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1320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docx

《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docx

两北明挖段防水施工监理细则修改

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井冈山路—大珠山段)

轨道交通工程

监理三标

防水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两河站~北京路站明挖区间)

 

 

编制:

审批:

日期:

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青岛华鹏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联合体

 

目录

防水施工监理实施细则1

一、工程概况1

二、编制依据2

三、防水层施工监理流程图2

四、质量控制要点6

1、防水设计原则和防水等级标准:

6

2、结构自防水技术要求6

3、顶板附加防水层监控:

7

4、变形缝、施工缝防水监控:

8

5、控制混凝土裂缝开展的综合措施8

6、质量预控要点9

7、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9

8、防水层铺涂10

9、预铺防水卷材施工10

10、细部构造11

五、质量验收15

六、监理方法及措施16

1、监理方法16

2、监理措施17

3、监理手段18

七、旁站工序及内容19

八、主要危险源19

一、工程概况

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井冈山路—大珠山段)轨道交通工程(R3线)PPP项目位于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总体呈东北—西南走向。

线路起于新区嘉陵江路站,经由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央商务区、新区中心区、古镇口创新示范园、董家口经济区,终于董家口火车站。

本项目与地铁M6线、R2线、M1线实现换乘。

线路正线全长70.27km,设车站20座,其中地下站7座,高架站13座,平均站间距3.66km。

全线设一段两场,分别为大珠山车辆段、灵山卫停车场和董家口停车场。

最高行车速度120km/h,B型车4辆编组。

控制中心与M1、M6以及远景规划的R2线实现资源共享,本线按系统接入考虑。

全线分两期实施,本次招标的一期工程情况如下:

正线线路全长28.707km,R3线起点位于长江路与井冈山路西北象限,与M1线联络线长度0.41km,为地下线,终点为大珠山站,一期工程地下线长度15.673km,高架线长度12.664km,敞口段0.37km,设车站11座,其中:

地下站6座,高架站5座,平均站间距2.802km。

设大珠山车辆段及综合基地1处、灵山卫停车场1处,本工程初、近、远期均采用B1型车4辆编组,系统最大设计能力30对/小时。

最高运行速度120km/h。

牵引供电制式采用DC1500V接触轨下部授流方式。

地下车站采用屏蔽门系统。

为提高运营管理效率,本工程设置综合监控系统,实现FAS、BAS、SCADA的系统集成和与其它系统的互连。

监理三标主要监理范围自朝阳山CBD站(含)至泰山路站(不含),起止里程:

 YCK19+382.4~YCK25+671.5,线路沿泰山路铺设,共计6289.1m。

施工三站三区间,其中暗挖区间2847m,设两个竖井一个斜井;明挖区间310m,地面路基段240.3m,高架区间2386m。

两河站-北京路站出地面段明挖段隧道主体结构的相关内容,设计起止里程为YSK22+650.000~YSK22+970.500,主体结构长320.5m,主体结构为单洞双线矩形截面,中间设400(300)mm中隔墙,结构标准段宽度由15.3m逐步过渡到11.9mm,结构标准高度为7.06m。

本范围内有3处射流风机扩大段(结构宽度15.7m/14.5m)、2处射流风机电控室(结构宽度22.3m/21.1m)、1处雨水泵房(结构宽度为16.0m)。

根据青岛市西海岸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纪要《第37期关于在青岛地铁R3线试验使用非黑色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的会议纪要》要求,两-北区间作为非黑色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的试验段。

试验段所采用非黑色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材料厚度要求:

主体材料厚度不小于0.7mm,胶料厚度不小于0.8mm,卷材全厚度不小于1.5mm。

根据青岛市西海岸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纪要《第47期关于在青岛地铁13号线防水材料招标文件技术标准校核专题会的会议纪要》要求,将“非黑色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的名字细化为“非黑色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

二、编制依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2003)

(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7)《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

(8)《青岛市红岛—胶南城际(井冈山路—大珠山段)轨道交通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2014年12月)。

(9)《湿铺/预铺防水卷材》(GB/T23457-2009)

(10)《建筑防水卷材实验方法》(GB/T328.9-2007)

(11)《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13)

(12)《高分子材料;第二部分止水带》(GB18173.2-2014)

