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2450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9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细胞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细胞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细胞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细胞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工程复习资料.docx

《细胞工程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工程复习资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工程复习资料.docx

细胞工程复习资料

绪论

1、细胞工程:

按照一定的设计方案,通过在细胞、亚细胞或组织水平上进行实验操作,获得重构的细胞、组织、器官以及个体,创造优良品种和产品的综合性生物工程。

2、体外培养:

指生物细胞和组织在离体条件下的生长和增殖。

3、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单克隆抗体技术)

4、细胞核移植:

利用显微操作技术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离,然后再将不同来源的核与质重组,形成杂合细胞。

(克隆羊“多利”)

5、染色体工程:

把单个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组转入或移出受体细胞,从而形成新的染色体组合和遗传构成。

(植物育种)

6、胚胎工程:

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

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畜牧优良品种繁殖技术)

7、组织工程:

将干细胞与材料科学相结合,将自体或异体组织的干细胞经体外扩增后种植在预先构建好的聚合物骨架上,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干细胞沿聚合物骨架迁移、铺展、生长和分化,最终发育形成具有特定形态及功能的工程组织。

(人工软骨)

8、转基因动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的目的基因导入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基因组中,经发育形成所有细胞都包含目的基因的动物个体。

9、动物生物反应器:

将目的基因在器官或组织中进行特异性高表达的转基因动物称为动物生物反应器。

(乳腺生物反应器)

10、转基因植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的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直接进行诱导培养所形成的再生植株。

11、植物生物反应器:

能够生产某些重要蛋白质和次生代谢产物的转基因植物。

第一章细胞培养的设施与基本条件

1、细胞工程实验室应能进行六方面的工作:

无菌操作、培养、制备、清洗、消毒灭菌处理和储藏

2、超净工作台分为侧流式(垂直式)和外流式(水平式):

原理:

将室内空气经粗过滤器初滤,由离心机压入静压箱,再经高效空气过滤器精滤,由此送出的洁净气流以一定的、均匀的断面风速通过无菌区,从而形成无尘无菌的高洁度工作环境。

3、超净台和生物安全柜的区别?

①生物安全柜是属于一种负压的净化工作台,是生物安全隔离设备,使工作人员以及工作环境免受生物细菌的危害,能够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

超净工作台是保护实验室材料而设计的。

②从洁净度上来说,生物安全柜要比超净工作台要高。

4、P4实验室?

①使用范围:

P4实验室的结构与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

②结构组成:

更衣区、过滤区、缓冲区、消毒区、核心区。

③离开核心区的具体步骤:

离开核心区时,工作人员先要在消毒室相互间把全身上下消毒,然后进入缓冲间,在缓冲间除去外层防护服、口罩、外层手套,然后将这些放入灭菌容器或消毒袋内。

关闭实验室门后,取下防护眼镜,将其放入传递窗进行消毒。

然后工作人员经过另个一缓冲间退到更衣区。

在更衣区取下所有防护器具,立即在淋浴室洗澡后才可以离开实验室。

第二章清洗与消毒

1、不同的消毒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物品:

①紫外线适用于无菌室或超净工作台的台面等大面积消毒;②高压蒸汽消毒适用于玻璃器皿、滤器、胶塞、解剖用具及某些耐热液体等;③过滤除菌适于含有不耐热成分的培养基和试剂的消毒;④化学消毒适用于实验室、无菌室的桌面、物体表面的消毒

2、配制清洁液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如何判断清洁液已经失效?

(清洁剂由浓硫酸、重铬酸钾和蒸馏水配制而成)

答:

(1)清洁液本身有强腐蚀作用,因此在配制及使用时需小心,注意安全;配制过程中,先将重铬酸钾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缓慢加入浓硫酸。

(2)新配制的清洁液为棕红色,当清洁液的颜色变暗、发绿或浑浊时,表示清洁液已经失效。

3、干热消毒和湿热消毒的区别有哪些?

