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docx
《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
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
学习指导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的含义不尽相同。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一般指有系统的发现、报告及评价药品的不良反应。
而药物警戒,按照WHO在2002年出版的“药物警戒的重要性”一书,其含义为:
药物警戒是指发现、评价、认识及预防药品不良反应或其它可能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研究与活动。
由此可见,药物警戒所涉及的不仅是药品的不良反应,还涉及与药物相关的其它问题:
如用药失误、缺乏疗效的报告、药物相关死亡率的评价、药物滥用与误用、急性与慢性中毒病例报告、药物之间及药物与食物的相互作用等。
药物安全事关人命,更与国家和民族兴旺息息相关,执业药师是药物安全与药物警戒的哨兵,为做好药物安全工作,必须以史为镜,切实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警戒的认识。
本文作者从药物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来说明开展药物警戒工作的必要性,阐述了实施药物警戒途径、方法,呼吁我国尽早建立国家药物警戒中心,从组织机构上和队伍建设上保证药物警戒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习的重点建议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药物治疗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及分析;
药物警戒的定义和实施药物警戒途径;
国外开展药物警戒的成功经验。
正文
一、药物安全性之“最”与教训
(药物治疗史上最长的诉讼案件——己烯雌酚致阴道癌女儿1
1938年,第—个非甾体雌激素——己烯雌酚(乙底酚,DES)由英国Dodds等合成成功,这一发明在科学界曾是一件重大事件,因它一举改变了过去至少20年使用从动物体内获取活性激素治疗疾病的历史。
很快美国FDA于1940年也批准此药上市。
一方面,由于此药的研发单位为伦敦大学公共研究所,故未获专利;另一方面,上市后因企业大肆宣传其功效,包括能治疗不育症,防止先兆流
就有多家药厂生产并在临床广泛、大量应用。
仅在1940~1970年美国产、早产等,故在短短几年中,
就有500~1000万孕妇服用;而荷兰约有44万;然而,不幸的是时至1970年,Herbst等首次报告在7例少女(14~21岁)阴道腺癌中,有6例的母亲曾服用DES,故认为DES与诱发阴道透明细胞腺癌(CCA)密切相关,并称为“乙底酚女儿”(diethylstibestroldaughters),这一严重不良反应震惊全球,人们认识到孕妇用药确有遗传学问题。
1981年Herbst再次报告,在400例CCA患者中,有21例为“乙底酚女儿”,她们的母亲2/3曾服用DES,余者也都服用过相似的雌激素,如己烷雌酚(hexestrol)和己二烯雌酚(dienestrol)。
以后不断有报告证实,乙底酚除诱发CCA外,还可诱发阴道上皮变化、宫颈癌、生殖道异常、异位妊娠、流产和早产,甚至失去生育能力以及增加30%~40%乳腺癌。
目前,其发病率为服用DES孕妇所生女儿的0.1%。
发病率虽然较低,但暴露与未暴露乙底酚的孕妇相比,确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为此,FDA在1971年就及时发表公告:
“乙底酚禁用于孕妇”。
为什么“乙底酚女儿”事件是药物治疗史上最长的诉讼案件呢?
