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13075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docx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docx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

姓名彭伟教育层次专科

 

班级0521学号G0550807

 

专业会计电算化指导教师刘中爱___

 

2007.10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

写作提纲

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一)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1.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2.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3.系统数据处理阶段

4.管理功能集成化阶段

(二)国内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1.自行开发阶段

2.商品化开发阶段

3.“管理型”软件开发阶段

(三)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比较

1.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步骤基本一致

2.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环境差别较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但发展不均衡

2.会计软件功能千篇一律,开发不足

3.会计电算化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4.会计电算化的网络系统和数据信息的安全保密性有待加强

5.不能满足审计要求

6.会计电算化人员问题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中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案

1.政府职能部门应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宏观管理,对软件开发商进行必要的引导

2.选用了不恰当的系统开发工具

3.能否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在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改变人的主观认识

4.要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特点设计安全保密方案

5.注重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

四、推行会计电算化应注意的问题

1.改变人们的观念认识

2.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3.环境会计同国际会计加快统一

五、总结

参考文献

浅谈我国的会计电算化

彭伟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也正以一个较快的速度前进,建立高效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实行会计电算化是大势所趋。

“会计电算化”是计算机技术运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也称“电算会计”。

国外一般称之为EDP(ElectronicDataProcessingAccounting),或电算化的会计信息系统(Computerized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

会计电算化包括两层涵义:

一是会计电算化学科;二是会计电算化实务工作。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会计学、管理学、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它的产生是现代化管理和会计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已走过近30年的历程。

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

以下就是我对会计电算化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解决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数据共享;安全保密

一、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会计软件是一种应用软件,它的基础应用领域是会计核算。

会计电算化主要依赖于会计软件,其发展首先表现在会计软件的发展方面。

从国内外会计软件的发展历程看,会计软件总是从专用发展到行业通用,最后发展到全通用,呈现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发展趋势。

显然,标准化是通用化的基础,通用化推动标准化的进一步发展,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其实,公认的会计软件,即通用软件,其本身就是一种标准。

无论是计算机技术,还是会计电算化,西方发达国家都比我国早几十年。

分析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对比两者的异同,将有利于更好的理解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趋势。

(一)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工资,标志着会计电算化时代的到来,至今,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单项数据处理、综合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和管理功能集成化四个阶段。

1、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是单项数据处理阶段。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利用计算机代替手工会计中的单项核算,完成某些数据量大和重复性的工作,如工资核算和科目汇总等。

这一时期的系统被称为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DataProcession,EDP)系统。

典型代表是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应用计算机进行工资计算。

2、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处于综合数据处理阶段。

基本特征是利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此时程序已构成一个子系统,数据与程序有一定的相互独立性,以文件方式管理数据,重视数据的综合加工处理。

这一阶段的系统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

它主要是面向企业经营管理的业务处理,如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等综合性的中间管理层的职能子系统,目的是满足多用户、多应用共享数据的要求,软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3、系统数据处理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是系统数据处理阶段。

基本特征是在综合数据处理系统的基础上,把数据处理与经济管理模型的优化计算和决策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它主要是面向企业高层管理,支持企业经营决策,所以这一阶段的系统也称为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DSS)。

4、管理功能集成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至今称为管理功能集成化阶段。

主要是在MIS、DSS和办公自动化(OfficeAutomation,OA)系统相结合的基础上,扩展了系统功能,以满足多层次、多方位、多用户需求,实现全方位管理功能的集成化。

这一阶段将人工智能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引入管理信息系统,如专家系统、知识工程、神经网络等,以提高系统的智能水平,因而也称智能管理系统。

国外会计电算化越来越重视会计软件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这是因为处理会计信息将关系到各方面的经济利益,所以世界各国对会计软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都很重视。

(二)国内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会计制度是由财政部制定统一,长期以来都是用会计制度来规范会计行为。

由于经济体制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别,因而国外的经验我们只能参考,不能照搬不误。

中国会计电算化始于1979年,当时财政部拨款500万元,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进行会计电算化试点,从而揭开了中国会计电算化的序幕。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分为自行开发、商品化开发以及“管理型”软件开发三个阶段。