(1)加热介质不同。

干热是利用空气,湿热是利用水或蒸汽。

(2)杀菌能力不同。

干热较差,湿热较强。

(3)作用温度不同。

干热作用温度高,一般在160℃左右。

湿热作用温度低,在60~134℃之间。

(4)作用时间不同。

干热作用时间长,一般在1〜5小时。

湿热作用时间短,一般30~60分钟。

(5)适用对象不同。

干热常用于耐高温怕湿物品,如油脂、粉末、金属和玻璃制品。

湿热常用于棉织品、水、液体及不怕湿的物品的消毒。

第三章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

1、活体染色:

指在体外条件下用某种染色剂对正在培养的细胞进行染色,而不影响活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方法。

2、相差显微镜

①工作原理

利用细胞内各结构密度的不同而对光产生折射率有差异的原理,即光波在折射率大的物体中比折射率小的物体中前进的距离短,此距离差叫光程差,由于光程差引起光的相位变化称为相位差或相差。

使用相差显微镜可使用肉眼不能分辨的相位差变为可分辨的振幅差(即明暗差),使无色透明的物体在镜下反差显著,影像清晰。

②相差显微镜的主要装置

环状光阑、相板、中心望远镜(合轴调节望远镜)、绿色滤光片

3、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原理:

活细胞的线粒体脱氢酶能将染料MTT还原为难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物并沉积在细胞中,经酸性异丙醇溶解后呈现的色度可反应出生活细胞的代谢水平,死亡细胞无此酶活性。

第四章动物细胞培养

1、天然培养基:

从动物的体液或组织中提取出来的培养基。

2、合成培养基是根据天然培养基的成分,用化学物质模拟合成的,是一种较理想的培养基,但它只能维持细胞生存,对动物细胞来说,要使其生长和繁殖,还需要添加少量小牛或胎牛血清等天然培养基。

3、原代培养:

指细胞或组织离开机体之后的首次培养。

传代培养:

指需要将培养物分割成小的部分,重新接种到另外的培养器皿内,再进行培养的过程。

4、细胞周期:

指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

5、传代:

细胞由原培养瓶内分离稀释后传到新的培养瓶的过程。

6、克隆培养法(单细胞分离培养法):

将从细胞悬液中获得的单个细胞用于培养,使之重新繁衍称为一个新的细胞群体的培养技术。

7、细胞系:

原代细胞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所繁殖的细胞群体。

8、细胞株:

从一个经过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用单细胞分离培养或通过筛选的方法,由单细胞增殖形成的细胞群。

9、细胞系的生长过程:

①原代培养期;②传代期;③衰退期

每代细胞的生长过程:

①潜伏期;②指数生长期;③停滞期

10、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模式:

①分批式操作;②流加式操作;③半连续式操作;④连续式操作;⑤灌流式操作

11、细胞冻存

①细胞直接冻存的危害:

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水分,将其直接冻存时,细胞内外环境中的水易结成冰晶,一方面对细胞造成机械损伤,另一方面导致未结冰的细胞内的渗透压的急剧增高,造成细胞脱水、pH改变、蛋白质变性等,最终使细胞死亡。

②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O等低温保护剂的作用机制:

甘油或二甲基亚砜容易同溶液中水分子结合,从而降低冰点,减少冰晶的形成,并且降低未结冰溶液中电解质的浓度,是细胞免受损伤。

第五章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

1、细胞融合(体细胞杂交或细胞杂交):

指在离体条件下用人工方法将不同种生物或同种生物不同类型的单细胞通过无性方式融合成一个杂合细胞的技术。

2、人源性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

①EB病毒转换技术(原理不懂);②人-鼠杂交瘤单克隆抗体;③人-人杂交瘤单克隆抗体;④EBV转化-融合技术;⑤转基因动物制备单克隆抗体;⑥严重免疫缺陷小鼠制备人单克隆抗体

3、简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其主要原理。

针对某抗原性物质A设计一个研究方案,并制备相应的单克隆抗体。

答:

制备过程:

先免疫动物,分离脾细胞,准备骨髓瘤细胞的准备,细胞融合,融合细胞的筛选与克隆

主要原理:

在体液免疫反应中,一个抗原分子上可能含有许多抗原决定簇(即表位),每个淋巴细胞都会产生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抗体,若能把此B细胞由脾脏中挑出来,单独培养成细胞株,则可得单一种类的抗体,只会对一种抗原决定簇反应,其专一性极高。

 大量培养此细胞株,即可有质量一定、纯度均一的抗体,此即为单克隆抗体。

4、HAT的选择原理是什么?