(13)《遇水膨胀止水胶》(JG/T312-2011)

(14)施工图设计两河站~北京路站区间~地下区间~出地面段明挖主体结构;

(15)施工图设计两河站~北京路站地下区间结构防水路基工程结构防水-图纸;

(16)《R3线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青西轨道发〔2015〕2号)

(17)《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8)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三、防水层施工监理流程图

1、流程图

填报分包资审表

填报防水材料报验单

承包商(总包)

承包商(总包)

不合格

不合格

退场、另进

监理工程师核验

另选分包

合格

外观质量防伪标志复试单

进场防水材料检验

监理工程师、承包商

检查:

1、铺贴

2、工艺

3、接头接茬

4、阴阳角

5、空鼓

小面积试铺

监理工程师

验收结果

不合格

整改或返工

合格

全面施工

自检合格、填报分项工程报验单

承包商(分包)

不合格

监理工程师

抽检结果

整改或返工

合格

签认质量验收

监理工程师

下道工序

2、底板、侧墙防水卷材施工监理流程图

不合格

施工自检

监理抽检

不合格

监理验收

完工、质量评估

细砼保护层浇筑(底板有)

不合格

防水卷材施工

施工自检

监理抽检

施工自检

监理抽检

监理验收

基层处理

监理验收

技术交底、准备

 

施工自检

监理抽检

施工自检

监理抽检

施工自检

监理抽检

施工自检

监理抽检

监理验收

第一层刮涂

3、顶板防水涂料施工监理流程图

完工,质量评估

监理验收

不合格

第五层刮涂

不合格

监理验收

第四层刮涂

不合格

监理验收

第三层刮涂

监理验收

第二层刮涂

监理验收

砼顶板基层处理

不合格

施工自检

监理抽检

施工自检

监理抽检

不合格

不合格

技术交底、准备

四、质量控制要点

1、防水设计原则和防水等级标准:

(1)、地下结构的防水设计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防线、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即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采取措施控制结构混凝土裂缝的开展,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以施工缝、变形缝、穿墙管、后浇带、桩头等接缝防水为重点,同时在结构迎水面设置柔性全包防水层。

(3)、明挖防水等级为一级、二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2、结构自防水技术要求

(1)、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为P10。

(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

(3)、防水混凝土在满足抗渗等级要求的同时,还应满足抗裂、抗冻和抗侵蚀性等耐久性要求。

(4)、防水混凝土的环境要求,不得高于80℃;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系数,不应小于0.8。

(5)、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垫层,强度等级C20,当基层为中、微风化层时采用150mm厚,其他均采用200mm厚。

(6)、明挖主体结构顶板、底板、侧墙混凝土等级为C45,混凝土抗渗等级P10;中墙混凝土等级为C45。

(7)、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

a)、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不应小于350mm。

b)、防水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最大宽度应符合结构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结构迎水面裂缝宽度≤0.2mm,背水面裂缝宽度≤0.3mm,并不得出现贯通裂缝。

c)、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工程环境选用,迎水面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8)、防水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氯离子含量、三氧化硫及碱含量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的相关规定:

a)、单位体积防水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应满足:

最大水胶比0.40,水泥最小用量340kg/m3,最大用量450kg/m3。

b)、应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最大含量为0.06%,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不得使用含有氯化物的防冻剂和其他外加剂,单位体积混凝土中的碱含量不应超过3kg/m3,三氧化硫的最大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4%。

c)、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时,电通量≤1200。

d)、用于防水混凝土的砂、石、水泥、水等应符合相关规定,骨料最大粒径不得大于35mm。

e)、防水混凝土可适当掺加矿物掺合料及抗裂外加剂(除后浇带、外补孔外不得

使用膨胀类防水外加剂。

f)、防水混凝土入泵塌落度应控制在120-160mm,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得大于30°C,应采用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C。

3、顶板附加防水层监控:

