辨证,指

导切合病机的施治。

此中,他深深有感于要认识疾病的本质,还得细审明察。

他善于从纷繁复

杂的征象中,审理出病变的本质、疾病的根由。

灵活辨证用药,治愈了不少疑难危重之症。

他会诊一野菌中毒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频繁呕吐的住院病人时分析认为:

该患者系误食毒菌

后引起呕吐、腹胀、尿少和便秘。

结合舌质红、苔黄根腻、脉滑等征象,乃湿浊热毒之邪蕴阻于

中,脾气不运、胃失和降,致腑气不能下行、邪无出路。

由于病起骤然,故急用苦泄化浊、降逆通

腑大剂频服,药用川连、生大黄、花槟榔、莱菔子、枳壳、川朴、藿香、姜半夏、知母、煨草果、苏叶

(后下)、生姜。

服二剂后呕吐止、腹胀宽,二便俱通,调理而愈。

又如,一哮喘患儿,曾在当地卫

生院服清肺化痰、降气平喘药数十剂乏效。

转而前来就诊,他从望诊中细细观察,发现患儿颜

面虫斑隐隐、眼白有黑点,结合病人家属代诉大便中曾多次解出蛔虫,故考虑为蛔虫引起过敏

性哮喘。

改投驱蛔为主,辅以和中化痰之炒使君肉、川朴、杏仁、姜半夏、甘草、浙贝、红枣等,连

服两旬,喘息平、喉间痰声消失,续予六君调理而愈,迄已数载未复发。

以上二例,前者急性肾

功能衰竭,未用利尿药而小便得利;后者哮喘患儿,在用驱虫剂后而喘得息,其非常法之治能获

效验,贵在“审因论治”,洽中要的,细察明辨而求其本矣。

  

(二)详辨寒热,识其本质

在临床诊断和疾病发展过程中,常常存在着真象、假象交纵错杂的现象。

其中寒热的真假

是最常见的,即所谓“真寒假热”、“真热假寒”。

由于疾病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往往不是一下子

就能把握疾病的内在本质,所以,面对复杂的症群,透过现象探讨本质,就要抓住关键性的证

候、指征,详细辨别区分病证的属性,才有助于对本质的鉴别。

如中医辨痰,有黄痰为热、白痰

为寒之说,他则认为更应注重痰质的鉴别,痰的性状是一个重要的反映其本质的辨证要点。

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认为白痰、黄痰皆因热而成,其区别只是程度上不同罢了。

对于那些

咳咯痰量增多,即使是清白不粘稠之痰,他亦认为并非皆因于寒,此时的外咯咳出之痰,一则说

明正能达邪,二则表示尚未蕴热,但若病情发展,化热为必然趋势。

故他在临证中,对久咳咯痰

患者,不轻易用温热药,相反,对因用温化蠲饮法出现症状加重者,易入清热化痰药而获效者则

屡见不鲜。

另外,他还认为,中医在治疗某些西医已确定病名的疾病时,不应局限思路,而要坚

持辨证。

如高血压病在临床上似以阴虚阳亢、热盛者为多见,但在具体治疗中仍应明辨寒热。

他曾治一高血压病人,血压为27/17~18kPa(200/130~140mmHg),经服西药降压药和平

肝潜阳中药,血压一直难以稳定,生活质量下降。

他在辨证中发现患者四肢指、趾端冰冷,自感

指、趾麻木,畏寒喜搓手,入冬更甚,结合脉象细涩、舌淡苔白,症征相参,属阳虚气血运行失畅,

不能温煦筋脉。

改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之黄芪、桂枝、川芎、丹参、地龙、毛披树根、炒当归、留行

子、炒杜仲、炒牛膝、泽泻等连服20余剂,肢末冰冷麻木和怕冷症状都大有改善,血压亦随之明

 

第一卷377

####

显下降。

服数十剂,血压稳定。

故他说:

