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
1给下列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
“不是一回了!
”不是一回了?
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
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
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
曾经有一天,我偶然走过书店的窗前,窗前刚好摆了几本ù()名很久而无缘一读的名著,欲望推动着我,不由得走进书店,想打听一下它的价钱。
也许是我太矮小了,不引人注意,竟没有人过招呼,我就随便翻开一本摆在长桌上的书,慢慢读下去,读了一会儿仍没有人理会,而书中的故事已使我全神guànzhù(),舍不得放下了。
直到好大工夫,才过一位店员,我赶忙合起书递给他看,煞()有其事似的问他价钱,我明知道,任何便宜价钱对于我都是wǎng()然的,我绝没有多余的钱去买。
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
人声顶沸恍然大悟踉踉跄跄费寝忘食
浑为一谈小心冀冀人迹罕至花团锦簇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庆节期间,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B展览馆里展出的各种工艺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C老师宣讲考试规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D学习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一个卫生城市的标志不仅在于环境的洁净,更是在于广大市民卫生素养、文明意识。
C在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中,中华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D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思前,食后,厉行节约。
”
B校长激动地说:
“如果没有企业捐赠的板房,我们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复课呢?
”
C青春给予我们激情,我们就要热烈地拥抱生活;青春给予我们勇气,我们就要无畏地接受挑战。
D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6按照要求默写。
(3分)
(1)《〈论语〉十二章》中提醒人们应该对朋友守信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里士多德曾说过:
“人生的价值不只在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
”这句话跟《〈论语〉十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分相似。
7综合性学习。
(6分)
语文是几千年古老文明的积淀,生活处处有语文。
浸润在校园里的是语文的馨香,充盈在广告里的是语文的智慧。
学语文,就要读灿烂多姿的中国文,品隽永含蓄的中国话,用规范典雅的中国词。
请你和我们一同“漫游语文世界”。
(1)【拟写标语】为营造书香校园氛围,请你以读书为话题拟写一条标语。
(2分)
(2)【赏评广告】例:
共担风雨,分享阳光(天气预报广告)
赏评:
运用了对偶和双关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流畅,语意含蓄生动。
“风雨”和“阳光”既指天气现象,又指人生的坎坷与顺境。
“共担”和“分享”两个动词,又体现了责任与关怀,饱含人间温情。
请你赏评(任选一则)。
(2分)
①随手关灯一小步,节约能一大步(节能广告)
②滴答水声,唤你轻轻一拧(节水广告)
(3)【阐释观点】当今社会,一方面是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如“DUANG”“小鲜肉”“Nozuonodie”等;另一方面,今年高考明确规定不能使用络用语。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请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60字左右。
(2分)
二、阅读与欣赏。
(45分)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选段,完成8~11题。
(13分)
①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②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③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④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⑤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4分)
(1)说
(2)愠
(3)省(4)逾
9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吾日三省吾身”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
(2分)
11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
(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12~16题。
(16分)
母亲的唠叨
宋向阳
春生三岁那年,父亲就出车祸走了。
在他的记忆里,只要和母亲在一起,总会听到她没完没了的唠叨。
母亲唠叨的时候,春生是不能走神的。
否则,母亲会叉着腰,用手点着他的脑门喊道:
你拿我的话当耳旁风吗?
在母亲的唠叨声里,春生长成了大小伙子,毕业后被分配到镇上做教师。
去学校报到那天,母亲老早就起了,把他的衣服熨得平平展展。
过了一阵,母亲将饭端上桌子,见他还没穿衣服,便开始唠叨:
起啦,捂在被窝里想孵鸡仔咋着?
往后你要带一群娃子上进呢,这样懒咋行?
我说话呢,你明白没?
春生赶忙爬了起,嘴里答应着:
妈,我知道了。
母亲坐在他的跟前,瞪着眼睛问他:
你知道啥?
成天吊儿郎当的,你知道啥?
当老师可是天大的事,误人子弟哪行?