按设计要求严格监控防水层质量,顶板可采用2.5mm厚单组份聚氨酯涂料或其他优质涂料,防水涂料外并设置4mm厚油毡隔离层和70mm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顶板有种植要求时,需在防水层上加抗根系刺穿层,抗根系刺穿层选用1.5mm厚塑料防水板,防水层施工应做到:

a.防水层在施工前应进行涂刷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工。

b.防水层基层必须坚实、平整、清洁,不得有渗水、结露、凸坑及起膛现象。

c.防水层涂料应按设计或产品技术规定配制,每次配料应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

d.涂料应分层涂刷,并在前层干燥后方可涂刷后一层。

涂膜厚度应符合要求。

e.每层涂料应顺向均匀涂刷,且前后层方向应垂直。

f.分层涂刷的片与之间应搭接80mm~100mm。

g.涂刷顺序由上而下,并采取防腐流淌措施。

4、变形缝、施工缝防水监控:

在纵向施工缝中间设钢板止水;在新、老混凝土界面上涂刷水泥结晶渗透性防水涂料。

对变形缝防水设二道防线:

①外防水,即侧墙,底板外设预铺式冷自粘防水卷材;②中间防水,采用钢边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预埋注浆管等措施。

为此,监控措施如下:

A.止水带均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结构两侧厚度均不得大于5cm,止水带的纵向轴线与施工缝表面的距离差不得大于3cm;水平设置的止水带在结构平面部位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口向上,保证浇筑混凝土时内产生的气泡顺利排除。

B.振捣施工缝部位的混凝土时,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充分,保证止水带与混凝土咬合密实,严禁振捣棒触及止水带。

C.加强对埋入式止水带施工质量监控:

①材料要求:

止水带不得有开裂、折断现象,使用前,应严格检查,确定无损坏、孔眼等,方可使用。

②止水钢板和止水带安装必须牢固可靠,模板两侧用钢筋支架固定,端部用定制的钢筋夹具加牢。

止水带圆中心对准诱导缝中央,两翼分别埋入两侧结构中。

③安装前必须清除止水带表面的水泥浆、垃圾等杂物,并用清水洗干净。

④止水带处的混凝土必须仔细、认真地振捣,严禁漏振。

尤其对止水带底面下。

5、控制混凝土裂缝开展的综合措施

地下结构防水应遵循以结构自防水为主的原则,而混凝土的抗裂比防渗更为重要,控制混凝土裂缝开展是结构自防书混凝土设计与施工的主要问题。

地下结构控制混凝土裂缝开展的综合措施为:

(1)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满足强度、密实性、耐久性、抗渗等级和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即塌落度及损失)要求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以及采用双掺技术(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加上高效减水剂),并按设计强度、抗渗标号通过实验确定最佳配合比。

另外,水胶比是对抗渗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明挖车站主体结构中,必须限制水胶比的最大限值为0.40。

(3)主体结构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应尽量利用夜间施工,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入模的温度。

(4)混凝土浇注后,必须加强保温养护,为了防止混凝土冷却时降温过快,造成过大的温差,就需要在冷却过程中采用保温养护,控制散热过程并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然变化,采用信息化施工,每隔2小时量测一次温度,根据量测的温度知道养护和拆模。

(5)正确的养护措施会降低混凝土的干燥速率,延缓表层水分损失,尤其是早期头几个小时和浇注当天的养护。

模板外侧应保持湿润,木模宜浇水,钢模则可外铺保水的覆盖层,规定的保水养护时间应为10天,在车站入口和进风口应加以围蔽,尽可能的防止干燥空气流入。

混凝土的整个养护时间应大于14天。

(6)顶板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收水加盖湿草包养护不少与14天,能做到蓄水养护则最理想。

并且要及时施做防水层和回填覆土,顶板的底面要注意保温养护。

(7)施工缝的设置间距对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效果(主要为开裂渗水)有很大的影响,要求地下结构施工缝间距宜为16~24m。

冬季施工时,施工缝间距可适当增加到28~32m。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因此做好本工程自身结构的防水以及盾构接口处的防水,则成为保证本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

6、质量预控要点

1)、审查分包单位资质,防水施工应由相应资质的专业防水施工队伍实施,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上岗证书;

2)、工程防水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图纸会审,并编制工程防水的施工方案,监理应对施工方案进行检查审核,重点是施工工艺、质量技术措施,场地平面管理及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3)、工程防水所用的防水材料必须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的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使用前应按规定进行见证抽样复验,并提出试验报告,不合格的材料不应在工程上使用;