1、自行开发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国内一些企业便自行开发会计软件。

当时的会计软件专用性很强,由于缺乏经验,软件水平不高,存在大量重复开发的现象。

这一阶段软件的主要特点是单项应用,如工资核算、材料核算等,尚未涉及会计核算的全过程。

2、商品化开发阶段

1988年8月中国会计学会在吉林市召开了首届会计电算化学术讨论会,为了克服自行开发专用软件的缺陷,提出开发商品化的会计软件的要求。

这一阶段,国内各专业软件公司相继成立,促进了我国商品化会计软件的迅猛发展。

与此同时,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会计电算化相关法规,规范了会计软件标准。

本阶段开发的会计软件涉及到会计核算的全过程,行业通用性较强,但还不是全通用,软件功能主要由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等模块组成,也称为“会计核算软件”。

3、“管理型”软件开发阶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对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单纯的“会计核算软件”渐渐地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要。

1998年6月,我国20多家著名的会计软件公司在北联合发出了“向企业管理软件全面进军”的宣言。

表明我国会计软件已经进入了“管理型”软件研究开发阶段。

总的来说,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不长,相关制度并不完善,企业各种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运作方式等还没有完全转换过来,因而开发出来的“管理型”会计软件,还没有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管理功能。

(三)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比较

国内外会计软件发展历程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

这些区别主要源于国内外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差别。

1、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步骤基本一致

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步骤基本一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起步相同,即国内外会计软件都是从会计核算的单项应用起步的,且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处于早期阶段,会计软件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二是发展趋势相同,即国内外会计软件都呈现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客观发展趋势。

我国会计软件虽然开发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正处于向管理型软件进军的阶段。

可以预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会计软件必将发展到决策支持、管理功能集成化阶段。

2、国内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环境差别较大

国外会计软件从综合数据处理阶段起,会计电算化就与企业经营管理紧密结合,它被视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强调单独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并且新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能够很快体现于会计软件中。

而国内的会计软件长时间停留在“会计核算”这一阶段,不注重发挥会计参与管理的职能。

国内外会计软件的差异,主要与会计软件所依存的环境有关。

影响会计电算化的环境因素很多,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第一,经济体制。

发达国家长期实行市场经济制度,企业只有反映灵敏、在管理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因而,会计信息系统必须视“管理”为己任,服从“适者生存”原则。

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实行计划经济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企事业单位只需执行上级部门下达的计划,不需要自己预测,也很少自己决策。

因而这时的会计工作主要承担事后的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软件着重于核算部分,而忽视了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大批企事业单位逐渐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开发“管理型”会计软件就成为必然。

第二,会计法规。

以英美为代表的一些国家,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对于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方法的制定、选择,发挥着主导作用。

各单位的会计实务活动主要受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制定的会计准则的影响,政府颁布的法律很少直接涉及对会计的具体要求,即便个别法律谈到对会计的法律要求,往往也是原则性的。

〔2〕因而,会计准则的规范性和强制性较弱。

我国会计法规主要由政府统一制定,会计职业界发挥的作用很小。

而我国先后颁布的一系列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法规基本上是针对会计电算化核算进行规范的,这决定了我国会计软件重视“会计核算”功能,强调软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相对忽视管理功能的发挥。

第三,文化教育。

一个国家长期以来的文化教育水平,影响国民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

国外发达国家文化教育环境与我国区别较大,他们的市场竞争意识比我国要强烈地多,会计人员能够很快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中国人习惯照章办事,会计人员也只求作好“份内”之事,很少参与“管理”,商品化的会计软件迎合了这种“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新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有理由相信,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将走上一个新台阶。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但发展不均衡。

现今,计算机已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其在处理会计工作方面的优越性,已越来越多地被会计工作者所认识。

总的来说,会计电算化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我国的普及工作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各地区、各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以至于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极不均衡。

往往越发达的地区,经营越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程度越高,对会计工作的辅助处理作用也越大。

2、会计软件功能千篇一律,开发不足。

我国会计软件品种众多,但功能却大同小异。

大多数包括账务、往来账、工资、固定资产、报表等一些模块,主要功能还是局限于核算。

市场上的会计软件,其信息采集都有较大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每个企业都要面向市场,对于不同的企业,会计工作的核算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会计水平要求也不一样。

很多软件用户在选择一种会计软件应用于具体工作后发现,软件的一些功能工作中用不上,而需要的功能又不具备。

尽管一些软件开发者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做些许改动,然而软件大体模式已定,很难尽如人意,最终影响了企业会计电算化进程。

3、会计电算化信息资源不能共享。

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同一会计信息资源可以被不同的使用者用于各自不同的目的。

影响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问题,是怎样使同一信息资源的电子数据形式能被各需求方无障碍解读、利用。

