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水区域泄漏处置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411315 上传时间:2022-10-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氨水区域泄漏处置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氨水区域泄漏处置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氨水区域泄漏处置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氨水区域泄漏处置卡.docx

《氨水区域泄漏处置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氨水区域泄漏处置卡.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氨水区域泄漏处置卡.docx

应急处置指导卡

氨水泄漏

编号

事故现象

现场发现有氨水泄漏、气味刺鼻

处理要点

疏散泄漏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泄漏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也可以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重点监控参数

氨水储罐液位、氨水泄漏量、氨水储罐温度

值长

1.启动氨水泄漏应急预案

2.汇报公司生产领导,通知相关部门经理。

3.联系相关专业和人员到场协助事故处理和原因分析。

主值

1.立即联系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2.确定现场情况,汇报值长

3.组织人员撤离、疏散。

4.立即配合检修人员办理工作票,对泄漏点进行处理;检修过程中,现场配置灭火器。

副值

1.掌握具体泄漏地点、有无人员中毒。

2.和巡检一起进行泄漏点隔离。

隔离后立即撤离现场。

设警示牌。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泄漏区域。

3.处理后以后运行人员对泄漏的氨水进行冲洗。

废水池液位达到1.8m时,启动废水泵。

巡检

1.发现氨水储罐区有氨水泄漏、气味刺鼻。

立即汇报副值

2.穿好防酸碱服、防毒面具。

检查泄漏点。

检查氨水区域有无人员中毒。

立即隔离离泄露点最近的阀门。

彻底隔离系统。

就地进行戒严,严禁任何人靠近泄漏点,并注意自身安全。

恢复要点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也可以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注意事项

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与强氧化剂和酸剧烈反应。

与卤素、氧化汞、氧化银接触会形成对震动敏感的化合物。

接触特殊物质能引发燃烧和爆炸。

1、健康危害:

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

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

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

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健康危害(蓝色):

易燃性(红色):

反应活性(黄色):

2、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3、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4、皮肤接触:

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对少量皮肤接触,避免将物质播散面积扩大。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5、食入:

误服者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该物质可引起迟发反应。

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6、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如果患者食入或吸入该物质不要用口对口进行人工呼吸,可用单向阀小型呼吸器或其他适当的医疗呼吸器。

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7、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

立即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