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讲话.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2199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培训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培训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培训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培训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讲话.docx

《培训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讲话.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训讲话.docx

培训讲话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面对面地交流,今天,我想和大家共同研究和学习一下怎样当好村干部。

村干部就是村里的主要领导,我主要讲一下怎样当好领导。

怎样当好领导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下面我给大家把上面的几个部分具体解释一下:

       1、什么是领导。

领导,从字义上讲,所谓“领”,就是某一集团的首领;所谓“导”,就是导向。

把某一集团导向某一方向,就是领导。

现代领导观念认为,领导是一种行为和影响力,是对某一社会组织或团体多实施的决策、组织、指挥、协调和监督活动,其目的是实现某一预定的组织目标。

       2、什么是素质。

素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它反映事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人的素质在心理学上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是心理活动发展的自然前提。

领导干部的素质包含的内容,不但指与生理特征相关的心理特征,也包含在此基础上后天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个性能力、知识能力、作风等的总和。

换句话说,领导干部的素质,是指领导者具有的内在因素、基质和基本条件,包括精神的、心理的、思想的、智能的和体质的因素等等。

概括起来说,领导干部的素质,就是德、才两项。

       3、什么是领导艺术。

现在一般认为,在领导活动中,把那些尚未找到规律,或者找到了某些规律,但还没有程序化、规范化,在逻辑上还没有形成严密的理论体系,而在实际工作中却被领导者巧妙运用、灵活处置并且取得显著成效的那部分,称之为领导艺术。

       4、什么是领导方法。

领导方法,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履行职责,实现预定目标,认识、处理问题,指导工作而采取的一系列手段、方式、途径和程序的总和,或者说是实现预定目标的精神性工具和手段。

       5、什么是领导科学。

领导科学是在总结领导经验后升华出来的产物,他通过对领导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的研究来探索领导活动的自身规律,通过对影响领导工作的各种因素和各种条件的分析来探讨提高领导绩效的规律。

       6、什么是政治权术。

政治权术,即政治斗争中的权术,是指在政治斗争中,为实现某一不可告人的目的,而采取的隐晦秘密的权谋机变的手段和方式。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着重讲一下领导素质,其他名词和定义作个了解,领导的素质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讲,即基本素质、政治素质、建设一只高素质的两委干部。

一、基本素质

       1、形象。

随着人的社会活动增加,人们愈益注重自身的形象美。

形象,全面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受教育的程度及能够被人信任的程度。

一个人举止端庄文雅,落落大方,就会给人以深刻良好的印象。

“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

”优雅的形象,帮助一个人得到良好的社会声誉。

       2、行为。

社交的基本点是真诚。

一个人只要行为真诚,总能打动人心,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会了解的。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要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

敞开心扉给人看,对方会感到你信任他,从而消除戒备心理,把你当成知心朋友。

与别人打交道时,用诚信取代防备,能获得好的结局。

       3、结缘。

每个人在处世时都需要好的人际关系,希望跟别人相处融洽,沟通意见,互信互助。

人际关系好的人,我们称他人缘好。

人缘好是安全感的来源,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使自己左右逢源,神采奕奕。

一个微笑、一束鲜花、一句问候、一声称赞、一次帮助,都能为你赢来好人缘。

       4、沟通。

知识、能力是社交的硬件,沟通、交流是社交的软件。

所谓沟通,就是把有关的信息或意思传达给对方,并且是一种对方能感知的行为。

这种行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可以是有意的,也可以上无意识的。

只要能传情达意,就是沟通。

       5、礼仪。

人之所以是人,都有自尊心,即自己尊重自己,当然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

只有懂得礼仪的人,才知道尊重别人,也知道怎样尊重别人,调节与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礼仪,在交往中是友好的使者,是建立交往增加友谊的纽带。

不懂礼仪的人,就可能没有朋友,至少不会有很多朋友。

       6、工作。

处世离不开工作。

工作不是呆板的运动,也不是冰冷的分工,而是热情的同心协力。

一个缺少热情的人,他可能工作,但难以合群,难以享受工作给生活带来的快乐。

热爱工作的人,工作是处世的第一需要。

二、政治素质    

       1、政治坚定。

政治坚定体现在坚决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市委的文件和决议,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群众中去。