现阶段我国的电算化发展大部分只是局限在单用户系统的普及和应用上,而就目前计算机网络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水平来看,电算化会计中数据的高度实时共享是可以实现的。

同时由于个会计软件开发的独立和发展的孤立,决定了各软件之间很难兼容。

各软件用户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软件,对于企业来说,只能对同一数据重复录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这样不仅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并且加大了信息数据的出错率,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效率,凸现不出会计电算化的优势。

4、会计电算化的网络系统和数据信息的安全保密性有待加强。

9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成熟,集网络数据通讯,多种计算机系统及不同数据处理为一体的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推广应用,以单用户业务处理到建立一个网络化的完整的会计信息系统,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从网络技术的发展来看,电算化会计信息有较大隐患:

在外有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攻击;内有软件自身漏洞,计算机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都将导致会计工作内部控制失效。

另外,目前我国的会计软件的数据安全保密性也较弱。

在多数软件中,数据往往完全暴露在所有用户面前,一个对计算机略懂皮毛的人,往往也可以随意查询,修改数据。

这些安全问题都是会计电算化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5、不能满足审计要求。

会计电算化后,传统审计中最为重视的会计系统提供审计线索的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

近年来,计算机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具体的审计工作中,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而开发的审计软件也有很多,但是因为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内部模块不同、工作原理不同等,兼容较难,对同一数据的调用、解读和转移很难进行。

根据审计工作秒的需要而开发的审计软件也有很多,但是因为会计软件与审计软件内部模块不同,工作原理不同等,较难兼容,对同一数据的调用、解读和转移很难进行。

加上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内部程序不一定全面了解,使得会计电算化过程成为一只“暗箱”。

所以说,目前的会计电算化与审计处于一种“脱节”状态,极大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与审计工作协调发展。

6、会计电算化人员问题。

会计工作专业性很强,一个称职的会计工作者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会计电算化发展到今天,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既需要对会计业务流程了如指掌,又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并能熟练操作机器。

虽然,会计电算化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财经类大专院校都开设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培养了大批复合型人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老会计人员跟不上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步伐,新会计人员设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去应对复杂的日常账务处理。

我国的企业会计电算化人员在财务会计知识方面表现为知识面浅窄,更新缓慢。

只是对日常会计核算进行处理,而无力为提高会计管理水平。

同时,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相当薄弱,虽然越来越多的会计人员接受了计算机培训,但一般只懂得基本使用,谈不上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开发。

因而导致用户在选择会计软件时,只注重软件核算功能和软件仿真程度,忽略了软件在会计管理方面的作用。

三、我国会计电算化中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案

1、政府职能部门应对会计电算化进行宏观管理,对软件开发商进行必要的引导。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会计领域也在不断改革,正逐步与世界惯例相衔接、统一。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实施会计电算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事实证明,在各行业普及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必然发展方向。

政府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普及和规范会计电算化创造环境,加速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我国虽然针对企业会计电算化颁布了一系列实施条例。

但在施行过程中,得不到领导重视,不能引起财会人员关注,从而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效果。

考虑到电算化会计信息在相关专业间交流的需要,如审计工作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应引导软件开发商注重本行业的发展前景,完善软件兼容性,发展自身软件的个性功能,满足不同行业的要求。

2、选用了不恰当的系统开发工具。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规模有限,购买或用来开发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数据系统是基于单用户档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这种数据库管理系统价格便宜,结构简单,功能也一般,先天就缺少多用户档次数据系统所具有的许多优秀特点。

在提供数据安全保密,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和良好的开发控制机制等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满足会计电算化用户的各种要求。

虽然上世纪末我国涌现出一批专业软件开发公司,但一些规模小技术力量有限的中小型软件开发公司的加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复劳动,而且不利于集中人力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财会软件开发。

所以,要加强会计软件开发市场的管理,加快会计软件开发标准的统一,重质轻量,避免重复劳动。

3、能否信息资源共享的关键在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改变人的主观认识。

我国的计算机平均应用水平低,网络技术发展相对滞后,通讯基础设施薄弱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但除此之外,更有人的主观认识上的原因,普遍缺乏会计信息社会化意识,对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的信息共享问题认识不足,产生盲点。

应当指出,在电算化会计信息资源共享问题上,普遍存在着一种误解,认为信息共享必须以计算机网络为充分必要条件,有了这一基础,信息共享才能得以实现。

事实上,计算机网络技术仅仅是为信息共享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人的因素,才是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

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数据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机器与人工的结合。