答:

HAT培养基是含有次黄嘌呤(H)、氨基蝶呤(A)、胸苷(T)和甘氨酸的完全培养基。

细胞的DNA合成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主要途径,该途径中叶酸及其衍生物是必不可少的,氨基喋呤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从而阻断细胞中DNA的合成。

另外一条是补救途径,该途径需要两种酶参与:

一种是HGPRT酶(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 ,另一种酶是TK酶(胸腺嘧啶核苷激酶) 。

它们可以分别利用次黄嘌呤催化产生的肌苷酸及胸腺嘧啶核苷催化产生的脱氧胸苷来合成DNA。

所以HAT培养基中细胞只能通过补救途径合成DNA。

因此,分别选择HGPRT-和TK-细胞株,只有这两种细胞融合形成野生型才能在HAT培养基中生存。

第六章胚胎工程

1、胚胎工程:

指对动物早期胚胎或配子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胚胎移植、体外受精、胚胎分割、胚胎干细胞培养等技术。

2、精子获能:

精子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内发生相应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的现象。

3、顶体反应:

精子顶体释放顶体酶,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形成精子穿越放射冠的通道的过程。

4、透明带反应:

顶体酶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穿过放射冠的精子经孔道穿越透明带,接触卵细胞膜,随即产生阻止后来的精子进入透明带的生理反应。

5、胚胎移植(受精卵移植):

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6、胚胎移植的意义:

①加速育种工作和品种改良;②大量节省了购买种畜的费用;③一胎多产;④保存品种资源和濒危物种。

7、简述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

答:

基本过程:

①生殖细胞的发生;②受精;③卵裂;④囊胚;⑤原肠胚;⑥中胚层及体腔形成;⑦胚层分化;⑧胎儿形成

8、卵子发生与精子发生有什么异同?

答:

同:

初级阶段都是由有丝分裂形成的。

异:

发生时间

场所

子细胞数目

过程

形状

精子

初情期以后

睾丸

4个精子细胞

均等变形

蝌蚪形

卵子

胚胎性别分化以后

卵巢和输卵管

1个卵细胞;2-3个极体

不均等不变形

球形

重要区别

哺乳动物卵泡的形成和在卵巢内的储备是在出生前完成的;精子是从初情期开始的

第七章干细胞与组织工程

1、干细胞是一种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2、间充质干细胞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属于多能干细胞,最初在骨髓中发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

3、精原干细胞(SSCs)指位于曲精细管基膜上既能自我更新维持自身适量恒定,又能定向分化产生精母细胞的一类原始精原细胞。

4、胚胎干细胞:

是一种经人工操作能够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全能性二倍体细胞,包括ES细胞和EG细胞。

5、脐血干细胞:

脐带血中含有大量的干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和多种其他干细胞,统称为脐带血干细胞。

6、成体干细胞:

是分布在成体组织中尚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并能构建和补充相应组织的各种类型细胞潜能的干细胞。

7、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从血液、骨髓、脐带血来源一群原始造血细胞,能自我更新、能分化成一些具有组织特化的细胞、能从骨髓中游离出来进入血液循环、能发生程序性死亡的细胞。

8、组织工程:

指应用工程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正常或病理状况下哺乳动物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生长的机制,研究开发能够修复、维持或改善损伤组织的人工生物替代的一门学科。

9、嵌合体:

是指在同一个体中,由于基因型不同的细胞或组织互相接触,且各自独自并存的状态。

10、组织工程的基本要素:

细胞、支架、生长因子。

11、诱导性多能干细胞:

是被重新编程从而进入一个类似胚胎干细胞状态的体细胞。

12什么是干细胞?