要有清醒的政治头脑。

关键时刻头脑清楚,不乱方寸;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大是大非面前态度鲜明,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要有敏锐的政治眼光。

具有深刻的洞察力,能够敏锐地察觉到苗头性复杂问题,并采取果断措施,把矛盾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有坚强的党性原则,遇事有自己正确的见解,敢于坚持原则,不能人云亦云,不做墙头草。

  2、一身正气。

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必须心中有正气,身上有骨气,应该是平常时刻能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得出来,生死关头能豁得出来。

要做到金钱面前不低头,美色面前不丧志,困难面前不退缩,邪恶面前不畏惧。

这才是一个党的干部应有的形象。

农村干部必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主持正义,以一身浩然正气,树立良好的村风民风。

       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根源并不是“农民不听话”,而是“有些干部不像话”。

这些干部作风飘浮,不办实事,一年到头难下村,收费才进农家门。

要扭转农村工作的被动局面,突破口就在于干部作风转变。

 

       3、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就是一种牺牲精神。

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党的事业不惜流血牺牲,好多烈士未能留下名字。

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意味着奉献。

当好一个支部书记,必须要有奉献精神。

好多支部书记,有的自己致富了,把自己受苦受累挣来的钱,拿来发展集体事业;有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只讲奉献,不讲索取,这都是一种奉献精神。

这方面的事例非常多。

凡是干得好的农村干部,都是带头讲奉献,具有牺牲精神的好干部,无论是老一辈的陈永贵、史来贺,还是当今的王廷江、张学林、张焕余等,莫不如此。

农村干部整天身处百姓之中,有其特殊性。

要带领群众致富,要有号召力,就必须无私奉献,乐于奉献,不计较报酬,不计较个人得失。

不这样,就当不好干部。

 

       4、廉洁清正。

这是党性强的一个重要表现。

支部书记作为一个党的干部,要立志做“清官”。

“清官”的标准是什么呢?

有四条:

一是“廉”。

古人云:

“不受廉,不污洁。

”支部书记要不贪不占,干干净净,廉洁奉公。

二是“介”。

即耿直,有节操。

不为权势所惧,不为金钱低头,不阿谀奉承,不随波逐流。

三是“明”,即明察秋毫,一些事能够看得清楚,看得明白。

四是“正”,即正直、正派,不偏斜,不谋私利,公私分明。

农村干部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只有这样,群众才能服你的气。

三、建设一只高素质的两委干部队伍

       

(一)认清形式,提高认识,进一步做好村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1、班子建设。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

大量的实践证明,选准一个好的领路人,就能发展一个村、富裕一个村。

为此,支部书记应该是村里有水平、有本事的能人,应该是人们常说的“尖子”。

因为如果没有一定水平,你就干不了,起码你干不好。

所谓“水平”,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思想水平。

也就是思路、点子。

干部的思路很重要,没有思路、没有点子,遇到问题束手无策,不适合当干部。

基层干部必须要有宽广的思路。

一是靠调查研究谋思路。

通过深入调查,获取市场信息,了解市场需求,提出符合村情的发展思路;二是请专家能人出思路。

可以聘请一些专家、学者,帮助谋划发展之路;三是外出学习寻思路。

通过学习先进,开阔视野,找准本村发展的新路子。

 

       

(2)政策水平。

农村干部必须要有政策意识、政策水平。

政策水平包括两方面:

一是执行政策的水平,就是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并自觉地贯彻到农村各项工作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

二是制定一些“小政策”的水平,如《村规民约》以及其它方面的规章制度等,用这些制度来规范村干部、村民的行为,规范各项事务,改变过去靠经验管理、粗放式管理的状态,使村务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过去是“农民服从干部”,现在是“干部服务农民”;过去是“要钱要物”,现在“给钱给物给技术”

       (3)工作水平。

农村干部必须具有做好农村工作的水平,当前最重要的是带领群众致富的水平。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农村干部必须具有发展经济的水平和能力,有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事。

不能带领群众致富,只是守摊子,伸手向群众要这要那的支部书记,不是一个合格的干部,更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干部。

