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086120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56.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隧道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隧道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隧道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隧道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现场处置方案.docx

《隧道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现场处置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现场处置方案.docx

隧道现场处置方案

第一章隧道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为保障亮马台隧道的安全畅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针,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突发事件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隧道管理站特成立隧道应急小分队(见下图):

 

应急小分队人员分工

组长红兵负责隧道救援的统筹安培。

成员董岱负责疏散洞滞留车辆及人员。

成员武清负责救援事故车辆以及灾情先期处置。

成员文波负责驾驶救援车辆和救援事故车辆以及灾情先期处置。

成员马洪海负责驾驶救援车辆和隧道外指挥交通等待其他救援车辆。

成员白文明负责救援事故车辆以及灾情先期处置。

成员刁德山、跃负责第一时间封闭端手动栏杆,观察事故现场环境是否可以进入。

成员刁亮、如山负责第一时间封闭新荣端手动栏杆,观察事故现场环境是否可以进入。

 

第二章隧道应急管理制度及办法

1、隧道管理站应急信息报送制度

1.1为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信息报送工作,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容、程序和法,明确信息报告时限和要求,确保信息传输及时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1.2突发事件应急信息:

是指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

主要包括事件种类、性质、发生原因、时间、地点、危害因素、围、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处置过程、处置结果、善后结果、事件调查、责任追究、恢复重建、人力、物力、财力、使用情况等。

1.3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紧急事件。

1)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暴雨、暴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

2)事故。

主要包括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和危险化学品泄露。

1.4信息报送程序

发生职责围的突发事件,责任部门立即以口头形式报告站领导,站领导接到报告,高速交警、路政(需要时)、当地119、120(需要时)。

同时由责任部门报告公司信息监控中心,需要书面报告的,由责任部门进行补报。

1.5信息报送责任追究

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突发事件重要情况和在应急信息处理过程中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要追究责任。

2、隧道管理站应急救援管理制度 

  为加强隧道的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促进应急管理规化,保证应急救援的及时和可靠,使应急救援工作始终保持良好状态,真正做到“行动迅速、保障有力”,特制定本制度。

1.1高度重视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始终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要经常检查、督促,不断改进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1.2成立“隧道管理站应急小分队”,明确机构部各成员的分工、职责、工作围,以及在应急救援中的其它事项。

1.3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针,全位防止事故发生,落实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在发生事故时能有效防止事故扩大和迅速抢救遇险人员,消除或降低事故的影响。

1.4应急救援设备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确保设备齐全、完好。

1.5做好值班工作,保证人员、车辆和畅通,发生事故要及时上报。

1.6事故发生后,发现单位或人员就近及时上报。

现场人员要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力所能及的救护,不能盲目或在无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救护人员。

1.7值班领导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根据事故情况来确定是否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若需上级单位帮助救援的,要向上级单位报告事故并请求支援。

1.8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要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应急措施,现场处置人员要格按照应急处置措施进行现场救护。

1.9事故区的班长要听从指挥命令,积极采取措施,有序地组织现场人员安全撤退。

1.10在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总结。

 

第三章隧道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案

为了更好地实施隧道灾害的救援,亮马台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区段进行了合理划分。

救援区段的划分不仅要考虑隧道火灾影响围、通风排烟控制、救灾设备的位置、救援队伍的驻地,而且要考虑人行通道、车行通道以及逃生通道的位置。

我国现行公路隧道规推荐的防火区段为1000m左右。

根据亮马台公路隧道的实际现状,我们把其划分为4个救援区段,如图1。

 

 

图1亮马台公路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区段划分

3.1危险品救灾现场处置案

3.1.1监控员发现隧道有危险品泄露;

3.1.2立即通知值班站长;

3.1.3值班站长命令监控员立即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并且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向隧道的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并向监控中心报告。

3.1.4值班站长立即同应急分队人员赶赴现场;同时通知值班人员关闭隧道洞口手动栏杆机,封闭隧道交通;

3.1.5值班站长向交警、路政和的环保部门发出求救信号;若事故现场有人受伤,打向120急救中心求救

3.1.6交警或路政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刻疏散被困车辆,引导被困人群撤离隧道;

