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课时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98692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3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6课时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1116课时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1116课时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1116课时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1116课时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16课时教案.docx

《1116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6课时教案.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16课时教案.docx

1116课时教案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五年级课题:

新型玻璃

课型:

新授课设计者:

孙华波小学曹王三小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银行、图纸、即使、规定、窗帘、保持、噪音、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博物馆、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

重点

让学生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

难点

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

教具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谈话引入

 

出示自

学指导

 

讨论

交流,

检查

学习

效果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一、导入、板题

  我相信同学们都见过玻璃,而今天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介绍几种我们从没有见过的玻璃:

--《新型玻璃》

  二、出示自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并且能正确读写“急促、报警、盗窃、犯罪”等词语。

  2.知道课文介绍了几种玻璃?

  三、出示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能将字音读准,语句读的通顺连贯。

  2.自学生字:

  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同桌互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解答。

  3.再次朗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达到了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音。

  2.生板书文中的生字词,共同学习。

  3.自主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六、当堂训练

  1.比一比,再组词。

  型(   )费(   )付(   )

  形(   )废(   )寸(   )

  占(   )绸(   )阻(   )浅(   )

  粘(   )调(   )祖(   )践(   )

  2.用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造句

  七、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几种新型玻璃?

他们都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二、出示自学目标

  朗读课文,思考:

  1.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课文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作者在介绍时使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小组讨论:

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画出课文在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时所使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小组汇报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2、说说介绍五种新型玻璃时所使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六、当堂训练

  将自己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可以是自己设计的,也可以是课文中介绍的)的特点、作用等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并讲述给你的家人或朋友听。

(给你最喜欢的新型玻璃写一句广告词。

  七、小结:

  你觉得今天的语文课,学得怎么样?

学了课文后,有什么感触?

作业设计

1

板书设计

新型玻璃

  种类特点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盗

  变色玻璃能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可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使噪音强度减弱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于高层建筑使用

教后感悟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根据教学要求,课前我精心地设计了教学过程。

其中的“写一写广告词”这一小小的教学环节设计,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把学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锻炼了孩子们的实践能力。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五年级课题:

假如没有灰尘

课型:

新授课设计者:

孙华波小学曹王三小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认识课后生字,正确读记由生字组成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

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

难点

学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具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谈话引入

 

出示自

学指导

 

讨论

交流,

检查

学习

效果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一、导入、板书课题

  大家都见过灰尘吧,是不是很讨厌它?

那假如没有灰尘是不是很好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2课《假如没有灰尘》。

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目标

  1.将课文读通顺、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熟读课文,了解在生活中灰尘都有哪些特点,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得正确、流利,生字多读几遍,能熟练认读。

  3、熟读课文,思考:

⑴灰尘的特点和作用⑵想想文中用了几种说明方法、我们都学了哪些说明方法?

  四、学生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②先默读思考:

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然后与小组同学讨论,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和作用的?

  ③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灰尘的特点灰尘的作用使用的说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要及时表扬合作很好的小组。

  六、当堂训练

  ①指名读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们看成有害的东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视的存在价值,要正确认识。

  ②你还能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东西其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七、小结:

  我们能这样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来告诉我们的?

(列数字、假设)

作业设计

1

板书设计

灰尘的特点灰尘的作用使用的说明方法

  细小削弱阳光列数字、做假设

  易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使天空呈蔚蓝色做假设

  具吸湿性调节气候,气象万千做假设

教后感悟

《假如没有灰尘》共5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

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

第3至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

第5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

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五年级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三

课型:

新授课设计者:

孙华波小学曹王三小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学当一名“小小推销员”

 2、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

教学

重点

1.口语交际时应注意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讲清楚你的“商品”

2.尽可能地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作。

教学

难点

2.尽可能地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写作。

教具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谈话引入

 

出示自

学指导

 

讨论

交流,

检查

学习

效果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今天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小商品”,你想让你手中的物品也得到别人的喜爱,让别人心甘情愿地把它买下来吗?

