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95463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docx

《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docx

苏教版新教材语文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港口学校小学部骆虹

教材分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有3页插图,其中第1页的主题是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第2页和第3页的主题是爱惜学习用品。

第1页有3幅图。

上面一幅展示了学生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情景,中间是学生在小组讨论时积极发言的镜头,下面一幅表现的是学生纷纷举手,勇于发言。

第2页和第三页,左上一幅图,是小女孩在认真地整理书包。

左下方是一幅圆形图,表现的是学生写字前先用手帕把手擦干净,以免弄脏习字本。

第3页右上的一幅图,一位学生正在小心地把习字本的卷角抹平,他把文具盒放在桌子前面。

左边的一幅圆形图,表现的是一位学生写完字后,用笔套把铅笔套起来,以免折断笔尖。

第三页下面有两幅方框图,一幅表现的是一位学生正在仔细地整理文具盒,另一幅展示的是一位同学正在用手摇刨笔削铅笔。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和锻炼,能明确知道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已经基本具备一定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年龄还小,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尚需进一步培养,比如上课时候“乐于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好铅笔字”等,所以老师就要把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他们,使他们知道养成认真写铅笔字和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重要性。

在养成习惯的培养上,教师要耐心细致,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严格训练,做到一丝不苟,持之以恒。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初步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习惯。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学习用品并能整理爱惜.。

3.情感目标:

了解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能以爱惜学习用品为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使学生了解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意义和基本要求,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初步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发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

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或教学挂图,初步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习惯。

教学难点

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领会,初步培养学生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导学提示:

出示名言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约·凯恩斯【美】

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巴金

2.读名言。

3.揭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

二、学习第一个“良好的习惯”——善于倾听,乐于表达。

1.第一页插图1

合作共学:

(1)看图思考问题:

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这时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

(善于倾听,乐于表达)

学生齐读。

2.第2、3幅图

(1)导学提示:

谁能说说上课时,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善于倾听呢?

(善于倾听不仅指上课时要注意听老师的讲课,要一边听一边思考,有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问,而且要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要认真听,要边听边想。

尤其是小组讨论时,更要仔细倾听同学的发言,为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准备。

在听他人发言后,可以举手补充或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

(2)合作共学:

为什么在听老师讲解、提问和听同学发言时要用专心的态度?

交流: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是尊重老师和同学的表现,是对人的一种礼貌。

出示名言:

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

听也是读,用耳朵来读。

(3)学生试学:

学习除了学会倾听还需要积极思考,乐于表达,谁能说说为什么?

(乐于表达就是指乐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只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就勇敢地说出来,不管是小组内,还是班级内。

(4)合作共学:

上课我们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要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想法。

请小朋友们看第三幅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请小朋友们看第三幅图,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在讨论中,老师点拨:

发言要先举手,让学生像图中小朋友那样练习举手,但动作不必强求整齐划一。

发言时,站姿要正确;说话要口齿清晰,声音响亮,语速不快不慢;表情要大方、自然。

(5)合作共学:

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课,在这两方面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

发言时要先举手,不离开座位,否则凳子的声音会影响上课,可以把手举高。

得到老师允许后站直;说话要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速不快不慢;表情要大方、自然。

一位小朋友发言时,其他小朋友要认真听,边听边想。

听他发言结束后,可以举手补充或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

三、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语文课堂上养成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好习惯。

四、作业设计:

训练善于倾听、乐于表达言习惯。

品读老师出示的名言,思考:

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决定我们的命运,我们要养成哪些好习惯?

 

学生齐读板书。

看图思考问题:

图上是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思考,讨论:

(1)观察图上学生神情。

弄清楚听老师讲课时要注视着老师或黑板,或教学挂图。

(2)听老师讲课要一边听一边思考。

(3)有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问。

(4)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这既是学习的需要,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3.让学生说说自己以前上课,什么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

 

看第3幅图,讨论,说说我们该怎样发言。

 

讨论:

一位小朋友在发言时,其他小朋友应该怎样?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了解如何正确使用学习用品并能整理爱惜。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训练,逐渐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解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能以爱惜学习用品为荣。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看插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今天老师带来几个谜语,请大家仔细倾听,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铅笔、橡皮、书包……)

2.导学提示:

同学们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咱们平时学习的时候能用到的东西?

它们都叫做——学习用品。

(板书:

学习用品)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是爱护我们学习时的好帮手:

学习用品。

(板书:

爱惜学习用品)

告诉学生:

竖排版的字应先读右边,再读左边。

二、指导看图,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

1.出示图: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是怎么做的?

2.合作共学:

你会整理书包吗?

你是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的?

