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408143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docx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docx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正确临摹规范书写

湖北省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硬笔楷书书写实践指导课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燕矶镇映山中学李从武

综合实践活动课说课稿

正确临摹,规范书写

----硬笔楷书书写实践指导课

1、活动产生背景

当前普遍学生书写习惯不好,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低。

分析原因有二,首先是自身书写能力低,其次是书写态度不端正。

于是,我选择的课题是《写规范汉字,做规范学生》。

对学生进行硬笔楷书书写实践指导课。

2、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硬笔楷书笔画书写要领,回顾笔顺,学习书写规则、把握间架结构,学习指临。

2.规范书写姿势,端正书写态度,领会汉字魅力,提升个人修养。

能力目标:

1.写出粗细变化的笔画,把握间架结构。

2.学写规范字,学做规范学生。

3.学会正确评论作品,在活动中取长补短。

情感目标:

1.传承并发扬中国书法文化,培养爱国热情。

2.端正书写态度,领会汉字结构魅力,提升个人能力。

3.实践交流,正确评论作品,取长补短。

3、活动重难点:

1.耐心临摹,掌握笔画书写要领;2.临摹过程中把握间架结构规则;3.感悟汉字结构魅力,提升人格魅力;4.参与活动,促进水平提高。

(设计重难点的依据:

1.书写能力非一日之功,耐心练习是关键2.间架结构正、匀、活是楷书书写的标准3.感悟汉字结构魅力,提升人格魅力,是提高学生的字外功,达到做规范学生的目的4.在活动中培养兴趣,提高信心达到能力提高的目的)

4、学情分析:

农村中学生在习字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书写能力低,想写写不好。

中学生青春的躁动导致书写态度不端正。

如何引导农村中学生写端正汉字是我一线教师的职责。

5、教法学法。

教法:

1.情景教学法2.实践体验法3.示例指导法

学法:

感悟——实践——体验

六、活动过程

课前:

发放《汉字笔画书写要领》和《汉字书写笔顺规则》讲义。

(一)导入课题。

1.汉字起源及当今形式(设计目的:

了解汉字光辉历史,感悟汉字的神奇作用与不朽魅力的同时引出课题,让学生明白肩负的使命感,培养学生传承和发扬汉字的责任感,借当今书法行情激发练字的热情)

2.我班学生的书写作品与优秀书法作品对比(设计目的:

佳作欣赏提升审美能力,了解楷书的特点。

激发练字热情,达到练字先练眼的目的。

(二)有法可依

1.汉字笔画名称及书写要领

一、横

横的书写要领是:

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

详细讲解:

起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二、竖

详细讲解: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三、撇

详细讲解: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大半部分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四、捺

详细讲解: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五、点

详细讲解: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

长点,是在右点的基础上变长,行笔应慢一些。

六、竖弯

详细讲解:

竖弯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

七、竖弯钩

详细讲解:

竖弯钩在竖弯的基础上,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比竖弯要长一些。

八、横折

详细讲解:

折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折处稍顿笔再折笔向下写竖。

注意横要平,竖要直,折要一笔写成,中间不可间断。

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

九、横折弯钩

详细讲解:

横折弯钩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

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

根据讲义,边学书写要领边实践练习,学习、识记并练习相结合。

(设计意图:

1.将笔画书写要领简要概括,让学生学法才能守法。

2.讲解基本笔画书写,知道汉字书写有起笔、行笔、收笔,有轻重变化,改变心中“火柴棒”式的汉字形象。

3.讲练结合,达到“笔画笔笔合格,汉字个个过关”的理想目标)

2.汉字书写笔顺规则

A、一般规则:

1、先撇后捺:

人八入2、先横后竖:

十王干

3、从上到下:

三竟音4、从左到右:

理利礼明湖

5、先外后里:

问同司6、先外后里再封口:

国圆园圈

7、先中间后两边:

小水

B、补充规则

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

衣立为

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

发瓦我

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

厅座屋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

远建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

凶画

6、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在左下医巨匠区

C、写字笔顺口诀

从上到下为主,从左到右为辅。

上下左右俱全,根据层次分组;

横竖交叉先横,撇捺交叉先撇;中间突出先中①,右上有点后补②;

上包下时先外③,下包上时先内④;三框首横末折⑤,

大囗最后封底⑥;分歧遵照《规范》⑦,做到流畅美观。

解释:

