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学17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
《二中学17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中学17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中学17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无答案
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8年4月14日
★提示:
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顺序涂在答题区域,非选择题按题号写在答题纸上。
凡是有抄袭网上答案嫌疑的答卷一律判为零分!
!
第Ⅰ卷阅读题(共6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制度文明的文化基因
王博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强势进入中国,其中也包括制度文明。
这种强势很大程度上源于技术革命带来的国家实力的壮大,以及由此给西方人带来的文明优越感。
这种局面使抱有“天朝上国”梦的国人对绵延数千年的自身文明一度陷入深深的质疑和焦虑。
技术革命给人类带来器物、制度、观念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化。
但安顿人类生活秩序的制度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却要求社会相对稳定甚至偏于保守。
于是,技术革命和制度文明两种演进逻辑的冲突在现代社会就有各种表现。
从法治角度看,立法体现出不可避免的滞后性。
尤其在社会转型中,我们制定很多新的法律法规,或者经常修改法律,以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
但如此一来,制度的滞后性得以缓解,稳定性却受到挑战。
。
如果把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人治、德治、法治等社会治理模式都算作制度文明的范畴,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这几种制度文明都有所体现,只不过不同时期侧重的分量不同。
按照梁漱溟的说法,传统中国是“融国家与社会,摄法律于礼俗,以伦理代宗教”。
如果用礼法合治来概括中国古代治理的特点,不难看出,中国古代的法和西方现代的法的精神有云泥之别。
法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也不能和西方相提并论。
伦理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否认的特色,重视法律的伦理内涵也是传统制度文明的特色。
这种特色在社会制度构建上更是趋向求稳定。
中国不能只在西方法治后面亦步亦趋,在制度构建中需要表达中国特色。
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制度文明背后的文化基因。
值得注意的是,奠基传统中国制度文明的独特文化体系不是凭空而来的。
中国地处北半球东段,有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季风气候显著,地形多样复杂,沃野千里,适宜农耕。
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中华文明对环境的感思甚至眷恋,养成了我们依赖土地、逐水而居、安土重迁等民族性格。
有学者将传统中国社会的生存方式称为“静态”模式。
这种生存方式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割裂自然本根。
而近代西方一些国家热衷于海上贸易;后来又受资本驱动,进行全球扩张。
传统中国人对商业活动的重视程度低于农业活动。
这种社会形态为礼法合治这种特殊社会治理模式提供了可能。
中国古代的德治、人治和法治其实是纠缠在一起的,这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大特色。
中国古代的“社会性道德”深入每个人的骨髓,使得人人具有自律的本能。
中国人政治理想中的人治不是那种暴力压制性的,而是心悦诚服甚至感恩戴德,因此中国社会政治建立的基础具有非功利性。
而西方舶来的法律是“功利计算”的产物,是在伦理收缩之后以私有制为基础建构的。
因此,近代中国学者学习西方法治规则的时候,就已经发现西方法治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要求的无私、重义轻利等格格不入。