交流。

师小结:

如果书包是分层的,课本、练习本、铅笔盒可以分开放:

如果书包不分层,也要把他们归类放,方便我们拿出来使用。

把课本和练习本放进书包时,要注意不能把书角和本角弄卷。

学生试学:

学生自己检查书包,练习整理书包

3.合作共学:

出示图,交流:

这个小姑娘在干什么?

这个男孩子在干什么?

师小结:

写字和看书之前,应该把手擦干净,不要弄脏课本和练习本。

4.合作共学:

(1)这个小孩子在干什么?

刨铅笔时要注意什么?

师小结:

用转笔刀削铅笔时不能用力过猛,笔尖不能削得太尖或者太粗。

用小刀削铅笔时要注意安全。

削好后的铅笔屑用纸包好放进垃圾箱。

(2)出示图:

这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师小结:

写完字后,应当把笔尖部分套起来,笔尖就不会折断了。

5.导学提示:

出示图,看到这样的铅笔盒和书本,你觉得怎么样?

(可以给孩子看一组对比照片)

师小结:

我们应该爱护自己的文具、书本。

铅笔盒要保持整洁、干净,表面不要乱刻乱画,里面的铅笔、橡皮、尺子等文具要按一定的顺序摆放整齐。

课本要包上书皮。

所有的文具放进书包时,要按一定的顺序。

6.出示儿歌:

小小书包四四方,里面东西可不少。

书、文具、练习本,按着顺序放放好。

写字前,擦擦手,写字后,压压角,养成习惯很重要。

三、课堂小结。

1.小朋友们,今天是我们开学的第一天,谁来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呀?

合作共学:

四人小组互相说说。

全班讨论,指导孩子把话说完整,说清楚

2.原来读书,写字、收拾书包,都有这么大的学问呢,小朋友们都记住了吗?

四、作业设计:

  回家继续练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猜灯谜。

 

 

请小朋友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是怎么做的?

看图讨论:

你会整理书包吗?

你是怎么整理自己的书包的?

学生自己检查书包,练习整理书包

 

交流:

这个小姑娘在干什么?

这个男孩子在干什么?

这个小孩子在干什么?

刨铅笔时要注意什么?

 

看图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出示图,看到这样的铅笔盒和书本,你觉得怎么样?

 

说说图上小朋友写的字怎么样。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些什么呀?

 

识字1

港口学校小学部骆虹

教材分析

本课采用“词串”的形式,围绕“春天”,将12个词语分成四组,排成四行,隔行压韵,便于诵读记忆。

每组词语表示同类名物,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

课文配有相应的图画,形象地再现了词串所表现的事物,使识字、识词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还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学情分析

词串的学习中,识字写字无疑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但我希望在其中渗透一些情景的渲染,带给孩子们美的感受。

如何营造温馨?

我尝试引导学生观赏精美画面,设计优美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想像,启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寻找词语之间潜在的联系,使词串转换为美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两根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图画,把认识图画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

2.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把认识事物和学习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重点

观察图画,朗读词串,感受春天的美好,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春、布、谷”。

教学难点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春、布、谷”。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件导入,激趣学文

送走了冬爷爷,我们迎未了美丽的春姑娘(课件出示春意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你看,春姑娘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呀!

看,一群小朋友到田野找春天来啦!

二、联系画面,整体感知

1.结合课件画面,播放歌曲《找春天》。

随机出示:

课文四组词串。

2.指名练读,正音。

三、逐行认读,深入感悟

1.点击“春风”,引导学生体会春风的轻柔。

点击“春雨”,引导学生体会春雨细细的,像牛毛一样。

点出“春天春风春雨”

 

指名读,师点拨,注意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

2.学习第二行

(1)在学生介绍时伺机逐个点击“柳树、小苹、嫩芽”,多媒体展现春天柳叶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上而出的镜头。

(2)击出“柳树小草嫩芽”一行词语。

3.学习第三行

(1)点击“布谷”,展现布谷鸟在田间边飞边鸣的镜头,同时讲述布谷鸟的传说。

再逐个点击燕子飞行、蜜蜂采蜜的画面。

4.学习第四行

(1)让我们做个深呼吸,扇动翅膀,跟着蜜蜂,一起到花的海洋里去邀游吧!

(录像展示“花的世界”,其中有梨花、杏花、桃花。

教师随机点击“梨花”、“杏花”、“桃花”的多媒体画面。

(2)点击出“梨花杏花桃花”

四、熟读成诵,记忆积累

1.指导朗读

师:

春天在哪里?