4)、每一工序过程,应逐一检查、修正,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7、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1)、防水材料

a、检查防水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现场抽样试验报告,保证所用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b、可选择粘结剥离强度高、延伸性好,可在潮湿基面施工的聚氨脂涂料。

c、阴雨潮湿天气时防水层,也可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d、在迎水面无法进行防水层施工的情况下,应在顶板内表面作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量为1.5kg/m²)。

e、同一工程的同一部位不允许不同材性的涂料混用。

2)、基面清理

a、混凝土表面应基本平整(直尺与基层间隙不大于5mm),坚实,无明水,起皮,掉砂,油污等现象。

b、基层表面的凸出物从根部凿除,并在凿除部位用聚氨酯密封胶刮平压实;当基层表面出现凹坑时,先将凹坑内疏松表面凿除后用高压水冲洗,待槽内干燥后,用聚氨酯密封胶填充压实,当基层上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时,应骑缝各10cm先涂刷1mm厚的聚氨酯涂膜防水加强层,然后立即粘贴增强层,最后涂刷防水层。

c、所有阴角部位均应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做成5×5cm的钝角或R≥5cm的圆角,所有阳角均应做成1×1cm的钝角或R≥1cm圆角,转角范围内基层应光滑、平整。

8、防水层铺涂

1)基层验收合格后,先涂聚氨酯专用底涂层,在阴阳角和施工缝等特殊部位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加强层厚1mm,宽500mm;涂刷防水涂膜加强层后,立即在加强层表面粘贴增强层,变形缝部位先施作1m宽丁基橡胶卷材加强层,然后再按照施工缝做法涂刷涂料防水加强层。

2)涂刷大面的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道(3-5道)涂刷,每道涂层实干后,才可进行下道涂膜施工。

3)聚氨酯涂膜防水层施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施做防水层的保护层,平面保护层采用7cm厚的细石混凝土,在浇筑细石混凝土前,需在防水层上覆盖一层Ⅲ型隔离油毡,立面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6mm的PE泡沫塑料片材或砌筑120砖墙进行保护,所有泡沫塑料片材发泡倍率均为25-30倍。

9、预铺防水卷材施工

1)首先在达到设计要求的阴、阳部位铺设防水卷材加强层,加强层卷材采用单层预铺式卷材,宽度50cm,厚度同作为作为防水层的单层卷材厚度,转角两侧各25cm,加强层卷材采用点粘或胶粘法固定在基面上,大面防水层应满粘固定在加强层表面。

2)当有管、件穿越防水层时,应先铺设此部位的加强层卷材,加强层卷材采用满粘法固定在加强层表面。

3)防水层采用预铺式卷材时,靠近桩面一侧的隔离膜可不撕掉,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表面密贴面的隔离膜应在浇筑混凝土前撕掉。

4)防水层采用机械固定法固定于桩或垫层上,固定点距卷材边缘处2cm,钉距不大于50cm,钉长不得小于27cm,且配合垫片将防水层牢固固定在基层表面,垫片直径不小于2cm,避免浇注混凝土时脱落。

5)相邻两幅卷材有效搭接宽度不小于10cm,要求上幅压小幅进行搭接,搭接时,搭接范围内的隔离膜必须撕掉,短边搭接缝应错开1m以上。

6)防水层铺设完成后,在所有施工缝和变形缝部位骑缝铺设加强层,施工缝加强层宽度50cm,变形缝加强层宽度100cm,其中施工缝加强层与防水层自粘满粘,变形缝两侧各10cm范围内防水层表面的隔离膜不应撕掉,其他部位满粘粘结。

7)底板防水层铺设完毕,除掉卷材的隔离膜,并立即浇筑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侧墙防水层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避免防水层受到破坏。