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的细胞。

根据分化潜能可以分为:

胚胎干细胞、多能性干细胞和定向干细胞;

根据其发育阶段可以分为:

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第八章核移植技术与动物克隆

1、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将动物的胚胎细胞或成年动物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后,在适当条件下,可以重新发育为正常胚胎,得到克隆动物的技术。

2、治疗性克隆:

指利用核移植技术与转基因和胚胎干细胞等生物技术结合,体外培养所需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以替换或修补患者损伤或患病的细胞、组织及器官的过程。

3、体细胞重编程:

指的是分化的体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被逆转后恢复到全能性状态,或者形成胚胎干细胞系,或者进一步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的过程。

4、核移植技术的一般操作程序:

①核受体细胞的准备(去核卵母细胞);②核供体细胞的准备(胚胎卵裂球、胚胎干细胞、胎儿成纤维细胞、体细胞);③细胞核移植(胞质内注射和透明带注射);④激活(电刺激);⑤重组胚的体内或体外培养(发育到桑椹胚或囊胚);⑥胚胎移植

第九章转基因动物与动物生物反应器

1、转基因动物:

指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动物染色体内,外源基因与动物基因整合后随细胞的分裂而扩增,在体内表达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动物。

2、基因剔除和基因替换称为基因打靶技术。

3、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1)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

是利用哺乳动物乳腺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元件构建转基因动物,指导外源基因在乳腺中表达,并从转基因动物的乳汁中获取重组蛋白。

(2)制备步骤:

①表达载体的构建;②目的基因的选择;③体外重组;④基因转导;⑤胚胎移植;⑥鉴定

4、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优点:

①产品质量稳定;②产品成本低;③研制开发周期短;④无污染;⑤经济效益显著

缺点:

①外源基因在动物体内的位点整合问题;②乳蛋白表达组织特异性问题;③目的蛋白的翻译后修饰问题;④转基因表达产物的分离和纯化问题;⑤转基因技术与方法问题;⑥伦理道德问题。

第十章动物染色体工程

1、染色体工程:

是按照人们的需要对生物的染色体进行操作,添加、削减或替换染色体,从而达到定向选育新品种或创造人工新物种的目的。

2、人工染色体:

指人工构建的含有天然染色体基本功能单位的载体系统。

3、染色体倍性改造工程:

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加或减少一组或几组同源或异源染色体,以创造动植物新品种的一项染色体工程技术。

4、保持染色体稳定的三个要素是着丝点、端粒和复制点。

5、动物多倍体育种有什么意义?

答:

①多倍体动物多具有良好的生长率和良好的生存力;②种间杂交优势;③三倍体不育;④四倍体可育

第十一章植物组织培养

1、愈伤组织:

脱分化的细胞经过细胞分裂,产生无组织结构、无明显极性、松散的细胞团。

2、脱分化:

一个成熟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重新获得分裂能力。

3、再分化:

经脱分化的组织或细胞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转变为各种不同细胞类型的过程。

4、胚状体:

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是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状类似物。

5、器官发生:

离体培养的组织、细胞在诱导条件下经分裂和增殖再分化形成不定根和

不定芽等器官的过程。

6、胚状体发生:

指由培养细胞诱导分化出具有胚芽、胚根、胚轴的胚状结构,进而长成完整植株。

7、植物组织培养:

在含有营养物质及植物生长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离体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并诱导使其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8、外植体:

把由活植物体上切取下来以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叫做外植体 。

9、愈伤组织有什么特点?

它在植物细胞工程中有什么重要性?

答:

①愈伤组织的特征是:

细胞分裂快,结构疏松,缺少组织结构,颜色浅而透明。

②愈伤组织由植物细胞通过化学诱导形成,通过脱分化,具有了干细胞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细胞工程重新诱导形成植物的各种器官,甚至是完整的植物个体。

愈伤组织的发现,使得植物克隆成为现实,在植物细胞工程中自然意义重大。

10、愈伤组织形成再生植株需要经过什么途径?