①中间突出的字,如“山”、“小”、“办”、“水”、“承”等。

②上有点的字,如“犬”、“尤”、“戈”、“龙”、“成”等。

③上包下的字,如“冈”、“同”、“网”、“周”、等。

④下包上的字,如“凶”、“画”、“函”、“幽”等。

⑤“三框”也叫“匠字框”,如“区”、“匹”、“巨”、“医”等。

⑥“大囗”即大口框,如“四”、“回”、“园”、“国”等。

(设计意图:

笔画规则是让学生心中有法,笔顺规则是让学生在行动中守法。

边学规则边临摹,以提高书写能力和纠正“拼字、凑字、倒笔字”的不良习惯,达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教学目标。

3.何为临摹及为什么要临摹?

就是把字帖放在比较透明的习字纸下,用钢笔照着字帖上的字一点一画地“描红”。

要求钢笔的笔迹不要越出笔画外,都写在字帖上字的点画中间。

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结构。

所谓临,就是把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依样画葫芦。

要求点画写得象,有轻重节奏和粗细的变化。

这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学到字帖上字的笔意。

由于临书比摹书难,因此要先摹后临,由于临和摹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字手段,因此要临摹结合,循序渐进。

再者,临摹前要仔细读帖。

对帖上的字,其点画怎样书写,结构怎样安排,章法怎样布置,都要仔细琢磨并从中找出规律,这样就容易写得有兴趣,也容易写得象,写得好。

临摹时,不能贪多贪快,而应集中兵力打歼灭战,每天坚持一、二小时,反复地临摹几个字,这样才会有真正的收获。

对难写的字,更要知难而上,多临摹,多比较。

此外,光临摹也还不够,还要会背、核、用。

背,就是不看帖,背着帖写,做到不看帖也能把帖上的字写出来,力求形神毕肖;核,就是将背写的字与帖上的字进行核对。

看有否差错,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用,就是实践,把学了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东西。

最后,在已临摹好了一种字帖后,还应象蜜蜂采百花酿佳蜜一样博采众长地再临一些其它字帖。

当然,学写字帖也最忌见异思迁,今天摹这本帖,明天临那本帖,象走马观灯似的轮换着书写,这样,是写不好字的,初学钢笔行书者务必注意。

关于临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对照原帖,一笔不漏的临写。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熟练的掌握基本笔法和间架结构特点,能较为准确的背临范本中的字。

第二阶段:

一面持之以恒的临写原帖,一面以学到的用笔相结构方法,练习书写自己感兴趣的诗文。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全文或部分背临原帖,并能做到形神兼备,能在习作中显示所临碑帖的特点。

第三阶段:

一面不断地进行创作练习,一面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新的碑帖,广泛涉猎历代楷书和行书资料,并研究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关系。

这个阶段的要求,是能创作较为成熟的硬笔书法作品,并初步形成个人风格。

坚持这个阶段的练习并实现这个目标,是成功的关键。

在整个临帖过程中,有两件事情始终不可缺少。

一是对所学碑帖要经常地、反复的观察、分析、揣摩;二不断广泛地阅读、欣赏文学艺术各门类的优秀作品,广泛接触社会,深入生活.提高审美能力,加强道德修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外功”。

(设计目的:

1.“摹”学习字帖上字的结构。

“临”学习字帖上字的笔意;2.选择喜欢的字帖,先摹后临再核帖,达到背帖、用帖的境地。

忌:

贪多求快,走马观花。

宜:

专一练习,博览群贴)

4.如何临摹及临摹要注意的问题?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是古代书家理想而有效的临帖方法。

现代的书法学习虽也离不开扎实的临帖功夫,但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剧增,即使专业学习也不可能下到古人的功夫。

所以,书法学习中亟需省时、高效的临帖方法。

  首先,选帖要准确。

选帖的准确与否,与学书者有很大关系。

如果对一种帖有较浓厚的兴趣,你临帖的热情就会高。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有篆、隶、行、草、楷诸体,又因各体风格迥异,使古今书帖如群星灿烂。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字帖就得下一番功夫,不仅要感兴趣,还应因人而异,考虑是否适合自己,有没有发展。

考虑所选的字帖与自己平时的书写习惯、特别是与自己的钢笔书写习惯有没有冲突,要尽量减少这种冲突。

  其次,临帖要到位,即“拟之贵似”。

只有模仿的程度维妙维肖,逐渐消蚀掉自己先前的书写习气,书写技巧才能逐步接近或达到原帖书家水平。

在学书伊始,暂时不理解的“生吞活剥”,也比偷懒式的“变通”更有意义。

弘一法师的临帖就是力求准确到位。

他曾说:

