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机智成功案例.docx
《教学机智成功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机智成功案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机智成功案例
课堂教学机智案例欣赏
▲教育机智实际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是对教师是否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广博的知识的考验,很明显这些能力决非来自于天赋,而是在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中不断的磨练和经验的总结中逐渐形成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技巧。
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情况,能迅速、敏捷地做出正确判断,妥善地处理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的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
“不论教育者是怎样地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教学机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面对千变万化的教学情景,迅速、敏捷、灵活、准确地作出判断、处理,保持课堂平衡的一种心理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机智既体现在解疑释难中,又体现在生存技能的学习中。
▲教学机智就是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并在长期的实践体验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善于处理课堂突发问题的临场应变能力。
教学机智是教师智慧的体现,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珂也曾说过:
“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
因为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再有预见性的教师也不可能预测到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再周密的教案也不可能为偶发的情况预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法和步骤。
●案例一:
在美文《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有学生说:
“老师,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如此美丽,可是,我表姐说,她去年到清华大学看荷塘,结果不是很美。
”
我突然想起,以前有同事也跟我谈到过类似的感受。
那时,我只是以“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敷衍过去,并没有给出让对方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解释。
当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时,我突然想到了“景语,皆情语也”,于是机智地解答道:
同学们都知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知道近代学者王国维关于“情”“景”关系的论述: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
我以前的同事去看了清华大学的荷塘后,和你表姐有相同的感受。
你表姐的情况,我不清楚;但却知道那位同事的情况:
他是白天去清华大学看荷塘的,荷塘的景色尽收眼底;加上他是和同学一块儿去的,便少了些宁静,多了些喧嚣。
朱自清却是一个人夜游荷塘,光线自然没有白天亮,且天上有一层淡淡的云,月光也是淡淡的,故朱自清看到的荷塘应该是朦胧的、宁静的。
我的同事刚被提拔为中层干部,又被派到名牌大学进修,正在春风得意之时,自然没有朱自清的苦闷与彷徨,所以他眼中的荷塘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物,并没有倾注他的内心情感;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却处处都打上了他情感的烙印。
作者借“荷塘月色”之景,抒“颇不宁静”之情,“荷”“月”之高洁正象征了作者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
所以在《荷塘月色》中,无论是荷塘,还是月色,都成了作者寄托思想感情和理想人格的载体。
你的表姐也好,老师的同事也罢,都没有像朱自清那样倾注情感,因而感受不到荷塘之美也是自然的事情了。
正所谓“醉眼看花花欲醉,泪眼问花花不语”啊。
这样机智地为学生解疑释难,便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进而加深印象。
●案例二:
在《触龙说赵太后》的教学过程中,讲到触龙见到太后时并不直接谈长安君做人质之事,而是问饮食住行、求舒祺之事、论王位承袭,最后才谈到人质,这时,有学生小声地在下面说:
“好假哟!
”
我灵机一动:
让学生学习生存技能的机会来了!
于是这样阐释道:
对真假问题,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看待事物,我们也应看到事物的本质。
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为了说退秦师,烛之武虽然时时刻刻想着郑国的利益,却口口声声说为秦国着想,终于保全了郑国。
你能说烛之武对郑国的赤诚之心是假的吗?
如果说坦言相告而让郑国灭亡成真,那么我想郑国的百姓宁可要保全郑国的假,也不要将带来灭国之灾的真吧?
在《触龙说赵太后》中,触龙没有开门见山地提出人质问题,而是采用高超的进谏艺术说服赵太后,换来了齐国的救兵,保全了赵国。
你能说触龙对赵国的耿耿忠心是假的吗?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们知道邹忌也没有直接谈及兴利除弊之事,而是从闺房小事说起,让齐王采纳了建议,换来了齐国的强盛。
你能说邹忌对齐国的热爱之情也是假的吗?
从同一单元的三篇古文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进谏艺术的魅力,亦即说话艺术的重要性。
正如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那样: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在现实生活中,希望同学们多多学习烛之武、邹忌和触龙的说话艺术。
与人相处时,希望同学们认真讲究说话的艺术;和人沟通时,希望同学们尽量做到“忠言亦动听,良药不苦口”。
即使做不到,也应该有讲究说话艺术的意识,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需要这种说话艺术和交际技能!