我们提出要解决农村“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的工作思路,其中最难、最关键的是有钱办事。

解决有钱办事,就要靠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集体经济。

发展集体经济,要用现代眼光和市场经济的办法,采取多种形式。

       (4)领导水平。

农村工作情况复杂,矛盾集中。

当好农村干部要讲求领导艺术、领导方法,具有驾驭农村全局工作的能力。

提高领导水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一宝:

团结。

干部是村里的一把手,必须把村干部团结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

搞好团结,要以诚相待,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要善于沟通,经常与班子成员谈心交心,营造和谐氛围;要宽容忍耐,能容人、容事、容脸儿;要有高姿态,有兄长作风,凡事讲究风格。

例子:

刘名载办事宽厚,和睦乡梓。

相传,刘、江两姓因地界引起争议,亲属寄书求援。

刘名载引先贤诗句“千里传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尚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要亲人顾全大局,谦让乡里,主动退让三尺。

江姓人听说后,也退让三尺,为乡人留出六尺宽的小巷,称为“饶让巷”,被乡人传为佳话。

二是坚持两大作风。

即守信用,重承诺。

不守信用,言而无信是领导干部的大忌;言行一致,说了就干,雷厉风行,谨言慎行。

三是坚持三个“尺度”。

第一、行善不过善。

善是在一定原则下的善,不能是没有尺度的善。

处理问题要有原则和底线,失去底线,就会陷入被动的困境。

第二、果断不专断。

办事要果断,敢于决策,敢于拍板,不能优柔寡断。

但又不能专断,要集思广益,善于和大家商量。

第三、敢干不蛮干。

看准的事要敢闯敢试,但要科学决策,避免决策失误。

   2、抓经济建设不放松。

 

   3、切实转变作风(到群众中去,以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4、农村应抓住村两委和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

   5、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为重点去搞工作。

       现在农村存在的问题:

穷(指综合实力)

       乱(不稳定的压力超出了穷的压力)

       怨(指群众的怨气,转化成怨恨)

       农村干部的在工作中有四个方面的适应,

   一是思想不适应(最大的差距是事业心)。

   二是工作方法的不适应(简单)

   三是作风不适应(不扎实,贪图享受)。

   四是素质不适应(读书看报少)

(二)明确任务,强化能力,全面开创村级工作新局面。

 1、 善于把上级政策与本村实际相结合,制定出适合本村实际的发展思路。

 2、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3、 密切联系群众,真正给群众解决问题。

 4、 加强农村社会化事业的发展。

  5、 加强农村的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衡量村党支部的工作的好坏主要是看村级建设和各项工作的落实上。

建设一个好班子、有一个好队伍、要有一套好制度,有众多好门路。

(三)加强领导,营造环境,确保村级工作顺利开展。

 1、 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

       ①坚持选配好两委班子成员,配齐配强。

       ②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切实发挥一把手的作用。

 2、 全面提高两委干部的整体素质。

   ①克服三种倾向

       克服工作标准一般化。

       克服工作方法简单化。

       克服工作作风机关化。

   ②发扬四种精神

       扎根基层,创立事业的精神。

       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

       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

       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

   ③锻炼五种能力

       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

       依法行政,民主行政,管理社会的本领。

       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凝聚人心的本领。

       因势利导、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观念要新 

       我国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除了自然条件的差异外,更重要的就是观念落后,科技落后,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

就我街道农村而言,与外省市先进地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与沿海开放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不相称。

为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干部必须提高自己的本事,这里面首要的一点就是更新观念。

那么,我们的支部书记同志们应当具备哪些新的观念呢?