传统中国的制度文明及其哲学观念,是中国对世界的独特贡献。
无论古代中国还是古代西方的城邦,都曾经是相对封闭的文明体系,对外交流是偶然的。
虽然今天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各种文明之间相互交流借鉴,然而地方性依然没没有彻底让让位于全球性。
这种地方性是深藏在每个人心里的文化基因,即使学习外来的制度,也要适应这种文化基因。
最具生命力的制度形态一定扎根于本土文化之中。
(选自2017年2月13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制度文明是由西方强势传入的,其强势的原因在于西方国家的强大实力以及西方人的文明优越感。
B.在现代社会中,制度文明和技术革命在演进逻辑上存在着冲突,但二者有着共存的空间,并非不可协调。
C.中国古代社会整合了人治、德治、法治等社会治理模式的优势,因而优于单纯讲法治的西方现代治理模式。
D.礼法合治成就了中华民族依赖土地、逐水而居、安土重迁的民族性格与传统中国社会“静态”的生存方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从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中国而致使国人开始质疑自身文明写起,自然引出了本文有关“制度文明”的论题。
B.文章第二段将中国古代的法与西方现代的法进行比较,指出重视法律的伦理内涵是中不国传统制度文明的特色。
C.文章第三段从传统的农耕文明说起,分析了奠基传统中国制度文明的独特文化的来源,明确了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文明不同于西方的原因。
D.通过逐层论证,文章在结尾进一步阐明观点在全球化时代,要建立最具生命力的制度文明,一定要打破地方性的束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我们会经常修改法律或出台新的法律,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制度文明的稳定性受到影响。
B.借鉴中国传统制度文明中重视法律伦理内涵的特点,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西方制度文明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C.尽管中国社会政治建立的基础具有非功利性,而西方法律则以私有制为基础,但二者都追求社会的相对稳定。
D.中国传统制度文明与西方制度文明各有特点在与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适应性问题,不能机械照搬。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罨①画池听雨
汪建中
罨画池,作为一处极为精致的园林,其名字取得实在美妙而贴切。
就是没有去过罨画池的人,一听这名字,眼前浮现的也应该是一幅幅高古的图画,精雅的丹青。
今春三月踏青的时候,我就是在“罨画池”这个美名的一再诱惑下而去崇州的。
去的时候,一路上愉悦的心情实在难以述说。
因为,在罨画池儒雅的牵引中,我一路上步着杜甫的后尘、裴迪的后尘、赵卞的后尘、范成大的后尘,以及那个长吟过“红酥手,黄藤酒,满园春色宫墙柳”的大诗人陆游的后尘。
步着这样一些人的后尘,而又是去罨画池作一番文化意义上的畅游,所以,即便是一路风尘仆仆,其心情也愉快如彩蝶、逍遥似春燕了。
罨画池浓缩了江南园林精华中的精华,她小得可人,雅得大度,幽得深厚。
进得园来,简直是一步一景,更是一步一惊。
琴鹤堂带来的愉悦都还没有收场,问梅山馆的惊喜又向我扑来;湖心亭的美景才刚刚开始欣赏,望月楼的画卷又为我次第展开了。
在罨画池里,脚下的曲径引我又诱我,两旁的奇花拥我更醉我,举目处是老树横空,回眸处是新绿拥娇红,是小桥接了短亭,是涟漪揉着楼影,是游鱼栖于鸟巢,是绿水浣着白云。
左看似画,右看似画,前后左右看了,居然就是画了。
正当我陶醉在罨画池的美景中时,天空忽然下起了雨。
先是点点滴滴,继而是窸窸窣窣,接着是噼里啪啦,好在我正在望月楼里,否则,这一场春雨将逼我于狼狈中四处躲雨。
此刻,雨点紧一阵慢一阵地敲打着望月楼上的瓦片,叮叮当当又窸窸窣窣,疑似一张古琴在嘈嘈切切的奏鸣,一声声,抒发着一个梦境。
在烟雨中有一只翱翔着的白鹤,在罨画池的上空兜了几圈后,停在湖心亭的亭尖上,以金鸡独立的优雅与我遥对着共听这一场湿漉漉的琴声。
在如此的情景里,我不知道当年一代廉吏赵卞是否也遥对着白鹤如痴如醉地鼓琴?
不知道当年那只白鹤是否依然金鸡独立,在春雨中静听琴弦上的云卷云舒、潮起潮落?
按节令计算,这该是今年最后的一场春雨,滴滴答答,迷迷蒙蒙,把罨画池笼罩得格外旖旎而缠绵。
湖边的柳,绿得蓬勃而婆娑,春燕们翻飞在柳丝和雨丝间,似要把这最后的春雨沐浴得个淋淋漓漓。
园子里的那些梅,还在春雨中修整,所有的枝脉和叶脉都在努力地孕育今年冬天的梅香。
如今,梅还在,那一段缘,那一份情,不知缠绕在哪里?