因为数以百万计的、曾经服用过此药的母亲所生女儿,目前最小的己近40岁,她们随时都可能发生CCA,如确证发生上述灾害,则要继续赔偿。
此外,乙底酚不仅不能治疗不育症,还可诱发不育症。
2001年美国著名流行病学专家Palmer等和妇产科专家Kaufman等报告了他们在1994年进行的一项定群研究,服用乙底酚者1753名,未服对照者1050名;结果:
经年龄校正后,未妊娠的RR为1.3(95%CI1.1~1.5);至少12个月以上欲怀孕而不成功者的RR为1.8(95%CI1.6~2.1);因子宫问题不孕者RR为7.7(95%CI2.3~2.5);因输卵管问题不孕者RR为2.4(95%CI1.2~4.6);结论:
服用乙底酚者较未服者,因子宫或输卵管问题而不育的危险性显著为高(AmJEpidem,2001,154:
316~321.)。
“乙底酚女儿”事件的教训十分深刻,药物遗传学将影响几代人的安全,任何涉药人员对用于孕妇的药物必须高度警戒,防微杜渐,按照新药报批条件严格试验,严格审批并准确定级(妊娠用药级别),上市后根据发生的问题及时修改说明书并加警告,总之,来不得半点的马虎。
2.药物治疗史上最早进行系统评价的药物——氯霉素
1955年美国医学会(AMA)血液恶液质病分会第一次采取流行病学定群方法,对氯霉素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于1960发表研究结果,证实发病率为1/24000~1/41000,属罕见范畴而可放心使用;这一做法开创了由专业学会组织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系统评价的先例,以后又有沙利度胺、氟烷、万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促红素(EPO)以及氯吡格雷等系统评价发表;采取流行病学定群方法(Cohortstudy)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一直沿用至今,为实施药物警戒奠定了重要基础。
(ClinPharmacolTher,2006,80:
1~6.)
3(药物治疗史上最悲惨的事件——沙利度胺致胎儿畸形
1957~1962年,欧洲、日本等国广泛使用镇静催眠药?
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治疗妊娠呕吐反应,虽然疗效极为显著,但却导致了8000多例婴幼儿海豹样畸形,其中5000多例死亡。
成为震惊全球的、药物治疗史上的最悲惨事件。
此药于1953年首由瑞士CIBA药厂合成,但不知何因而停止研究;1954年由西德ChemieGrunenthal公司作为抗生素开发合成,后发现并无抗菌活性,却有显著镇静作用,于是在1957年10月以商品名“Contergan”作为镇静催眠剂上市。
此药因疗效好销售快,很快有14个药厂以“thalidomide”作为INN在全球46个国家销售使用,主要在欧洲、北美、非洲、澳洲和日本;仅德国在1959年每天约有100万妇女服用;每月销售量达1吨之多;然而灾难却近在眼前,就在上市不久的1958~1962年间,在全球发生的12000多例婴儿畸形中,约8000多例系沙利度胺诱发的海豹肢畸形儿。
这次最悲惨的药源性事件是如何发现的,1961年11月德国汉堡大学儿科遗传学家WidulindLenz首先观察到服用此药与日益增多的海豹肢畸形儿相关,并将此发现通知了药厂,为日后该药的撒市和终止危害做了突出贡献;随后,在1961年12月的《Lancet》发表了澳大利亚产科医师WilliamMcBride写给该刊的一封信,第一次报告了海豹肢畸形儿与沙利度胺密切相关;不久,1962年1月,McBride与Lenz共同对此事件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报告达4400例,从而揭开了药物治疗史上的一幕震惊世界的最大悲剧。
为此,“沙利度胺”被企业从世界各国陆续强制撤回,Merrell公司也撤回了在美国FDA的销售申请。
经过长时间的法律较量,研发“沙利度胺”的德国ChemieGrunenthal公司同意赔偿受害者的损失共1亿1千万马克,随即宣布倒闭。
如此严重悲惨事业,为什么美国却躲过这一劫呢?