3.1.7120急救中心求救接到求助信号后,立刻安排医院作好救助准备,同时出动120救护车辆赶往事故点;

3.1.8120赶到后救助伤员,并立刻撤离返回医院;

3.1.9环保部门赶到现场后,分析危险品类型,提出处理案;有关专业部门处理事故现场;

3.1.10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由环保部门检测,确定满足卫生标准后,再通知隧道监控中心;

3.1.11监控中心上报片区监控中心后,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恢复交通。

3.2火灾救灾现场处置案

3.2.1左线

1)监控人员从监控系统或火灾报警器发现隧道有火灾发生;

2)监控中心立即通知隧道管理站的值班站长;

3)值班站长命令监控员立即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并且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向隧道的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并向监控中心报告。

4)值班站长立即同应急分队人员赶赴现场;同时通知值班人员关闭隧道洞口手动栏杆机,封闭隧道交通,图2;

5)值班站长向交警、路政发出求救信号;若火势较大或事故现场有人受伤,打向119和120急救中心求救。

6)监控员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发生火灾,阻止着火点后车辆行驶。

有线广播播放“隧道发生火灾,请现场司机利用事故后隧道侧墙的灭火器灭火”,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前发生火灾”,火灾点后的交通指示器改为红色;右线可变情报板显示“小心驾驶”,隧道进口的交通指示器为红色,其余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

 

图2监控中心封闭隧道

7)若火灾事故发生在区段一之间,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接到火警后,立即

出动,行车或步行进入隧道进行先期救援。

图3;若火灾事故发生在区段二到区段四之间,如果隧道有堵车或其他影响行车时,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则通过端的互通活动护栏进入隧道右线通过车行横洞到达左线着火点后。

图4;

 

图3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队进入现场路线图

 

 

图4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队进入现场路线图

8)交警、路政、消防接到火警后,立即出动所有值班警力赶往火灾现场。

火灾发生在第一区段之间,从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通过端手动栏杆机,行车或步行进入隧道进行救援。

从新荣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通过火灾点后右线的人行或车行横通道赶往火灾现场。

图5;若火灾发生在区段二和区段四之间,如果隧道有堵车或其他影响行车时,从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则通过端的互通活动护栏进入隧道右线通过车行横洞到达左线着火点后。

从新荣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通过火灾点后右线的人行或车行横通道赶往火灾现场,图6;

 

图5交警路政进入事故现场路线图

 

图6交警路政进入事故现场路线图

9)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到达火灾现场后在着火点后10米(30米、100米)外进行消防灭火。

此时现场由隧道管理站领导担任现场总指挥,救援队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需要救助或火势难以控制,立即向消防队以及120急救中心求救;

10)消防部门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援车辆赶往亮马台隧道火灾现场;

11)120急救中心急救部门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出动急救车辆赶往亮马台隧道,(行车路线与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队一致)并通知市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12)交警或路政在着火点后第一个横洞附近为救护车辆疏导交通;

13)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可变情报板、交通指示器引导司乘人员疏散、逃生。

有线广播播放“请现场工作人员引导被困车辆及人员从就近横洞撤离”;则左线洞中可变情报板显示“请从就近横洞撤离至右线”,左线行车道的所有交通指示器为红色,超车道除着火点前和进口处的交通指示器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左侧横通道。

右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迅速离开隧道”,右线的交通指示器除进口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

图7。

 

 

图7被困车辆及人群撤离图

15)逃生人群中的小孩、老年人、残疾人、病人及伤员由120救护人员、交警、路政协助疏散到右洞,并将伤员送往医院。

16)消防队在着火点后10米(30米、100米)外的安全围进行灭火,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将现场指挥权移交给消防队领导进行现场指挥;

17)火灾被扑灭,左洞人员撤离完毕,通风机继续排烟;

18)路政将发生事故的汽车拖走;

19)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火灾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结果报告监控中心、公司领导。

3.2.2右线

1)监控人员从监控系统或火灾报警器发现隧道有火灾发生;

2)监控中心立即通知隧道管理站的值班站长;

3)值班站长命令监控员立即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并且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向隧道的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并向监控中心报告。

4)值班站长立即同应急分队人员赶赴现场;同时通知值班人员关闭隧道洞口手动栏杆机,封闭隧道交通图9;

