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4008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

《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docx

姜堰市0809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测试题及答案

姜堰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试题

命题:

八年级物理命题组审校:

初中物理中心组

(总分:

12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合分人

得分

请注意: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该选项的序号填写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得分

评卷人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

C.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有害的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2.为了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第2题图

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医生用的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医生耳朵里的声音响度大

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

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4.如图所示,两个中学生用细棉线连接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对该实验的下列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土电话”通话,表明固体能够传声

B.用金属丝代替棉线听到的声音大些,因为金属丝振动得快

C.听到声音就能分辨出是谁.是根据音色不同

D.实验时若不张紧棉线,就听不到由“土电话”传来的声音

5.2008年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专家指出:

地震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关于被埋在废墟下的人的自救措施,最佳的是

A.大声呼救

B.见缝就钻,说不定能从废墟中爬出来

C.静下来等待营救人员营救

D.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

6.下列各图中对现象的描述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第6题图

D

C

B

A

7.温度计的使用有下列操作步骤,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A.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B.测量前要先估计待测物体的温度,然后选用合适的温度计

C.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D.读数时应该让温度计拿离待测物体

8.兰兰对下列物理现象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进行了判断,她判断正确的是

A.春天,冰雪融化——凝固

B.夏天.刚从冰柜里拿出的冰镇矿泉水的瓶壁“流汗”——液化

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现露珠——升华

D.冬天,人口里呼出“白气”——汽化

9.秋天的早晨,某同学搭车去省城,发现当日大雾,看不清沿途稍远的树木和道路;接近城镇时,雾越来越小;经过城镇,基本无雾;出城再行,雾又越来越大,即有“田野有雾、城镇无雾”的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城镇上空尘埃稀少 B.地球近年升温

C.温室气体排放过多  D.城镇气温较高,形成“热岛”

10.用质地密实的薄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沸腾了,而纸锅却不会燃烧,这主要是因为

A.纸的散热性能很好B.纸的着火点低于火焰的温度

C.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D.水的沸点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

11.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只温度计,其中只有一只温度计刻度是正确的.将甲放在空气中,乙的玻璃泡插在密封于玻璃瓶中的酒精里,丙的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着后放在空气中,结果它们的示数都为15℃.那么该房间里的实际温度

A.等于15℃B.高于15℃C.低于15℃D.无法判断

12.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A.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C.一点也不熔化D.无法判断

1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日食、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

C.“水中月”比天空的月亮离我们更近

D.在空气中光传播的速度要比声音快

14.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必须是在看到发令枪冒烟时揿表(开始计时),而不是听到枪声揿表计时.这是因为

A.看枪冒烟揿表较方便

B.看枪冒烟不会受到场地嘈杂声的干扰

C.听枪声揿表计时不准确,会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

D.听枪声揿表计时不准确,会使运动员的成绩偏低

1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时候,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了坐在B点的乙同学.如图所示,在这一现象中,光线的入射角是

A.1B.2C.3D.4

16.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m,但某眼科医疗室内两墙壁仅相距3.5m,于是采取这样的措施:

在一面墙上挂视力表,在另一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平面镜.检查视力时,被检查者应当

A.面向表,且与表相距1.5m站立B.面向表,且与表相距2.5m站立

C.面向镜,且与镜相距1.5m站立D.面向镜,且与镜相距2.5m站立

17.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潜望镜的示意图,它里面有两块平面镜.这样的潜望镜

A.只能看到对方射来的光,看不到对方物体

B.能看到对方物体,但是倒着的

C.能看到对方物体,且是正立的

D.能看到对方物体,但是倾斜的

1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是

A.在暗室里,蓝布在红光的照射下看上去是黑色

B.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关闭驾驶室里的电灯

C.城市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很强的反射光,造成光污染

D.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是一种镜面反射

19.溱湖度假村有一座古石桥,桥孔呈半圆形,如图所示.当水面上升某一高度时,看到的桥孔以及倒影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

20.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80分)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32分)

得分

评卷

21.下图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它们的最小刻度都是0.1℃.则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为℃.