一家小制药公司(Richardson-Merrell公司)获得“thalidomide”在美国的经销权,于1960年以商品名“Kevodon”向FDA提出上市销售申请。
当时刚到FDA任职的坚定地怀疑主义者FrancesKelsey医学博士负责审批该项申请。
她怀疑该药会对孕妇有不良作用,影响胎儿发育。
公司答复说,他们已研究了该药对怀孕大鼠和孕妇的影响,未发现有问题。
但是F.Kelsey坚持要有更多、更长时间的研究数据方可能批准,因此,此药一直被拒之门外,美国也因此躲过了这一劫(美国实际发生52例,均系孕妇从国外带回自行服用所致)。
FKelsey博士的警戒性源自对患者用药安全的高度责任心和高超的专业造诣,她曾于40年代研究过抗疟药奎宁及其代谢物的毒理学,发现有些作用在实验动物与人体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
为表彰FrancesKelsey博士以一人之力避免成千上万的畸形婴儿在美国诞生,JohnF.Kennedy总统于1962年8月2日授予她总统勋章。
从此,FDA也声望大振。
美国国会在1962年通过法案强化药物管理,授予FDA更多的权力,要求新药在获准上市前必须经过严格的试验,提供药物不良反应和中长期毒性的数据;必须对至少2种怀孕动物进行致畸性试验。
4.药物治疗史上风险最大的药物——抗精神/神经病药
过去临床有一误区,认为不良反应严重的药物肯定是抗肿瘤药物,在美国FDA发布的年终重点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中,2005、2006连续2年年终重申应关注抗精神/神经病药物的安全性。
有报告指出:
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可增加患者自杀意念,尤其是有增加年青患者(<24岁)自杀意念的趋势。
为此,FDA提出对此类药物的安全性进行重新评估(Mkt,2003,30:
23.),并于2003年10月27日,FDA要求在瓶签上添加警告语:
强调必须逐渐增量,不能突然停药,密切观察,尤其是用药的1~9天为高危患者,18岁以下慎用。
最新报告,新型SSRIs抗抑郁药度洛西汀导致健康受试者自杀5例(共100例受试者),FDA将调查与评估此事件。
另有20个安慰剂对照试验表明,有8种SSRIs可增加自杀的危险性,其中以氟西汀RR1.16和帕罗西汀RR1.29为著,FDA于2006年7月19日重申了SSRIs的严重不良反应:
?
孕妇服用SSRIs停药后,抑郁症的复发率是未服者的5倍;?
孕妇服用SSRIs后,新生儿的肺动脉高压(PPHN)使新生儿的死亡率是未服药者的6倍;?
孕妇头3个月服用帕罗西汀可增加新生儿心脏缺损发病率。
欧盟不久前完成对两类抗抑郁药——SSRIs和SNRIs(5-HT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的再评
价,结论是这两类抗抑郁药不应超适应证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和焦虑症,只适用于成人,因与安慰剂相比自杀行为和攻击行为增加;美国和加拿大则要求修改说明书。
此外,抗精神/神经病药引发的内分泌代谢紊乱、血压失调等心血管事件以及生殖与性功能的不良影响等报告也是屡见不鲜。
5(最复杂的ADR机制——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治疗史上最复杂的ADR机制——药物相互作用:
尤其是代谢性相互作用,包括1个或多个药物;同类与异类药物;手性药物及基因多态性等问题,使药物ADR的发生机制越来越复杂,同时也造成人体的严重伤害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因发生代谢性相互作用而撤市的药品有美贝地尔、特非拉定、阿司咪唑、西沙必利及西伐他汀等。
6(上述五个之“最”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国内、外无数惨痛的药源性事件,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只管好事后的监测和反馈管理是不够的,所有不良事件都是以血和生命为代价换来的,同对又以巨大的经济损失(药物撤市和赔偿)而告终。
最近,美国宾西伐利亚州药物安全研究所的Moore教授等撰文(ArchInternMed,2007,167:
1752-1759.),惊呼美国药品不良反应在激剧增加,严重药品不良事件报告数由1998年的34966份增至2005年的89842份,即增加了2.5倍;致死性不良事件由5519份增至15107份,增加了2.7倍;严重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增加是同期门诊处方量增加率的4倍。
值得关注的是有13种新的生物工程药物的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在1998年为580例,但到2005年增加到9181例,即增加了15.8倍。
据FDA报告,2005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数为464068份,其中由占总共1489种药物中20%的298种新药所致不良反应为407394份,占总数的87%,可见药品不良事件如此快速增长主要归咎于新药。