5)值班站长向交警、路政发出求救信号;若火势较大或事故现场有人受伤,打向119和120急救中心求救。

6)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发生火灾,阻止着火点后车辆行驶。

有线广播播放“隧道发生火灾,请现场司机利用事故点后隧道侧墙的灭火器灭火”,右线可变情报板显示“前发生火灾”,火灾点后的交通指示器改为红色,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小心驾驶”,隧道进口的交通指示器为红色,其余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监控中心同时同时通知值班人员关闭隧道洞口左右线手动栏杆机,封闭隧道交通,封闭隧道交通,图8;

 

图8监控中心封闭隧道

 

图9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进入现场路线图

7)交警、路政、消防接到火警后,立即出动所有值班警力赶往火灾现场。

若火灾发生在第一区段到第三区段之间,从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打开端栏杆机,进入隧道左线通过人行或车行横洞到达右线着火点后进行救援。

从新荣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如果隧道有堵车或其他影响行车时,则通过新荣端的互通活动护栏进入隧道左线通过人行或车行横洞到达右线着火点后。

图10;若火灾发生在区段四之间,从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打开端栏杆机,进入隧道左线通过人行或车行横洞到达右线着火点后进行救援。

从新荣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通过新荣端手动栏杆机,行车或步行进入隧道进行救援,图11;

 

图10交警路政进入事故现场路线图

 

图11交警路政进入事故现场路线图

8)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到达火灾现场后在着火点后10米(30米、100米)外进行消防灭火。

此时现场由隧道管理站领导担任现场总指挥,救援队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需要救助或火势难以控制,立即向消防队以及120急救中心求救;

9)消防部门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出动救援车辆赶往亮马台隧道火灾现场;

10)市急救中心接到火灾报警后,立即出动急救车辆赶往亮马台隧道,(行车路线与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队一致)并通知市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11)交警或路政在着火点后第一个横洞附近为救护车辆疏导交通;

12)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可变情报板、交通指示器引导司乘人员疏散、逃生。

有线广播播放“请现场工作人员引导被困车辆及人员从就近横洞撤离”;则右线洞中可变情报板显示“请从就近横洞撤离至左线”,右线行车道的所有交通指示器为红色,超车道除着火点前和进口处的交通指示器为红色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右侧横洞通道。

左线可变情报板显示“迅速离开隧道”,左线的交通指示器除进口外,其余均为绿色,并指向隧道出口。

图12。

 

图3-12-1监控中心通知人员逃生

13)逃生人群中的小孩、老年人、残疾人、病人及伤员由120救护人员、交警、路政协助疏散到右洞,并将伤员送往医院。

14)消防队在着火点后10米(30米、100米)外的安全围进行灭火,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将现场指挥权移交给消防队领导进行现场指挥;

15)火灾被扑灭,左洞人员撤离完毕,通风机继续排烟;

16)路政将发生事故的汽车拖走;

17)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火灾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结果报告监控中心、公司领导。

3.3社会安全事件现场处置案

3.3.1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即时对突发事件的性质、规模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级别,提出启动突发事件预案的建议,经公司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指挥部批准后启动相应的分级应急响应模式。

3.3.2当基本应急启动后,事态仍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及时报请公司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实施救援。

3.3.3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为一线指挥,根据上级指令和应急处置程序负责现场指挥协调。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将事件处置全过程情况及时向公司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指挥部汇报,认真执行应急指挥部下达的指令。

3.3.4事件处置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首先由工作领导组进行协调。

必要时,请求地应急指挥部予以协调帮助。

3.3.5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结束需符合以下条件: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隐患彻底消除,或已发生的事件得到完全处置,经过一定时间(由事件主管部门根据具体事件而定)后没有出现反复。

3.3.6应急结束决定的做出,须由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公司应急指挥部提出终结建议,经批准同意后实施,并向上一级应急指挥部报告。

3.3.7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涉及到群众安置、救助问题,请求公司相关部门负责按相关专项预案开展救济,切实保障公众的正常生活,努力消除公众恐慌,尽快恢复秩序。

3.3.8每一起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完结后,就此项工作做出认真总结,形成经验,查找不足。

并将总结报公司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指挥部,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

3.4重大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案

3.4.1左线

1)监控人员从监控系统发现交通事故;