22.如图所示,在“人工造雪”实验中,锥形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粉,在靠近碘粉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塞紧瓶塞,用酒精灯微微加热,然后使其冷却.加热时,碘由固态直接变成;冷却时,棉线上出现“雪”状物质,该冷却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3.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优点在于:

一是利用  使教室里各座位上的同学都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

24.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响尾蛇导弹可以跟踪敌方飞机尾部高温气流辐射的,对其进行有效攻击;自行车的尾灯是由角反射器组成,当汽车发出的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光线返回的方向是,以便引起司机的注意;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农业灌溉中采用喷灌技术,或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好处就是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25.2008年9月25日晚21:

10,万众瞩目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1)火箭点火后,发射台附近产生了大量“白气”,这是台下倒流槽内的水在火箭喷出来的高温火焰下,先成水蒸气,然后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2)为保证火箭安全,箭体上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在高温下,并且(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两个过程都需要(吸热∕放热),以防温度过高.

(3)飞船进入外层空间,当“01号”航天员漫步太空时,他与其他航天员的交谈必须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看电视直播时,不少人事先并不知道出舱的人是谁,但当听到:

“神舟七号向祖国人民问好”的话音时,立刻兴奋地高呼:

“是翟志刚!

”,这是根据判断的;当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时,阳光照射在红旗表面上时反射了光,使五星红旗更加鲜艳;光线照射到翟志刚袖口上的小反光镜(镜面是平面),会发生反射;航天服的左右两袖上各有一块大小不同的平面反光镜,用它们分别观察胸前仪表时,两次成像的大小(相同/不同).

(4)在出舱任务中,我国自行研制的“飞天”宇航服经受了严峻的太空环境考验.头盔玻璃必须能减弱对眼睛和皮肤的损害;服装内必须保证一定的气压,防止人体水份的蒸发和血液的沸腾.舱外航天服还必须解决适应太空环境超过200℃大温差的难题,保证物体不会由于而变形损坏.

26.举世瞩目的08奥运会开幕式于8月8日晚在“鸟巢”举行.

(1)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的奥运主题歌《我和你》风靡全球,尤其是莎拉•布莱曼的歌喉被誉为“天籁之音”,表明她声音的好.

莎拉•布莱曼歌声高昂,刘欢声音雄浑,前者音调,后者响度.美妙的歌声给人艺术的享受,但如果场所选择不恰当,动听的乐曲也将成为令人厌烦的.

(2)演唱时刘欢和莎拉•布莱曼被一束探照灯“光柱”将他们照亮,说明光是传播的;主火炬中的燃料用的是液化天然气,它是常温下用的方法贮存在钢瓶中的.

(3)这天晚上天气炎热,许多观众自带纸扇扇风驱热,这是用

的方法,加快吸热.观众里有时尚人士穿着一种特殊的衣服,衣料纤维中添加了一种微胶囊物质,当气温升高时,微胶囊物质开始熔化吸热,使人凉快.其实这种衣服冷天穿着也很适宜,当气温降低时,微胶囊物质开始,并热量,使人感到温暖.

三、作图题:

(每小题2分,共6分)

得分

评卷

27.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

28.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

 

29.如图所示,一间房子的墙壁上挂着一面平面镜MN,其对面的墙上有一窗户.A为人眼,试作出人眼A从镜子里所能看到的窗子外面的景物范围.

四、实验与探究题:

(共42分)

得分

评卷

30.(6分)有4支相同材料、相同厚度的玻璃量筒,其中a、b高度和截面积都相同;b、c等高,b的截面积小于c的截面积,c、d截面积相同.筒内装有如图所示的水.李华等同学对有关发声现象进行了探究:

(1)当用嘴对着四个筒口吹气时,都能发出声音,这主要是由振动而产生的.观察发现,吹响a的音调比b高,说明在发声体粗细相同时,发声体长度越(长/短),振动越快.