春姑娘悄悄告诉小朋友:

春天在校园里,在小河边,在枝头上,在田野中,春天就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课文中的这些词儿连起来读就像一首小诗、赶快读读,把春天的美读出来吧。

2.学习背诵

春天不光留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它还应该深深地印在小朋友的脑海里,我们来比一比,谁最有本事把这些词儿都记下来。

五、识字指导

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组成的词“春雨、布谷”。

2.指导学习新偏旁。

认识“日”,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日”的字多与太阳有关。

认识“巾”,书空笔顺,找出带有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

 

 

看春景图,听师讲述。

 

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借助拼音,学生自由练读。

思考:

(1)春天的风吹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

(2)你知道春天的雨是怎样的吗?

指名读这一行。

说说你读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你好像看见了什么?

 

说说春天的柳树、小草、嫩芽是怎样的呢?

指名读,读好它们的名字。

指名读这一行。

 

看画面,谁来招呼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说说春天还会有哪些动物呢?

 

在花的海洋中,你最喜欢什么花?

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后集体汇报。

指名读,学生评价。

 

(1)自己练读。

(2)把春天的美读给小组里其他同学听。

(3)交流:

怎样读得美?

 

自由练背。

指名背。

集体背诵。

1.认读字词,读准字音,明确学习生字“春、雨、布、谷”。

 

3.笔顺记忆生字笔顺,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描红书中生字,并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指导背诵。

2.学会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指导写字。

教学重点

指导写字

教学难点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春、树、芽、布、谷、梨、杏、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词语,巩固词义。

1.上节课,我们找到了春天,谁来读一读?

出示词卡:

春天春风春雨

柳树小草嫩芽

布谷燕子蜜蜂

梨花杏花桃花

(先带拼音读字词,再去拼音读字词)

1.游戏:

图文结合,将图画和词语对位。

(将12张词卡分给学生)

 

二、写字指导

1.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芽、梨、花、杏、桃。

2.指导学习新偏旁。

(1)认识“草字头”,书写笔顺,

 

(2)认识“木字旁”,

 

3.指导书写:

芽、梨、花、杏、桃。

芽:

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牙齿的“牙”。

梨:

上面左边是“禾”右边是“立刀旁”,下面是“木字底”。

花:

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化”。

杏:

上面是“木字旁”,下面是“口”。

桃:

左边是“木字旁”,右边是“兆”。

(重点反馈“芽”、“树”、“梨”的笔顺。

5.教师范写指导。

 

三、语文实践活动

课外让学生采用多种途径,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或诗句,利用晨会时间进行交流。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老师指图画上某个景物,拿到相应词卡的学生上台把词卡贴在相映的图上,再领读。

3.抽读词语。

4.齐读韵文。

 

认读生字。

指名口头组词。

找出带有“草字头”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草字头”的字多与花草植物有关。

找出带有“木字旁”这个偏旁的字读一读,知道含有“木字旁”的字多与树木有关。

学生看笔顺记忆生字笔顺。

 

4.学生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学生在书上描红,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板书设计

识字1

春天春风春雨

柳树小草嫩芽

布谷燕子蜜蜂

梨花杏花桃花

识字2

港口学校小学部骆虹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韵文识字课文,反映的是足球比赛的精彩场景。

第一行三个词语描写了足球比赛的场地和看台,第二三行描写了足球运动员高超的足球技艺,第四行反映了观众的热情表现。

四行词语连起来合辙押韵,便于诵读。

学情分析

学生在诵读时容易出现唱读现象,在指导诵读的时候要启发学生边读边想象,把不同的图画在头脑中恰当地组合,形成板块,加深理解和记忆,并在诵读中体会词串押韵的特点,增强语感,读出对体育运动的喜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5个新的偏旁。

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借助插图,理解本课的词语,了解一些足球运动的知识,积累词汇。

2.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词串,初步认识足球这种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初步认识足球这种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2.学会本课生字,会写4个一类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学会写“倒”。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预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1.孩子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

那你都知道哪些运动项目呢?

  (指名交流)

2.今天我们就将学习《识字2》,来观看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

(师出示书中第6、7页的插图)

二、整体感知。

1.导学提示: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插图,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韵文。

三、读通韵文。

1.学生试学:

自学韵文,要求: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合作共学:

四人小组互相读读,交流哪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要注意什么。

交流以后,学生再一起讲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检查反馈,相机正音。

“足”是平舌音。

“传”、“射”是翘舌音。

“茵”、“拼”、“门”是前鼻音。

“抢”、“争”、“顶”是后鼻音。

4.齐读韵文。

5.合作共学:

开火车认读词语。

6.学生试学:

去掉拼音,还能认识吗?

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

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7.合作共学:

做游戏“找朋友”。

卡片上的词语贴到图上相对应的地方。

三、指导书写。

指导书写:

台、足、倒、勾

1.学生试学:

请学生看《练习1》中的笔顺表,记住生字的笔顺。

2.学习新偏旁。

3.合作共学:

(1)指名说笔顺、组词。

(2)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说说关键笔画。

4.教师示范写。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足球这项体育运动,读准了韵文的字音。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识

字2》,相信同学们会更喜欢这项体育运动。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生字描红,完成习字册上相关内容。

 

读课题。

说说自己知道哪些体育运动?