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无关的,只关乎人们的认知,这方面工作做的好,即便是在无网络环境情况下,也能较好实现电算化会计信息的便捷交流。

4、要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特点设计安全保密方案。

财务上的数据往往是企业的核心机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必须针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进行分析研究,建立起必要的内部、外部安全制度,以抵抗来自系统内外的对系统软硬件的各种干扰和破坏。

在硬件方面,我们要合理配备资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按性价比选择,考虑到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保密性,连续性和历史性等特性,如在网络上应配置功能强大的防火墙设备以及系统中应有足够的保证数据安全备份存储的配置等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软件方面,我们需要着重探讨一下软件的后继支持。

会计信息系统软件包括会计软件,杀毒软件以及附加在网络设备上的一些软件(如网络协议、压缩、加密算法等)。

对于会计软件,其后继支持主要在于升级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由于操作平台的更新,系统的升级,导致会计软件势必也要作相应的升级,才能保证系统运行的顺畅。

另外,系统数据遭病毒破坏或遇上千年虫之类问题,也需要靠软件后继支持来解决。

对于杀毒软件,一般来说,总是有某种病毒后,才产生相应的杀毒软件。

因此在系统中,应不断地升级杀毒软件或采用新的杀毒软件来防御病毒侵害。

至于附属在网络设备上的软件,所需的后继支持,在于能满足不断的完善的网络系统和数据压缩,加密算法的改动或更新。

一般来说,有加密就有解密,黑客的存在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因此,当你选择某些产品时,一定得向供应商索取后继支持的承诺。

此外,管理机制是否严格和员工素质是否过硬也都关乎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程度。

所以,只有充分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需求并配合有效的安全控制,才能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系统,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5、注重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具体有新知识结构的人才来完成会计电算化的组开发和应用等工作。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会计组织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新的组织机构也产生了新的岗位和新的分工,不仅需要新的专业会计人员,还需要计算机专业人员,特别需要既懂会计又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会计电算化的关键在应用,经常参加计算机培训班和会计培训班,既要全面了解科技方面最新动态,也要定期更新自己的会计知识。

这些在电算化会计的实际工作中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财会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成败。

前面关于会计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性的分析讨论,已经提到了会计人员的素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没有经过培训和不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员工,本身对系统就是一种潜在的威胁。

所以,加强财会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人员的素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四、推行会计电算化应注意的问题

1、改变人们的观念认识。

电算化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兴的事业,很多人只是刚刚接触,所以人们并未充分认识到电算化的意义重要性。

从电算化会计在我国推行近30年的效果看,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改变了会计核算方式、数据存储处理方式,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而且改变了会计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方法,因而推动了会计深论与会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所以,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对会计工作处理方式的改进,而且必然引起会计相关事项的一系列改变,推动会计工作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

2、重视会计电算化理论的研究。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依靠电算化理论的指导、推动,电算化会计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突破传统会计观念,对现行会计理论和方法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课题,以及研究和确立新的理论和方法的过程。

会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必将产生新的会计理论,会使电算化会计在新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完善。

会计电算化理论的不断完备,不但使会计软件的研制有了明确的方向而且为会计电算化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建立一个完备的电算化理论体系,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迅速发展的需要。

3、环境会计同国际会计加快统一。

1993年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后,尽管在许多方面已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但有关环境会计的探讨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尽快建立和推行环境会计管理是当务之急。

同时,要立足我国企业财会工作的实际情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实施会计电算化中适合我国的经验,尽量缩短我国企业会计电算化从理论到实践的时间跨度。

五、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化,会计信息的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会计电算化作为会计核算方式的重大改革,它的实施尤其被关注。

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顺利健康发展,是确保电算化会计信息合法、完整的基础,同时,也为规范市场化经济起到重要的作用。

电算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战略性,全局性的眼光来进行考虑。

在实施前要做好电算化的规划和采取相应的方针,在实施中要进行必要的控制和人员分工,在实施后要有健全的制度,以保证电算化的顺利进行。

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伴随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算化不光在会计领域,包括其他行业都将越来越普及,这是发展的必然。

电算化的不断成熟和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我相信,会计电算化必将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必不可少的一员,越来越多地被人接受,进而受到青睐。

参考文献

1、电算化会计周国刚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计算机会计学李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2001

3、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朱小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电算化会计黄昌勇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5、电算会计基础黄昌勇,黄国圣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6、新经济时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张爱丽中国会计电算化2001

7、会计电算化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探讨梁鹏,沈安厦中国会计电算化2002

8、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人员岗位流动李克广会计研究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