人家爹妈把孩子交给你,你就要像对自己孩子一样。
春生一边穿衣服,一边大声地答应:
妈,您放心吧。
春生吃完饭刚要走,又被母亲叫住了。
她猫下身子,把儿子左脚运动鞋带重新系了一遍,嘴里还说:
看看你,鞋带系得松松垮垮,没一会儿就得开了,踩在脚下让人看了多不好,头一天上班,要给人留下好印象啊。
春生看着母亲头上又添了几缕白发,心里突然酸酸的。
春生结婚后,搬迸了学校的教师住宿楼。
只要一有机会,母亲的唠叨依然不折不扣地进行着。
这天,因为一件小事,春生和妻子发生了争吵。
回到老家,他一声不响地坐在炕头,脸上仿佛结了霜。
母亲皱了皱眉,盯着他的眼睛说:
儿啊,跟你的媳妇闹意见了?
春生说:
吵了几句,没啥大不了的。
母亲拿了把凳子坐在他的对面,喝道:
好日子过够了?
人家萍子哪儿对不起你呀?
春生道:
妈,您别生气,我们没事儿。
母亲从他小时候一直说到结婚,语气慷慨激昂。
吐沫星子飞到了春生脸上,他却没敢去擦,时不时还要点点头。
即使这样,母亲仍然提醒他:
我的话你要不进脑子,纯粹找打。
说完便伸过手。
春生侧过脸,把耳朵对准了母亲。
母亲叹了口气,手缩了回去。
儿啊,咱娶了媳妇是用疼的,不是用气的,明白吗?
母亲说。
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嗓子已经沙哑,才把他推出了门。
妈,我还没吃饭呢。
春生委屈地说。
回你媳妇那里去吧,她也肯定饿着呢,给她做顿好吃的吧。
我在您这儿住不成吗?
你想让我唠叨一宿啊。
春生赶忙逃了。
母亲在后面大声喊道:
儿啊,慢点走。
春生听着这话,眼里湿润了。
若干年后,春生当上了镇中学的校长。
他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挨唠叨的机会更多了。
一天,有个家长因为孩子转学的事,到他家串了趟门,留下一件精装的白酒。
客人走后,母亲阴着脸站在了春生面前。
春生拿起车钥匙想走,却被母亲拽住了。
妈,我还有事呢。
春生满脸不自在地说。
母亲平静地望着他,不紧不慢地说:
你长本事了,不想听我唠叨了,是不?
妈,我真有事。
春生的声音越越低。
今天不是星期天吗?
你糊弄谁呀?
母亲的声音越越大。
春生放下钥匙,让母亲坐在对面,还给她倒了一杯茶水。
母亲指着那一件酒开始A(数落责骂)起,从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
春生耐心地听着,胸中潮起潮落。
两个小时后,母亲的唠叨结束了。
春生说:
这是名牌酒,我还想让您尝尝呢。
母亲拉着他的手说:
你要那样,妈喝了它心里也不舒服啊。
春生点点头,把酒送回去了。
很多年过去,春生顺顺利利地当上了教育局副局长。
只要有空,春生就会坐在母亲的对面,默默地望着她,眼神里充满期待。
妈,您能再唠叨我一回不?
春生不住地呼唤着。
母亲被镶在镜框里,一言不发。
(选自《漫•阅读》)
12.从文中括号内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到A处,并简述理由。
(2分)
最恰当的词语是,理由:
【答案】数落“数落”有列举过去的过失去、加以指责的意思,符合后文母亲“从山南讲到海北,从古讲到今”的意思,同时语气不如“责骂”那样重,用在此处更合适
13.如何理解文中母亲的“唠叨”?
