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109187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docx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附件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2009—2011年)(试行)

 

为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精神,落实《成都市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关于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任务,通过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我市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与现状

(一)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1、学校信息化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通过成都教育信息化“十五”规划及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学校信息化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截至2008年底,我市中小学拥有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1499个,校园网309个,计算机8.16万台,生机比为22:

1,师机比为5:

1,多媒体课堂教学系统4135套,基本满足信息技术课的开设要求,并为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创造了一定条件。

2、教育网站应用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建成了以“成都教育”和“成都教育在线”两大网站为基础的电子政务、教育信息管理应用和教育资源平台。

“成都教育”是成都市教育局门户网站。

目前已实现政务信息的及时发布、OA发文、电子邮箱服务等功能,整合了教育科研、招生考试、继续教育、技术装备等教育系统信息;建立了中小学学费银行代收系统、学生电子学籍管理和网上教研平台;校产管理、教师教籍管理等系统也正在建设之中。

“成都教育在线”资源网站已经通过购买和自建等方式初步形成了包括中央电教馆教学资源及题库、北大方正数字图书馆、七中远程教育高初中课程资源库、成都市小学优质课例展播、新课程教师上岗培训讲座等较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资源总量达1.3T。

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得以提升

通过开展多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使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十五”至2008年期间,市、县两级共开展信息技术方面的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培训达3.5万人次。

4、信息技术应用初见成效

通过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师生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活动、成果评选、课题研究、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创建等工作,有效地推进我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未形成全市统一的教育城域专网。

目前,学校信息访问和资源的应用通过公网进行,使用成本高,安全性较差,网络传输速度慢,制约了全市教育资源共享和优质资源的辐射。

2、教育教学资源仍然无法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师生的需求。

特别是与新课程标准配套以及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资源非常缺乏。

我市教育教学资源总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甚大。

3、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1)学校校园网、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室多媒体系统、教学和管理用机的数量还不能满足广大师生教学及学校管理信息化的需要。

(2)农村教育信息化环境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受“5.12”地震的影响,都江堰市等4个重灾区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受损较为严重,更加大了与城市学校之间的差距。

项目

 

学校类别

生机比

师机比

教室多媒体

系统

校园网

建成比例

城市学校

13.8:

1

1.5:

1

3:

1

80%

农村学校

27.8:

1

4.5:

1

7.5:

1

16%

4、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整体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资源应用观、教学设计观等深层次的培训还比较缺乏;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短缺,影响了学校教育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总体战略部署,坚持“统一规划,集中整合;突出重点,均衡发展;应用主导,全面推进”的原则,以成都教育城域专网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加快农村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师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为目标,大力推动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实现我市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

三、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三建”达到“三个满覆盖”,以教育信息化引领教育现代化。

——通过教育宽带专用网络和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教育信息网络满覆盖;

——通过全学段全学科的优质教育资源库的建设,达到教育教学资源满覆盖;

——通过教师队伍的信息化建设,达到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

(二)具体目标

1.教育信息网络满覆盖:

(1)构建“两级中心、三级架构、多点应用”的教育城域专用光纤网络。

2009年建成覆盖为全市教育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考试评价、教育科研、教师培训和全民教育等各个教育领域提供有效服务的宽带教育专用网络。

通过“两级中心、三级架构、多点应用”的教育城域全程光纤专网的构建,达到市到县1000M主干带宽,县到校100M接入带宽,区域内统一互联网出口。

实施所有教育用户身份认证工作,配套建设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和教育资源综合服务体系,实现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育机构网络互联与教育数据、资源的共享。

(2)构建全市统一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

依托成都教育城域专网,按照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要求,实施全市教育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工作,完善由办公自动化、信息化管理平台和区域基础数据应用集成组成的教育城域网信息化管理应用体系,建立我市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管理数据源。

——2009年,进一步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EAI系统),实现公文交换的网络化、无纸化;完善学籍管理、校产管理系统;搞好学校基础信息查询系统等综合业务系统建设。

——2010-2011年,实施学生成绩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教籍管理、学校资产管理系统功能;实施区域基础数据应用集成系统建设。

(3)全面推进成都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所有独立建制学校拥有校园网,学生计算机达到生机比12:

1,学校教师计算机师机比达到4:

1,教室多媒体系统达到4个班拥有一套。

在此基础上,随着教育现代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信息技术环境逐步达到“班班通,堂堂用”的要求。

