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作业正文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作业正文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6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作业正文 Word版含答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6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作业正文Word版含答案
课时作业(十四)A 第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及手工业的进步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
时期
整地工具
中耕工具
夏朝
耒、锛、铲、斧
锄、耨
商朝
耒、锛、铲、锸、斧
铲、耨
西周
耒、锛、铲、锸、斧、耰
锄、铲、耨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
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
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2.汉代《盐铁论·水旱》中说道:
“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
”材料说明汉代( )
A.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
B.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C.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
D.铁农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3.《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的农耕时说:
“上田,夫食九人。
下田,夫食五人。
可以益,不可以损。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
”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4.《隋书·食货志》记载:
“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
皆取旧壤之名,侨立郡县。
”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南徐州”。
侨立郡县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
B.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
C.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
D.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5.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 )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6.唐朝法律曾详细规定了对屠宰耕牛的处罚,宰自家牛者也要判一年徒刑。
宋代对宰牛者的处罚更为严厉,宰牛者要处徒刑两年,甚至要刺配充军。
上述规定反映了( )
A.封建王朝法律的严酷性
B.奖励耕战政策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地位的重要性
D.自给自足经济的脆弱性
7.山东省博物馆藏有青铜器四千多件,其中四十多件为国家一级文物,颂簋(guǐ,西周晚期的青铜礼器)便是其中之一。
颂簋制作精美,腹内和盖内都铸有铭文,内容相同,记述的是一位名叫“颂”的人直接受到周天子册封的情境。
该青铜器( )
A.代表着西周晚期青铜铸造术的顶峰
B.表明西周政治制度最终走向成熟
C.是研究西周历史较为可靠的资料
D.表明西周中期文字开始走向成熟
8.据《唐国史补》记载,盛唐时期邢窑的白瓷“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这反映出盛唐时期( )
A.邢窑是当时唯一生产白瓷的官窑
B.制瓷业已是具有规模的独立生产部门
C.白瓷制造技术已经达到巅峰水平
D.官窑为了满足市场消费的需求而生产
9.明代浙江杭州百货所聚,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处州的瓷器、温州的漆器、金华的火腿等,“皆以地得名”。
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艰难
C.区域贸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
D.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
10.在中国古代,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唐代元稹《织妇词》中说: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直到今天,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这种传习( )
A.是手工业者为了防止技术竞争采取的自卫措施
B.是由于我国古代手工业产品没有市场导致的特殊现象
C.保护了手工业工艺水平及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
D.使官营手工业因此聚集众多高水平手工业工匠
11.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
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在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
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
C.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D.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
12.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要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
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
A.经济结构出现转型
B.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生产方式发生质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在新疆的屯田,由戊巳校尉、各地驻军校尉、屯长分级管理,屯军2万多人,屯垦约50万亩(1亩=666.667平方米)。
之后,东汉、曹魏、西晋、隋朝等都组织了屯垦戍边活动。
唐朝在新疆的屯田,由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统一领导,都护府下属军镇屯田,屯田以军屯为主,全疆屯军5万人,屯田50万亩。
元朝在新疆的屯田,军屯设宣慰司、万户府、千户所、百户所分级管理,民屯设总管府或营田司、提领所分级管理。
屯军2万多人,屯民3.7万户,垦地100多万亩。
清朝时,从内地派遣大批军民到新疆屯田,建立了26个垦区。
到1840年,新疆各种屯田共有屯丁11万多人,男女总人口近50万人,垦地近300万亩。
到1911年,新疆人口达到216.2万多人,耕地增加到1055.47万亩。
伊犁将军是新疆最高的军政长官,兼管全疆各种屯田事务。
其下分设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掌管各地军政事务,兼管各地屯田事务。
各地兵屯,由同级军官兼管。
各地旗屯,由其军官兼管。
各地民屯,由陕甘总督及下属各级行政官员兼管。
各地回屯(回族屯田),由当地伯克兼管。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屯垦戍边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出《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的指示》,强调指出,为医治战争创伤,从事经济、文化和国防的建设工作,人民解放军除担任保卫国防、巩固治安的任务以外,应负担一部分生产任务,使人民解放军不仅是一支国防军,而且是一支生产军。
1950年春,新疆军区组织边疆部队在天山南北驻地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除各地驻军开垦荒地、兴办农场外,先后组织大批人民解放军转业官兵和支援边疆建设青年参加大规模的垦荒,建立国营农场,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修筑道路和桥梁,发展交通和通信,建立新型的村镇和居民点。
——摘编自《新疆屯垦戍边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屯垦戍边过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屯垦戍边事业与古代屯垦戍边活动的主要不同。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屯垦戍边的重大意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图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下图是《孔子圣迹(周游列国)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画的拓片。
有人说,这幅石刻画创作于汉代;也有人说,这幅石刻画再现了春秋时期的历史风貌,你同意这些说法吗?