8)防水层破损部位应采用同材质材料进行修补,补丁满粘在破损部位,补丁四周距破损边缘的最小距离不小于10cm,补丁胶粘层应面向现浇混凝土。

9)卷材防水层冷粘法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a、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b、铺贴卷材时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辊压粘结牢固,不得有空鼓。

c、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正确、不得扭曲、皱折;

d、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其宽度不应小于10mm。

10、细部构造

变形缝、诱导缝和施工缝等细部构造处理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

1)、施工缝的防水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环向施工缝的留设以结构施工步序为准,车站结构环向施工缝的设置间距不大于18cm,墙体纵向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b、施工缝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应予以清除;

c、环向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d、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e、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2)、变形缝、诱导缝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止水带宽度和材质的物理性能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缝和气泡;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叠接,接缝平整、牢固,不得有裂口和脱胶现象;

b、变形缝设置应结合不同结构接口,区间与车站接口,车站与出入口风道接口及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部位考虑,变形缝宽度一般为20mm;

c、混凝土浇筑前,应校正钢边止水带位置,表面清理干净,止水带损坏处应修补;顶、底板止水带的下侧混凝土应振捣密实,边墙止水带内外侧混凝土应均匀,保持止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

d、变形缝处的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300mm,当遇有变截面时,接缝两侧各500mm范围内的结构应进行厚度等强处理。

e、钢边止水带安装位置应准确,其中间空心圆环与变形缝的中心线应重合。

3)、穿墙管防水要求:

a、穿墙管应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埋。

b、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

c、穿墙管可根据变形量,采用固定式防水法或套管式防水法。

d、穿墙管伸出外墙的部位,要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将穿墙管损坏。

度差不宜大于20°C,

4)、钢边橡胶止水带的施工技术要求:

a.钢边橡胶止水带包括施工缝和变形缝用两种止水带,其中变形缝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必须为中孔型,施工缝用止水带为平璞型,止水带宽度为35cm,钢板为镀锌钢板,厚度为1mm。

b、止水带采用铁丝固定在钢筋上,固定间距40cm,要求固定牢固可靠,避免浇筑或振捣混凝土时固定点脱落导致止水带倒状。

c、水平设置的止水带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口向上,保证浇筑混凝土时止水带下部的气泡顺利排出。

d、止水带对接接头采用现场热硫化接头。

e、止水带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15cm,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两者距离误差不得大于1cm,止水带与接缝表面应垂直,误差不得大于15°C。

f、浇筑和振捣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时,应注意边浇筑、振捣,边用手将止水带扶正,避免止水带出现扭曲和倒状。

g、止水带部位的模板应安装牢固、准确,避免跑模和涨模等影响止水带的定位的准确性。

h、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必须捣实,保证与混凝土的咬合紧密,浇注混凝土时,止水带表面不得有污染,否则必须清理干净。

5)、外贴式止水带施工技术要求:

a、明挖结构外贴式止水带材质为橡胶类,与防水层密贴设置。

b、止水带的纵向中心线应与接缝对齐,误差不得大于10mm。

c、止水带安装完毕后,不得出现翘边,过大的空鼓等部位,以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过大的扭曲、移位。

d、转角部位的止水带齿条易出现倒状,应采用倒角预制件或采取其他防止齿条倒状的措施。

e、止水带表面严禁施做混凝土保护层,应确保止水带与现浇混凝土咬合密实。

6)、遇水膨胀止水胶的施工技术要求:

a、遇水膨胀止水胶均指聚氨酯遇水膨胀止水胶,为非定型产品,采用注胶枪挤出后粘贴在施工缝表面,固化成型后的尺寸为(8-10)×(18-20)mm。

b、施工缝表面应平整、坚实,不得有蜂窝、起砂等部位。

c、止水胶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50mm。

d、止水胶挤出应连续,均匀,饱满,不得有气泡和孔洞。

e、止水胶固化期内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固化前不得浇筑混凝土。

f、止水胶接头部位采用对接法连接,对接应密实,不得出现脱开位置。

g、止水胶附近进行焊接作业时,应对止水胶进行保护。

h、止水胶一旦出现破损部位或提前膨胀的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粘贴止水胶。

7)、注浆管施工技术要求:

a、安装注浆管的施工缝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等,否则予以清除。

b、注浆导管与注浆管连接应牢固、严密,导管的末端应临时封堵。

c、注浆管宜设置在结构中线位置,任意一侧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0mm。

e、安装注浆管基层的范围的基层可不凿毛,并保持平整,必要时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局部找平,以确保注浆管任何部位均与施工缝表面密贴,要确保注浆管不得有悬空部位,注浆管的固定间距宜为200-3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

f、注浆管采用搭接法连接,搭接宽度宜为20mm-30mm,,搭接部位必须与基面固定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