这样机智地利用教学契机,便可不露痕迹地教育学生学习生存所必需的技能。
●案例三:
巧妙应对化解危机
每个人都会犯错,教师也不例外,如果课堂上一旦出现失误,教师必须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能手忙脚乱。
对于个别失误,教师可以不急于改错,而是恰当地利用自己的错误,引出一点教训,从而强化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更深刻的记忆。
记得一堂语文课,教的是《孔子游春》这篇课文,课上拓展了有关孔子的故事,就讲到了《两小儿辨日》,有学生问到了到底是“辨别”的“辨”还是“辩论”的“辩”,因为我曾经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上教过文言文《两小儿辨日》,所以不虞有他,我板书了“辨别”的“辨”,一个同学马上就提出了疑问:
既然故事是围绕两个孩子对太阳展开的辩论,那么这个“辨”似乎应该是“辩论”的“辩”。
我愣住了,因为教材换过几版了,我的记忆也有了模糊,被他这么一说,觉得有道理,也疑惑了起来。
怎么办?
胡乱写一个,应付一下?
可那多么不负责任;还是承认自己也有了疑惑?
可那将会是对自己的威信多大的挑战!
这念头只在自己的脑海里一晃而过,我瞬间作出了决定。
我冷静地说:
“这个同学提出的问题很有道理,这就当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课后你们通过各种途径去查一下资料,确认一下用哪个‘辨’”课后,我也很认真地去查阅了资料,发现课题里的“辨”是“辨别”的“辨”。
下一堂语文课上,我询问了查阅的情况,同学们很认真地汇报了结果,一个同学说:
“我查了课课通,确认是‘辨别’的‘辩’。
”另一个同学补充说:
“我上网查了,题目里的‘辨’是‘判断’的意思,不是‘辩论’的意思,所以用的是‘辨别’的‘辨’,文章中的‘辩斗’,是说两个人正在辩论,所以用的是言字旁的‘辩’。
”
我用教学机智化解了一次教学危机,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案例四:
特级教师徐善俊老师教《赤壁之战》一课,课文学完了,徐老师问学生:
“大战结束了,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
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
同样,曹操也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
”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发言:
“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
”
一句话使课堂的气氛像凝固了似的,教学陷入了“困境”。
只见徐老师先是一笑,继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用心,然后说:
“你说得对!
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
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会不会反省自己?
咱们现在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行不行?
”这一问,课堂气氛顿时又活跃起来。
学生把曹操的“内省”说得一五一十。
这里,我们不得不为徐老师的“起死回生”的教学机智而喝彩!
是的,在课堂上,我们随时会遭遇被学生问倒或有学生“唱反调”的突发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老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来个“回避肃静”,这也就算“机智”应变过去了。
但徐老师则不然,他没有轻易向学生“屈服”,而是来个“回马枪”,这一招,使得课堂“峰回路转”“绝处逢生”,真是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啊!
俗话说:
“把戏人人会做,各有巧妙不同。
”同样,课堂上的教学机智,我想每一位老师都曾经历过处理过。
但我们应该追求一种怎样的教学机智呢?
是“雕虫小技”还是“大雪无痕”?
是“故弄玄虚”还是“点石成金”?
还是让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感悟,不断历练,共同追求教学机智“炉火纯青”之境界吧!
案例五:
“平等和谐,共同讨论”
生:
我有个问题,那个“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师:
你是问我,还是问大家?
生:
问大家。
师:
好,大家谁帮助她回答一下。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这个“紫色”到底指什么?
生:
我以为紫色是一种痛苦的、压抑的颜色,紫色给人的感觉非常压抑,不痛快。
生:
我认为紫色是一种高贵的颜色,比如有的足球队穿的球衣就是紫色的。
生:
我记得古代的官服也是紫色的,也是高贵。
生:
是指苦涩。
我曾看过诗人的访谈录,他在谈到这首诗时说过“紫色”是一种冷色调,引起人的心理反映是苦涩的。
生:
我认为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红色表示大堰河活着时非常有热情,像火一样,温暖世界,是尊贵的,而蓝色表示她死后非常安详。
师:
看来你对颜色非常有研究,你能说说各种颜色的含义吗?
