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血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24082489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章血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14章血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14章血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14章血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14章血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4章血液.docx

《第14章血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章血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4章血液.docx

第14章血液

第14章血液、造血器官及免疫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解剖生理、常见症状及护理

1.以下不属于造血器官的是

A肝

B脾

C淋巴结

D胰腺

E骨髓

2进入血液循环后,红细胞正常寿命为

A40天

B60天

C80天

D.100天

E120天

3关于贫血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

A.男性Hb<140g/L,女性Hb<120g/L

B男性Hb<120g/L,女性Hb<11Og/L

C男性Hb<1OOg/L,女性Hb<1OOg/L

D男性Hb<80gL,女性Hb<70g/L

E男性Hb<70g/L,女性Hb<60g/L

4血液病患者继发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A直原体

B衣原体

C葡萄球菌

D立克次体

E革兰阴性杆菌

5出血性疾病患者的饮食护理应除外

A高热量

B高营养

c高蛋白质

D高维生素.

E粗粮和富含纤维素

6护士对鼻出血的患者采用的护理措施,不包括

A少量出血用干净的脱脂棉充填鼻腔

B少量出血可用1:

1000肾上腺素棉球堵塞止血

C山血不可用油纱条做后鼻孔填塞

D油纱条堵塞历定时向鼻孔滴入无菌液状石蜡

E嘱患者及时将鼻腔血痂挖出,以免发生感染

7血液病患者发热时,采用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

B中高热时应给予降温处理

C降温措施主要是己醇擦浴

D每日液体入量在3000mI左右

E药物降温,药量不宜过大

8血液病高热患者首选的降温措施是

A肌内注射退热药

B口服解热镇痛药

C乙醇擦浴

D静脉应用激素降温

E冰袋置头部及大血管处,或温水擦浴

9易引起小儿骨髓外造血的原因是

A恶陆贫血

B骨髓造血功能不完善

C骨髓造血器官功能活跃

D缺乏黄髓,造血代偿潜力很低

E红髓过多,造血代偿潜力过高

10小儿发生生理性贫血的年龄是

A1个月内

B2-3个月

C半岁时

Dl岁时

E12-18个月

11正常小儿白细胞分类出现两次交叉的时间(或年龄)分别是

A出生后2-4天和1-3岁

B出生后4-6天和4-6岁

c出生后6-8天和4-6岁

D.出生后8-10天和8--10岁

E出生后13~15天和13-15岁

12贫血患儿,活动量稍大时气促、心悸,Hb40g/L,患该儿的贫血程度为

A轻度

B中度

C重度

D极重度

E特重度

1.D2.E3.B4.E5.E6.E7.C8E9D10.B11.B。

12.c。

二、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1下列食物中含铁量最少的食物是

A海带

B蘑菇

C动物肝

D奶类

E瘦肉

2儿童营养性却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铁摄入不足

B件内储铁不足

C铁丢失过多

D疾病影响

E生长发育过快

3.成年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需铁量多而摄入不足

B胃肠功能素乱,吸筹差

c长期、少量的慢性失血

D骨髓抑制,利用铁的功能低下

D溶积性贫血

E急性失血性

5缺铁性贫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共有的表现除外

A头晕,乏力

B活动后心悸、气短

C耳鸣眼花

D吞咽困难

E眼结膜苍白

6.缺铁性贫血患者较常见的受损害部位是

A呼吸道

B淋巴结

C泌尿道

D消化道

E皮肤、黏膜

7.下列实验室指标中,最能反映贫血的是

A红细胞计数

B红细胞沉降率

c.网织红细胞计数

D血红细胞比容

E血红蛋白定量

8丕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血红蛋白异常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海洋性贫血

D缺乏维生素B12或叶酸所导致的贫血

E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9缺铁性贫血时,外周血涂片的特点是

A单纯大细胞性贫血

B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E正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0治疗缺铁性贫血患者,最重要的措施是