如今长亭还在,回廊还在,整个罨画池还在,陆游祠还在,惟有主人陆放翁不在了,独留下我,在满园春雨中空空的地等待。
茶,浓了,又淡了。
雨,去了,又来了。
整整一个下午,我被这雨殷殷地挽留在罨画池里。
留我的,还有湖边的柳、园里的梅和楼前的株株红海棠。
罨画池的一切都在留我呵,留我在这里听雨,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留我年年岁岁在这里看白鹤翱翔,听水淋淋的音乐,再在“红酥手,黄藤酒”的缠绵里追逐大诗人那多情的背影……
错、错、错,莫、莫、莫,陆放翁这些发自心灵深处的叹息,声音很低沉,语气很微弱,但它引发的生命的共振,却持续了八百多年,还会一直共振下去。
此刻,凝神听雨,瓦片上的雨声,犹如陆放翁的声声叹息:
“错、错、错”,声声都在荡人魂魄,催人思索。
八百多年了啊,八百多次的春雨与秋风,花开与花落,沧海与桑田。
我的放翁啊,你是否依然豪迈如苏轼,英武如岳飞?
在黄泉路上,你是否已经与唐婉结成了连理,了却了前世的遗恨与悲歌?
雨,一直在浙浙沥沥地下,雨中的罨画池,又多了几分妩媚。
这时,我是多么想备一桌好酒好菜,在这春雨中与陆放翁对饮。
只可惜放翁不在了,虽有好酒,但缺少了他,酒亦寂寞,雨亦寂寞。
寂寞的,还有这望月楼,还有那问梅山馆,整个罨画池已经在风雨中寂寞八百年了,如此漫长的寂寞,试问人间,哪里还有?
好在罨画池还在,而且日新月异,海棠还在,梅魂还在,那些犹如宫墙柳的柳树还婆娑在我的眼前。
沿着这些景物,我依然能够清晰地追逐陆放翁的身影,依然能够感觉到他一腔爱国的热血在澎湃。
这热血,从宋至今,一直不曾冷却,一直在激情地燃烧。
这雨似乎不知劳累,淋淋漓漓了整整一个下午,还在淋淋漓漓,此刻瓦片上雨声还噼里啪啦地响,一园子的雨声依然在为我奏着交响。
在这春雨的交响和飘洒中,蜀州的大地有福了,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好的收成。
透过雨雾,我仿佛看见了一大片秋天的金黄。
这田野里的金黄是赵卞和陆游期盼了千百年的,终于要在今年金灿灿地铺满蜀州大地。
【注】①罨(yǎn)画池:
蜀中名胜,位于四川成都。
4.下列对这篇散文有关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并没有写罨画池的美景,而是从罨画池的名字写起,未见其形先闻其名,就让作者想象到了罨画池的魅力。
B.文章语言文字清新雅致,善用修辞写景。
如第3自然段对罨画池景物的描摹尤为典型,采用了拟人、排比、借代等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罨画池美景图。
C.“从春雨听到秋雨,从翩翩少年听到耄耋老叟”,表明“我”被这罨画池的美景所吸引,表达了作者以后每年都要经常来这里听雨,直至自己老去的决心。
D.文章形散神聚,写景,移步换景,一步一景,景物优美雅致;写情,富于变化,由最先的愉悦到中间的落寞再到最后的喜悦。
5.简析文中划线语句的含义及其作用。
(5分)
6.作者对罨画池的雨声有不同的感受,试分析其内蕴。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材料一:
2018年1月8日,天津市海河医院“儿科停诊通知”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热传:
“尊敬的患者/家属:
因我院儿科医生超负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儿科不得不停诊,何日开诊尚不能确定……”
作为一家三甲医院,儿科医生竟然只有区区3名。
否则即便有人染病,也断不至全科“停摆”:
可见压垮医生的,除了疾病,更有超负荷带来的身心俱疲。
而其背后,则是“儿科医生荒”的不争现实:
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目前我国城市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数仅为0.57人,农村为0.47人:
而按照《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到2020年每千人拥有0.69名儿科医生”的目标,目前儿科医生缺口已直逼十万大关。
而
随着“二孩”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儿科医生将更显紧缺:
缺口不小,“补缺”更不易。
据统计,全国医学院校每年仅能培养1800余名儿科医生:
但就在这本就不足的“后备军”中,还不乏有人“临阵退缩”,更别说近年来屡有辞职的儿科医生:
(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北京晨报》)
材料二:
毋庸讳言,“儿科医生荒”早就是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比较清楚:
一是儿科医师的培养有缺口,二是儿科医师的职业环境有缺陷。
