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3845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师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出师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出师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出师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出师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出师表.docx

《出师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师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出师表.docx

出师表

【人教版九年级上】出师表

适用学科

初中语文

适用年级

初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60分钟

知识点

与“表”有关的文学常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2、解决字词、句子的翻译,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认识并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掌握重点词句

2、能分析诸葛亮提出的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小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由诸葛亮的故事导入

 

二、复习预习

复习:

介绍《出师表》

《出师表》作者是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谥号“武侯”,后世称其为“武乡侯”。

《出师表》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预习:

阅读《出师表》全文,借助工具书,给生难字注音,结合注释或其他的资料,分析作者写作该文的意图。

 

三、知识讲解

考点1介绍“表”

古代奏议的一种,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该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表文。

这篇“表”中写到的“先帝”,指的是刘备。

南宋诗人陆游高度评价这篇表文: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考点2背景资料

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五年出师伐魏之前。

他写这篇文的目的是:

希望国内政治清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使他“兴复汉室”的计划得以实现。

 

考点3重难字词积累

崩殂(cú)陛下(bì)以塞(sè)忠谏

陟罚臧否(zhì)(pǐ) 攸(yōu)费祎(yī)

猥(wěi)以遗陛下(wèi)  咨(zī)诹(zōu)

颓(tuí)二十有(yòu)一年 桓(huán)

闻(wèn)达危难(nàn)行阵和睦(háng)    

夙夜忧叹(sù)攘(rǎng)涕(tì)

裨补阙(bì)(quē) 疲弊(bì)恢弘(hóng)

驽钝(núdùn)以彰其咎(zhāng)(jiù)    

妄自菲薄(fěi)斟酌(zhēnzhuó)

 

考点4文章结构

1.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1~5自然段),从当前形势出发,劝勉刘禅继承先帝遗志,并向他提出三项建议。

分三层:

   

  第一层(1自然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第二层(2自然段),提出严明赏罚的建议。

  第三层(3、4、5自然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3自然段,说明出师前在内政上所作的安排。

为下文说“亲贤”张本。

  4自然段,说明出师前在军政上所作的安排。

为下文说“亲贤”张本。

  5自然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承前两段“荐贤”的内容而来。

  第二部分(6、7自然段),以自叙经历为纵线,以刘备“三顾茅庐”和白帝城托孤为重点,表达作者忠于刘备父子的真挚情感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6自然段,自叙本志及先帝“三顾茅庐”之恩。

  7自然段,追忆白帝城托孤,表示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8、9自然段),点明全篇主旨。

  8自然段,归纳各方面的责任。

  9自然段,表文结束语。

考点5主旨

开头谈论形势和治国方针,六次提到“先帝”,勉励后者继承遗志,这是寓情于议;中间叙述21年来的经历,抒发自己对先帝的感激,表达效忠刘氏父子的心愿,这是寓情于叙;结尾更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集中表达了作者感恩图报,担当大任的心情。

作者回顾了“三顾茅庐,临危受命,白帝城托孤”这三件大事;全文最能概括诸葛亮感情的六个字是“报先帝忠陛下”。

全文的主旨是:

使后主认识到必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

 

四、例题精析

【例题1】解释加线的字

①以光先帝遗德:

②引喻失义:

③察纳雅言:

④性行淑均:

 

【答案】①发扬光大②适宜、恰当③正④善

【解析】课文注释

【例题2】为下列句子中的“以”选择恰当的义项。

A.用B.以致C.用来D.因为

(1)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3)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光帝之灵()

 

【答案】

(1)D

(2)B(3)C

【解析】“是以”即“以是”,因为这样,因此

【例题3】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解析】分析文章内容

【例题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解析】分析文章内容

五、课堂运用

【基础】

1.按要求用原句回答:

①《出师表》中揭示汉代兴衰的句子是:

②《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

③《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答案】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解析】分析原文内容

2.对诸葛亮向刘禅上《出师表》的目的,有如下几种看法,其中最正确的一种是()

A.向刘禅表示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

B.此文写在他北伐之前,目的是让刘禅治理好国家,让他放心去北伐,使北伐的计划得以实现。

C.让刘禅做到亲贤远佞,修明政治。

D、此“表”开头就写蜀国形势危急,让刘禅修明政治,治理好国家,其目的只在挽救蜀国的危难。

 

【答案】B

【解析】分析写作目的

3、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答案】

(1)、开张圣听

(2)、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3)、亲贤臣,远小人(或:

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

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解析】概括文章内容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哪两句一致?

 

【答案】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解析】分析文章内容

5、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答案】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解析】分析文章内容

6、理解下列古今词义的区别

①秋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②开张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③痛恨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④卑鄙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⑤感激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⑥谨慎 古义________今义________

 

【答案】①时刻;秋天(季节)②扩大;店铺开业③痛心遗憾;深切的憎恨④低微而鄙俗;品行恶劣,不讲道德⑤被感动并受到激励;因对方的帮助对他产生感激之情⑥认真、慎重;做事耐心。

【解析】注释

7、阅读下文后回答问题

先帝虑汉、贱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贱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j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故五月波沪,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不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条劳,此进趋之时也。

(1)解释加线的词 

①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

②故托臣以讨贼也(            )

③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

 

【答案】①可是②托付③睡、吃

【解析】词语用法积累

(2)对“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的“孰”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通“熟”,形容词

B.同“谁”,疑问代词

C.同“怎么”,疑问代词

D.同“为什么”,疑问代词

 

【答案】C

【解析】“怎么”的意思

(3)这段文字在内容上写到了哪两层意思?

请概括回答。

 

【答案】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提出了北伐中原的积极主张。

【解析】分析文段内容

【巩固】课内阅读

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顾臣于一广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鸯钝,拔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巨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由是感激

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故五月渡沪

 

【答案】①感动、激动②奔走效劳③所以(因此)

【解析】根据课文注释来分析

2、第②段说“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

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答案】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解析】分析文段内容

3、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除了临危委重任外,另外两件事分别是什么?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三顾茅庐、临崩寄大事。

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

【解析】概括内容

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

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

三顾茅庐

六出:

             

东和:

                

收二川:

七擒:

            

北拒:

                 

排八阵:

 

【答案】

(1)六出:

六出祁山

(2)七擒:

七擒益获(3)东和:

东和孙吴(4)北拒:

北拒曹魏(5)收二川:

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

摆设八阵图

【解析】(任意答出其中两个,意思对即可)平时的积累

【拔高】课外阅读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士何及!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卒中往往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先帝知臣谨慎

D.静以修身

 

【答案】A

【解析】“往往”是“到处”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答案】用恬静来修养自己的身心,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抛开功名利禄就不能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不做到安静就不能高瞻远瞩。

【解析】逐字翻译

3、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答案】作者就学习(或“治学”)和做人(或“修身”)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解析】分析文段内容

4、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案】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解析】分析文段内容

课程小结

1.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分析概括文章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就能弄明白全文的主要内容。

2.记叙、议论和抒情相结合,更好地表明作者的心志。

3.注意理清全文的写作思路。

4.体会诸葛亮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