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课时作业(十四)B 第14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及手工业的进步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文献中有“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演变。
这表明先秦时期( )
A.农业走向衰退
B.外来作物引进
C.作物历经选择
D.经济重心南移
2.《后汉书》记载,南阳宛人任延就任九真(郡治在今越南清化西北)太守,当地传统民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任延令铸作铁制农具,教之垦辟,于是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一时“风雨顺节,谷稼丰衍”。
这表明( )
A.移民实边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
B.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C.地方官重视农业发展以图升迁
D.引进农耕改变了当地生产结构
3.下面分别是安西榆林窟的壁画《牛耕图》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农作图》(局部)。
对下图信息的合理解释是唐代( )
安西榆林窟《牛耕图》(中唐)
敦煌莫高窟《农作图》(盛唐)
A.二牛抬杠法推广
B.耕作技术的进步
C.农民生活的艰难
D.租佃制度的形成
4.翻检《全唐诗》可知,唐诗中涉及茶产地6道、27州,其中90%集中于江南、山南、淮南、剑南地区。
唐朝张途记录安徽祁门一带“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由是给衣食,供赋役,悉恃此祁之茗”。
由此反映出唐代( )
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B.经济重心已经移至南方
C.茶业由副业上升为主业
D.农产品商品化水平较低
5.“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
生民之业莫重焉。
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
”材料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
6.利玛窦(1583年进入中国,1610年在北京逝世)札记中写道:
“(中国)凡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和幸福所需要的东西,在这个王国的境内都有丰富的出产。
”其主要依据是当时中国( )
A.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7.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工律》规定:
“为器同物者,其大小、长短、广狭亦必等。
”该措施( )
A.阻碍了经济发展
B.促进手工产品规范统一
C.动摇了农本观念
D.鼓励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8.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城镇附近的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反映了( )
A.官营手工业已经衰落
B.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C.民营手工业开始发展
D.小农经济已经破产
9.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我国某一时期的活塞式鼓风技术,活塞的反复运动可产生持续的风力,从而大大提高冶金时的炉温。
该技术有助于( )
A.打破西方科技垄断
B.大大提高冶金业的规模
C.中国农业技术革命
D.金属工具的进一步推广
10.有学者发现:
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未得到推广,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
据此可以推知( )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11.《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
“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的现象,唯独棉纺织业没有出现。
”中国古代棉纺织业没有出现雇佣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棉纺织业主要是官营手工业
D.小农经济的阻碍
12.“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十年磨一剑”。
上述成语词组能够集中展现( )
A.中国语言文化的精练之美
B.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精神
C.古代中国的工匠精神
D.儒家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红薯)、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面积产量高,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
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期引进。
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二 中国的南方人习惯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
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
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1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
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径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
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近300年间,经济变迁很大。
从明中叶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它的最后阶段,新的经济因素在萌生,传统的封建经济依然顽固。
新旧更迭,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