最喜欢什么运动项目?

仔细观察插图,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韵文。

 

小组读,相互正音。

 

认读词语。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小朋友把词卡贴在相应的图下面,再带着大家读两遍。

做游戏“找朋友”。

卡片上的词语贴到图上相对应的地方

 

学生看笔顺表,记忆生字

2.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说说写这些生字时要注意哪些笔画。

学生在书上描红。

学生在练习本上临写。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插图,理解本课的词语,了解一些足球运动的知识,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地背诵词串,初步认识足球这种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借助插图,理解本课的词语,了解一些足球运动的知识,积累词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在头脑中产生与词语相对应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词卡片。

  2.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识字2》。

二、学习第一行的词语。

 1.指名认读,注意正音。

2.合作共学:

理解“绿茵”和“看台”。

“绿茵”是什么意思?

指名在图上指出。

绿茵就是绿绿的草地,就像是咱们的操场一样,在这儿指的就是足球场。

“看台”又是什么呢?

指名在图上指出。

看台就是观众们坐着看足球比赛的地方。

学生试学:

试着用“看台说一句话。

3.导学提示:

齐读第一行的词语。

第一行的词语都是在写什么呢?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足球场上有什么了,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场激烈的足球比赛吧。

三、学习第二、三行。

1.指名认读,注意正音。

2.合作共学,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学生试学:

谁能在图中找到倒勾?

4.导学提示:

孩子们,你们平时的体育运动或是生活中,有没有拼抢的经历,或是看到别人拼抢过?

指名说。

谁能用“拼抢”说一句话。

那么大家知道“争顶”是什么意思吗?

老师来告诉你们:

“顶”指的是用头去顶球,那“争顶”的意思就是争着用头去顶球。

出示球员“争顶”的图片。

5.理解“传球”、“过人”、“射门”

出示图片,教师讲解“传球”、“过人”的意思。

有哪个小朋友知道“射门”的意思吗?

将足球踢进对方的球门内,这个动作就叫做射门。

6.导学提示:

齐读。

这两行词语主要是在写谁呢?

学生试学:

谁能用这两行词语,说一说图中插图的内容。

四、学习第四行。

1.导学提示:

现在我们知道了足球队员们在场上是如何踢球的,那场下观看比赛的观众们又是什么样呢?

2.指名读词。

学生试学:

同学们,你能在插图上找到相对应的词语吗?

哪位同学能自己做一做动作,让同学知道“呐喊”、“助威”、“加油”是什么样的。

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动作。

3.齐读最后一行词语。

谁能用最后一行中的任意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试学:

请学生看《练习1》中的笔顺表,记住生字的笔顺。

2.学习新偏旁。

3.合作共学:

(1)指名说笔顺、组词。

(2)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说说关键笔画。

4.教师示范写。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纠正。

再次临写。

六、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和足球有关的词语,知道了足球场上有什么,球员在球场上是如何进行激烈的比赛的,以及现场观看足球比赛的观众们又是什么样的。

大家课后还可以向自己的家人介绍足球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搜集和足球有关的资料。

七、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生字描红,完成习字册上相关内容。

抽读生字词卡片。

按足、竞、倒勾”的笔顺书空。

认读词语。

理解“绿茵”和“看台”。

“绿茵”是什么意思?

 

学生试学:

试着用“看台说一句话。

齐读第一行的词语。

第一行的词语都是在写什么呢?

 

谁能在图中找到倒勾?

 

用“拼抢”说一句话

 

理解“传球”、“过人”、“射门”

 

用这两行词语,说一说图中插图的内容。

 

那场下观看比赛的观众们又是什么样呢?

自己做一做动作,让同学知道“呐喊”、“助威”、“加油”是什么样的。

全班同学一起做一做动作

1.完成《习字册》上的作业。

 

合作共学:

(1)指名说笔顺、组词。

(2)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说说关键笔画。

 

板书设计

识字2

球场球员观众

 

识字3

港口学校小学部骆虹

教材分析

《识字3》利用看图领会字义的形式帮助学生识字,是以介绍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为基本内容的看字形演变识字。

此课要求学会8个生字,3个只识不写的字,认识4个新偏旁;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学情分析

孩子们跟着家长已经学了不少汉字,可是,对于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并不了解。

这课向孩子们介绍了象形字的演变过程,可以在他们的小脑袋里形成一个观念:

原来汉字可以是从生活中的事物变化来的。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及词,田字格前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一些汉字是由图画演变而来的,激发学生汉字的兴趣。

3.学习“舟、石、川、河、问”生字。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