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 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0963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 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大 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大 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大 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大 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大 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docx

《电大 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 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大 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docx

电大国际贸易原理综合14作业答案

《国际贸易原理》平时作业一(1~5章)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5分)

1、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扩大)和(国家的形成)。

2、国际贸易额也称(国际贸易值),它是世界各国或地区出口贸易值的综合,以美元来表示。

3、李嘉图比较成本论的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

4、社会生产力,特别是(科技革命)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统一的世界市场的基本特征是(多边贸易)、(多边结算)和(统一的世界市场价格)。

6、需求相似理论认为,(平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7、两个以上国家同一产业部门内的某一项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叫做(产业内贸易理论)。

8、形成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的基本原因是(垄断)。

9、世界市场价格,也称国际市场价格,是指商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形成的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价格,世界市场价格的形成是以(世界货币)的形成为前提的。

10、影响世界市场供求关系的主要因素有:

垄断和竞争、(经济周期的变动)、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其他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11、不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如何变化,总不外乎两种基本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12、签订贸易条约依据的法律原则主要有两个:

一是(最惠国待遇原则),二是(国民待遇原则)。

13、征收关税的目的有二(财政的目的)和(保护的目的),主要方法有(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在这两种主要征收方法的基础上,又派生出(混和税)和(选择税)两种。

14、直接由某种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的高低来反映对本国同类产品工业部门的保护程度,这叫做(名义保护率)。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选做5小题即可,共25分)

1、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与就业理论联系起来,从增加就业,提高国民收入角度说明保护贸易的重要性。

2、经济全球化: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3、里昂惕夫之谜:

依照要素禀赋论,一个国家拥有较多的资本,就应该生产和输出资本密集型产品,而输入在本国生产中需要较多使用国内比较稀缺的劳动力要素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基于以上的认识,他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美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具体计算来验证赫-俄原理,结果发现美国出商品的资本密集程度低于进口替代商品,这一验证结果与赫-俄原理相反.里昂惕夫发表其验证结果后使西方经常学界大为震惊,因而将此不解之谜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4、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

是保护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退的垄断工业,保护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并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向国外市场实施进攻性的扩张

5、关境:

是一个国家的关税法令完全实施的境域。

6、附加税:

“正税”的对称。

指随正税按照一定比例征收的税。

其纳税义务人与独立税相同,但是税率另有规定。

附加税以正税的存在和征收为前提和依据。

7、海关税则:

也称关税税则。

它是一国海关据以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类表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对外贸易对于经济发展的真正重要作用是从(C)开始的。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2、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总的变化趋势的论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B.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基本上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C.社会主义国家所占比重不大

D.社会主义国家所占比重基本上保持在一定的水平

3、“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学说首先是由(C)提出的。

A.哈罗德B.凯恩斯C.罗伯逊D.赫克歇尔

4、有关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D)

A.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B.没有国际贸易,就没有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C.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而发展的

D.国际分工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扩大,对国际贸易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5、侵略性保护贸易政策的代表人物是(C)

A.亚当.斯密B.李斯特C.凯恩斯D.李嘉图

6、在相同时间内,中国生产一单位钢铁需5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酒需40个劳动力;日本生产一单位钢铁需80个劳动力,生产一单位酒需50个劳动力,按照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D)

A.中国生产钢铁,日本生产酒;B.中国既生产钢铁又生产酒;

C.日本既不生产钢铁也不生产酒;D.中国生产酒,日本生产钢铁。

7、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在打垮了竞争对手、占领了市场以后,再大幅度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是(C)

A.偶然性倾销B.长期性倾销C.掠夺性倾销D.隐蔽性倾销

8、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

(A)

A.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依赖程度B.一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D.一国国民经济对第三产业的依赖程度

9、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基本特点是(A)

A.进一步强化关税的征收

B.强化关税征收的同时削减非关税措施

C.在关税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下不断强化种种非关税措施

D.强化关税和非关税措施

10、下列有关关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关税是进出口商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一种税

B.关税是一种间接税

C.关税由设在关境上的海关负责征收

D.征收关税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

四、简答(每题6分,选做5题,共30分)

1、对外贸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第一,互通有无,调剂余缺。

第二,节约社会劳动,增加生产总量。

第三,可以阻止利润率下降趋。

第四,是发展对外关系的纽带和手段。

2、要素禀赋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赫俄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不能完全代替,所以在生产不同的商品时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

根据商品所包含的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可以把国际贸易商品大致分为劳动密集型的、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密集型的或技术密集型的。

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是不同的。

根据该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以换取那些需要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减少国际间生产要素分布不均的缺陷。

3、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有哪些?