“朽人于写字时,皆依西洋画图案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之形状……。

故朽人所写之字应作一张图案画视之,斯可矣。

”弘一法师若没有早年酷似原帖的临写功夫,便不会有他晚年独特的书法风格的形成。

为此,学书者应力求对原帖临准、临像、临到位,养成良好的临帖习惯。

每临一帖,可按“读-背-临-校-改-记”六字绳之,其中校帖与改帖是写到位的关键。

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日毕万字”已不可能。

学书者还应树立这样一个信念:

每临习一遍要有一遍的收获。

临写前明确任务,临写后检查效果。

每次临写前要明确:

这一遍临习重点突破哪些难点,临写一遍后检查哪些已得,哪些未得。

已得的逐渐强化成书法技巧,变为书写潜意识;未得的再次临写寻求解决。

  再次,练笔要持久。

要耐得住寂寞,始终保持临习的兴趣,临帖的功夫是准确性的积累。

因为,一些技巧一时写准确了,但不一定能掌握住,这就需要反复临写来巩固成果。

大致说来,临帖中常遇到如下分心处;或帖中一些高难度的笔画一时难以写像;或有某处数十日不合辙,学书如触墙壁,仿佛全无进展;或受别人说法或随流行书风影响,对所临字帖的合理性产生怀疑;或好高骛远,浅尝辄止;或为世事所累、兴趣转移……。

凡此种种主客观原因,皆可使临帖的信念降低,甚至半途而废。

因此,应做到:

立志高远、意志坚强,坚持到底,形成强化训练的习惯,自我规定每天必写的最少字数,无论何种原因决不间断。

长此以往,临帖便会由“被迫”变成“自觉”。

  最后,学书要变通。

学书者在临帖一段时间或临过几本帖后,要不满足于极似原帖,临写中要求与原帖有“不同”之处。

临习一帖相当一段时间后,可从以下途径找变化:

一是先挑出帖中所有感兴趣的“字”,反复临写寻找感觉,再把这种感觉放入原帖,以此改造所不喜欢“字”的写法。

二是把原帖字放大写或变小写,通过改变笔法寻找改变。

三是改变原帖章法临习如:

把“空灵”的写“茂密”,反之亦可。

在学过两本以上字帖后,可通过“复合法”求变通,或看着甲帖临乙帖;或把甲帖笔意与乙帖结构相结合;或以甲帖章法改造乙帖;或把甲帖中自认为不喜欢的笔画,换成另一帖中运用熟练的笔画,然后注意检验效果。

以上方法,在学帖的较高阶段运用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对临帖的深化,也是初级创作向高一级的过渡。

(三)有法必依

1.教师实例讲解书写要领

(1)永(设计目的:

“永”字涉及8个基本笔画,实例讲解,将生硬的要领、规则融入到实践中来,融会贯通书写要领,借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要领,把握间架结构。

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2)太(再举实例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提高:

“太”字涉及5个基本笔画,实例讲解,再次将生硬的要领、规则融入到实践中来,融会贯通书写要领,借实例讲解引导学生掌握书写要领,把握间架结构。

再次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2.学习指临

(1)指临的故事:

书圣王羲之

(2)指临的要求:

眼到,手到,心到。

(设计目的:

借故事丰富阅历,激发学生指临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上指临达到练字的最高境界——无境)

3.感悟汉字的间架结构

结构和笔画、偏旁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就是研究如何才能很好地把有关笔画、偏旁合理地组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造型优美的艺术字,从这个意义上说,只练好笔画、偏旁,还是远远不够的。

要练就一手过硬的钢笔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结构的掌握,在结构上狠下功夫。

它有其规律可循。

只要认真分析,不仅能够掌握,而且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旦熟练掌握其基本规律,便可很自如地写出优美的钢笔字。