(4分)
【答案】母亲的“唠叨”伴随着春生成长:
刚开始工作时,母亲唠叨春生让他做一个好教师;结婚后,母亲唠叨春生要疼爱妻子;当上校长后,母亲唠叨春生要清廉为官。
母亲的唠叨是母爱的表现,是对春生的谆谆教诲。
14文章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
(4分)
【答案】文章最后两段,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了文章题目“母亲的唠叨”;从内容上讲,揭示了母亲离世的现实,表现出春生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15梁晓声在《慈母情深》中通过“要回小人书”“给钱买书”两件事,也刻画了一位可敬的母亲形象。
请分析两位母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
【答案】相同点:
两位母亲都对孩子充满慈爱,朴素而崇高。
不同点:
本文中的母亲更善于沟通,而梁晓声笔下的母亲则是瘦弱而不善言辞的,她的爱是无声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16分)
朴朗呤教授
袁昌英
①记得这是欧洲大战中一个朔风怒啸,霜封大地的清晨。
一间暗淡阴森的课堂内,已经坐定了不少男女学生,一个个呵手蹬脚,意在暖寒。
可是呵出的气,却也以为空中太冷,一珠珠都飞到玻璃窗上,互相取暖。
②在嘈杂喃喃的细语中,我听明了一个女生说道:
“朴朗呤教授今天未必上课。
”这话原是向我同位的女同学说。
我不待她答,就急忙问道:
“报上所载的朴朗呤教授的儿子昨天在前线被害了,可就是她的?
”“可不是她的!
这是她第三个儿子为国家牺牲了。
真太可怜!
以后她就是孤孤单单一个人了。
”她的声音里满含着凄惋与同情。
③今天的希腊悲剧课还能不能上成?
④——这成了大家心中共同的疑问。
大家一边议论,一边等待;既希望她在家休养几天,又害怕她真的不。
⑤上课钟终于发出暮鼓晨钟的音节,全堂顿时静肃如缄。
呵手蹬足所拒抗不住的厉寒,却为这沉肃所征服了。
大家精神焕发地凝视着讲台左侧的门,默伺它的移动。
各人的眼膜上果然触着一种波击。
门开处,一个五十岁,头戴黑色方角博士帽,身披黑色宽大博士袍的女教授,憔悴容颜,惨淡面目,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
全体同学,不约而同的,如触电般,同时站起,向她整整低头五分钟。
她不胜了,眼泪如泉奔如川决,簌簌然直流而下。
这神圣的五分钟纯为无声的悲哀所盘据。
最后,她拭干了眼泪,一声“请坐”,就开始讲论“七军攻笛博城”的伟大的古希腊悲剧了。
声音洪亮,气概激昂,可是哀思凄恻,痛隐眉梢,仿佛哀蒂阿克利就是她自己的儿子。
⑥身世坎坷,人生难免。
可是以一弱女子,能以这种不屈不挠,敛神忍痛的态度担当之,而孜孜不息地履行自己的职务,这是多么沉毅而悲壮的精神!
(选自《袁昌英散文选集》,语段、语句有调整)
16.第①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交代了哪些内容?
作用是什么?
(4分)
17.简要分析第③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分)
18.第⑤自然段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朴朗呤教授的形象?
请作简要分析。
(3分)
19.最后一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何作用?
(3分)
答案:
16(4分)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社会环境)(1分)、具体时间和地点(或自然环境)(1分);②渲染了寒冷、暗淡、阴森的氛围(1分),为后文故事的展开作了铺垫(1分)。
17(4分)①承上启下(或过渡)(1分);一是悲剧课“上不成”,这是承接上文“我”与女生的对话内容;二是悲剧课“上得成”,这是开启下文,朴朗呤教授意外出现给大家上课(1分)。
②构成悬念(1分),一方面使文章叙事有波澜,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读者阅读的兴趣(1分)。
18(3分)①从正面(直接)和侧面(间接)两个角度描写的(1分)。
②通过描写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侧面烘托朴朗呤教授的形象(1分);通过正面描写朴朗呤教授的肖像(或外貌)、动作、神态和语言等,表现她失去爱子的悲痛和坚强(1分)。
19(3分)①议论和抒情(1分);②通过议论抒情,揭示了朴朗呤教授的主要性格特征:
表面柔弱而内心坚强,同时还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1分),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朴朗呤教授的极大敬意(1分)。
三、写作
20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少不了别人的关爱和帮助,你可曾因为这份爱和帮助而感动?