那我们今天就试着做一名“小小推销员”。

  二、播放课件

  1.观看课件中服务员的表现

  2.评一评,夸一夸

  三、分小组活动

  1.选好各成员的角色、任务。

  2.阅读“口语交际”活动要求。

  注意:

  

(1)介绍“商品”的外观、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

  

(2)试着用上一些说明方法。

  (3)认真听介绍并提出疑问。

  (4)耐心而有礼貌地解答顾客的提问。

  (5)评出“小小推销员之星”。

  3.开始活动。

  四、派代表全班汇报。

  五、评议推销员的言行举止、态度。

  六、评出“小小推销员之星”

  七、布置作业

  将今天的介绍过程写成短文。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审题,确定习作内容

  ⒈默读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同学交流一下。

  ⒉确定习作内容。

  二、作文指导

  ⒈回忆一下什么叫说明文。

  ⒉写说明文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三、选择物品,分组讨论

  ⒈根据学生所选的物品,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2.为了让人家了解你喜爱的物品,想一想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能用上哪些说明方法。

(抓住突出的特点,用数字、举例、对比、打比方、生动描写等方法,具体描述物品的特点。

  3.把自己的想法小组内先交流。

  四、自主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⒈自行思考,确定大致的写作思路

  ⒉动笔写作,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⒊自行初改,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进行鼓励,并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指导,指导的重点:

一是按一定顺序,二是恰当运用说明的方法。

  五、小组评议,再改评赏

  ⒈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⒉全班交流讲评。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评。

  ⒊再次修改习作。

  六、布置作业

继续写作。

作业设计

1

板书设计

教后感悟

学生自改。

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二次作文。

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五年级课题:

《回顾·拓展三》

课型:

新授课设计者:

孙华波小学曹王三小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学习用表格的方式做单元小结。

 2.推荐好书《森林报》,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用表格式总结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

难点

2.在课外阅读中感悟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具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谈话引入

 

出示自

学指导

 

讨论

交流,

检查

学习

效果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组说明性文章,你一定增长了不少知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这方面的收获吧!

  二、阅读交流要求

  1.交流自己通过阅读说明性文章增长的见识。

  2.用单元小结列表的方式,总结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进行交流。

  三、回忆课内外阅读过的说明文。

  四、汇报、填表

  说明的方法课文中的例子习作或课外书中的例子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你学会了写什么?

  六、作业

  课外阅读一些有关说明文的文章,继续体会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

  一、学习日积月累《四时之风》

  1、通过读日积月累有关句子解决生字词,方法:

  

(1)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不理解的词查查字典。

  

(2)讲解这首诗的格式特点。

  四句为一节,全诗共四节,中间空开为一节的标志。

  (3)生自由读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4)指名读,正音。

  (5)全班齐读。

  2、理解诗意

  

(1)小组讨论。

  

(2)汇报。

  3、指导感情朗读

  4、指导背诵

  二、推荐科普名著

  1.师简谈《森林报》。

  2.师推荐其他科普读物。

  3.课堂分小组阅读科普读物

  三、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四时之风》。

  2.阅读科普名著。

  七、小结

  你还知道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吗?

向大家推荐推荐。

作业设计

1

搜集描写四季的谚语和诗歌。

板书设计

教后感悟

学习运用基本的说明方法这一重点训练内容,可以通过安排片断练习的方式重点解决,在具体的习作指导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具体的口头或书面介绍,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不要泛化,不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一项写作的要求,而是自己介绍时的一种“需求”,是“我”需要这样介绍,而不是老师要“我”这样介绍。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五年级课题:

13.钓鱼的启示

课型:

新授课设计者:

孙华波小学曹王三小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

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

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谈话引入

 

出示自

学指导

 

讨论

交流,

检查

学习

效果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导语:

知道詹姆斯·兰费蒂斯吗?

他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广大读者所了解,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做得对做得好。

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篇课文。

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2、理解题目意思。

  师:

“启示”是什么意思?

课文题目的意思是--

  二、初步了解课文

  1、生字读音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做成了词串,请自己读一读。

  2、部分词语的意思。

  词串中的词语,有什么不明白的,请提出来。

  (重点指导“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课文内容

  生字词掌握得这么好,课文内容也一定知道不少吧?

谁来告诉大家:

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别急,再看看课文才回答)

  (板书:

钓鱼放鱼启示)

  三、深入体验课文情感

  

(一)、初步了解情感

  提问,随机指导,择要板书(如:

得意依依不舍感激)

  (对获得启示以后感激的情感的体会很难,学生可能说不出来。

在学生真正说不出来之后,可以暗示:

明白了所发生的事情的意义后,我对父亲是什么情感啊?

  

(二)深入体验“我”的情感。

  1、自读文中的“我”的情感是在变化的?

  2、指导与交流

  

(1)出示语句

  师:

课文哪些语句,写从钓鱼到放鱼“我”的情感变化?

  (学生说完,课件显示有关语句)

  

(2)钓到大鱼时的心情

  指导:

在朗读种体会,联系《江上渔者》体会

  (语句:

啊!

这样大的鱼!

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把鱼放回湖里时的心情。

  指导:

逐句指导,在朗读种体会,在想象中体会。

  (三)父亲的情感

  1、自读

  我们体验了儿子从钓到鱼到放鱼回湖的情感,父亲呢?