答:

(1)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2)垄断价格(3)国家垄断价格或管理价格(4)转移价格(5)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4、分析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因素。

答:

(1)国际价值是商品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

(2)货币价值的变化(3)影响世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垄断和竞争、经济周期的变动、气候变化、人为措施、原材料价格的变化、重要供需国家的销售和购买动向。

5、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答: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是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认为国家的强富不在于现在的财富多少,在于将来能创造多少财富,而能创造未来财富是生产力,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在对外贸易方面,他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而保护政策的关键是保护关税。

对工业有选择的加以保护,以便被保护工业将来发展后所获得利益补偿因实行保护政策而造成的损失。

对幼稚工业应重点加以保护,而保护的重点应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工业。

6、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有哪些?

答:

进口配额制、进口许可制、“自动”出口限制。

7、与关税壁垒相比较,非关税壁垒有哪些特点?

答:

(1)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2)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能更有效地限制进口

(3)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8、简述征收进口税和非关税壁垒对于进口国的影响。

答:

(1)引起商品价格上涨,使消费者蒙受损失。

2)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不论是财政关税还是保护关税,都有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作用。

(3)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

五、论述题(计1题,共10分)

简述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答:

斯密在提出他的“绝对成本学说”也称“地域分工说”的国际分工理论之前,首先分析了分工的利益。

他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原因是:

①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②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③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生产工具。

接着斯密将运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推演到各国之间的分工,从而形成其国际分工理论。

斯密认为:

自由贸易会引起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

它们都可以使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处于比其他国家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平时作业二(6~8章)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乌拉圭回合”中,第一次列入多边贸易谈判的三项新议题是:

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2、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机制主要体现在决策机制、争端解决机制和政策审议机制。

3、多边关税减让谈判的方式,有三种:

产品对产品方式、直线减让方式和瑞士公式关税减让方式。

4、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出现的第一个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经济互助委员会。

5、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出现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经济区。

6、二次大战以前,国际卡特尔是当时最主要的国际垄断组织形式,二战以后,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垄断组织最主要、最基本的形式。

7、按投资方式的不同,国际投资可分为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间接投资。

8、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有四种形式举办独资企业、举办合资企业、收买外国企业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投资所得利润的再投资。

9、从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来看,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物质基础,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载体。

10、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一家企业只有在同时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这三钟优势,才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11、2001年,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名成员。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最惠国待遇原则:

是指一成员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包括利益、特权、豁免等),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成员

2、国民待遇原则:

指对其他成员的货物、服务、服务提供者或企业、知识产权所有者或持有者所提供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同类货物、服务、服务提供者或企业、知识产权所有者或持有者所享有的待遇。

3、跨国公司:

是指通过直接投资,设立并支配国外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凭借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按“全球战略”在世界范围内从事国际生产、销售或其它经营活动,获取垄断高额利润的国际垄断企业。

4、贸易创立:

指关税同盟成立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产品被生产成本低的成员国的产品所代替,获得自由贸易所创造的比较经济利益

5、贸易转向:

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成员国把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地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转为从同盟内高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从而使贸易方向发生转变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按照关贸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反倾销税的征收(C)

A.应大于倾销差额B.不得超过倾销差额

C.应小于倾销差额D.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2、下列关于关贸总协定的说法,错误的是(B)

A.关贸总协定由美国着手策划B.关贸总协定是一个正式的组织

C.关贸总协定本身是一个法律文件D.关贸总协定的总部设在日内瓦

3、世界上第一个由最富裕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是:

(C)

A.欧洲经济共同体B.洛美协定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

4、有关欧共体目标实现的各种障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技术障碍B.财政障碍C.财政补贴D.公共政策

5、下列陈述中哪一条不正确(C)

A.国民待遇是在签订贸易条约时所依据的重要法律原则之一

B.国民待遇一般不包括沿海贸易权

C.国民待遇一般不包括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

D.领海捕鱼权通常不适用国民待遇原则

四、判断分析题(每题3分,判断正误1分,改正或说明理由2分,共12分)

1、跨国公司越来越多地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以低于国际市场或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价格销售产品,扩大产品销路,争夺世界市场。

(对)

2、购买外国企业股票属于对外间接投资。

(错)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是世界绝大部分国际直接投资的提供者,同时又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接受者。

(错)

4、国际间任何一种经济的结合都可称之为国际经济一体化。

(错)。

五、简答题(每题6分,选做3小题,共计18分)

1、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作用有哪些?