 

       1、市场观念。

就是要有强烈的市场意识,眼睛盯着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抚宁县潘官营村,发展生猪产业化,兴办机械化屠宰公司,产品打入北京等各大超市;昌黎马芳营旱黄瓜远销北京、俄罗斯市场,这就是市场意识。

没有市场意识,就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就不可能有好的经济效益。

要立足市场需求,找准发展方向,搞规模经营,打优势仗,做品牌文章。

 

       2、创新观念。

就是要有超前意识,有新思路、新举措。

北戴河集发农业观光园,不断地出新招,增加新项目,吸引了大批外省游客,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山海关新建村,立足于自身优势,开发旅游,势头很好。

实践证明,不创新,就没有特色,就没有出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有新天地,才能有大发展。

 

       3、开放观念。

体现在思想解放,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

青龙县董丈子村建石材小区,外地客商开发石材,好多村民不理解,支部书记力排众议,为客商创造良好环境,吸引了资金,促进了本村的经济发展,体现了山里人的开放意识。

要广开门路,开放搞活,通过吸引外来项目、资金、技术、人才,走借势发展之路,使所在村不断发展强大。

  4、科技观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要树立科技兴村、科技富村的观念。

要采取学习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增强农村干部、党员和农民的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同时,要大力兴办那些科技含量高、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项目、企业,真正靠科技兴村强村。

抚宁县茶棚乡,请中国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来帮助搞科技兴乡的发展规划,给农村干部群众讲科技知识,传授新的技术,大大增强了全乡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和致富本领。

 

       5、人才观念。

这与科技意识紧密相连。

要树立人才兴村的观念。

一方面,要敞开大门,吸引一些外面的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

没有高层次人才,农村不可能有大发展。

另一方面,还要依托党校、农函大、电大等大中专院校,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提高农村干部自身的水平和能力,为农村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新时期的农村干部本身也必须有一定的知识水平。

       6、法律观念。

现在是依法治国。

落实到村,就是依法治村。

依法治村需要支部书记有法律意识,没有法律意识,硬办法不敢用,用了就会出错。

农村好多事涉及法律范围,如宅基地纠纷、合同纠纷等,处理这些事必须靠法律的办法去解决。

可以借鉴一些先进村的经验,搞农民法制学校,定期请执法部门讲法制课,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

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村规民约》,推进依法管理、依法治村。

       今天的党课到此结束,以上所讲观点如有错误,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清形势明确任务做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同志们:

鸡年将止,狗年欲至,正值我镇先进性教育如火如荼,两委换届刚刚结束,合作医疗资金征缴工作即将全面结束之际,按照市委统一要求,我们组织了这次规模宏大的村干部集体培训会。

首先,我代表镇委、镇政府向全镇在这次两委换届选举中,新当选的名村干部表示祝贺。

有人说过: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麻河是一个农业大镇,在进一步推动麻河经济发展思路业已确定的形势下,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奋力推进我镇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镇委、镇政府考虑最多的问题。

今天的培训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镇的村级组织建设水平。

根据这次培训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当好一名合格的村干部,从三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想法。

第一个方面:

认清形势,找准位置,树立当好村干部的信心。

我们麻河镇是汉川有名的农业乡镇,农业人口人,占全镇总人口的%,农业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村干部是决定麻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

这次两委换届产生的名村干部,认清我镇形势,找准自身位置,是今后我镇工作的基础。

如何找准自身位置,认清形势,我认为必须了解村干部工作的三性“重要性、艰巨性和有利性”。

1、村干部工作的重要性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是党在农村实施核心领导的关键群体,这种特殊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实践证明,一个村工作搞得好不好,各项事业发展得快不快,与我们村干部的素质高低有直接关系。

首先,村干部是村级组织的“核心”,责任大,担子重。

村干部要想带领群众致富,需要努力研究和探索如何处理和解决党内外的各类矛盾,最主要的是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要求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合力。

其次,村干部是各项工作的实施者。

在村里,村干部既领导经济工作,又领导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抓党的建设,还要抓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再次,村干部是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领导这个小社会的核心是村干部。

由于村干部在村级组织中的主导地位,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主要取决于干部,因而广大农民群众形象地称干部为“主心骨”。

有了坚强的“主心骨”,村干部才会有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群众才能齐心协力跟着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有此可见,村干部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村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加之农村村干部、村委会所处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以及村干部主观方面的因素,村干部的工作又是很艰巨的。

2、村干部工作的艰巨性我认为村干部工作艰巨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造成的:

一是地位与任务的矛盾。

村干部虽是农村的政治领导群体,但其地位很大程度上是靠工作及其影响来维护的。

村干部就其所担负的任务来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许多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

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到党的方针政策,小到夫妻吵架,每一项工作都与村干部有关,每一项任务都要靠村干部消化解决。