治疗高血压必须灵活辨证,去伪存真,不能局限于滋养

肝肾、清热潜降之药品中。

  (三)善别虚实,进退适时

病有虚实,治有补泻,补虚泻实为扶正祛邪之原则。

针对疾病的本质进行扶助正气、祛除

邪气则是治病求本基本精神的又一体现。

他认为,要在复杂、严重的疾病过程中,鉴别某些与

病变性质不符的症状,如“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等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的征象虽说不易,

然“有诸内必形诸外”。

内在的变化必然表现为外在的现象,只要认真仔细分辨,假象总是可以

识别的。

更重要的是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善于把握病证的主次轻重、虚实缓急,适时作相应

的进退,以防犯虚虚实实之戒。

清代医家徐灵胎说:

“若元气不伤,虽病甚不死。

元气或伤,虽

病轻亦死”。

这种重视人体正气、强调扶正祛邪的原则,就是通过调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和

自我调节能力,以达到恢复阴阳平衡。

倘若只注意邪实而忽视扶正,就难以取得预期的疗效。

即所谓:

“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他在临床上十分注重素体禀赋,尤其是老年人,虚实夹杂者

多,更当明辨。

如他曾会诊一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的高年泄泻患者,病人原有高血压、

冠心病史20余年。

因记忆力障碍一周入院,住院期间并发肺部感染,较长时间运用大量广谱

抗生素,当肺部感染控制之时,却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经实验室有关检查和大便培养

均阴性,先后用香连丸、菌痢冲剂及苦寒清热化湿之剂病情未见好转,大便每日四、五次,恶心

呕吐、水谷难入,待他会诊时证见患者精神萎软、口干少津、唇舌糜烂、小溲短赤、舌质红绛、光

剥无苔、脉象细数无力。

他分析病情认为患者高年虚弱,素体多病,复受外邪入侵,邪实正虚、

正不达邪。

前已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及进服苦寒清热之品,热邪虽渐清,而已碍及脾胃、升降失

司,致气阴两伤。

故投以益气养胃、和中健脾之太子参、川石斛、麦冬、葛根、炒扁豆衣、川连、楂

炭、炒谷芽、竹叶、鸡内金、乌梅、姜竹茹、红枣等,清补并施,以益气护津涩肠之法,顾其正虚津

伤滑脱之虑。

三剂后大便次数减少,小溲转清,吐止,胃气渐复。

继以去竹茹、竹叶等,加茯苓、

煨肉豆蔻续进,二剂后泻止、纳增,调理而愈。

他在诊治中严格把握虚实轻重程度,治疗上层次

分明,进退适时。

强调了老年久病体虚这一特点。

但他又不囿于这种体现共性,却不能以一概

全的理论。

如他治疗另一位老年患者,证见腹痛腹泻、大便烂,日行4~5次而量不多,面色如

黑漆,大便隐血试验呈强阳性。

自感口苦干、恶心、腹胀、肛门热灼、大便解而不畅。

舌质红、苔

黄糙中腻,脉滑。

他根据病人素体健壮,此次起病急,时间短,以及一周前在国外进食虎、鹿、熊

肉,并饮较多的高丽参酒,于返国途中复加疲劳等病史,结合临床征象,乃属湿热蕴结、热迫肠

道而出血。

至于精神萎软、厌食等症为实证中之假虚现象。

遂以清理肠胃、凉血解毒之川连、

生大黄、黄芩、鲜石斛、蒲公英、枳壳、葛根、赤芍、地锦草、鸡金、连翘、红藤、生楂肉。

五剂分三

日服,药后腹痛腹泻止、大便色转黄,继三剂,大便隐血试验阴性。

前后二例病人均系老年人,

腹泻时间都不长,由于素体、起因迥然不同,治疗自然不一。

他说道:

同病可异治,辨证旨在求

本,要善于洞察虚实真假,分明标本缓急,针对病机施予方药,犹可逆流挽舟。

二、宏微辨证 证病合参

宏观辨证是通过直观观察和类比归纳的方法认识疾病。

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强调人体

 