请以“有一种爱让我陶醉”为题作文。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纠纷(jiū) 黑痣(zhì) 褪色(tuì) 怦怦直跳(pīng)
B.模仿(ó)感慨(kǎi)惭愧(cán)洗耳恭听(ɡōnɡ)
C.企盼(qǐ)笃学(dǔ)谋生(óu)期期艾艾(yì)
D.逾时(yù)尴尬(gà)威慑(niè)恍然大悟(huǎng)
2.下列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 )
A.搓捻 繁衍 冥思暇想 心清如水 B.觅食 嘈杂 不可明状 落英缤纷
C.须臾 唯恐 疲倦不堪 鸦鹊无声D.栖息 惨境 停滞不前 截然不同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安徒生童话经典经过多重改编,以绘本、舞台剧、电影等多种形式 在人们眼前,其永恒价值,在于给人 和警醒的人物形象,在于给人无限希望的思想,在于或优雅温润,或震撼心灵的语言,在于对后人道德情操的 ,更在于它历经大浪淘沙还能千古流芳,代代 且历久弥新。
A.呈现启迪熏陶传承
B.出现启发陶冶传播
C.出现启迪陶冶传承
D.呈现启发熏陶传播
4.下列对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
(对偶)
B.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
(比喻)
C.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D.那时的我,真好像父亲死了似的那么悲伤。
(比喻)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聪明的重庆人因地制宜,依山建楼,跨水筑桥,让重庆呈现一种独特的美。
B.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里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是停电了。
C.课间十分钟,班上的“开心果”张晓松使尽浑身解数,搞怪逗乐,整个教室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D.留学生易文婷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收看央视国际频道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
6.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爱”的体验。
(要求:
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4分)
爱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爱是漫漫长夜里的一丝灯光,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填空。
(4分)
(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2)为人谋而不忠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不习乎?
(《〈论语〉十二章》)
(3)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把对友人的关怀之情托付给明月。
(4)曹操在《龟虽寿》中表明诗人雄心抱负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4分)。
(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1926年的著作,共_______篇,其中写到一个绍兴城里的“名医”,道貌岸然,拿药引作为欺诈手段,贪婪而又谨小慎微,时时变换花样,置医德、医风于不顾,肆意敲诈,出怪露丑,骗术败露,溜之大吉——这个人叫_________。
(2)选出对《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B.《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根据早年生活的回忆创作的一部小说集。
C.《朝花夕拾》在叙事、议论中,常插入相关的童话、传说和典故,如《狗·猫·鼠》中插入德国童话狗与猫成仇的故事和日本“猫婆”的传说。
D.鲁迅1918年参加了《新青年》编辑工作,并在《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其后又发表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
9.有友爆料:
某电商CEO在一档访谈节目中称:
“一百年后,周杰伦肯定就是垃圾了”。
此言一出,旋即引发友们的热议。
与此同时,一次名为“音乐深呼吸”的语文与音乐的“联谊”活动,正在学校里开展,请你按要求完成。
(8分)
(1)【音乐论辩】流行音乐“被黑”,并非起于周杰伦。
之前,谢霆锋、五月天、TFboys等也都曾被诋毁。
那么,对流行音乐你有什么看法?
请表明观点,说说理由。
要求:
观点明确,言之有理,字数在80字以内。
(4分)
(2)【音画联展】学校准备在新建的音乐教室里展挂一些有关音乐的画和对联。
(4分)
①右图是备选作品,它记录了春秋时期两个音乐知音的传奇故事,将故事简要地叙述出,字数在60字以内。
(3分)
②下面是备选的一副对联,只有上联,需要续写下联。
(1分)
上联:
阳春白雪传雅曲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论语》选段,完成10~13题。
(10分)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
(1)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
(2)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
(3)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______(4)博学而笃志:
__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宋代开国丞相赵普,被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7题。
(15分)
两棵树
墨村
①胖子和瘦子那时候很年轻,两人结伴到山里去。
奇山诡水,令人迷醉。
在一风景绝佳处,游兴正浓的胖子和瘦子同时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树。
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胖子说,这树肯定能长成栋梁之材!
瘦子说,那不一定。
胖子说,咱各弄一棵树苗试—试!
瘦子说,那就弄吧。
②于是,胖子和瘦子两家的庭院里便都有了这种树,只不过胖子栽在地上,瘦子植在瓦盆里。
胖子和瘦子较着劲儿为各自的树苗儿浇水、施肥、松土、修剪。
胖子的树没遮没拦,一天天长大长高,很劲秀,很漂亮。
瘦子的树用铁丝左绕右缠,一天天眼瞅着老往那斜刺里窜,很怪异,很邪乎。
日子一晃悠,胖子头顶秃了,瘦子脑袋光了。
③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惹得周围十里八村鲁班的子孙们整日绕着左测右量直打鬼主意。
胖子笑眯眯搔着脑壳对瘦子说,咋样?