比方白色象征什么,绿色象征什么,蓝色象征什么,等等。
生:
白色象征纯洁,绿色象征生命,蓝色象征海洋,也表示安静。
师:
有道理,你的思路非常独特。
并且真的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也是就是说,不能单纯强调紫色只代表一方面,紫色实际上是两种意义的综合。
生:
老师你的意见呢?
师:
老师补充一点学术界的“观点”,艾青诗中用了大量颜色,艾青用颜色的规律一般是,用暖色调代表光明、温暖、信念,用冷色调代表苦难、大地、忧郁等等。
紫色是一种冷色调,所以不能仅仅理解为高贵。
反观自己的那次失败的教学经历,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对比案例(6):
自以为是,“扼杀”创新。
我在教鲁迅先生的名篇《祝福》时,有关祥林嫂之死的理解,我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哪些人与祥林嫂之死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然后我花了很多时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各色人等,如鲁四老爷、四婶、大伯、卫老婆子、柳妈等。
很多学生都一一指出了这些人都不同程度上伤害了祥林嫂,成为祥林嫂死因的一部分。
我一一肯定了大家的见解,正当我觉的大功告成,想要鸣金收兵时,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
有个学生提出了不同见解,他说祥林嫂是自己害死了自己,这是我从未想过的答案。
当时马上下课了,这个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又不是很流畅,所以我没有仔细推敲他的意思,甚至觉得他的这种故作惊人之语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就没理会他,而只是让他回去再熟悉一下课文,然后按照自己的设想作了自以为精彩的总结。
直到课后碰到他,随口问他的时候,他又一次较为具体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时,我才恍然大悟,恨得捶胸顿足,意识到了自己的武断。
他说祥林嫂面对婆婆的逼嫁,以死抗争来捍卫自己所谓的“贞节”;她把自己所受的种种压迫归结于自己的“真傻”;最可悲的是她竟然迷信柳妈的一派胡言,到土地庙去捐一道门槛去代替“一世罪名”的自己让人践踏,以求一生的轻松。
所以祥林嫂对自己的死负有完全的责任。
当然他也指出祥林嫂是时代的牺牲品,就象优化中有引用的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先生的一段精辟论述:
“(《祝福》)描写一个旧社会中的女牺牲者,极其深刻,使知人世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
反思:
以上这则教例充分体现了韩军老师高超的课堂驾御能力和教学机智。
当学生创造性的提出“黄土下紫色的灵魂”,为什么是‘紫色’的灵魂?
”的问题时,他事先可能没有预料到的,他的课前“预设”未必“成竹在胸”。
在这种情况下,他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并没简单地敷衍过去,先是巧妙地把问题抛给学生。
于是学生之间展开热烈的探讨,从颜色带来的情感感受等方面来谈,形成了很多精彩的观点。
此时他并没有做出评价,而是当那个学生提出了“紫色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并说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之后,韩老师抓住时机,
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巧妙地把他的观点融进自己的教学中。
他肯定了学生对问题理解的独特性和完整性,最后很自然地补充了点学术界的“观点”,让学生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我想这堂课的亮点在于他能够利用意外情况与讲授内容快速的合理的契合,借题发挥做“文章”。
而且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和对话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舒展的心灵、思考的大脑,然后让感情融会感情,让思想碰撞思想,最后教师的感情和思想也参与到学生的感情和思想之中。
这种灵感性的发挥创造,是课前备课在课堂上的随时延伸,是教师各方面学识
积累,各方面修养及激情瞬间的高度的凝合。
通过比较韩军老师的这堂课显示出的课堂机智,反观自己的失误,我是显得那么笨拙,那么幼稚。
虽然这个同学的观点有些偏激,但是的确他对课文的挖掘更深刻,比我要更胜一筹。
而且他的最高价值就在于不受传统思维和习惯思维模式的束缚,敢于想人之所未想,从而开拓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如果当时我能够耐心地倾听他的发言,在全班同学面前鼓励他这样富有创造性的答案的话,那效果该有多好啊。
这既能够充分肯定他,也能鼓励大家质疑,创新,同时也能让全体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我只要适当“露拙”一些,换来的将是同学们更积极的讨论与和谐的创新气氛。
究其失败的原因除了课堂驾御能力不强和各方面素质还有待提高之外,缺乏变通的能力,缺乏那种相机引导的教学机智是问题的关键。
我太自以为是了,低估了学生的智慧,没有做成学生心灵海洋的推波助澜者,而成了学生心灵火花的毁灭者。
我想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看法,并努力想办法弄清楚学生的真实想法;而且要对症下药,像韩军老师那样本着平等对话的态度与学生共同协商解决问题。
并且在和个别生对话时注意吸引其他大多数同学也参与其中,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和对话氛围,把说服个别学生的过程转化成促进全班学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提问语
二、提问的方式
1、直接提问。
直接提问是最为便捷地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程度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迅速了解教学反馈的方法。
所以运用非常广泛。
例:
师:
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魏源代表哪一个阶级哪一部分人的思想?