这些工作,既艰巨复杂,又繁琐具体,有些问题和困难由于受村干部地位的局限,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和克服。

干部完成各项任务,兴办各种公益事业,靠苦心婆口的宣传,靠个人的威望与经验,靠个人的感情。

当工作遇到重大阻力时,往往束手无策,每当要完成计划生育、各项上交等重大、急难任务时,村干部往往只得采取强硬的简单粗糙的办法,搞得干群关系紧张,村干部工作吃了苦,得罪了人且不说,甚至连家庭人身财产的安全有的受到威胁,遭到报复。

这种地位与任务的矛盾,职责与职权的反差,从客观上制约了村干部作用的充分发挥。

二是对象与手段的矛盾。

村干部作为党在农村的底线工,其工作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群众。

大家知道,过去,在村务管理上,一般是村干部说了就算,定了就干,群众对村干部在很大程度上有依赖性,“干部一声吼,群众跟着走”,村干部有威信有威望。

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民各种各的田,生产经营、分配都由自己决定,对村干部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一些农村村干部在生产指挥权失落的同时,也失却了引导组织农民群众的渠道和手段,致使调控能力明显减弱,工作中的难度很大,加之,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农民群众经过多年来的教育,听党的话,勤劳朴实,遵纪守法,服从管理,热爱集体。

但也不可否认,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并没有随着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改造而彻底根除。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利已主义思潮对农民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同样产生了影响。

伴随着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高涨,求富致富心理的增长,松懈涣散,自私狭隘的思想也表现得更加突出。

一些人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对村干部的管理、教育漠然置之。

一些人“有田有地不找你,有吃有穿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不交提留气死你,有了问题老缠你,解决不了就骂你”,给村干部开展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助长了农村无政府主义思想。

这种状况要求村干部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采用新的管理手段。

但是由于政策上的不完备,管理制度上的不配套,村干部在教育和管理农民上尚未形成一整套新的办法和途径。

使一些干部感到“行政命令不行了,思想工作失灵了,经济调动没有钱,法制管理没有权”,“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有的村电话不通,喇叭不响,传递情况靠的是“鸡毛信”。

更有甚者,有些村的封建迷信、宗族势力有所抬头,“群众信教不信党,干部不灵族长灵”,我讲这些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说农村的现行政策不好,农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使农民得到了极大的实惠,我国农村的现行政策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这一群体出现了分化,农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农村党员群众的管理教育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这就造成了落后的管理手段和复杂的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

这种落后的管理手段与复杂的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村干部发挥作用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是政策与工作的矛盾。

党的农村政策,是村干部发挥作用、做好工作的基本依据,为了具体地指导工作,各级党委、政府经常制定一些地方性政策、法规,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些政策的不适应性和难操作性。

加之我们一些村干部素质不高,认识水平有限,理解政策不深,以及农村问题的复杂性,村干部在执行政策中往往无所适从,没有主张。

如改革初期,对“分田到户”、“承包到人”的承包责任制把握不准,忽视了中央“统分结合”的精神,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分了牛分了地,分了房子分机器”,不仅把集体经济分光分净,成为“光屁股”,而且冲淡了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

又如一段时间,在宣传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由于没有真正把党的农村政策交给群众,结果引发了一部分农民的“怕变”心理。

再如,十四大召开后,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央讲要放开农业种植计划,而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往往要根据本地实际下达一些指导性的计划,并要按计划抓好落实,这就产生了政策与工作的矛盾。

特别是一段时间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对村干部的工作造成的影响更大。

往往是“刚刚跑快啦,又说不行啦;停止不干啦,加油鼓劲啦”,从而使村干部常常处于困惑之中。

有的观望、徘徊;有的急抓一把,急功近利;有的干脆放任自流,躺倒不干。

这种政策与工作的矛盾,使村干部工作很难稳定有序。

四是上级与基层的矛盾。

村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组织领导者,又是生产劳动者。

广大党员干部常年累月蹲在基层,和农民群众滚在一起。

他们的任务繁重而待遇微薄;工作难度大且环境条件差。

关心和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既是上级组织的职责,也是村干部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但是,近年来,一些职能部门和乡镇干部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