A补充铁剂

B中药治疗

c输血治疗

D应用促红细胞生长素

E病因治疗

11.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的最佳时间是

A.餐前

B餐后

c.两餐之间

D空腹

E睡前

1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口服铁剂的停药时间是

A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

B血红蛋白达正常后1个月

c红细胞数正常后2个月

D红细胞数正常后1个月

E贫血症状消失

13采用铁制剂治疗一段时间后,其疗效指标最早出现的是

A血红蛋白上升

B红细胞计数上升

C红细胞体积上升

D红细胞直径增大

E网织红细胞数上升

14.给缺铁性贫血患者制定的最恰当的食物组合是

A.大虾、豆浆

B.猪排、雪碧

C.鸡丁、酸奶

D.羊肝、橙汁

E.豆腐、绿茶

15.患儿,5岁,诊断为缺血性贫血,血红蛋白为75g/L。

护士为你家长饮食指导,告知含铁最丰富的一组食物是

A.蔬菜、水果

B.高脂肪及高糖饮食

C.动物肝及高蛋白饮食

D.白菜及高蛋白饮食

E.瓜类菜及低蛋白饮食

16.患者,女性,42岁,3岁前曾行“胃大部分切除术”。

近一年常觉头晕,心悸,体力下降,入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

患者口服铁剂的过程中,护士向其强调的护理要点应除外

A.多进食动物铁

B.可与维生素C同服

C.餐后不可即刻饮茶

D.如有消化道反应,可与牛奶同服

E.消化不良者可少食多餐

17.患者,女性,27岁,诊断为“缺铁性贫血”,护士为其讲述服用铁剂的方法,患者如果复述出下列哪项说明该护士还需要再详细解说服用方法

A.餐后服用

B.饮浓茶

C.与维生素同服

D.不能同时喝牛奶

E.用吸管吸服铁剂

(18-20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1岁。

主诉吞咽时感觉食物粘附在咽部。

查体:

面色苍白,皮肤干燥,毛发干枯。

化验结果:

血象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血红蛋白88g/L,红细胞游离原卟啉1.1μmol/L。

18给予患者补充铁剂,护士介绍服药的注意事项中正确的是

A.服铁剂时可同时饮茶、牛奶、咖啡

B.口服铁剂宜直接饮用

C.口服铁剂可加用维生素C

D.口服铁剂宜空腹时服用

E注射铁剂时建议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

19.护士为患者制定的护理计划中,首要的护理问题是

A.自我形象紊乱与疾病导致皮肤干燥,毛发干枯有关

B.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C.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需求量增加有关

D.有受伤的危险与严重贫血有关

E.知识缺乏缺乏有关疾病的知识

20护士为患者注射铁剂,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其要点不包括

A.局部疼痛

B.过敏性休克

C.面部潮红

D.荨麻疹

E.高血压

1.D2.A3.C4.B5.D6.E7.E8.D9.C10.E11.C12.A13.E14.D15.C16.D17.B18.C19.C20.E

三、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l由于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是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常细胞性贫虹

D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降贫血

2患儿,8个月。

单纯母乳喂养。

患儿中度贫血,乏困、无力,诊断为: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健康教育时,告知家长发病的主要原因是

A铁摄入不足

B铁需要量增多

C维生素C摄入不足

D维牛素B12及叶酸供给不足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3.患儿,7个月。

体重7.6kg,单纯奶粉喂养,未加辅食。

近来家长发现患儿面色苍白,表情呆滞,反应迟钝,少动。

护士判断患儿可能是

A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B生长激素缺乏症

C低血糖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4—6题共用题干)

患儿.女性,11个月,单纯母乳喂养。

因表情呆滞,活动减少3周来就诊。

查体:

患儿面色苍白,四肢震颤,肝肋下2cm,血常规示红细胞2.4×10¹²/L,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9.8×10的9次幂/L,网织红细胞0.005。