齐答:
代表一部分地主阶级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
师:
很好。
代表一部分地主知识分子(板书)的思想。
他们具有什么思想?
请××同学看书回答。
生:
他们开始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认识到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势力的威胁,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
这里老师所提的两个问题就是直接提问。
第一个问题要求直接回答魏源思想代表的是谁?
第二个问题要求直接回答那一部分人有什么思想。
2、间接提问。
钱梦龙老师在教《多收了三五斗》时提问:
“有人认为:
要反映旧社会农民的悲惨生活,写‘少’收了三五斗不是更好吗?
或者更进一步写一个大灾年,颗粒无收,农民卖儿卖女,逃荒要饭,不是更能反映出农民生活的悲惨吗?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这是从反面提出假设,它比直接提问显得更灵活,而且更隐蔽,更能启发学生往深层次思考。
如果换成直接提问:
“为什么作者用多收了三五斗反映农民的悲惨生活?
”两种问法答案虽然差不多,但启动学生思维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3、升级式提问。
是指一组提问语,按照难易程度由浅入深地形成梯形结构,由教师逐一向学生提出,借以强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例一位历史老师上新课时给学生提出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层层剥笋,由易到难,最后一个问题直接导入新课。
师:
中国近代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齐答: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
师:
对!
再请同学们回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起了什么变化?
齐答:
从封建社会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
对。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生: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师:
那么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生:
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师:
对。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我国的社会性质和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
思想文化是社会经济的反映,并为它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思想文化也必然要引起变化。
下面将第一章:
思想和文化。
4、跟踪式提问。
是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一直达到理想的结果,得到满意的回答为止。
这种提问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也体现了教师的提问应变技巧。
教师只有在对所教内容精熟研究的基础上才能自如地进行跟踪式提问,不然就茫然不知所措。
例一位地理教师在讲解植被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时就成功运用了这种提问技巧。
师:
森林被破坏后,气候会受到什么影响?
生:
那会气候恶劣,雨量就不稳定。
师:
气候恶劣,对地表有什么影响?
生:
地表侵蚀,水土流失就严重。
师:
水土流失有什么后果?
生:
会引起淤塞河道,引起涝灾。
师:
这对农业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的回答不言而喻,正是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
这种自然跟踪式推进提问所获得的效果远比教师的一人独讲好得多。
5、导研式提问。
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按既定程序连续地引导学生对某问题进行思考、研究的提问语。
钱梦龙老师在教《词义》时有这样一段导研式提问。
师:
今天我们学习知识段文《词义》。
先拿一些东西给同学们看看。
(手拿一本书)这本是什么书?
齐答:
语文书。
师:
(拿另一本书)这本是什么书?
齐答:
英语书。
师:
如果着这两本书并在一起,你们叫它什么?
齐答:
书。
师:
说得范围小有一些。
齐答:
教科书。
师:
(手拿一本词典)这本是什么?
齐答:
词典。
师:
它是不是一本书?
生:
是书。
师:
什么书?
齐答:
工具书。
师:
三书并在一起叫什么?