校园信息化环境建设分年度完成规划

建设项目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校园网建设

达到50%

达到70%

达到一校一网

学生计算机达标

达到19:

1

达到16:

1

14:

1—12:

1

教师计算机达标

达到4:

1

/

/

教室多媒体系统标

达到6:

1

达到5:

1

4:

1

2.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满覆盖

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学的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组织和协调市、区(市)县、学校及社会开发力量,采取多种方式开发教育信息资源,实行教育教学资源共享,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开发面向学校与师资培训的各个主体要素和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并建设符合国家资源库标准和规范的、依托成都教育网、水平较高、内容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群,用数字化手段整合与利用教育信息资源,形成交流便捷、优质高效、超大规模的教育信息资源共享系统,进而实现与我市其它领域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

建设市、区(市)县、学校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立全市教育信息资源的查询、引导和管理系统,逐步形成全市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体系和有效的运作机制。

建立全市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评审、认证和监管制度。

3.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

贯彻教育部颁行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制定我市《2009—2011年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方案》,完善市、县、校三级信息化师资培训和考核体系,实施全市信息技术教育全员培训。

到2011年,使45岁以下的教师都能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师资队伍和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普遍提高。

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手段的普遍应用,使学科覆盖面100%、教师应用比超过80%以上;

——市级每年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及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1500人次,三年共4500人次;县级教研、电教部门开展区域内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讨培训活动,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学校应定期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

——完善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评比机制;巩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成果,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城乡师生共同发展平台;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教育,完善网络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利用学校教育信息化资源为社区和“三农”服务,促进教育教学和社会效益的发挥。

4.实施网络远程教育

依托成都教育城域专网,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和现代网络远程教育手段,集中网络教育系统及其他教育资源优势,建设成都市网络远程教育中心,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建立若干个网络教学站点,充分发挥网络远程教育优势,扩大优秀教育资源的辐射面和覆盖面。

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规律,鼓励并支持网络教育支撑平台和网络教学课程系统开发,积累一批优秀的网上教育教学资源,造就一支适应在现代网络环境下,进行教育活动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实现跨越时空的教育资源共享,向各行业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多种继续教育课程,不断扩大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的机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教育的需求,适应终身学习和知识更新的需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发展

各级政府应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成都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和统筹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责,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规划、管理、指导、检查等工作,并纳入对区(市)县教育督导评估范畴中。

进一步完善市、县、校三级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组织机构,各学校应有一名校级领导负责本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管理及应用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多渠道筹措经费

建立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运行保障机制,继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确保我市教育信息化重点项目的实施。

市、县两级财政应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用于保证教育城域专网运行、维护升级、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学校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等项目。

按照教育信息化建设以县为主的原则,各区(市)县政府要成立教育、财政、信息办等部门参与的组织机构,加强工作领导;落实当年学校信息化建设、区域教育专网运行、本地特色资源建设、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等资金,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

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按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财政局关于成都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精神,做好学校公用经费按比例用于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补充、耗材的添置等预算,确保专款专用,保证学校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建设及运作资金,探索新的运行机制,争取营运商给予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联网资费的优惠。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效能

进一步完善和规范管理机制,健全质量标准、建设标准的规范化管理,加强资金管理、质量管理等制度建设。

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渠道,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考核力度,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对各区(市)县政府督导目标及教育行政部门考评体系,各级各类学校也应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纳入对教师的常规考核,确保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完善激励机制

加大教育信息化专业技术和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力度,重视、培养和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确保每校至少应有一名信息技术专业人员。

市县两级应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激励机制,对资源建设和应用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学校应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附件: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规划表(2009—2011年)

 

二〇〇九年二月十一日

附件

成都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规划表(2009—2011年)

单位:

个、台、套

建设项目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成都教育

专网

市级应用中心

一期建设

二期建设

专网宽带扩容

区(市)县级应用中心

一期建设20个

 

 

教育管理

平台

学籍管理系统

系统升级

 

优化各种管理平台,实施区域基础数据应用集成系统建设

办公自动化系统(EAI)

1

系统升级

教籍管理系统

1

系统升级

校产管理系统

1

系统升级

学校信息查询系统

1

系统升级

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

设施

校园网

达到50%

达到70%

达到一校一网

学生计算机

19:

1

16:

1

14:

1—12:

1

教师计算机

4:

1

/

/

多媒体课堂教学系统

6:

1

5:

1

4:

1

人员培训

学科教师

市级每年培训1500人次,区(市)县每年自培教师人数的20%

技术管理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