我国的医学院校自1999年起,儿科专业停招,代之以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仅仅作为临床医学专业中的一门课程存在。
虽然在2016年国家卫计委和教育部开始合作恢复儿科本科招生,但儿科停招18年造成的儿科医生缺口在短时间内难以弥补。
医务界常常用“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来描述儿科医生的执业环境。
据了解,目前在各综合性医院中,儿科普遍处于弱势地位。
而在专科医院,高负荷的工作节奏则令儿科医师们频生去意。
以此次来势凶猛的流感疫情为例,2017年12月,天津市儿科门诊总诊疗人次环比增长4l%,急诊总诊疗人次环比增长68%。
与之相应,全市儿科门诊医生每日出诊量增加了42%,儿科急诊医生每日出诊量增加了36%。
超负荷应诊让许多儿科医生叫苦不迭。
除了工作的高强度,更让儿科医师纠结的是不得不经常忍受无端的指责,承担难以预料的风险。
患儿家长在“排队8小时”的过程中积累的烦躁情绪常常会在“看病3分钟”时爆发出来,抱怨、指责、谩骂,甚至发生肢体冲突,这些职业风险成为儿科医师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也是近年来儿科医师不断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2018年1月12日《光明日报》)
材料三:
(选自《中国儿科医生生存状况调查报告》)
材料四:
医治“儿科医生荒”需开综合药方,从根本上解决儿科医疗服务供需矛盾。
除了千方百计稳定儿科医生队伍外,还要完善分级诊疗体制,增加医疗资源供给。
目前,我国只有53.2%的综合性医院有儿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儿科的仅占12.6%。
此外,还要加强科普宣传,缓解儿科就诊压力。
不少家长一遇到孩子发烧哭闹,就抱着去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也容易因常识和信息掌握不充分而和医生产生矛盾。
对此,有关部门要做好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宣传,开通多渠道咨询热线,指导家长从容应对,不盲目扎堆医院,就医期间更好地理解和配合治疗。
(摘编自2018年1月11日《工人日报》)
7.下列关于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儿科医师紧缺的状况十分严重,每千名儿童拥有儿科医师的人数偏低,这种状况在我国农村尤其突出。
B.目前需要增加近十万名儿科医生,才能完成国家相关战略计划,但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暂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
C.高风险、高强度、压力大、待遇低等多重因素叠加,造成儿科医生不断流失,这一现状的改变需要多方位的调整。
D.随着两年内超过三分之一的儿科医生辞职,以及“二孩”生育高峰的到来,儿科医生紧缺的状况还有可能加剧。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材料一从天津市海河医院的“儿科停诊通知”说起,引出目前我国“儿科医生荒”这一现象,并通过一系列数据来说明这一问题的严重程度。
B.材料二指出了“儿科医生荒”两大成因:
一是培养机制有问题,造成儿科医生来源不足;二是职业环境有缺陷,造成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C.关于儿科医生的职业环境缺陷,材料二先将其概括为“高风险、高负荷、低待遇”三个方面,然后通过翔实的材料对这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D.材料三中的两幅图具有因果关系:
儿科医生中感受到每一项困难的比例均达到70%,这使得他们两年内完全没有辞职计划的还不到50%。
E.我国每年培养的儿科医生还不到两千人,而这些人中还有一部分并没有去做儿科医生,儿科医生的职业缺乏吸引力是一个重要原因。
9.我国目前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儿科医生荒”这一难题?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4分)
二、文言文阅读、翻译与名句填空(26分)
(一)文言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元行钦,幽州人,为刘守光裨将。
与李嗣源战于山北,身中嗣源七矢。
拔矢而战,反中嗣源。
屡败,乃降嗣源。
嗣源谓其壮士,以为养子。
从战,数立功。
庄宗闻其骁勇,取之为散员都部署。
庄宗与梁军战,军败而溃,梁兵数百追及,攒槊围之。
行钦驰一骑,夺剑断其二矛,斩首一级,梁兵解去。
庄宗持行钦泣曰:
“富贵与卿共之!