齐答:
书。
师:
对啦,语文书、教科书、书,词义所指的范围一点点扩大了。
(拿几张报纸)这是一本书吗?
齐答:
不是,是报纸。
师:
为什么它不是书?
生:
因为少。
生:
一堆报纸也不能叫书。
书是有封面的,报纸没有封面。
生:
不一定。
假如我有一本书,封面撕掉了,但总还叫它是书。
画报也有封面,但就不叫书。
生:
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
师:
(手拿一本练习簿)这不是也有封面吗?
但就不叫书。
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你大概是从词典上看来的吧?
(该生点头)作为一本书首先要装订成册。
同时还必须具备另外一个条件:
是著作。
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
这是书的定义。
现在请你们给教科书下个定义。
生:
教科书是用于教学的装订成册的著作。
师:
对!
再请你们对语文书下定义。
生:
用于语文教学的装订成册的著作。
师:
对啦。
这里又多了一个限制成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现象。
从“书”到“教科”再到“”语文书”,它们的范围怎么样?
齐答:
缩小。
师:
那么它们的词义呢?
是一步步地具体呢,还是一步步地笼统?
齐答:
具体。
师:
你们又发现了一种现象:
范围越小,词义怎样?
齐答:
词义越具体。
师:
那么范围越大呢?
生:
词义越笼统。
钱梦龙老师利用导研式提问语,引导学生自己得出了很难三言两语就讲清的问题答案,由此可以看出导研式提问语在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学中的作用。
提问语
下表,可供我们设计提问时参数:
问题的等级
等级
问题的目的
举例
初级
回忆:
先前所学知识的回想
理解:
运用知识表明理解,不要联想到其他概念
应用:
运用知识通过某种途径解答问题
1、流经伦敦最宽的河流叫什么名字?
2、白天能看见太阳吗?
1、指出蚂蚁与蜘蛛间的差异。
2、描述一支铅笔的主要特征。
1、如果,7—2X=6,那么X=?
2、如果重力=质量X加速度,那么当人向上抛起来时,重力会发生什么变化?
高级
分析:
“为什么”类型问题是根据事实得出结论
综合:
运用创造性方法组合思想,作出几种同等概念的回答
评价:
作出有价值的判断与评价
1、解释为什么鸟啄与它们吃食的习惯相吻合,请举例说明。
2、乳脂比牛奶轻的根据是什么?
1、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控制一个人性的儿童
2、如果一个人第二天醒来仅剩下一只左手,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1、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在第六学级“A”水平中占有一席之位吗?
2、为了社会的发展,无论人们是否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学是否有必要,请讨论。
转引自《教师应用心理学》[英]邓尼斯·恰尔德著,蔡笑岳等译,科技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出版,第85页。
课堂作业:
用提问法讲授课文
《愚公移山》原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翻译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
(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北山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
(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
“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
”(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
“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况且把挖下来的泥土石头放到哪里去呢?
”大家纷纷说道:
“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箕畚搬运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
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河曲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
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
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
”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山神听说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
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
参考:
一、钱梦龙简介
1956年,我因教学成绩比较突出,被评为优秀教师,并被指定在全县优秀教师大会上宣读了题为《语文教学必须打破常规》的论文。
这篇论文,标志着我的语文教学改革意识的觉醒。
我在1980年以后陆续提出的“自读”、“教读”等概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语文导读法”,追根溯源,都可以从我的自学、体悟的历程中找到依据。
由此我想:
一、一个人在中学(尤其是初中)阶段打下厚实的语文基础,知识面广,能读善写,对他今后(乃至毕生)的发展,其作用比通常想象的要大得多;二、一个教师如果能从自己的发展过程中悟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他就很可能成为一个教育艺术家或教学的艺术家。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我绝对意料不到,1979年下半年一次突然到来的机遇,一下子把我的名字和“特级教师”的荣誉称号联系到了一起。
记不得具体日期了,上海市教育局决定在我当时供职的嘉定二中召开上海郊区重点中学校长现场会,会议的一个内容大概是研究课堂教学问题,并要求所在学校提供上课的实例。
当时全校教师都做好了开课的精心准备。
我因负责学校的黑板报工作,校长要求在开会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