答:

(1)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进行了关税减让谈判和多边贸易谈判,推动了贸易自由化的开展,对二战后国家贸易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制定了一整套有关国际贸易的规章和原则,建立起了一个国际多边贸易体制(3)调节了许多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争端,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各缔约国之间在国际贸易中的矛盾。

2、世界贸易组织与关贸总协定相比,有哪些不同?

答:

(1)他代表着更大范围的世界贸易

(2)它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在法律上与其他国际组织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其参加者一律成为成员(3)它的职责权限有了明显的提升。

3、简述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答:

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一般的取消数量限制原则、对发展中国家实施差别待遇原则。

4、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大体有哪些形式?

答:

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5、跨国公司的经营特点和竞争手段是什么?

答:

(1)具有全球经营战略目标、

(2)高度经营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3)以技术为先导,实行综合性的多种经营(4)实行限制性商业做法,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和争夺(5)越来越多的用非价格竞争作为争夺国际市场的主要手段(6)在公司内部实行转移价格,以获取最大的整体利益。

6、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什么

答:

(1)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加强了国际贸易中的垄断程度(3)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影响(4)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六、论述题(共10分)

跨国公司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变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什么?

答:

(一)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直接带动机器设备的出口。

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往往从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进口零部件,经组装后再出口。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原料产地的投资,扩大了原料的进口。

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专业化协作生产,加大了中间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得流量。

所以这一切,大大地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加强了国际贸易中的垄断程度

国际贸易中得垄断程度可以从跨国公司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显示出来。

世界贸易的大部分是由跨国公司来进行的。

一些巨型跨国公司在世界上占有垄断地位,它们往往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和操纵市场,成为世界市场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3)对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3/4集中在发达国家,所设立的子公司也有2/3在发达国家。

跨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特别是促进了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一直占世界贸易总额的70%左右,与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方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4)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部门,尤其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部门,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得制成品贸易,特别是机器设备贸易的比重上升,初级产品贸易的比重下降。

此外,跨国公司内部专业化协作的发展,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制造业部门投资的增加,也是使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的重要因素。

 

国际贸易原理平时作业三(9~11章)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服务,也称劳务,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一种活动形式的使用价值。

服务产品与货物产品相比,有三大特性:

非实物性、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的高度、不可贮存性。

2、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界定,国际服务贸易具体有四种提供方式:

"跨境支付"方式、境外消费方式、商业存在方式和自然人流动方式。

3、服务贸易就是指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的某种需要并索取一定报酬的活动。

4、从法律上看,知识产权具有三个特点:

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

5、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七大类,分别是版权与相关权利、专利权、商标权和地理标识、工业品外观设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和未披露信息。

6、能够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不论是产品发明还是方法发明,都必须具有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

7、从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大体上有三种:

即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国际服务贸易:

是指国际间服务的输入和输出的一种贸易方式贸易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过程称为服务出口或服务输出,购买他人服务的一方称为服务进口或服务输入。

国际贸易狭义的概念是指传统的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的运输、保险、金融以及旅游等无形贸易。

而广义的概念还包括现代发展起来的、除了与货物贸易有关的服务以外的新的贸易活动,如承包劳务、卫星传送和传播等。

2、进口替代:

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

进口替代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依据两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学家普雷维什和辛格提出的,之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实行了进口替代战。

3、出口导向:

是指以生产出口产品来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主要由国际市场来推动。

出口导向是着重于利用国外资源与开拓国际市场,以生产出口产品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即主要以出口的增长来带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模式,属于外向型经济。

4、普遍优惠制:

简称普惠制,是指发达国家承诺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这种税称为普惠税。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对服务进口的限制,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是(A)

