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10241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docx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西部

设计者黄冰燕

教材分析:

本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

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

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

《丝绸之路》中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的字里行间。

《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赞扬了筑路大军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教学要求:

学习本组课文,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合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尝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学生热爱西部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意深刻的句子。

3、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品读优美语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2、体会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合计11课时)

1、草原----------------     2课时

2*丝绸之路--------------- 1课时

3、白杨----------------     2课时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一 ----------3课时

回顾·拓展一----------   2课时

教学时间:

第1---3周

1、草原

授课时间:

第1周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3.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4.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2、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3、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爱我中华》。

草原的自然风光图。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襟飘带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一自然段,并学会背诵该段。

3、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来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草原风光美、草原人情美,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自学生字词,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一自然段,并学会背诵该段。

教学难点:

品读优美语句,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引入: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

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

出示课题。

2.联系生活实际及见闻说说草原的美丽景象。

 

3、今天我们将在老舍先生优美文字的引导下走进那美丽的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

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1)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

(2)汇报交流。

 

三、导读第一段:

 分层朗读,感悟美景

1.找出描写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段落,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并有感情地朗读。

2.引导学生说说草原的自然风光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感慨?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天、羊群和小丘的句子。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读出作者的感受。

读中评价,体味美感。

4、在这样的境界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5、想象:

如果你是大牛、骏马,此时你会回忆什么?

6、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自然段。

7.齐读感悟、练习背诵。

四、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

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

交流展示。

五、巩固练习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内容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内容,感受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2、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和谐的教育。

3.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4、背诵课文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背诵课文二自然段。

难点:

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新课:

回忆草原自然风光。

今天我们再走进草原,继续我们的草原之旅。

二、导读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

2、请同学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中评议。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呢?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受,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导读第三至五自然段:

读中体会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3.4.5自然段,你体会到了什么?

2、 谈自己的感受,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体会。

 

(1)主客见面时。

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热情。

 

(2)自由读思考,好客的主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

 

(3)学习第五段:

 齐读最后一段,说说你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的理解。

四、总结感悟

1.总结全文谈谈你的感受。

2.齐唱《爱我中华》。

板书设计:

1、草原

景一碧千里 并不茫茫美丽动人

草原

人远迎、款待、话别蒙汉情深

2*丝绸之路

授课时间:

第1周

教学目标 

1.认识“矗凹”等九个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价值。

3.交流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学难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丝绸之路的价值。

教具准备:

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你了解丝绸之路吗?

2、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3.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部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读课文,交流。

3、全班交流。

 

4、出示句子: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 

5.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6.为什么说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7.集体交流。

8.引读:

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

——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四、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

你还知道些什么呢?

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齐读课文13自然。

 

4、你有什么体会?

5.再读13自然段。

五、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眼中的丝绸之路。

六、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

板书设计:

    2、 丝绸之路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3、白杨

授课时间:

第1周

教学目标

1.会写“晰伞”等六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体会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爸爸的心愿。

体会写法。

教具准备:

歌曲《小白杨》、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

1、会写“晰伞”等六个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指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小白杨》,谈感受。

二、揭示课题,释题。

三、默读课文,初晓大意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四、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学生试着给文章分段,用铅笔标示。

2. 学生讨论,说出自己的分段并说明理由。

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讨论。

 

第一段, 从开头到“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讲列车在茫茫的大戈壁运行,不时有高大挺秀的白杨树闪过。

第二段, 从“一位旅客”到“也不动摇”,讲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特点。

第三段,从“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到“那么高大”,讲爸爸的话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孩子们也会像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茁壮成长。

五、自由朗读课文,学生质疑问难

六、练习用段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有分歧,再读再讨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抓住爸爸和孩子的对话来理解和关注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深刻体会爸爸说的话的深刻含义,领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自读课文,说说你对白杨树的了解。

 

1、学生自读,思考。

2、指名回答,出示第12自然段爸爸说的话。

指名读。

3、默读1——3自然段,画出词句体会白杨树生长的环境。

4、作者要写白杨树,为什么开篇写这荒凉的大戈壁?