关于结构,我们历代书法家的著作很多,如欧阳询《三十六法》等,对楷书结构方面讲解的比较详细,但名目繁多,不适于初学者。

我们常用的汉字大约2500字左右,而这些常用字里有很多结构相似,因此我们只要掌握百把个汉字的基本写法,然后举一反三,就足够了。

汉字楷书结构主要讲究“正”、“匀”、“活”。

“正”,楷书结构十分注重笔画的均衡、重心稳定,如果一个字在结构上轻重失调,失去了重心,东倒西歪,就叫做不平正。

我们在书写时,注意上下左右保持均衡,重心稳定,这样才会使人感到端正美观。

一般中宫收紧,四面势全,上密(中紧)下疏,撇捺舒展就可以了。

(1)横平竖直重心稳

(2)边竖倾斜对称美(3)斜中求正重心美“匀”,就是指字的笔画长短、疏密布局合理,斜度适宜。

特别要注意笔画空间匀称,即古人所说的“计白当黑”的“白”。

(1)横画要写匀

(2)竖画要写匀(3)撇画要写匀。

“活”,“静中有动”,笔画主要左呼右应,俯仰多姿,顾盼有情,波折连绵,气势连贯。

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运动感、力度感和节奏感。

横多的字,最长的横只会有一个,竖画多的字,最长的竖画也只有一个。

达到目标:

正、匀、活突出主笔。

横主重心平稳,竖起支撑作用,撇捺覆盖载托,结构匀称,左右呼应。

如:

正、春、水示例。

活动:

小组每人一笔,看哪个小组的字写得最正、匀、活。

总结:

1.团结八面拱心。

有序的凝聚在字的中心。

例如:

永、家

2.揖让次让主小让大。

让而不分、依而不密、背而不离、拥而不碰。

如:

利、北、网示例。

3.有大局观上覆下承。

放弃局部,服从大局。

如:

(设计意图:

讲解间架结构知识同时感悟汉字的美感,提升学生人格魅力.借活动激发兴趣,调动热情,活动小结分析成败,学习做人的道理。

习字目标:

正、匀、活,育人目标:

团结、揖让、有大局观……实现本课写规范汉字,做规范学生的主题)

4.动手练习“个性”签名。

(设计目的:

实践体会书写规则,领悟结构要领。

实践出真理,只有有感于心,才有利于行)

5.检查书写姿势

(1)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2)牢记3个“一”

(设计目的:

1.学生的身心健康最重要2.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前提。

望学生牢记书写姿势纠正不良习惯。

(四)执法必严

1.自评我的(字或笔画)不好,因为我在(起、行、收笔时或结构上)

(设计目的:

找出败笔才能扬长避短。

同时培养学生自知之明,低调做人,高调写字)

2.互评A:

(谁)的(字或笔画)好,因为他做到了

B:

(谁)的(字或笔画)不好,应该

(设计意图:

1.给出格式让学生会说2.互找优点,取长补短的同时也借他人之口树立写字者的信心,从而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2.找出不足,互相指导,建立长期互相点评,相互学习互帮互助的良好习字氛围)

3.师评(1.肯定端正的态度培养学生习字的恒心2.展示自己作品,坦然面对不足,评论他人作品培养习字信心3.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五)违法必究

1.祖宗传承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亵渎传统文化是对祖国的侮辱。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

2.提升自我品质,提升道德修养。

戒骄戒躁做到下笔即是练字时,练字即是修行时。

3.平时同学的指评,发挥班级良好的舆论的作用,

4.老师家长的监督,形成教育的合力。

(设计目的:

1.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提高自律意识2.品质修养决定造诣的高度,练字与品德修养全面提高3.良好的氛围是成功的保障)

(六)作业:

创作一幅满意的作品,参加班级作品评比。

(设计目的:

训练展示阶段是重要环节。

以周冠军,月冠军,年度冠军的形式持之以恒的开展活动,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水平提高。

创建优良的班级书写氛围,互相学习,互相点评,共同提高)

7、板书设计

写规范汉字做规范学生

正匀活

团结揖让有大局观

(设计意图:

1.突出课题2.规范汉字的标准“正、匀活”言简意赅3.突出本节书写活动课的育人主题)

八、活动反思

1.“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误解。

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明白楷书为书写的基础。

2.学生认为书写速度慢,耽误时间的焦躁心态。

提升自我修养,戒除焦躁心态,坚信熟能生巧。

3.笔画书写不到位,结构把握不好,布局东倒西歪导致信心丧失。

肯定学生端正的书写态度,让这样的学生多参与班级点评活动,提高书写悟性,指导书写,勤加练习。

4.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一场雨对万物的滋长肯定是微乎其微,只望这场雨对学生以洗礼,用新的姿态面对书写。

在坐都是专家,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谢谢大家!

鄂州市鄂城区燕矶镇映山中学李从武

2017年5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