(2)吹b、c产生声音时,发现b的音调比c高,说明在发声体长度相同时,发声体越(粗/细),振动越快.

(3)根据以上研究成果可知,吹c、d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关系应是:

(c高/d高/一样高).

(4)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人眼无法观察到本实验中发声体的振动.李华马上设想用“转换法”显示振动情况,他的做法是:

.

(5)用敲击的办法也能使玻璃筒发声,敲击a和b时,a的音调比b(高/低).

31.(6分)星期天小明在厨房中帮厨时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

“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________,仍然保持________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上升一段距离以后,遇冷________,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__现象,“白气”消失.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瞬间会出现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情景,可以确定_____(甲/乙)是火焰熄灭前的情景.

32.(6分)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平放在桌面上,E、F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让入射光线AO沿E射向镜面,在纸板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BON∠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向ON靠近,则OB向靠近;若光线沿BO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的.

(2)在图乙中,把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上都(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

33.(8分)如图所示,是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的情景,用酒精灯对烧杯中的水加热,使水沸腾,并将实验中的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实验中除了使用温度计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  ;沸腾时的情景如下图  (甲/乙)杯所示.

(3)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可能当时水面上的气压(大于/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如果加热时间再延长一会儿,温度计的读数将.

(4)根据记录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5)若加热前少用些水,图像会有所区别,请用虚线在原坐标纸中粗略画出其沸腾前后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34.(9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刚用平板薄玻璃、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的理由是:

;为方便观察,实验时玻璃板应该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中选择的两个棋子A、B,大小和形状应该(相同/不同),目的是可以验证像和物是否.

(3)如果发现棋子A的像较暗,可以用手电筒正对(棋子/棋子的像)照射,这样就可以增加像的清晰度.

(4)在实验中,应该如何去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这一特点,请说明你的做法:

.

(5)现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则应该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如果选用另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35.(7分)小明与小芳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90

74

65

60

57

21

20

棉絮组水温(℃)

90

70

55

33

20

2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室内的温度是℃;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

(3)小明与小芳是采用了“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水温降低多少”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的,你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来比较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4)已知水温下降的特点:

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哪一个?

答:

A.46℃B.43℃C.39℃D.36℃

姜堰市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物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B

D

C

D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C

B

C

C

D

B

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

21.1.8,-1.622.气态,凝华23.漫反射,各种24.红外线,与入射光线反向【合理则给分】,蒸发,渗漏25.

(1)汽化,液化

(2)熔化,汽化,吸热

(3)真空不能传声【合理则给分】,音色,红,镜面,相同(4)紫外线,热胀冷缩【合理则给分】26.

(1)音色,高,大,噪声

(2)沿直线,压缩体积

(3)加快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蒸发【答“汽化”也给分】,凝固,放出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27、28、29(答案略)

四、实验与探究题(第34题第1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42分.)

30.

(1)空气,短

(2)细(3)一样高(4)用细线将小块泡沫塑料悬挂到玻璃筒内,吹气发音,通过悬挂物的振动,显示发声体的振动【合理则给分】(5)低

31.

(1)小水珠①高,气②液化③汽化

(2)乙

32.

(1)等于,ON,可逆

(2)不能,同一平面内(3)多次实验可以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答案合理都给分】.

33.

(1)计时器(表)

(2)升高,乙(3)99,小于,不变

(4)(5)见下图,【(5)图要体现沸点是99℃,达到沸点时间小于8分钟】

34.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和物的大小竖直【答“垂直”同样给分】

(2)相同,等大【答案合理都给分】(3)棋子(4)用一张白纸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上,看上面是否有像呈现.【答案合理则给分】,(5)2将出现重影,看不清像【答案合理都给分】

35.

(1)初温

(2)203357泡沫塑料

(3)当水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较它们用时的多少【达到要点则给分】(4)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