4治疗首选

A硫酸亚铁

B维生素B12

C丙酸睾酮

D糖皮质激索

E叶酸

5该患儿精神症状好转在用药后

A24小时

B2-4天

C10天

D2周

E4周

6本病预防的关键是

A按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

B及时添加谷类食物

C坚持母乳喂养

D及时添加菜汁、果汁、肉末食物

E不可随便用药

1.B2.D3.E4.B5.B6.D

四、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l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A营养缺乏

B.骨髓遗血功能低下

c失血过多

D严重感染

E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

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常出现的体征应除外

A面色苍白

B肺部感染

c口咽,肛周感染

D肝、脾大

E皮肤黏膜出血

3下列贫血中最主要存在网织红细胞减少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4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5能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粒性白血病的主要检查是

A红细胞含量

B外周血有幼红细胞

C外周血有幼粒细胞

D血红蛋白含量

E骨髓象检查

6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伴高热、抽搐,护士采取的最合适的降温措施是

A调低室温

B冰水灌肠

C头部及大血管处放胃冰袋

D乙醇擦浴

E口服退热药

7某再生障碍贫血患青,护士观察到患者。

活动后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意识、障碍,该护士可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平卧位

B按医嘱给予脱水药

C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

D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E头部略低,保蚯脑供氧

8患者,男性,21岁。

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0个月,牙龈出血伴皮肤出血点3周入院。

化验:

Hb62g/L,白细胞3.4×l0的九次幂/L,血小板32×l0的九幂/L,骨髓涂片渗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对该患者进行骨髓活检,典型的病理改变是

A.不同部位骨髓象一致

B日髓增生低下,可见局灶性增生

c骨髓大部分被脂肪组织所代替

D巨核细胞数正常

E骨髓纤维组织增生

9患者,女性.25岁。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头痛、呕吐、烦躁不安。

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立即通知值班医师

B患者平卧位,头偏一侧

c给予脱水药

D.输注浓缩红细胞

E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i0患者,女性,26岁。

因再生障碍性降贫血入院治疗。

入院血常规检查Hb50g/L,护士对该患者指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

A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

B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

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

D.室内做剧烈活动

E适当的户外活动

(11~12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2岁,化工厂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0g/L。

血小扳38×10的九次幂/L,网织红细胞Ol%,肝脾未及,骨髓增生低下

11治疗药物首选

A雌激素

B雄激素

c卡巴克洛(安络血)

D造血细胞因子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12护士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复述出下列哪项,提示护士的指导还需要再次重复

A需定期查肝功能

B停药后副作用不能消失

c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应及时向护士报告,必要时做理疗

D患者需坚持治疗使用3-6个月才能判断是再有效

E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1.B2.D3.E4.C5.E6.C7.E8.B9.D10.B11.B12.B

五、血友病病人的护理

l患者,女陛,17岁,因月经经量增多来就诊。

白幼稍微碰伤后均会有皮肤紫斑,实验室检告示缺乏凝血因子Ⅷ,诊断为血发病。

护士在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A尽量避免受伤

B限制剧烈运动

C注意观察出血情况

D可用阿叫匹林治疗

E结婚前应去医院咨询询松

1.D

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病人的护理

1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

A婴幼儿

B青少年

C青午女性

D青年男性

E中年人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及出血的特点为

A贫血重而出血轻

B.贫血轻而出血重

C有贫血而无出血

D可无贫血但有皮下出血

E贫血与出血一致

3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体检可见的主要表现是

A口周疱疹

B尿血

C肝大

D月经过多

E皮肤黏膜出血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观察和预防

A胃肠道出血

B脑出血

C鼻出血

D皮肤黏膜出血

E感染

5患者,女性,24岁,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血。

经泼尼松治疗7个月后症状无好转。

治疗可采用

A改用地塞米

B输红细胞悬液

c输全血

D脾切除

E应用止向药

6患者,女性,21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中患者突然呕吐、头痛伴视物模糊。

考虑该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视盘水肿

C颅内出血

D.脑瘤

E药物的不良反应

7患者,女性,16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2周后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应用糖皮质激素好转出院。