第一卷378

 

####

内部的协调完整性和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微观辨证是以发展的观点认识疾病,借助于现

代科学把认识深入一步。

采用“治未病”和“已病防变”的预见性措施,对发病状态作出调节控

制和相应治疗;至于辨证与辨病的结合,在临床上有其积极的意义,可谓相得益彰。

  

(一)宏观辨证与统一整体观

中医辨证的突出特点为统一整体观。

以整体综合观察的方法,把人体看成是一个有机的

整体,并以“人与天地相参也”的整体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

他在辨证施

治中,最重视整体观念,十分强调从时令节气、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和人体禀质等各方面的综合

因素中对疾病加以分析。

如他对外感发热病在伤寒与温病两种不同学说的区别中分析道:

寒学说与温病学说对外感热病的病理过程都认为外邪是由表入里这一基本观点是相一致的,

但在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方面尚有其不同之处。

病因上,《伤寒论》指的多是感受风寒之邪引

起的病变;温病学指的多为感受病邪中属于温热性质的所谓温邪。

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北方、

南方的气候表现不一,北方寒冷、南方暖湿,因而即使在相同的时令节气,所感之邪亦可各异。

前者多偏寒邪,后者多偏热邪。

在辨证方法上,《伤寒论》以六经辨证、脏腑辨证为主;温病学则

以卫、气、营、血辨证为主,按临床证候的演变情况,结合八纲分阶段辨证。

在治疗上,《伤寒论》

用桂枝汤;温病学用银翘散。

此外,还不能忽视体质因素。

北方人肌肤致密,南方人腠理疏懈。

故北方人感冒多用麻、桂、羌、防;南方人多用银翘、桑菊之属。

但这只是一个相对的现象,北方

人入南方也可患南方时令病。

他曾治一位来自北方的病人,到杭州以后,适值江南梅雨季节,

气候潮闷。

患者胸闷脘胀、不思纳食、肢体困倦、苔白厚腻而粘、脉濡。

他认为北人南迁,对气

候变化尚不适应,易为湿困,故予芳香化湿、宣畅气机,数剂即愈。

在临床辨证中显示其整体统

一观的还表现于他十分重视脏与脏之间、脏与腑之间相互存在的内在联系。

他在治疗胆道疾

病时,就十分注意肝胆脾胃等脏腑间的关系。

由于肝与胆相表里,两经之脉皆循胁肋,治疗上

应顾及“肝病及胆”、“胆病及肝”,而予“肝胆同治”。

他把“胆囊炎”的病因病机归纳为“肝胆气

滞,湿热蕴结”。

并根据不同体质、受邪轻重,简分为“热重于湿”与“湿重于热”两型。

对热重于

湿者,一般采用少阳、阳明合治,以大柴胡汤、茵陈蒿汤泄热通腑、疏肝利胆为主。

设或出现苔

白滑厚腻、口淡而苦、口干不喜饮、泛恶、腹胀、大便烂者,乃湿阻中焦、肝胆气滞,属少阳、太阴

合病,一般用苍术、草果、厚朴、柴胡、木香、枳壳、川连、吴萸、黄芩、郁金、过路黄等温运化湿、疏

利肝胆,酌佐清热之味。

他在胆病证治中常说:

六腑以通为顺,只能指热重于湿之少阳阳明、腑

腑合病而言;对湿重于热之少阳太阴、腑脏合病,治疗不宜通腑,应从温化宣畅着手,此即古人

所谓同病异治耳。

  

(二)微观辨证与着眼于发展

中医的辨证施治,对已出现发病状态的诊断治疗的确具有相应的一套丰富的证治手段。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已认识到仅仅用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收集诊断资料,对许多疾病难

以深入研究和揭示机体内部的具体内容。

因此,他认为借助于现代科学医学仪器,包括生化

学、影像学、细胞学、组织学等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