答:

可以经过器官发生和胚状体发生两条途径。

①器官发生途径:

是指在组织培养的过程中,再生植株不是通过胚胎,而是通过分生中心直接分化器官,最终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

②胚状体发生途径:

指由培养细胞诱导分化出具胚芽、胚根、胚轴的胚状结构,进而长成完整植株。

11、分析影响植物组织脱分化与再分化的因素。

答:

可分为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

①内部因子包括植物的遗传性状和生理状况;

②外部因子包括营养条件(如植物激素、无机盐、有机营养成分等)和环境条件(如培养基的pH、渗透压、温度、湿度、光照等)

12、植物材料与动物材料的消毒方法有何区别?

植物材料:

更多用化学试剂消毒;

动物材料消毒方法:

用生物活性大分子进行消毒,比如抗生素对皮肤和粘膜进行漂洗消毒等

第十二章植物的快速繁殖

1、植物快速繁殖技术: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优良植株的茎尖、腋芽、叶片、鳞片等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性一致的植株的技术。

2、植物快速繁殖技术操作流程:

①无菌母株制备;②不定芽增殖;③完整植株的形成;④再生植株的锻炼和驯化;⑤再生植株的鉴定

【在无菌条件下,制备无菌繁殖的材料称为无菌母株】

3、植物脱毒方法

常用的植物脱毒方法有微茎尖培养法、珠心组织培养法和热处理法。

(1)微茎尖培养法;

原理(P176):

①能量竞争;②传导抑制;③激素抑制;④酶缺乏;⑤抑制因子

第十三章外体单倍体诱导与单倍体育种

1、单倍体诱导:

指利用离体培养花药或小孢子的方法,诱导形成单倍体植株。

2、单倍体育种:

指将具有单套染色体的单倍体植物,经人工染色体加倍,使其成为纯合二倍体,从中筛选出优良个体,直接繁育成新品种;或选出具有单一优良性状的个体,作为杂交育种的原始材料。

3、单倍体育种的优势:

①控制杂种分离,缩短育种周期;②排除显、隐性基因的干扰,提高选择效率;③加速自交系育成;④单倍体植物是进行诱变育种的良好材料,利用单倍体对栽培品种可以进行纯化复壮。

4、花粉、花药的预处理

①低温处理;②高温处理;③离心处理;④激光照射;⑤乙烯利处理;⑥甘露醇处理

5、花药培养与花粉培养有何区别?

答:

(1)相同点:

培养目的相同,均获得小孢子植株。

(2)不同点:

①研究对象不同:

花药培养的材料是花药,花粉培养的材料是花粉;

②培养层次不同:

花药培养属于器官培养,而花粉培养属于细胞培养;

③培养过程不同:

花药培养不需要进行花粉分离这一步骤;

④培养难易程度不同:

花药培养历史起步早,技术成熟;花粉培养技术难度大。

6、花药与花粉培养中为什么要对材料进行低温预处理?

其机制是什么?

答:

(1)提高诱导率。

(2)机制是:

a.低温可以改变花粉粒第一次有丝分裂的纺锤体的取向,由于细胞分裂面的改变,花粉粒的极性分化不起作用,因而形成两个均等的细胞,这种均等的细胞分裂使花粉朝着形成胚胎的方向发育。

b.低温处理的作用是保持花粉的活力,使其不致在数天内死亡,在此期间营养细胞得以完成细胞质的改组转向胚胎发生,而未进行低温处理的花粉由于生活力下降很快,大部分尚未完成脱分化就已经死亡了。

第十四章植物胚胎培养

1、胚培养的意义:

①胚培养克服远缘杂交不孕和幼胚败育;②成熟胚培养快速繁殖;③胚培养物作为转基因受体材料

2、成熟胚培养与幼胚培养在技术上有何异同?

答:

幼胚是异养型,处于这一时期的幼小胚完全依赖和吸收周围组织的有机营养物质,而成熟胚则为自养型,这一时期胚能吸收培养基中的无机盐和糖,经过自身代谢作用合成所必须的物质,所以在进行胚培养时,幼胚比成熟胚培养要求的培养基成分复杂.

幼胚培养时胚的发育方式有哪几种?