”由是宠绝诸将。
赵在礼反,庄宗以为邺都行营招抚使,将二千人讨之。
行钦以诏书招在礼。
在礼登城谓行钦曰:
“将士经年离去父母,不取敕旨奔归,追悔何及?
若公善为之辞,尚能改过自新。
”行钦曰:
“天子以汝等有社稷之功,小过必当赦宥。
”在礼再拜,以诏书示诸军。
皇甫晖从旁夺诏书坏之,军士大噪。
行钦攻邺无功,庄宗欲自将以往,群臣皆谏止,乃遣明宗①讨之。
明宗军城西,行钦军城南。
而明宗军变,与在礼合。
行钦闻之,退屯卫州,以明宗反闻。
庄宗遣李从璟驰诏明宗计事。
从璟,明宗子也。
行至卫州,而明宗已反,行钦乃系从璟,将杀之,从璟请还京师,乃许之。
明宗引兵南,行钦率兵趋还京师。
从庄宗幸汴州,行至荥泽,闻明宗已渡黎阳,庄宗复遣从璟通问于明宗,行钦以为不可,因击杀从璟。
明宗入汴州,庄宗不得进。
庄宗谓行钦曰:
“卿等从我久,富贵急难无不同也。
今兹危蹙,而默默无言,坐视成败。
我至荥泽,欲单骑渡河,自求总管,卿等各陈利害。
今日俾我至此,卿等何如?
”行钦泣而对曰:
“臣本小人,蒙陛下抚养,位至将相。
危难之时,不能报国,虽死无以塞责”。
因与诸将百余人,皆解髻断发,置之于地,誓以死报,君臣相持恸哭。
庄宗崩,行钦出奔,为野人所执。
刺史石潭折其两足,载以槛车,送京师。
明宗见之,骂曰:
“我儿何负于尔!
”行钦瞋目直视曰:
“先皇帝何负于尔!
”乃斩于洛阳市。
呜呼!
死之所以可贵者,以其义不苟生尔。
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其言虽不屈,而死非其志也,乌足贵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元行钦传》)
【注】①明宗:
李嗣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B.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C.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D.方明宗之兵变/诸将未知/去就而行钦独以反闻/至于断发自誓其诚节/有足嘉矣/及庄宗崩/不能自决/而反逃死以求生/终于被执而见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稷”原指土地神和谷神,古代君主每年要到郊外祭祀,后来“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
B.“刺史”是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有检核问事之意,主要负责对地方政府进行监察。
C.“断发”,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此处指元行钦想保全生命。
D.“先皇帝”是指本朝在位皇帝的已经去世的父亲,这里用“先”表示对已经亡故君主的尊敬,也用来区别现任皇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行钦作战勇敢,不惧危险。
与李嗣源作战时身中七箭,他拔出箭继续作战,反而射中李嗣源;庄宗被梁军包围,元行钦匹马击退敌军。
B.元行钦忠心为君,深受宠信。
庄宗曾抱着元行钦哭着说:
“富贵和你共享!
”赵在礼在邺城谋反,元行钦没有攻下,也并未因此受到斥责。
C.元行钦誓死报国,但晚节不保。
形势危急时,他和众大臣断发发誓,以死报主;唐庄宗遇害后,他却仓皇出逃,后被捉拿,斩于洛阳。
D.元行钦颇有谋略,眼光长远。
在和明宗李嗣源合力讨伐赵在礼时,他预见到李嗣源兵变,率军撤退至卫州,并上奏皇帝李嗣源谋反一事。
(二)翻译《史记》课文文言语句。
(每题3分,共12分)
13.