A.关税壁垒措施B.非关税壁垒措施C.征收反倾销税D.征收反补贴税

2、国际技术贸易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贸易方式是(A)

A.许可贸易B.特许经营C.技术咨询服务D.含有技术转让的国际工程承包

3、知识产权包括两大组成部分,即(A)

A.工业产权和版权B.专利权和著作权

C.专利权和商标权D.工业产权和专利权

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转变,在经济领域表现为(C)

A.美欧争霸B.美日争霸C.美、欧、日争霸D.美、英争霸

5、美国对日贸易逆差之所以日趋严重,其中的一个原因是:

(C)

A.日美两国的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B.冷战结束后日美安全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C.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长期落后于日本

D.美元汇率太低

四、判断分析题(每题2分,判断正误1分,改正或说明理由2分,认为正确的论断不需说明理由,共15分)

1、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无形贸易的概念大体相同,但前者所包含的内容更为广泛。

(对)

2、由于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市场上竞争力较强,主要倾向于实行服务贸易自由化,而发展中国家却相反。

(错)

改正:

发展中国家表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

3、从国际服务贸易的国别和地区分布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主导地位,它们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国,也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进口国。

(错)

改正:

不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进口国

4、普遍优惠制的实施,对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的生产和出口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显著改善了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的竞争条件。

(错)

改正:

不能改善发展中国家制成品的竞争条件

5、普遍优惠制的特点是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错)

改正:

非互惠的

五、简答题(每题10分,选做2题,共计20分)

1、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

答:

(1)服务业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上升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服务业日益专业化(3)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长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的国际化(5)国际服务合作的扩大促使服务贸易扩大(6)国际旅游业的兴起与迅猛发展加快了服务贸易的发展(7)发展中国家积极发展服务贸易(8)各国政府的支持是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催化剂。

2、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

第一,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很小,且呈下降趋势。

第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依然以初级产品为主,进口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虽然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所提高。

第三,主要贸易对象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发展中国家的比重在上升。

第四,制成品的出口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地区。

3、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后引起欧共体和日本间贸易严重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答:

(1)欧共体的市场竞争能力低于日本

(2)日本市场特有的封闭性,使欧共体产品很难打入日本市场(3)欧共体各国贸易的协调,终不及日本一国对对外贸易进行国家干预的效果显著(4)美日贸易矛盾的加剧,也促使日本向欧共体的出口急剧增加,加深了欧共体和日本的贸易摩擦。

六、论述题(共15分)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美贸易矛盾不断升级的政治和经济背景,说说为了针对不断恶化的对日贸易情况,美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答:

背景:

第一,冷战结束后日美安全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第二,日美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三,日美贸易不平衡日趋严重

对策:

首先,压低美元对日元的汇率,以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能力。

其次,要求日本政府撤销贸易壁垒,改变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对美国商品开放市场。

但日本步步为营,进口自由化的进展十分缓慢。

最后,采取高压手段,要日本调整其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进口。

平时作业四

据所学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写一篇论文或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具体要求如下:

1、字数在1000~4000字之间;

2、选题要有意义,具有时效性,最好是当前的热点话题;

3、内容上要有自己的见解,能用书本知识联系现实经济生活;

4、认真完成,不得抄袭或剽窃其他人成果。

一经发现,该门课程平时成绩按零分计。

关于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近年来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出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出口逐年增加。

相反,西方发达国家在三年前陷入同步衰退后,经济增长普遍乏力。

这时,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愈演愈烈,认为中国的强大将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挑战国际格局,为各国限制中国的出口提供了舆论的基础。

一些西方国家国内保守势力声称,中国外贸的增长对其经济安全形成了威胁,强烈要求政府对华采取包括反倾销在内的贸易保护措施。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将中国视为贸易和投资的竞争者,采取类似的贸易限制措施。

一、原因

可见,近两年一些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增多,既有复杂的经济背景,又有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从宏观上看,WTO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机制,较好地均衡了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关系。

中国在加人WTO时签订的议定书中有“非市场经济条款”,适用期15年。

所以它在倾销价格的确认上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运用替代国的价格。

这样,西方贸易大国就在这个国际机制允许的范围内,往往轻易地把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判定为倾销。

从微观上看,一些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