美国哈佛医院患者安全专家Bates教授认为,上述研究报告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药物安全问题非常值得关注,上述报告数据可能只显示了“冰山”一角而己,其他很多药品不良事件都未被报告。
故对待药品不良事件应像对待疾病一样,要彻底转变观念做到预防为主,通过采取各种警戒措施,尽可能把药品不良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此,必须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作战略性前移。
二、转变观念——警戒重于监测
从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到COX-2抑制剂罗非昔布(万洛)等无数事件都充分表明,新药的研发与应用确是喜忧参半,荆棘丛生,险途重重,使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遭遇到空前未有的挑战。
制药企业加强药物警戒是刻不容缓的大事,更是延长新药寿命之必须。
目前研发一个新药需耗资10亿美金,耗时10年,而成功率仅为0.01%~0.1%(Lancet2007;369:
174~175.)。
在新药研发投入成本如此之高的情况下,加强药物警戒是避免其日后发生等悲惨结局的重要手段。
InstituteofMedicine)发表的一份报告——《错误人人皆有,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
构建一个更安全的保健系统》震惊了整个医疗行业。
文章指出,在美国每年由于医疗差错可导致44,000~98,000人死亡,甚至超过了每年因交通事故或乳腺癌死亡的人数。
但同时强调,不应只看到个人的差错,重要的是要从整个系统找问题,从整体上考虑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药物安全也亦然。
不应只针对某个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而是应将药物安全性问题从根本抓起,避免并预防药物安全性问题的发生。
据相关统计,50%的ADR是可以预防的,25%可以通过临床药师工作加以防治。
中国医院协会提出了2007年度患者安全的8项目标,其中目标之二就是要提高病房与门诊用药的安全性。
归纳成一句话:
药物警戒重于监测。
1.什么是药物警戒?
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PVG)于1974年由法国首先提出,它拓展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adversedrugreactionmonitoring,ADRM)的内涵。
全球药害的日益严重,使PVG受到WHO的关注而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1996年在日内瓦召开了“PVG中心的设置与运行专题研讨会”并发布了会议纪要。
作为全球PVG的历史,起源于第20届WHO的全体成员会议,即世界卫生大会(WHA)通过设立全球ADRM系统的决议作为起点,迄今已有30年,有70多个国家参加了这个系统。
2002年,WHO出版的《药物警戒的重要性:
药品安全性监测》一书中明确定义,“药物警戒是发现、评价、认识和预防药品不良作用或其他任何与药物相关问题的科学和活动”。
药物警戒是对药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研发、生产以及上市前、后和临床应用全过程的风险管理,对所有潜在的ADR苗头进行监控和消除,不能消除的应采取相应的警告措施。
对医务人员而言,药物警戒即为医疗实践中的风险管理,对潜在的ADE“既要管住源头,又要干予全程”。
药物警戒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丰富而又复杂,既有管理问题,又有专业技术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我国亦应加大力度
提前改进和实施药物警戒。
2.如何实现药物警戒?
药物警戒的目的可通过下列途径实现:
?
早期发现未知(新的)严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提出新信号;?
监测不良反应的动态及其发生率;?
确定风险因素,探讨不良反应的机制;?
对药品的风险/效益进行定量评估、分析;?
将全部信息进行反馈,改进相关监、管、用的法律、法规。
药品不良反应除了应进行严密监测外,还应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因为很多药品不良反应是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或避免的:
(1)新药设计应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研发新药时,应着重从已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药物的几方面总结经验教训:
?
构效关系;?
代谢途径;?
相互作用;?