 

师:

在满目荒芜单调的大戈壁,看到这清秀挺拔的白杨树,那碧绿向上的叶子,银白泛青的树干,给茫茫的戈壁带来了生机和希望,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5、课件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第12自然段。

齐读。

 

过渡: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

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思考讨论:

 

1.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指谁?

几棵小树指谁?

2.为什么爸爸看到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会浮起一丝微笑?

三、总结课文,升华中心

完成课后小练笔。

(建设者、医生、教师、解放军……)

四、有感情自由朗读全文 

五、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练习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借物     喻人

        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白杨   适应性强   ……爸爸

生命力强     建设边疆ﻫ小白杨—— 茁壮成长 ——孩子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授课时间:

第2周

教学目标

1.认识“妖娆”等14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联系上下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所遇的困难,感受勇克难关的英勇气概,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歌曲《天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入课题

1、在祖国的西部有一座雪域圣城,那就是——美丽的拉萨。

2、指名谈拉萨印象。

3、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

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

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板书,齐读。

 

二、读懂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自读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文章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三个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将收集到的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讲给同学听。

三、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1.自学课文:

请按阅读要求默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作批注。

 

2.检查自学:

自学生字,生词的情况。

 

3.整体感悟:

你觉得阅读提示中哪个问题对读懂全文最重要?

(第二问)有一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强调了这一点。

这句话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1、思考讨论:

(1)、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2、全班交流。

五、想象情境,领悟内涵

出示句子: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研读困难,体验困难。

 

在理解的基础上补充资料。

六、拓展教学资源,丰富形象 

1、这项工程难度之大,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还要坚持“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小结:

正是建设者挑战极限,勇创第一的精神,正是建设者勇克难关,顽强拼搏的气概,才有了一次次实验,一次次攻关,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成功。

突击队员和科技人员一次次呼喊出同一个心愿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 

2.联系生活,激发豪情:

这就是壮丽的青春,这是一曲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他们奏响了生命的最强音,他们谱写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

3、听歌曲《天路》,为这条路命名。

 

4、给文中的插图配上解说词。

七、总结

板书设计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冻土铁路

 冻土层      无私奉献

重重困难  天气恶劣  乐观向上

极度缺氧  科学创新

口语交际•习作一

授课时间:

第2周至第3周

教学目的: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3.懂得在信中有条理地表达内容,并写出真情实感。

4.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

教具准备:

“手拉手”活动的相关资料,信封格式图。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目的:

1.通过策划活动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在口语交际中领悟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并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在口语交际中理清思路,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全国各地的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部分山川风物的图片、文字资料。

二、出谋划策,建立联系

1.你们想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吗?

今天我们就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

2.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

3.我们怎样才能和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联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呢?

4.四人小组交流探讨。

5.集体交流。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

方式:

网络报刊杂志各类书籍电视栏目……

三、集思广益,开展活动

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就请大家先在组内商量和交流。

 

2.学生分小组商量,完成策划表。

3.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的策划情况。

教师适时点评并板书:

 

板书:

支助活动书信往来 情况介绍联谊活动 网上交流…… 

学生交流活动设计的可行性,对其他同学进行启发。

(3)面对这些远方的小伙伴,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呢?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的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与《小学生时空》中的小作者建立联系。

3.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然后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

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板书设计 :

  策划“手拉手”活动记录表

讨论内容

  发言要点

   结论

与“手拉手”同学的

联系方式

“手拉手”活动过程

   其他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懂得在信中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并写出真情实感。

2.掌握信封的写法,学会评改习作,并通过书信来与人交往和分享习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设想及策划有条理地写出来,并写出。

教学难点:

有条理地写出来,并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回忆格式,明确写法

1.交流书信的写法及格式。

2.学生自读教材第二自然段。

 

3.你认为重点应该放在哪个部分?