明代中国的社会经济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向前发展的。
围绕转变中的明代中国经济,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课时作业(十五)A 第15讲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礼记》中记载:
玉器等产品,不能在市场上交易。
《左传》记载,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韩起要在郑国买商人的玉环,玉器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交易。
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玉器产量有较大增长
B.春秋时期手工业进步
C.奴隶主贵族纷纷破产
D.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2.春秋后期,社会阶级结构出现了“贵”“富”合一到“贵”“富”分离的变化。
直接促成这一变化的历史因素是( )
A.工商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工商食官制度走向衰落
D.贵贱等级界限已被打破
3.唐德宗曾说:
“通商惠人,国之令典。
”唐代大臣陆贽也认为:
“商农工贾,各有所专,凡在食禄之家,不得与人争利。
”唐宪宗下令:
“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
”这反映出唐朝中期以后( )
A.商人逐利风气盛行
B.承认官商的社会地位
C.曾短暂放弃抑商政策
D.政府重视商业的社会价值
4.下图为南宋《市担婴戏图》,图片反映的重要信息是( )
A.草市深受百姓欢迎 B.坊市界限已被打破
C.朝廷对市禁的开放D.区域长途贩运发达
5.唐代城市居民虽有“坊郭户”之称,但没有单独设立户籍。
宋代则实行城乡分治,在户籍制度上单独设立城镇户口的“坊郭户”户籍,坊郭主户还单独划分为十等,承担赋税与“科配”(临时性赋税)等;坊郭客户则为城镇贫民。
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唐代城市居民独立意识较弱
B.宋代积贫积弱财政困难
C.宋代理学更为关注民众疾苦
D.宋代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6.1758—176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值为288045650两白银,而1828—1837年增至784864050两白银。
导致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民间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C.传统手工业技术的成熟
D.资本主义萌芽的迅速发展
7.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庄客”“农户”“佃”。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
C.土地制度的变化
D.重农抑商的推行
8.在明代,书生一旦中举即可授官食俸,退休后仍为缙绅,终身享有免税特权,并且可以泽及子孙。
小户农民经常利用这一规则,携带财产投靠于缙绅府下。
这会导致( )
A.土地集中的现象愈演愈烈
B.科举取士的范围不断缩小
C.税收对象上移到缙绅阶层
D.分封贵族的现象层出不穷
9.宋太宗淳化二年下诏:
“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宜令诸路转运使……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
“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材料反映出宋代( )
A.商业政策比较宽松 B.设有专职征税官员
C.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地方官员与民争利
10.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中指出:
“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墓,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该材料意在反映明清时期( )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C.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D.封建伦理道德得到强化
11.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帝王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是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导致的
B.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C.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的明智选择
D.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12.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到:
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漳闽之人与‘番舶夷商’贸贩方物,往来络绎于海上”。
由此可见( )
A.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
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
C.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
D.明代政府并未真正实行过海禁
二、非选择题
13.徽商是旧徽州府籍的商人的总称,它是明代中叶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商帮,曾雄踞中国商界达三百年之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邑(婺源)习俗每喜远商异地,岂果轻弃其乡哉!
亦以山多田寡,耕种为难,而苦志读书者又不可多得,是以其谋生之策,成远游之风,南北东西,本难悉数。
而始而经商继而遂家者,则有迁江浦、湖南、广西、成都、金陵、繁昌、桐城、蔡田等处。
——《碴煌洪氏统宗谱》
材料二 邑中商业以盐典茶木为最著。
在昔盐业尤兴盛焉,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
……彼时盐业集中淮扬,全国金融几可操纵,致富较易,故多以此起家。
席丰履厚,闾里相望。
其上焉者,在扬则盛馆舍,招宾客,修饰文采;在歙则扩祠宇,置义田,敬宗睦族,收恤贫乏。