2)监控中心立即通知隧道管理站的值班站长;

3)值班站长命令监控员立即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并且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向隧道的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并向监控中心报告。

4)值班站长立即同应急分队人员赶赴现场;同时通知值班人员关闭隧道洞口手动栏杆机,封闭隧道交通;

5)值班站长向交警、路政发出求救信号;若事故现场有人受伤或被困,打向119和120急救中心求救。

6)若事故发生在区段一之间,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打开端栏杆机,行车或步行进入隧道进行先期救援。

图3;若事故发生在区段二到区段四之间,如果隧道有堵车或其他影响行车时,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则通过端的互通活动护栏进入隧道右线通过车行横洞到达左线事故点,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或被困需要救助,立即报告公司值班领导,并向消防和医院求救;

7)交警、路政、消防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所有值班警力赶往现场。

若事故发生在第一区段之间,从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通过端手动栏杆机,行车或步行进入隧道进行救援。

从新荣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通过火灾点后右线的人行或车行横通道赶往事故现场。

图5;若事故发生在区段二和区段四之间,如果隧道有堵车或其他影响行车时,从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则通过端的互通活动护栏进入隧道右线通过车行横洞到达左线着事故后。

从新荣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通过事故点后右线的人行或车行横通道赶往现场,图6;

8)120急救中心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急救车辆赶往亮马台隧道,(行车路线与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队一致)并通知市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9)交警或路政赶到后打开隧道端互通活动护栏,交警或路政在隧道端互通活动护栏、事故点后第一个车行横洞附近及事故发生点指挥交通;

10)路政将发生事故的汽车拖走;

11)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2)隧道监控中心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3.4.2右线

1)监控人员从监控系统发现交通事故;

2)监控中心立即通知隧道管理站的值班站长;

3)值班站长命令监控员立即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并且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向隧道的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并向监控中心报告。

4)值班站长立即同应急分队人员赶赴现场;同时通知值班人员关闭隧道洞口手动栏杆机,封闭隧道交通;

5)值班站长向交警、路政发出求救信号;若事故现场有人受伤或被困,打向119和120急救中心求救。

6)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打开端栏杆机,进入隧道左线通过人行或车行横洞到达右线着事故后进行先期救援。

图9;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或被困需要救助,立即报告公司值班领导,并向消防和医院求救。

7)交警、路政、消防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所有值班警力赶往事故现场。

若事故发生在第一区段到第三区段之间,从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打开端栏杆机,进入隧道左线通过人行或车行横洞到达右线事故点后进行救援。

从新荣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如果隧道有堵车或其他影响行车时,则通过新荣端的互通活动护栏进入隧道左线通过人行或车行横洞到达右线事故点后。

图10;若事故发生在区段四之间,从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打开端栏杆机,进入隧道左线通过人行或车行横洞到达右线事故点后进行救援。

从新荣端向赶来的交警、路政、消防通过新荣端手动栏杆机,行车或步行进入隧道进行救援,图11;

8)120急救中心急救部门接到报警后,立即出动急救车辆赶往亮马台隧道,(行车路线与隧道管理站应急分队队一致)并通知市有关医院做好急救准备;

9)交警或路政赶到后打开隧道端互通活动护栏,交警或路政在隧道端互通活动护栏、事故点后第一个车行横洞附近及事故发生点指挥交通;

10)路政将发生事故的汽车拖走;

11)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2)隧道监控中心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3.5小型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案

1)监控人员从监控系统发现交通事故;

2)监控中心立即通知隧道管理站的值班站长;

3)值班站长命令监控员立即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并且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向隧道的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并向监控中心报告。

4)值班站长立即同应急分队人员赶赴现场;

5)值班站长向交警、路政发出求救信号;

4)监控中心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发生交通事故。

事故点后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发生事故减速慢行”,事故点后第一个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第二个指示器为绿色,并指向未发生事故的车道,

7)隧道管理站的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立即摆放安全现场,并指挥过往车辆慢行,如果发现现场司乘人员受伤或被困需要救助,立即报告公司值班领导,并向消防和医院求救。

9)交警及路政在120需要掉头转向的地和事故点维护交通秩序,并处理事故;

11)路政将发生事故的汽车拖走;