手性拆分。
如将特非拉定改造为非索非拉定,氯雷他定改造为去甲氯雷他定,阿司咪唑改造为去甲阿司咪唑以及将氧氟沙星改为左氧氟沙星等。
从而既保证或提高了药物的活性,又减轻了不良反应。
未吸取以往的经验而导致召回的案例屡见不鲜,该为我们敲响警钟了。
2007年3月29日FDA发表公告,同意礼来公司的美国代理商Valeant制药厂的申请,将多巴胺-2受体激动剂甲磺酸培高利特(PergolideMesylate,商品名:
Permax,协良行,Celance)因致瓣膜心脏病(VHD)而自动撤出美国市场。
SFDA决定自2008年1月1日在中国也停止生产和销售。
培高利特主用于帕金森病的辅助治疗和高泌乳素症,也可用于肢端肥大症,于1988年在美国批准上市,仅2005年处方量达210万张;2006年就有12000例患者曾服用此药。
礼来公司曾因致瓣膜心脏病于2003年、2006年两次修改说明书。
该药于1994年在我国注册上市,并审定为国家基本药,虽在2005年版《临床用药须知》和多部专著中也有收载,然在[不良反应]项下,均无有关心瓣膜缺损的阐述。
从而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无一例瓣膜心脏病的记载?
培高利特发生心脏瓣膜反流病的分子机制,是该药不仅是多巴胺-2受体激动剂,其活性代谢产物——甲基麦角新碱(methylergonovine)更是强效5HT受体激动剂。
无独有偶,恰与1997年因2B
引发心脏瓣膜缺损30多例而同时被撤市的著名减肥药芬氟拉明和右芬氟拉明相似,其活性代谢产物去甲芬氟拉明(norfenfluramine)也均是通过激动5HT受体而活化细胞有丝分裂径路,导致介导2B
信息的异三聚体G-蛋白(HeterotrimericGprotein)解离,再使蛋白激酶C(PKC)和视网膜胚细胞瘤蛋白(Rb-P)磷酸化,从而诱发心脏瓣膜纤维化并缺损。
由于引发心脏瓣膜缺损的药越来越多,故又产生了“促瓣膜病药(Valvulopathicdrugs)”的新类别,难道还能继续麻痹大意下去。
培高利特的不良反应机制与1997年撤市的芬氟拉明和右芬氟拉明相同,如果在开发培高利特时能以此为鉴,召回的悲剧就不会重演。
从该药的撤市,我们可以得出4点启示:
?
必须加强警戒:
礼来公司曾在2003年第1次对说明书进行了修改,提出对胸膜、心瓣膜有潜在损伤或心瓣膜异常的风险;2006年进行第2次修改,并加黑框警告可致“心瓣膜反流或心瓣膜病”,即警戒信号越来越强;但是国内有关方面却无任何反应;?
必须与时俱进:
国内仿制品的说明书亦未及时作相应修改;既说明监管部门和临床对此严重反应的忽视,又影响了公众的知情权;?
必须重视药物的类效应:
应加强对作用机制涉及5-HT的药物、包括5-HT受体激动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HT/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心血管反应的观察研究,它们的反应多而严重(各种5-HT受体在心肌有广泛分布);如在2005、2006两年的FDA年终药物ADR警告中,均突出强调这类药品的危害;要求权衡利弊选用。
?
是否考虑修改说明书:
现认为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抗焦虑药、抗偏头痛药等均系促瓣膜病药,故建议对上述药品说明书应即进行警戒性审定、修改。
(2)必须进行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研究
现代药物治疗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多药并用。
门诊患者同时应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可达80%,而住院患者几乎可达100%,尤其是老年人,同时服用4~5种药物的情况极为普遍。
有些住院患者—天用药可达30~40种,因此随之而来的是不良反应与死亡率显著增加。
合并用药如处方合理,可获事半功倍之效,反之,就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据统计,危及生命的ADR的发生原因中,50%为ADR,35%为变态反应,11%为药物相互作用,4%为处方错误。
可见药物的相互作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几年因代谢性相互作用而被撤市的药品值得反思,现分述如下:
第二代非镇静抗组胺药——特非拉定和新型钙通道阻滞剂——米贝地尔于1998年先后被美国FDA撤出市场,其原因就是与其他常用药物(大多为CYP3A4底物或CYP3A4抑制剂)易发生代谢性
相互作用,导致一系列严重不良反应甚至致死。
特非拉定于1985年问世,在美国13年中,共有730万人次使用,其抗过敏疗效无可指责,但诱发的心脏毒性反应(主要是QTc延长而致TdP,即尖端扭转型急性室性心律失常)却日益增多,全球因心源死亡和猝死者有98例,主要原因是与CYP3A4抑制剂并用的结果,包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和唑类抗真菌药等[中国新药杂志,1999,8(7):
448-50.]。
这是药物相互作用导致撤市的一个典型案例。
米贝地尔也是如此。
该药是钙通道阻滞剂开发史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与以往钙通道阻滞剂(阻滞L通道)不同,它是T通道阻滞剂。
1998年问世后已用于60万例?