(1)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2)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
“婴不肖,不能立赵孤。
”
(3)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4)“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
”于是甘罗见张卿曰:
“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
(三)《史记》课文名句填空(5分,每空1分)
14.
(1)顾吾念之,,徒以吾两人在也。
(2)国中有大鸟,止于之庭,。
(3)兵法:
,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4)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兵法不曰‘’?
(5)力拔山兮气盖世,。
第Ⅱ卷语言运用与表达题(共9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在86版《西游记》中,演员徐少华以端庄清秀的形象和不瘟不火的表演,
将唐僧柔弱、善良而又坚定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②在第三届酒博会上,北师大教授于丹以诗叙酒,谈古论今,旁征博引,
闪烁其辞,精彩的演讲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③近几年,新能源车企不断涌现,但这些企业鱼龙混杂,在同传统车企的
激烈竞争中,最终能够存活下来的将屈指可数。
④在一些非法集资案件中,有些受害者明知风险很大,却还是心存侥幸,
企图一夜暴富,结果火中取栗,悔之晚矣。
⑤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降雪,广大市民三人成虎,众志成城,仅用半天时间
就完成了铲雪除灾任务,保障了人们的出行安全。
⑥随着网上订餐的火爆,废弃的一次性塑料袋和塑料餐盒数量激增,地方
政府在处理这些塑料垃圾时显得力不从心。
A.①②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③④⑥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组针对跟踪督査发现的铁路行政执法证管理不规范、使用随意,要求国家铁路局党组加强治理,彻底整改。
B.文明城市的创建岂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其中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撑,还需要软件的跟进和广大市民文明素质的整体提高。
C.济南这条刚刚铺成的高速光伏公路虽然长度有限,但是其各项技术指标要求高,公路质量远远高于现在常见的沥青混凝土路。
D.针对国际奥委会的处罚决定,俄罗斯国家电视台表示,俄罗斯代表队如果不能参加2018年冬奥会,将不再对此次赛事进行转播。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针对粮食丰收后收入反而减少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解决农民实际困难,防止农民“卖粮难”的事情不再发生。
B.有专家预测,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到2020年,“冰上丝绸之路”通航时间可能延长至6个月,到2030年,“冰上丝绸之路”甚至将全年通航。
C.虽然这些传统建筑和农耕文明的器具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物,但是寄托着传统农村社会中人们的精神追求,保留着人们的美好回忆。
D.文化产业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不断提升文化内涵和产品质量,着力解决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新需要。
18.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自主招生是一条通向胜利的捷径,所以我希望敝校领导可以同意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
B.这么多年我养成了一种习惯:
每到节假日,都要安排出时间,去西三旗育新花园拜访朱老师。
C.作为单位的负责人,我应该时刻俯察员工的生活状况,力所能及地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D.老年人养宠物大部分是为了填补孩子不在的空虚,对此,作为后裔,我们是否该反思呢?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犯罪嫌疑人果然出现在监控视线之内,指挥室的同志目不交睫地盯着屏
幕,随时准备通知埋伏在一线的公安干警收网。
②在美国大片中,经常会出现超级英雄飞过星条旗的特写镜头,用这样的
镜头振奋观众精神,激发其热情,屡试不爽。
③李健吾对泰山情有独钟,先“惊泰山之景”,后“遇泰山之魂”,因而
他的《雨中登泰山》可谓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④中华诗词朗诵大赛聘请的各位评委,都是在古诗词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
专家,且都巧言令色,故而点评十分精彩。
⑤草原上的人们大都性格豪爽,为人慷慨,他们谁有了好吃的、好玩的,
大都会呼朋引类,大家聚在一起快乐地分享。
⑥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播出之后,观众的反映有褒有贬,至于孙俪
在剧中的表现,虽然不精彩,但还算可圈可点。
A.①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