12)养护、维修、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备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给隧道监控中心;

13)隧道监控中心发出恢复隧道交通的信号。

3.6隧道附属设施现场处置案

3.6.1监控系统

网络故障:

监控值班人员发现隧道网络出现异常时,迅速报告站值班领导和监控负责人,监控负责人通知监控维修人员和站电工进行快速抢修,修复后维修人员向值班领导汇报修复情况;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无法立刻修复时,隧道电工要加大隧道现场巡逻次数,并在现场就地控制相关设备。

CCTV故障:

①当视频图像小部分出现故障,而且对隧道现场监视情况影响较小。

监控值班人员发现后,通知站监控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修复后维修人员把维修单交回办公室。

②当视频图像出现大面积或全部故障,重影响隧道监视。

监控值班人员发现后,迅速报告站值班领导和路政值班室,由站值班领导报告公司分管领导,同时通知监控维修人员和电工进行快速抢修。

在隧道外情报板上发送“隧道维修,减速慢行”信息,修复后维修人员向值班领导汇报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

3.6.2供配电系统

1)10KV停电,监控值班人员发现隧道停电后,或电工预先接到上级电业部门的停电通知后,立即通知站值班领导、路政值班室和公司信息中心。

由站值班领导汇报公司分管领导。

在隧道左、右线入口处摆放安全标志牌“隧道停电,请减速慢行”,电工、巡查人员在这期间要加大巡查频率和力度。

来电后,通知站值班领导和公司分管领导。

2)隧道部分停电,监控值班人员发现隧道部分停电状况后,立即向站值班领导汇报,由站值班领导通知电工前去检修或抢修,并通知监控值班人员在隧道外情报板上发布“隧道部分停电,请减速慢行”,待检修完毕后,向站值班领导汇报维修后设备运行情况。

3.7隧道雨、雪、雾应急现场处置案

亮马台隧道地处山区,气候变化多样,公路有坡度,属交通事故多发地段,为了保证司乘人员的行车安全,在隧道所属情报板上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提醒司乘人员。

3.7.1大雾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大雾天气,减速慢行”;隧道出口发送“隧道外雾大,减速慢行”。

3.7.2在小雾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天气有雾,减速慢行”;隧道出口处发送“隧道外有雾,减速慢行”。

3.7.3在大、中、小雨的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雨天路滑,减速慢行”;隧道出口处发送“隧道外下雨,减速慢行”。

3.7.4在雪天的情况下,隧道外情报板发送“雪天路滑,减速慢行”;隧道出口处发送“隧道外有雪,减速慢行”。

3.8一般交通事故现场处置案

3.8.1监控人员从监控系统发现交通事故;

3.8.2监控中心立即通知隧道管理站的值班站长;

3.8.3值班站长命令监控员立即调整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指示器,并且通过有线广播系统向隧道的人员发出警报信号,并向监控中心报告。

3.8.4值班站长立即同应急分队人员赶赴现场;

3.8.5值班站长向交警、路政发出求救信号;

8.8.6监控员通过广播系统、隧道外可变情报板、交通信号灯等告知司乘人员隧道发生交通事故,事故点后的可变情报板显示“前发生交通事故减速慢行”,事故点后第一个车道指示器改为红色警示灯;

3.8.7事故处理完毕后,养护、隧道、路政人员清理事故现场,检查设施完好情况,并将检查情况报告隧道监控中心;

3.8.8隧道监控中心恢复隧道交通信号。

 

第四章隧道应急预案操作手册

1、编制依据

根据《隧道管理站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写。

2、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姓 名、职务

职责

组 长

红兵 隧道管理站站长

总体协调指挥

副组长

董岱隧道管理站支部书记

负责协调指挥

成 员

素琴 副站长

协助协调指挥

成 员

文波 养护班班长

负责现场救援指挥

成 员

乔丽平 监控班班长

负责监控室指挥

成 员

武清 办公室主任

负责设备统计

成 员

马洪海 养护班成员

负责后勤保障

3应急信息网络系统

单位

高速路政

2199112

消防

119

高速交警

4163610

片区监控中心

5115873;5115872

120急救中心

120

市安监局

5193036

市环保局

12369

公司应急办

5115833;51158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