~?
期高血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不错,但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从市场召回。
究其原因是该药为强效CYP3A4抑制剂,当与许多药物尤其是心血管药物(大多为CYP3A4底物)并用时,因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不良反应,有的甚至极为严重。
如与美托洛尔并用使其血药浓度增加4~5倍,导致严重的心动过缓,有4例发生严重心源性休克,其中1例死亡;如与环孢素并用,使其血药浓度增加2~3倍,从而产生严重肾毒性和氮质血症;如与他汀类调血脂药并用,可显著增加骨骼肌溶解综合征的发生率;如与西沙必利(普瑞博思)、阿司咪唑并用,可使QTc显著延长,产生TdP而致死[JAMA,1999,281(18):
1728-34.]。
西沙必利被停止市场销售更是说明了一点:
很多药品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的。
2000年3月,美国FDA决定将西沙必利停止市场销售(2000年7月14日实施),我国规定仅在医院处方使用,原因是发生了341例心律失常,其中死亡80例。
分析原因发现,?
用药剂量大。
在美国西沙必利的适应证是治疗胃食管反流引起的严重夜间烧心,每日剂量须用60~80mg。
?
患者原有心脏疾病,尤其是心律失常。
?
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大多是并用了CYP3A4抑制剂,包括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唑类抗真菌药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等;抗精神病药氟西汀、氟伏沙明、奈法唑酮、舍曲林;抗菌药诺氟沙星,甲硝唑;抗病毒药茚地纳韦、尼菲纳韦(niflinavir)、利托纳韦、沙奎纳韦以及胺碘酮、地尔硫卓、奎宁、扎鲁司特和葡萄柚汁等。
当然,如与可能延长QTc或导致心律失常的药物并用,毫无疑问患者发生心脏毒的危险性会显著增加。
由上可知,西沙必利在美国撤市的根本原因,并非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太大所致。
为此,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剂量以及药物相互作用,这些不良反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以上几个案例说明,只要在研发阶段时,对药物与其它药物可能的相互作用进行详细的研究,并在用药时加以注意是可以预防的。
那么,应该如何避免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
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普遍规律与构效关系,在新药设计时加以避免:
如将特非拉定改造为非索那定,氯雷他啶改造为去甲氯雷他啶;?
坚持体外、体内试验,判定代谢途径及对药酶的抑制或诱导常数;?
临床药师应积极开展相关的科研;?
积累代谢性相互作用资料,建立高效、完善的数据库供查询;?
及对修改说明书或加警告。
据报告,在不良反应发生机制中,约60%与药酶的基因多态性相关,故美国FDA已要求在开发新药时,必须进行体内、外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的研究。
所获数据既可防止因不良相互作用给人体造成的危害和开发新药的失败,又可为设计新的给药方案奠定科学基础,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3)其它
除上述之外,还应坚持审批新药“入门”标准,并不断提高;加强GCP、GMP、GAP等监督检查;积极组织开展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充分发挥药理基地和临床药师的作用;随着我国《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的建立,生产企业应积极建立ADR的监管机构,跟踪产品的质量,免遭“召回”之厄运;尽快制定ADR相关补偿管理办法等,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要做到从源头抓起,干预药物从研发、生产到临床应用的全程,才能达到药物警戒的目的。
总之,积极开展药物警戒,对于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促进新药的研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建立国家药物警戒中心:
势在必行
30年前,第20世界卫生大会(WorldHe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