护士进行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

A预防感染

B坚持饭后服药

C若无新发出血表现可自行停药

D注意自我病情监测

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8—11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8岁。

因皮肤发红,有瘀斑,伴牙龈出血来就诊。

2周前曾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实验室检查示:

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低,皮肤束臂试验阳性,骨髓象:

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

8可能的疾病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血友病

D慢性粒性白血病

E过敏性紫癜

9.为防止发生颅内出血,应监测患者的血小板不低于

A20×109/L

B40×l09/L

c60×109/L

D70×109/L

E80×1O9/L

10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应为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输血及血小板悬液

c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D免疫抑制药

E达那唑

11有助于疾病分型诊断的数据是

A血常规

B出血时间i

C骨髓检查结果

D病程长短

E年龄

1.C2.D3.E4.B5.D6.C7.C.8A。

9A。

10A。

11.D。

七、过敏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L对于过敏性紫癜的辅助检查结果正确的描述是

A.血小板减少

B出凝血时间延长

C贫血

D血块退缩试验阳性

E毛细向管脆性试验阳性

2过敏性紫癜辅助检查应出现

A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B白细胞数增加

C血小板数量减少

D出血时问延长

E凝血时间延长

3鉴别过敏性紫癜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键点是

A发病年龄与性别不同

B紫癜的部位、性质与特点不同

c合并症不同

D骨髓结果不同

E血小板计数结果不同

4对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首先考虑

A查找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

B应用抗组胺药物

C应用环磷酰胺

D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E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

(5—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5岁。

2周前因受凉出现上

呼吸道感染,自服“感冒冲剂”后出现腹痛、

腹泻及便血,次日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出现散在性紫癜。

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l2×109/L中性粒细胞0.8,血小板160×109/L,尿蛋白(+),红细胞10-20个/HP.白细胞5-1O个/HP,颗粒管型1~2个/HP。

5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水肿

B紫癜

C腹痛,伴恶心、呕吐或便血

D关节肿痛,呈游走性,无红、热,积液

E血尿、蛋白尿及管型

6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内容应除外

A帮助患者寻找致病因素

B急性期卧床休息

c避免接触致敏原

D让患者学会自我观察

E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虾、蟹等

7该病预后较差的临床表现类型是

A紫癜型

B肾型

C腹型

D关节型

E腹型与关节型并存

lE。

2A.3Ec4A.5A.6E。

7B.

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的护理

lDIC常见的病因不包括

A感染

B严重创伤

C恶性肿瘤

D高血压

E休克晚期

2DIC在消耗性低凝期的病理变化不包括

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B出凝血时间延长

c血中凝血酶增加

D血小板减少

3下列临床表现属于DIC早期常见表现的是

A出血

B贫血

c低血压

D休克

E皮肤瘀点或紫斑

4以下出现的征兆符合DIC最早征兆表现的

A消化道出血

B血小板黏附性降低

C凝血时间缩短

D抽出的静脉血不易凝固

E静脉血不易抽出、易凝固

5下列药物中属于DIC早期最常用抗凝药的是

A阿司匹林

B枸橼酸钠

c肝素

D速避凝

E低分子右旋糖酐

6能用于DIC的血液制品是

A浓缩红细胞

B全血

C纤维蛋白原

D凝血酶原复合物

E血小板浓缩悬液

7肝素用于DIC早期的抗凝治疗,往注射前后需测定

A凝血时间

B出血时问

c血小板计数

D红细胞计数

E纤维蛋白原含量

8DIC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应除外

A一旦病因消除,DIC被控制,应及早停用肝素治疗

B对DIC患者的出血不可贸然使用一般止血药

C肝素使用过量时可用鱼精蛋白拮抗

D在低凝血期,肝素于补充凝血因子需同时进行

EDIC后期不必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9DIC患者已经使用肝素抗凝治疗2小时,目前合适的凝血时间应控制在

A8-10分钟

B10-12分钟

C20分钟左右

D30分钟左右

E超过40分钟

1.d2.c3.a4.E5.C6.C7.A8.E9.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