答:

①胚性发育;②早熟萌发;③愈伤组织

第十五章体细胞胚胎发生和人工种子

1、体细胞胚或胚状体的概念、热点和意义:

(1)概念:

离体培养条件下,没有经过受精过程,但是经过了胚胎发育过程所形成的胚状类似物。

(2)特点:

①具有两极性;②存在生理隔离;③重演受精卵形态发生的特性

(3)意义:

①证明了体细胞同生殖细胞一样也具有遗传上的全能性。

②体细胞胚胎发生是进行遗传转化、种质保存、快速繁殖、生理生化基础研究等的重要手段

2、人工种皮的制备

(1)材料要求:

①人工种皮需要一定透气性,不影响胚状体的呼吸;②人工种皮需要一定硬度,经得起种子储存和运输中的挤压和机械播种过程中的磨损;③播种后易于降解;④含有其他有利于胚状体存活、生长的成分

3、人工种子最适于在哪些方面应用?

答:

适于应用的方面:

①经济价值高的作物;

(2)很难获得种子,而且自然增殖率极低的植物;

4、人工种子的生产中存在哪些主要技术问题?

答:

①许多重要植物目前还不能靠组织培养快速产生大量高质量的体细胞胚;②对离体培养易产生变异问题还不能有效地控制;③人工种皮还存在缺陷;④贮藏、发芽技术尚待解决;⑤人工种子工厂化生产配套设施、及种子成本过高等。

5、人工种子的优点:

①人工种子结构完整,体积小,便于储藏运输;②繁殖快;③制作人工种子时可以加入菌肥、微生物、农药,以抵抗外来病毒和微生物的侵染;④对生育周期长的多年生植物、育性不良的且难于有性繁殖的植物可用人工种子技术进行快速繁殖;⑤不受季节限制;⑥适于机械化播种。

缺点:

①萌发需要无菌环境;②人工种皮材料有待进一步摸索;③人工种子需要低温保存。

6、如何获得体细胞胚?

答:

有两种方式:

直接形成和间接形成

(1)从外植体直接分化出体细胞胚:

(直接发生在以叶片为外植体的培养中):

第一个阶段为诱导期。

在此阶段中,叶片表皮细胞或亚表皮细胞感受培养刺激,进入分裂状态。

第二个阶段是胚胎发育期。

在这一阶段,形成的瘤状物继续发育,经过球形胚、心形胚等发育过程,最后形成体细胞胚。

(2)经过愈伤组织的体细胞胚发生:

第一阶段是诱导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

第二阶段是诱导愈伤组织胚性化;

第三阶段是体细胞胚形成。

如何实现体细胞胚的同步发育?

答:

①同步脱分化促进细胞的同步分裂;②不同温度的处理;③利用渗透压控制胚的同步生长;④分离筛选;⑤在悬浮培养中控制通气

第十六章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1、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

指将不同来源的植物原生质体相融合并使之分化再生、形成新物种或新品种的技术。

2、细胞融合:

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

3、影响植物原生质体数量和活力的因素

①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和组合;②渗透压稳定剂;③质膜稳定剂;④pH的影响;⑤温度影响;⑥植物材料的生理状态

4、细胞原生质体的培养方法:

①固体培养法;②浅层液体培养法;③双层培养法

5、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技术:

①盐类融合法;②高Ca2+、高pH融合法;③聚乙二醇融合法(PEG法);④PEG、高Ca2+、高pH相结合的融合法;⑤电融合法

6、杂种细胞的筛选

(1)遗传互补选择法

原理:

采用缺陷型亲本融合后产生野生型杂种。

①营养缺陷型互补;②抗性互补选择法

(2)可见标记法

①凹穴皿分离法;②微吸管分离法

7、体细胞融合的意义:

①克服种、属以上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合性障碍,为广泛重组遗传物质开辟了新途径。

②体细胞是转基因技术的良好受体,为携带外源遗传物质的大分子渗入细胞创造了条件。

③创造细胞质杂种。

第十八章植物转基因技术

1、植物转基因技术:

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目的基因导入到植物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植物体性状的可遗传修饰。

2、简述根瘤农杆菌进行基因转导的步骤及其原理?

答:

原理:

根瘤农杆菌的细胞中含有Ti质粒,其上有一段T-DNA,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中。

步骤:

①农杆菌对植物细胞表面特定部位的识别和附着;

②T-DNA进行复制和转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