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介绍自己(略) 

说出想法(略)

提出建议 (详)

二、尝试习作,发表见解

1.学生自己写信。

2.教师巡视。

三、交流赏析,学会评改

1.教师根据巡视式的观察,指名几个学生读习作草稿,全班同学互评互改。

评价方向

(1)叙述清楚且有条理。

(2)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

(3) 语句准确,想法合理。

(4)学生个体的进步。

(5)书信的格式正确。

 

2.结合评改中的出现的典型问题,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草稿。

 

4.小组交流评改。

 

5.教师评改后小结作文情况。

四、学写信封,鸿雁往来

1.同学们不仅精心策划了“手拉手”的活动,还认真写出书信。

大家想结识远方小伙伴的真情溢于言表。

那我们就一定要把这些信寄给远方的小伙伴。

 

2.学习信封的写法。

3.出示信封格式图,具体了解如何写信封。

4.学生练习写信封。

五、总结 

这一封封信就像一只只鸿雁,它们将把你们的心愿带到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不论相隔多么遥远,我们和远方小伙伴一定会在“手拉手”的活动中不断交流,友谊长存!

板书设计: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介绍自己(略)      有条理地写

说出想法(略)  写出真情实感

提出建议(详)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自改习作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上节课同学们都认真写出书信,把自己想结识远方小伙伴的真情流露出来了,很好!

如果再动动脑,认真修改,就会使你文章内容更加具体、语句更加通顺,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准确,也就更加感人!

这节课咱们一起评改上次的习作。

2.一起回忆这篇习作的要求。

二、分享语段,体会写法。

1.分享精彩语段。

导语:

很多同学上节课作文中都出现了波浪线,愿意把你写得精彩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

写得好,还要读得好,那才棒!

自己先练习读一读。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

(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学生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三、精品赏析,渗透评改。

1.优秀习作者上台朗读习作,边投影展示,同学观看、倾听并思考。

(这位同学写得好?

好在哪里?

2.倾听评析。

3.小结优点。

四、互评互改,不断提高。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

2.四人小组修改片段,再次交流分享。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或说说自己的感受。

五、回顾过程,总结全课。

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学生:

你有什么成功的经验?

小结:

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断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

六、作业。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

板书设计:

 注意格式 要有真情实感

回顾•拓展一

教学目标:

 

1.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2.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学生朗读、背诵古诗词,并能谈谈对诗词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重点:

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地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

从三个角度来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学习成果,在丰富的形式中交流、汇报。

教具准备:

西部建设情况图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交流平台

教学目标:

1.从课文中汲取写法特点,在交流探讨中提高习作水平。

 

2.引导学生就自己的某一点体会畅所欲言,学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总结与回顾,并能理性地分析学习所得,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一)内容回顾,资料交流。

 

1.教师用课件展示本组四篇课文内容,并配以旁白:

在近两个周的时间里,我们与蒙古族同胞共话夕阳,我们走进了古老苍凉的雪域高原,观赏了风沙漫卷的茫茫戈壁上顽强生存的白杨。

驼铃声声的丝绸之路,西部的旖旎风光还历历在目,西部建设者可歌可泣的故事还萦绕在我们脑际。

2.相信你们收集到的资料更多,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图文资料,并谈谈自己对西部的感受。

 

(二)回顾课文内容,比较写作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草原》和《白杨》,并思考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

你认为这两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分别说一说。

3.全班交流、点评。

 

(三)畅所欲言,尽情交流。

 

1.在学习中你一定还有其他的收获,也可以同大家交流交流。

2.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己在课内外学习和收集资料中的一些感受,谈自己在学习上的收获。

 

3.总结:

西部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二、作业:

有机会多关注西部建设新情况。

板书设计:

《草原》: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白杨》: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教学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