不错吧!
④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却被瘦子侍弄得盘龙虬扎道骨仙风,随便站在哪个角度上看,都能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
⑤一日,被一采风的摄影记者撞见,记者被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所深深折服,惊叹之余,“叭叭叭”一口气拍完了整幅胶卷。
月余,一封自首都北京的牛皮大信径送瘦子家。
瘦子满腹狐疑地拆开一看,竟是那位记者寄给他的一份画报。
瘦子一蹦三尺高,乖乖,咱的大名咱的树竟上了《人民画报》咧!
瘦子笑眯眯哗啦啦抖着画报对胖子说,咋样?
不错吧!
⑥胖子撇撇嘴,熊样儿,烧火都嫌碍事!
瘦子吊吊眉,整形,谁愿跟你换!
胖子说,走着瞅!
瘦子说,走着瞅!
⑦忽一日,县里辆卡车,从司机楼里跳下一个瘦猴样的人,老驴曳磨般围着胖子的树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最后突然打住,要出大价钱买了这棵树。
胖子头摇得如拨浪鼓,冲着在门口晒暖的瘦子夸张地可着嗓门吼,啥?
你说啥?
九百?
不中不中,再添五十也不卖。
⑧最后,那人阴着脸甩出十张领袖票,吃亏似的连树根都挖出拉走了。
那几日,胖子红光满面,进出家门,嘴里都韵味十足地老哼着“包龙图我打坐在开封府……”
⑨又一日,市里辆骄车,从里面钻出一个弥勒佛样的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叽哩哇啦地嚷嚷着要找瘦子。
胖子自告奋勇,哼唱着“哪一夜我不等你到月上高楼……”领那人到了瘦子家。
那人一进院门就被瘦子那棵树惊得老半天都没合上张大了的嘴,激动地一边搓手一边一连声地嚷:
“名不虚传!
名不虚传!
”
⑩那人毕恭毕敬地朝瘦子直擩过滤嘴烟:
“早闻其名,如雷贯耳,你老太不简单了,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不知道你老舍不舍得忍疼割爱,这个数送给小辈,咋样?
”那人迫不及待地伸出了一只手掌。
瘦子耷拉下眼皮,抽出了自己的旱烟袋。
那人忙又加上了另一只手掌的三个指头。
⑪一旁的胖子急得不行,朝着瘦子直嚷,你你你,你神经病啊,八十了你还不卖?
瘦子睁开眼,不紧不慢地往烟锅里装着旱烟丝,冲那人懒懒一笑,你是内行,呵,给两个巴掌不多吧?
你说。
那人一愣,随之点头如捣蒜,啊,你老说得对,是不多,是不多!
⑫乖乖,这东西也值一百?
胖子一声惊叫。
瘦子鄙夷地哼了一声。
⑬多了,还是少了?
胖子一脸问号。
瘦子白了丈二和尚般的胖子一眼,沉默良久。
瘦子突然一磕烟袋锅,声音朗朗地对那人说,成,就冲你刚才的那句掏心窝子的话,九千八你赶紧搬走吧,免得一会儿我后悔了……
⑭那人受宠若惊点头哈腰喜出望外,在滚圆肚子下边的钱袋里掏钱的手都激动得颤抖不已。
临走,从车上拿出一条烟往瘦子怀里一塞说,你老有情有义,咱交个朋友,日方长,这点小意思你老无论如何也得收下!
啥时去广州做客,我一定陪你老逛个够!
⑮胖子愕然。
⑯两棵树没有了,胖子和瘦子心里都空落落的没了根底,再见面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再也激不起打赌的欲望了。
(选自《2010中国微型小说年选》)
13.阅读全文,请分别概括两棵树的特点。
(3分)
14.请从词语运用或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8)段画线句子。
(3分)
15.文章第(5)段写瘦子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