下焉者,则但侈服御居处,声色玩好之奉,穷奢极靡,以相矜炫已耳。
——《歙县志》
材料三 徽人在扬州最早,考其时代,当在有明中叶。
故扬州之盛,实徽商开之。
扬,盖徽商“殖民地”也。
徽郡大姓,如汪、程、江、洪、潘、郑、黄、许诸氏,扬州莫不有之,大略皆因流寓而著籍者是也。
……清代盐商歙县人汪应庚除重建平山堂外,还斥巨资修建西园、平楼、蜀冈万松亭等园林和亭台建筑设施。
乾隆二年,盐商祁门人马曰琯一人独捐2400两白银疏浚扬州广渠门至便益门的街道;扬州康山南河下至钞关北地势低洼,街衢易积水,歙县大盐商鲍志道更是独立出资为其“易砖为石”,铺垫了石板路面,还斥资修造了虹桥……在扬州的徽州盐商周围,集结了大批学者和文人,明代休宁商人汪新经商于扬州,“既雄于赀,又以文雅游扬缙绅间,芝城姜公、金公辈名儒巨卿皆与公交欢”。
——摘编自卞利《无徽不成镇》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婺源徽商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徽商的商业地位,并据徽商资本的流向指出其本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徽商对扬州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徽商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货币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和纸币时期。
纸币的出现和发展是货币发展历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
中国古代纸币由雏形发展到成熟,纸币本身的型制、大小、轻重、颜色都体现出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的风貌和影响。
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对商业发展起了较大作用。
——摘编自徐玲《论中国古代纸币的设计》
从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的相关史实,论证所提观点。
(要求:
观点明确,论述符合史实依据,史实运用准确。
)
课时作业(十五)B 第15讲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
1.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主持葵丘会盟,盟约规定各诸侯国要保客商、不阻碍粮食流通。
这反映出当时( )
A.粮食是各诸侯国争夺的主要目标
B.诸侯争霸方便了商人的活动
C.商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
D.求富重利成为各诸侯国的共识
2.唐朝武德四年,宣布废止五铢钱,改行“开元通宝”钱,这种钱制不仅成为有唐一代的定制,而且持续流行了近千年,成为后世钱制的楷模。
“开元通宝”钱的流行反映出( )
A.中国古代货币开始走向规范化
B.年号铸钱强化了货币经济功能
C.货币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增强
D.标志我国金属铸币制度的成熟
3.《宋史》中记载:
“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以至于上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
材料主要说明宋代( )
A.理学兴起对等级制度的冲击
B.放松了对大众服饰的监管
C.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兴起
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4.黄仁宇在《放宽历史的视界》中提到,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
这表明明清时期晋商、徽商( )
A.重视道德操守看淡商业利润
B.商业资本成为经济运行主流模式
C.传统观念固化影响商业发展
D.缺乏制度保障导致发展困难
5.有学者认为,“在我国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据所学推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最有可能是( )
A.工商业人口的自然集中
B.封建地主经济的初步发展
C.手工业生产的种类增多
D.统治阶级政治军事的需要
6.下表为971—1246年市舶司设置表(部分),这反映出( )
设市舶
司城市
广州
杭州
宁波
泉州
胶州
松江
温州
江阴
海盐
今属
省份
广东
浙江
浙江
福建
山东
上海
浙江
江苏
浙江
设置
时间
971
年
989
年
999
年
1087
年
1088
年
1113
年
1132
年
1146
年
1246
年
A.唐宋时期对外贸易的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退出历史舞台
C.宋代对外贸易日益开放
D.南宋偏安于江南地区
7.战国以来,中国只有皇权爵位是嫡长子继承,而家产包括土地的继承,则实行的是诸子均分制。
古代中国这种土地继承制度客观上( )
A.维护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调动了小农生产者的积极性
C.导致古代农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
D.保障人民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8.北宋初年规定:
租佃土地须“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
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
如有纠纷,“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其目的是( )
A.保护佃农利益
B.增加政府收入
C.维护地主特权
D.规范租佃关系
9.王阳明先生提出“四民异业同道”论时指出,舜帝在位时封的九个官职中,“首稷(农业)而次契(商业)。
垂工益、虞(工业),先于夔、龙(教育)”。
这一观点( )
A.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传播
B.顺应了明朝社会经济发展潮流
C.促进明朝革新官僚机构
D.充分肯定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10.下图为清朝时期绘制的西洋铜版画《中国皇帝亲耕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清朝统治者( )
A.“敬天法祖”的宗法观念
B.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理念
C.以农为本的治国思想
D.笼络汉族士子的文化政策
11.明万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