把大鲈鱼放回湖里,他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在课文什么地方?

  2、交流与指导。

  

(1)、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父亲的态度和“我”又什么不同?

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2)、逐句指导:

  请展开想象,当儿子向父亲再次投去乞求的目光的时候,父亲不容争辩地说些什么?

我当儿子,谁来当父亲?

(师生合作表演)

  从父亲“不容争辩”你体会到什么?

  3、讨论

  师:

父亲要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态度为什么那么坚决?

父亲做得对不对?

为什么?

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课堂小结,留下悬念

  师:

在鲈鱼捕捞开禁前的2个小时,我钓到了一条大鲈鱼,却在父亲的坚持下,又把它放回湖里。

这一过程并无人看见。

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启示?

会怎样影响我的成长?

我为什么对父亲满怀感激之情?

这些内容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

  五、当堂训练

  1、写生字词,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写3遍;带生字的词语每个写2遍。

  2、朗读课文。

  3、摘录环境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后半部分

  

(一)默读思考: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你是从课文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

  

(二)学生读书思考,并画出有关语句。

  

(二)交流与指导:

  1、提问:

作者从钓鱼这件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谁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学生回答完,课件出示: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其中,“但是,……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划上横线。

  2、轻声齐读带横线的句子。

  3、小结。

  用自己的话填空:

作者从34年前那个夜晚钓鱼的经历中得到的启示是:

  4、指导朗读这段话。

  三、课外拓展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如:

  孟德斯鸠:

“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作业设计

1

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

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我父亲

  钓鱼得意

  放鱼依依不舍不容争辩 

教后感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读的少,大多数学生上课不发言,不思考,学生想象能力差,自主学习能力差,没有养成好的自学习惯,对于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还是理解的不透彻,不会联系生活实际来谈,学的内容死板,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把问题解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时教案(讨论稿)

学科:

语文年级:

五年级课题: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课型:

新授课设计者:

孙华波小学曹王三小使用者:

授课时间:

年月日

教学

目标

1.认识课后生字,能借助词典,理解文中成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父亲教导“我”的话。

3.联系课文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领悟“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树立积极奋进的生活态度,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这句话在生活中的含义。

教具

教学过程

环节设计

过程

二次备课

谈话引入

 

出示自

学指导

 

讨论

交流,

检查

学习

效果

 

拓展延伸

 

课堂总结

 一、话题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一次钓鱼的经历,给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也使同学们受到了很深的启发。

生活中还有许多感悟,那要靠细心的人去体验。

当我们面对理想目标前进时,总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和挫折,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呢?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入14课,让我们在学习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并在组内交流读书体会。

(可在书上做上记号)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

从读音上看:

黛、挑两个字的音容易发错。

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挑”这个多音字,它有不同的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学生读后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交流预设:

  星罗棋布:

像天上的群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

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

  环抱:

围绕,多用于自然景物,如“群山环抱”。

  大喜过望:

望:

希望。

所得超过了原来的期望,因而特别高兴。

  心灵手巧:

心思灵敏,手艺精巧。

  货轮:

运输货物的轮船。

  挑拨:

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布样:

裁好的、准备制做衣服的布料。

  三、研读课文,见解交流

  1.师: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是一篇极富哲理的文章,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提出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提问预设:

  

(1)为什么说: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

  

(2)怎样理解“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而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的含义。

  (3)父亲的教导为什么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交流预设:

  ①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生活也是这样。

  这是父亲带女儿登上教堂塔顶后对女儿说的话。

前一句,是父亲设法让女儿看到的事实──条条道路通罗马;后一句是父亲道出了他之所以要把女儿带上高高的塔顶,俯瞰全城的真正用意。

  这两句话看似直白,却含义深刻。

父亲接下来讲的话“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就是对这两句话的补述。

  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首先要有决定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

另一条路也许不那么直接,但几经周折,还是能够到达你想要去的地方;而且还完全有可能找到比原先更快地到达目的地的捷径。

  “我”后来所举的两个例子,完全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要是因为一条路不通,你不再去走第二条,那么你就永远到达不了目的地。

人就是在此路不通,走彼路;彼路不通,再走另一彼路的不断探索中逐步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

  ②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

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

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③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正当成功像一朵云一样幸福地向“我”飘来──与一家大商场一下订购了40件时装毛衣时,维黛安太太告诉“我”,两周内交货“根本没有可能!

”独具匠心开辟的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了。

“大喜过望”之后的失望,特别让人沮丧。

  ④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

  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向市场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河流,水量充盈,源源不断;时装能像河流那样,可见品种之多,订货量之大。

当然,不难看出,流出的除了源源的毛衣时装外,还伴随着的是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寻求发展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